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煎
CHUAN XIONG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膽經 25%
心包經 25%
心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煎」方劑以「川芎」為主要藥材,其原因如下: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並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因此,在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時,川芎扮演著重要角色。
- 川芎性溫,入肝、膽經。 肝膽經主疏泄,川芎能疏通肝氣,調節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治療肝膽疾病的效果。
因此,「川芎煎」以川芎為主藥,充分發揮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並針對肝膽經絡進行調理,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川芎煎主治功效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川芎煎在多個醫學典籍中被提及,主要用於治療與婦科、產科、外科損傷、以及疼痛相關的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川芎本身具有的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等功效。
具體分析如下:
婦科及產科疾病:
- 《証治準繩‧女科》提到"若妊娠胎上逼心,胎不近下,川芎煎湯下。" 指出川芎煎可用於緩解妊娠期胎位不正導致的不適。
- 《傅青主女科歌括》的"送子丹中黃芪先,麥歸熟地川芎煎。連服二劑產即易,如同得水順風船。" 說明川芎可用於助產,特別是血虛難產的情況。
- 《祕珍濟陰》的"糯米(胎動黃水同黃耆、川芎煎糯米" 提及川芎與黃耆、糯米同煎,可治療胎動不安、黃水淋漓等症狀。
- 《証治準繩‧女科》還提到"一婦人患前證,面青脅脹,諸藥不應。餘以為肝經氣滯而血傷,用山梔、川芎煎服而愈。" 指出川芎煎對於肝經氣滯血傷導致的小便不利、脅脹等症狀有療效。
- 《本草綱目》提到"牡丹皮(產後血崩,同川芎煎服。)"指出川芎和牡丹皮合用能治療產後血崩。
外科損傷及疼痛:
- 《瘍醫大全》提到"如嘴腫痛,即是毒從口出,又停數日再嗅。每日三次。如瘡在上,食後嗅煙,用川芎煎湯當茶吃" 表明川芎煎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特別是毒氣從口而出者。
- 《傷科匯纂》和《雜病源流犀燭》均提到"凡打撲刀斧斫磕等傷,破皮損肉,血出去多,頭目眩暈者,先用川當歸、大川芎煎水服用",指出川芎煎可用於跌打損傷、出血過多導致的頭暈等症狀。
- 《証治準繩‧瘍醫》也提到用川芎煎來治療跌打損傷。
- 《經驗選祕》提到"齒中出血,川芎煎水,或飲或漱自止。" 說明川芎煎可以治療牙齒出血。
其他症狀:
- 《驗方新編》的"或川芎煎湯、或麥冬煎湯、或黃柏煎湯作漱作飲。各方均經有人效驗,故特記之。" 說明川芎煎可以作漱口或內服,用於治療某些口腔疾病,且有實際療效。
- 《醫學原理》指出"如感風,宜川芎煎湯,調服茶調散。" 說明川芎煎可以治療感冒風邪。
- 《醫學綱目》提到"次以木香理中湯加大七氣湯,入川芎煎,調蘇合香丸溫之。" 說明川芎煎可以作為輔助藥物,與其他方劑合用。
- 《簡明醫彀》提到"又方(治熱痛)梔子、川芎煎服。" 說明川芎煎可以和梔子合用治療熱痛。
- 《嶺南衛生方》中提到"目睛痛,加川芎煎服。" 指出川芎煎可以治療眼睛疼痛。
- 《醫學入門》中提到"金銀、薄荷、川芎煎湯化下。" 說明川芎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煎服。
- 《靈藥祕方》提到"一毒在腹用丹(一錢五分),砒(一分五釐),川芎藁本白芷瓜蔞湯下"和"一毒在鼻丹(二錢),砒(一分五釐),花粉共丸山梔川芎煎湯下",說明川芎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用於解毒。
- 《赤水玄珠》提到"芎附散,治衄、吐血不歸經。川芎(二兩),香附(四兩)為末,每服二錢,茶湯調下。" 說明川芎和香附合用可以治療鼻出血、吐血等症狀。
- 《証治準繩‧雜病》提到"次以木香理中湯和大七氣湯,入川芎煎,調蘇合香丸溫之。" 說明川芎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煎服。
- 《証治準繩‧雜病》提到"予讀中祕書時,館師韓敬堂先生,常患膈痛,診其脈洪大而澀,予用山梔仁、赤曲、通草、大麥芽、香附、當歸、川芎煎湯,加薑汁、韭汁、童便、竹瀝之類,飲之而止。" 說明川芎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煎服治療膈痛。
- 《女科證治準繩》提到"若妊娠日月不足,而一向似欲產者,以真知母煎湯下。若妊娠胎上逼心,胎不近下,川芎煎湯下。" 說明川芎可以治療妊娠相關症狀。
- 《古今醫統大全》提到"川芎煎茶飲之,清頭目,去頭風。" 說明川芎可以清頭目,去頭風。
治療原理:
從上述古文記載可以看出,川芎煎的治療作用主要基於川芎本身的藥性:
- 活血行氣: 川芎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因此對於血瘀氣滯引起的各種疼痛、出血、以及婦科疾病有較好的療效。例如,治療胎位不正、難產、產後血崩、跌打損傷等。
- 祛風止痛: 川芎還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因此對於風邪引起的頭痛、感冒、瘡瘍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結:
川芎煎作為一個以川芎為主要成分的方劑,在古代醫學中應用廣泛,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產科、外科損傷、以及各種疼痛相關的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這些古文記載為我們理解川芎的藥用價值和臨牀應用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傳統服藥法
老大芎不拘多少。
上藥磨汁煎服。1盞2盞即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煎, 出處:《十便良方》引《雞峰》(見《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七九)。 組成:老大芎不拘多少。 主治:風痹,骨節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