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痰火越鞠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燥濕化痰: 天南星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可針對痰火鬱結於肺、氣道阻塞的症狀,幫助祛痰通竅,改善呼吸不暢。
- 清熱解毒: 天南星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痰火上炎,引發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起到消炎止痛之效。
因此,天南星在痰火越鞠丸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能化痰止咳,更能清熱解毒,共同達到治療痰火鬱結的目標。
痰火越鞠丸中包含瓜蔞仁,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化痰: 瓜蔞仁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痰火越鞠丸主治痰熱內蘊,咳嗽痰黃,胸悶氣喘等症,瓜蔞仁可清熱化痰,緩解痰熱壅肺,改善呼吸道症狀。
- 利水消腫: 瓜蔞仁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助於清除體內溼熱,減輕痰火壅滯之勢,並改善因痰火內蘊導致的體表腫脹症狀。
因此,瓜蔞仁在痰火越鞠丸中,起着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痰火越鞠丸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梔子味苦寒,入肝、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痰火越鞠丸以清熱化痰為主要功效,梔子可清肺胃之火,使熱邪消退,達到化痰止咳的目的。
二、梔子可清肝火,而肝火上炎易導致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痰火越鞠丸中加入梔子,可清降肝火,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使患者病情得到全面改善。
痰火越鞠丸中包含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痰火越鞠丸用於治療痰熱壅肺、咳嗽痰黃、胸悶氣喘等症,青黛可以清熱解毒,消散肺熱,化解痰火,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 涼血止血:青黛亦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抑制痰火引起的出血症狀,例如咯血、鼻出血等。痰火越鞠丸中加入青黛,可以起到涼血止血的輔助作用,更全面地解決痰火引起的各種症狀。
痰火越鞠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痰火越鞠丸主治痰火鬱結,而肝氣鬱結常為痰火形成的誘因之一,香附的加入有助於疏理氣機,促進痰火消散。
- 調和脾胃,化痰止咳: 香附還能調和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痰火越鞠丸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化痰止咳功效,香附的加入則能進一步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痰火越鞠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清熱解毒、止痛的功效。痰火越鞠丸主治痰熱內蘊,上犯心肺,引起咳嗽、胸悶、心煩等症。川芎可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緩解痰熱壅滯所致的胸悶、心痛等症狀。
- 疏散鬱熱,開竅醒神:川芎具有疏散鬱熱,開竅醒神的功效。痰熱壅滯,可導致神志不清、昏迷等症。川芎可疏散鬱熱,開竅醒神,改善神志障礙,提高療效。
因此,痰火越鞠丸中加入川芎,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以及疏散鬱熱、開竅醒神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痰熱內蘊所致的各種症狀。
痰火越鞠丸中包含蒼朮,主要是因其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擅長燥濕化痰、祛風散寒。
痰火越鞠丸以清熱化痰、燥濕止咳為主,蒼朮的加入,既可幫助化解痰熱,又能利濕止咳,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半夏、茯苓等相輔相成,達到祛痰止咳、清熱解毒之效。
主治功效
痰火越鞠丸主治功效分析
痰火越鞠丸主治嘈雜之症。古籍記載:「嘈雜者,痰火內動,如粗食在膈,令人不自安也。」
治療原理
痰火越鞠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清熱瀉火: 山梔、青黛,苦寒之品,可清熱解毒,直折上炎之火。
- 化痰軟堅: 海石味鹹,能軟堅化痰;南星燥濕化痰;栝蔞仁苦寒,既能清熱又能潤燥,且可下氣降痰。三藥合用,可消頑痰、濕痰、逆痰。
- 理氣解鬱: 香附、撫芎、蒼朮,辛香之品,可疏肝理氣,調暢氣機,使氣行則痰行,從而發越鞠鬱。
綜合分析
從多部醫書的記載來看,痰火越鞠丸主要針對「痰因火動」引起的嘈雜。這種嘈雜的特點是:
- 患者自覺胸膈間如有異物阻塞,類似於粗糙的食物堵在胸口,但並非真正的食物梗阻。
- 患者會感到煩躁不安,心神不寧。
- 可能伴有噯氣、噁心等症狀。
痰火越鞠丸通過清熱、化痰、理氣三法合用,從根本上解決痰火內擾的問題,使氣機通暢,痰火得清,則嘈雜自除。
此外,古籍中還提到:
- 《大方脈》指出「痰火越鞠丸」亦可治療痰火食積導致的口渴嘈雜。
- 《濟陽綱目》將其用於治療胃中痰火,噯氣嘈雜。
- 《蒼生司命》指出若胃脘上下有塊,可加三稜、莪朮以消其堅。
這些記載進一步說明了痰火越鞠丸在臨床應用中的靈活性,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加減化裁。
總之,痰火越鞠丸是一首針對痰火內動所致嘈雜的有效方劑,其組方嚴謹,配伍得當,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海石(研,水飛)3兩,膽星1兩,瓜蔞仁3兩,山梔(炒黑)3兩,青黛(水飛過)8分,香附(童便浸)2兩,撫芎2兩,蒼朮(米泔水浸透,搓去黑皮,切片炒)2兩。
上為細末,湯泡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0丸,臨臥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嘈雜。痰火內動,如阻食在膈,令人不自安。
- 本方中天南星、瓜簍仁、梔子、青黛均具有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痰火越鞠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海石(研,水飛)3兩,膽星1兩,瓜蔞仁3兩,山梔(炒黑)3兩,青黛(水飛過)8分,香附(童便浸)2兩,撫芎2兩,蒼朮(米泔水浸透,搓去黑皮,切片炒)2兩。 主治:嘈雜。痰火內動,如阻食在膈,令人不自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