越鞠丸

Yue J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

其他名稱:芎朮丸,越曲丸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肝經 21%
脾經 15%
肺經 10%
三焦經 10%
心經 10%
膽經 5%
心包經 5%
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三焦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數脈,弦脈

舌象舌苔淡薄黃

疼痛月經腹痛,偏頭痛,乳房脹痛,胸悶胸痛,頭痛,腹痛,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肋間神經疼痛,面部疼痛,牙齒痛

症狀消化不良,容易生氣,下腹脹氣,胃腸脹氣,噁心反胃,容易焦慮恐懼,口瘡嘴破口角炎,口乾口渴,月經不調,胸悶脹,吞咽障礙,月經突然停止,多痰,噯氣,嘔吐

現代疾病膽結石,慢性肝炎,胃酸食道逆流,盆腔炎,冠狀動脈疾病,憂鬱性障礙,腦血栓塞,膽囊炎,癲癇,自律神經失調,更年期綜合症,神經衰弱症,細菌性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腸炎,胃潰瘍

方劑組成解釋

越鞠丸中加入蒼朮,主要是為了其 燥濕健脾、祛風化濕 的功效。

蒼朮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消食、祛風止痛的功效。而越鞠丸主治濕濁內阻、氣機鬱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嘔吐、腹脹等症。

蒼朮在此方中,一方面可以燥濕健脾,祛除脾胃濕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濕濁內阻的病症;另一方面,蒼朮還可以祛風化濕,解除氣機鬱滯,使心氣通暢,從而達到治療胸悶、心悸等症的效果。

越鞠丸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越鞠丸主治肝鬱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症,川芎的疏肝解鬱作用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二、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亦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對於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也具有緩解作用。越鞠丸中其他藥材如香附、鬱金等也具有行氣活血之效,與川芎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痛作用。

越鞠丸中包含香附,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而越鞠丸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脅肋作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苦咽乾、舌苔薄白等症狀,故以香附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2. 調和脾胃,行氣消脹:香附還能調和脾胃,行氣消脹,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香附的加入,不僅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更能調和脾胃,行氣消脹,與越鞠丸中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諸多症狀的作用。

越鞠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因有鬱金、柴胡等藥性偏燥,容易引起肝火上炎、心煩不寐等症狀。梔子可中和燥熱之性,防止藥性偏燥,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
  2. 疏肝解鬱,利膽退黃:梔子入肝膽經,能疏肝解鬱、利膽退黃,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黃疸、脅痛、腹脹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越鞠丸的組成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有二:

  1. 理氣和胃:神麴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和胃之效。越鞠丸主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食積不消,脾胃氣滯等症,神麴可助其消食導滯,理氣和中,改善脾胃功能。
  2. 解鬱除濕:神麴還具有解鬱除濕的功效。越鞠丸中包含鬱金、香附等具有理氣解鬱、行氣疏肝作用的藥材,神麴可協同它們共同作用,幫助患者解除鬱悶之氣,改善濕困脾胃之症。

方劑介紹


越鞠丸

越鞠丸是治療六鬱的名方,其主要功用就是「行氣解鬱」,本方證乃因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所致「六鬱證」,常見症狀是:胸悶、肋間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噁心嘔吐、消化不良。

所謂的「六鬱」,指的是:氣鬱、血鬱、痰鬱、火鬱、食鬱、濕鬱這六種,以「氣鬱」為主之證。《丹溪心法》作者名醫朱震亨認為:「人生諸病,多生於鬱」漢朝名詩提到「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可見鬱是千古以來人們生病的主因!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就提到了「五鬱」及其相應的治療大法:「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元朝名醫王安道也曾提出「凡病之起,多由乎鬱。鬱者,滯而不通之義。」

什麼是鬱?其門人戴元禮解釋:「鬱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可見鬱的本質是「結聚」,人體之中的氣、血、痰、火、濕、食皆可結聚為病,故均可致鬱,因而有「六鬱」之稱。

明朝《景岳全書》提出:「凡萬氣之鬱,則諸病皆有,此因病而鬱。若情志之鬱,則總由乎心,此因鬱而得病也。」直到現代醫學也發現,病由心生是真的!研究發現,7成疾病與情緒有關

六鬱之中,以「氣鬱」為先,以氣鬱為主。氣鬱而肝失條達,則見胸膈痞悶;氣鬱又使血行不暢而成血鬱,故見胸脅脹痛;氣血鬱久化火,則見噯腐吞酸吐苦之火鬱。

氣鬱即肝氣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氣滯,運化失司,升降失常,則聚濕生痰,或食滯不化而見惡心嘔吐。反之,氣鬱又可因血、痰、火、濕、食諸鬱導致或加重,故宜行氣解鬱為主,使氣行則血行,氣行則痰、火、濕、食諸鬱自解。

