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湯

QI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6%
胃經 16%
心經 8%
膽經 8%
心包經 8%
肺經 8%
三焦經 8%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肺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氣鬱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止痛的功效。氣鬱湯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肋脹痛、心煩易怒、食慾不振等症狀,香附能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緩解肝氣鬱結,達到治療目的。
  2. 理氣止痛: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理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痛、腹痛等。氣鬱湯中加入香附,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理氣止痛,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

氣鬱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蒼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氣鬱之症,常伴隨肝氣鬱結,導致胸悶氣滯,疼痛難忍。蒼朮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緩解氣鬱導致的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
  2. 健脾燥濕,理氣和中:蒼朮亦能健脾燥濕,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運行。氣鬱之症,常伴隨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蒼朮健脾燥濕,理氣和中,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氣血運行,進一步促進氣機疏泄,解除氣鬱。

氣鬱湯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功效。氣鬱湯多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頭昏等症狀,而川芎恰能疏通肝氣,解除鬱結,改善氣機不暢。
  2. 活血止痛: 川芎亦具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氣滯所致的疼痛。氣鬱湯中往往伴隨血瘀,川芎的活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川芎的加入不僅能疏解肝氣鬱結,還能活血化瘀,使氣鬱湯的治療效果更全面,更有效。

主治功效


氣鬱湯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總結:

氣鬱湯的主要成分是蒼朮、川芎和香附,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補氣的功效,可治療氣鬱胸脅痛、脈沉澀等症。

傳統服藥法


香附(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
春加苔,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本方為原書六鬱湯之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肋間神經疼痛身體容易出汗容易憂鬱容易生氣

相同名稱方劑


氣鬱湯,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香附(童便浸)、蒼朮(米泔浸)、撫芎。 主治: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

氣鬱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二。 組成:香附(童便浸一宿,焙乾,杵去毛,爲粗末)3錢,蒼朮1錢半,橘紅1錢半,制半夏1錢半,貝母(去心)1錢,白茯苓1錢,撫芎1錢,紫蘇葉(自汗則用子)1錢,山梔仁(炒)1錢,甘草5分,木香5分,檳榔5分。 主治:因求謀不遂,或橫逆之來,或貧窘所迫,或暴怒所傷,或悲哀所致,或思念太過,皆爲氣鬱,其狀胸滿脅痛,脈沉而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