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胎法

驗胎法

YAN TAI FA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膽經 25%
心包經 25%
心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驗胎法中使用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孕婦初期,胎盤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出現血瘀阻滯的情況,導致胎兒著牀不穩或孕吐等症狀。川芎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胎盤供血,穩定胎兒。
  2. 疏通經絡: 川芎能夠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孕婦早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容易出現氣血運行不暢的情況,導致身體不適。川芎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使胎兒更健康成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名為「驗胎法」,主要用於診斷婦女是否懷孕。古代記載其主治為「婦人經脈不行已經三月」,即月經停止三個月的情況下,透過服用此方觀察身體反應,以判斷是否懷孕。若服藥後腹中「漸動」,則視為有胎;若無動靜,則可能為其他原因所致的經閉。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

    • 真川芎(川芎):為本方唯一組成藥物,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
  2. 配伍與服用方法

    • 川芎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一匕(古代計量單位),以濃煎艾葉湯送服。
    • 艾葉:性溫,能溫經散寒、止血安胎,常與川芎配伍用於婦科疾病。
  3. 可能功效與治療原理

    • 活血行氣:川芎辛散溫通,能促進氣血運行。古代認為,若女子懷孕,氣血會聚集以養胎元,此時服用少量川芎,可能輕微刺激胞宮氣血,使孕婦感知「腹內漸動」,此現象或為胎動初覺,或為氣血湧動之反應。
    • 驗胎邏輯:若無孕,川芎可能引發經血來潮(因活血作用);若有孕,則因胎元固護,僅顯輕微動象而不致下血。此原理類似「刺激-反應」的診斷思維。
  4. 與其他方劑的關聯

    • 此方在不同醫籍中別名為「探胞湯」「川芎散」等,皆強調其「探胎」功能,推測古代醫家認為川芎的活血特性可辨識氣血之聚散(孕否),而艾湯的溫性可緩和其峻性,避免過度耗傷胎元。

總結

此方以川芎為主,利用其活血行氣之性,配合艾葉溫經作用,通過觀察服藥後腹中反應來判斷妊娠與否,反映了古代診斷技術有限背景下「藥測」的智慧。其原理基於氣血運行與胎元穩固之間的互動關係,雖簡易但蘊含中醫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真川芎。
驗胎。
上為細末。
每服1匕,濃煎艾湯調下。腹內漸動,是有胎也。
探胞湯(《三因》卷十七)、川芎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六)、探胎湯(《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仙傳濟陰方》)、探胎飲(《醫統》卷八十五)。《普濟方》本方用法:如藥後胎不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驗胎法, 出處:《醫學綱目》卷三十五引《靈苑》。 組成:真川芎。 主治:驗胎。主治:婦人經脈不行已經3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