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附為香茗散中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故列入方劑:
- 行氣解鬱,調暢氣機:香附氣味辛香,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效。可解心中鬱悶,舒暢氣機,改善胸悶、腹脹等不適。
- 健脾和胃,理氣消積:香附亦能健脾和胃,理氣消積。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消等症狀,香附可促進消化,緩解腹痛、腹瀉等不適。
故香茗散中加入香附,可發揮其行氣解鬱、健脾和胃之功效,綜合改善氣機不暢、脾胃失調等問題,達到治療目的。
香茗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香茗散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等症,川芎可改善頭部血液循環,解除血管痙攣,緩解頭痛症狀。
- 疏散風寒: 川芎亦有疏散風寒之效,可配合其他藥材,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等症。香茗散中其他藥材如薄荷、菊花等,亦具有疏散風寒之功,川芎的加入可增強其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茗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因氣腦衝動,頭痛」,意指情緒不暢(如抑鬱、惱怒等)導致氣機上逆,擾動頭部氣血,引發頭痛。古代醫家認為,情志失調易使肝氣鬱結,氣滯則血瘀,或氣逆上衝,引發頭部脹痛、眩暈等症。香茗散針對此病機,以疏肝解鬱、調氣活血為主,兼以升清降濁,緩解頭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香附子(2錢):
- 性味辛、微苦、平,歸肝、三焦經,為「氣病之總司」。
- 作用: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能通暢滯氣,解除因情緒不舒導致的氣機壅滯。其辛散之性可上行頭面,疏通頭部氣血,緩解氣逆頭痛。
川芎(1錢):
- 性味辛、溫,歸肝、膽經,為「血中氣藥」。
- 作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開鬱,善治頭痛。其上行頭目之力強,配合香附增強疏肝理氣之效,同時推動氣血運行,改善頭部氣滯血瘀所致脹痛。
細茶(1撮):
- 性味苦、甘、涼,歸心、肺、胃經。
- 作用:清頭目、降火氣,能制約香附、川芎的溫燥之性,防止氣逆化火。其輕清上浮之性可引藥上行,同時苦降之效能助氣機下達,調和升降。
整體方義:
- 氣血並調:香附理氣為主,川芎行氣活血為輔,兩者協同解決「氣滯血瘀」核心病機。
- 升降兼施:香附、川芎辛散上行,細茶苦涼下行,既疏解頭部鬱滯,又防氣機亢逆。
- 標本兼顧:疏肝解鬱以治本(情志致病因),通絡止痛以治標(頭痛症狀)。
此方簡練,針對情志不暢、氣逆頭痛之證,體現中醫「通則不痛」與「木鬱達之」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香附子2錢,川芎1錢,細茶1撮。
上銼2劑。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茗散, 出處:《魯府禁方》卷二。 組成:香附子2錢,川芎1錢,細茶1撮。 主治:因氣腦衝動,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