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星芎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散風寒、止咳喘、消痰涎、解毒等作用,對於風寒、痰濁、痙攣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星芎丸以天南星為君藥,其散寒止痙的特性,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能有效治療風寒痰濁引起的痙攣、抽搐等症狀。
星芎丸中包含蒼朮,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味苦辛,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功效。星芎丸多用於治療脾胃濕阻、脘腹脹痛等症,蒼朮能有效祛除脾胃濕邪,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 疏風散寒:蒼朮亦具有一定的疏風散寒作用,可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星芎丸中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疏風散寒之效,緩解相關症狀。
總之,蒼朮在星芎丸中發揮著燥濕健脾、疏風散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星芎丸中包含川芎,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頭風、頭痛、齒痛、腰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均有顯著效果,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
二、 昇陽舉陷,改善頭部循環:川芎可昇提陽氣,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對於因陽氣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星芎丸中加入川芎,可發揮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痛、昇陽舉陷等多方面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星芎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是利用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能疏理肝氣鬱結,解除胸脅脹痛,並能行氣止痛,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星芎丸的組成中,常因症狀而有所變化,但香附的存在,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疏肝理氣,止痛消脹的效果,進而改善患者的整體病症。
主治功效
星芎丸主治功效分析
星芎丸,一方劑名,其組成包含天南星、蒼朮、川芎與香附四味藥材,其古籍記載主要用於治療「女人脂肥,痰多佔住血海,因而下多」之症,以及「痰滯經病」。綜合《明醫指掌》與《婦科玉尺》等古籍文獻,可對星芎丸的治療原理與主治功效進行深入分析:
主治病證:
- 痰濕阻滯,經血失常: 星芎丸針對體態肥胖、痰濕偏盛的女性,其經期失調,表現為經血過多、淋漓不止,甚至崩漏。此證病機核心為痰濕內聚,阻滯氣機,導致血海不暢,經血運行失常。
- 痰濕矇蔽,血海失司: 「痰多佔住血海地位」明確指出痰濕阻礙血脈運行,導致經血無法正常歸經,造成經水過期、色淡,甚至閉經。嚴重者,痰濕矇蔽清竅,可見「目必漸昏」。
- 痰滯經病: 此為《婦科玉尺》所提出,點明星芎丸針對因痰濕阻滯所致的經期疾病有治療效果。
治療原理分析:
星芎丸的治療思路在於「燥濕化痰」、「行氣活血」、「疏肝解鬱」,以解決痰濕阻滯血脈所致的病症,具體分析如下:
- 燥濕化痰,散結止痛: 方中天南星辛溫而燥,善於燥濕化痰,且具散結止痛之功,可針對痰濕內聚之病機,並緩解痰阻所致之不適。
- 健脾燥濕,祛風散寒: 蒼朮苦溫辛散,能健脾燥濕,使脾運健旺,痰濕生化無源。脾主運化水濕,蒼朮可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將體內積聚的濕邪通過脾的正常代謝而排出。
- 活血行氣,止痛調經: 川芎辛溫走竄,能活血行氣,既可推動血行,又可疏通氣機,改善血瘀氣滯之狀況,從而使經血運行順暢,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辛散苦平,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促進肝氣條達,改善因肝氣鬱滯而引發的經期不調,且可幫助行氣止痛。香附又能入血分,有活血之功,可輔助川芎的作用。
四藥合用,燥濕化痰,健脾運濕,行氣活血,疏肝解鬱,使痰濕得化,氣機得暢,血脈得通,經血運行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經血失調之目的。
方義總結:
星芎丸針對痰濕體質的女性,因痰濕阻滯氣機血脈,導致經血運行失常的問題,通過燥濕化痰、健脾祛濕、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等功效,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恢復經期正常。本方劑的配伍,充分體現了「治病求本」的原則,針對痰濕這一病理因素進行治療,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南星(制)4兩,蒼朮(泔浸)4兩,川芎4兩,香附(童便浸3日,炒)4兩。
上為細末,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0丸,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星芎丸, 出處:《明醫指掌》卷九。 組成:南星(制)4兩,蒼朮(泔浸)4兩,川芎4兩,香附(童便浸3日,炒)4兩。 主治:女人脂肥痰多,占住血海,因而崩漏下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