如果一個人氣機沖和調達,升降出人有序,周流運行不息,則臟腑功能協調肢體舒暢。如果若喜怒無常,憂思過度,飲食不節,就會引起氣機失常而致病。

諸鬱的病位主要在脾胃,所謂「諸鬱皆在中焦」,所以經常會會出現各種脾胃的症狀疾病,例如消化不良、胃酸、胃脹氣...等等。😭

氣機鬱滯,可影響血液運行而致血鬱,影響體內津液而導致濕鬱、痰鬱,影響脾胃受納運化而致食鬱,氣鬱不解又可生熱化火,各種鬱證就會出現。

由於六鬱之中以氣鬱為主,所以「越鞠丸」立意重在行氣解鬱,使氣行則血行,氣暢則痰、火、濕、食諸鬱隨之而消除。

所謂「治鬱者必先理氣,以氣行則鬱行,氣阻則鬱結耳。」方中香附行氣解鬱,以治氣鬱,「香附專屬開鬱散氣」,川芍為血中氣藥,有活血行氣之功,既能治血鬱,又可加強君藥行氣解鬱之力。

蒼朮可燥脾化濕,以治濕鬱。以這三味組合治鬱證,其本意則是取蒼朮、川芍之升配香附之降,升降相因,令鬱散而氣行

山梔子清熱瀉火,以治火鬱。神麴消食和胃,以治食鬱,神麴「調中下氣,開胃消宿食」此方配合此兩藥,則氣行血活,去濕清熱,消食健脾。氣、血,濕、火、食五鬱自解。

至於痰鬱,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氣滯濕聚而生,或因飲食積滯造成,或因體內火氣大,津液濃縮而成,如果「五鬱」解了,則痰鬱也會自然消除,所以雖然只用了五味藥,卻可以統治六鬱之證。所謂「五藥醫六鬱」,就是治病求本的精神。

加減法:若氣鬱偏重,可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殼、鬱金以加強行氣解鬱之力。若血鬱偏重,可重用川芍、桃仁、赤芍、紅花等以助活血去淤。若濕鬱偏重,可重用蒼朮、茯苓、厚朴、白芷、澤瀉等以去濕。若火鬱偏重,可重用梔子、黃芩、黃連、青黛以清熱瀉火。若食鬱偏重,可重用神麴、山楂、麥芽、砂仁以消食化滯。若痰鬱偏重,可加平夏、瓜簍、天南星、海浮石。

本方現代常用於冶療胃腸神經官能症、胃腸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膽道系統感染、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肝炎、肋間神經痛、精神失調症、梅核氣、偏頭痛,頑固性繼發性癲癇、低血鉀、冠心病、腦血栓、頑固性口腔潰瘍、閉經、月經不調、盆腔炎等屬氣、血、濕、痰、火、食等鬱滯為患者。

傳統服藥法


蒼朮、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解諸鬱。上為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因虛引起的鬱症不適用

越鞠丸的經絡型態


運用經絡檢測,完全可以印證「鬱」這件事情,這種經絡模型常見於「鐵三角經絡型態」的其中一種變化型,這種經絡型態的經常起因過度疲勞,壓力與鬱悶,只要持續不解累積多年之後,通常會出現以下這種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型態,可以說就是「鬱之總合」,全身上下不舒服,不論身心靈皆病,四處尋醫治療效果也有限,任何人都可以親身印證以下這種經絡型態。

鐵三角經絡型態發展至最後的「鬱證」型態
鐵三角經絡型態發展至最後的「鬱證」型態

雲端中醫某女性會員就是屬於這種經絡型態,過去幾年間偶爾就會服用一次「越鞠丸」,她分享經驗說:「果然每次服用完,都有一種莫名的舒暢感!」雖然無法根本化解這種經絡型態,也可以改善許多症狀。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越鞠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蒼朮、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 主治:解諸鬱。主治:六鬱。

越鞠丸, 出處:《女科切要》卷二。 組成:香附、山梔、半夏、神曲、川芎、鬱金、膽草。 主治:婦女思想無窮,所欲不遂,帶脈不約,發爲白淫。

越鞠丸, 出處:《口齒類要》。 組成:蒼朮(炒)、神曲(炒)、香附子、山楂、山梔(炒)、撫芎、麥芽(炒)各等分。 主治:六鬱牙齒痛,口瘡,或胸滿吐酸,飲食少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