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天南星

TIAN NAN XING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天南星的傳統功效


1. 去風止痙

天南星單方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去風止痙」之效,主要源於其辛溫燥烈之性,以及特殊的經絡走向。

多部醫籍記載天南星能治療各種風痰相關疾病。如《神農本草經疏》指出「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強調其針對風痰的獨特功效。《本草綱目》更進一步闡述其藥性:「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說明天南星能散風、祛濕、消腫,並能治療因風痰引起的口眼歪斜等症狀。楊士贏《直指方》更明確指出諸風口噤宜用天南星,佐以人參、石菖蒲,可見其在治療風邪引起的痙攣、口噤方面的應用。

《本草匯言》則從藥性角度分析,指出天南星「開結閉,散風痰之藥也」,並比較其與半夏的差異,認為天南星燥烈之性更勝於半夏,更善於治療急閉的風痰、涎痰。 《本經逢原》則深入分析天南星與《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虎掌」為同一藥物,並將其功效與《開寶本草》的記載聯繫起來,說明其「治心痛、寒熱、結氣」等功效,實際上涵蓋了現代所理解的中風、麻痺等症狀。 《蘭室祕藏》中李東垣更提到其治療破傷風、口噤身強的功效,進一步佐證其「去風止痙」的臨牀價值。總而言之,天南星因其辛溫燥烈之性,以及獨特的經絡走向,能有效治療風痰引起的各種痙攣、口噤等症狀,是古代醫家治療「去風止痙」的重要藥物。

2. 利水消腫

天南星,古籍中記載其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但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利尿排水。綜觀歷代醫家論述,天南星利水消腫的作用與其祛除痰濕、散寒通絡等功效密切相關。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天南星「利水道」,表明其具有促進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然而,單純利尿的藥物並不足以解釋天南星的臨牀應用。 《本草綱目》指出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這段描述揭示了天南星利水消腫的關鍵:其辛溫燥性能夠祛除體內寒濕痰濁,而這些痰濕正是導致水腫的重要病理因素。 水腫的產生往往與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寒濕凝滯有關,天南星的「散血」和「勝濕」功效,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本草匯言》將天南星與半夏比較,指出其「燥而頗急,辛而善行」,比半夏更擅長於治療急閉的痰飲。這種「善行」的特點,使得天南星能有效地將積聚於體內的痰濕排出,進而減輕水腫症狀。《本草衍義》則建議以黃柏引導天南星下行,說明古人已認識到需要輔助藥物以更好地發揮其利水消腫的功效,並控制其毒性。

總而言之,天南星的利水消腫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其辛溫燥性、祛痰散寒、通經活絡等多重作用綜合體現的結果。 古代醫家對其藥性的深入研究和臨牀應用經驗,為我們理解天南星的藥用價值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3. 燥濕

天南星燥濕功效考

天南星,其燥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與藥性密切相關。

《本草綱目》明確指出天南星「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其辛溫之性,能溫化寒濕,驅散體內寒邪凝滯的水濕之氣,從而達到燥濕的效果。此處所指的濕,不僅僅是外在的濕邪,更包括體內因寒邪、痰飲等導致的濕痰、水腫等病理狀態。 「除涎」則說明其能有效清除因濕邪停滯所致的痰涎壅塞。 書中更提到天南星得牛膽則不燥,說明其燥性較烈,需謹慎使用。

《本草匯言》進一步闡述了天南星與半夏的區別:「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說明天南星燥濕之力更為峻猛,對於風痰濕痰、急閉涎痰等症狀,效果更為顯著。 其「辛燥而烈」的藥性,使其能迅速開結散滯,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神農本草經疏》則將天南星與半夏作比較,指出「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說明雖然兩者皆能治痰,但天南星更擅長治療風痰,而風痰往往與濕邪交纏,因此天南星的燥濕功效也體現在此。 其他典籍如《名醫別錄》記載其「除陰下濕」,也從側面印證了天南星的燥濕功效。

總而言之,天南星的燥濕作用源於其辛溫燥烈之性,能溫化寒濕,祛除痰涎,尤其對於風痰濕邪交雜的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但其藥性較烈,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 降氣

天南星,作為一味單方藥,其「降氣」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指降低氣體壓力,而是涉及多方面作用機制。

首先,《神農本草經》記載天南星「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開寶本草》則進一步說明其「下氣、利胸膈」。這些記載暗示天南星能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滯等症狀。所謂「降氣」,在此指的是調和氣機,使其運行通暢,而非單純的向下宣泄。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闡述,天南星的「下氣」功效與其治療心痛、寒熱、積聚等症狀相關,並指出其與《開寶本草》中記載的下氣、利胸膈功效相符,說明古代醫家對其「降氣」作用的理解是多層次的。

《本草綱目》提到天南星「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說明其燥濕化痰的功能。痰濁阻滯,亦可導致氣機阻滯,因此,通過化痰,間接達到「降氣」的作用。 同時,《本草衍義補遺》提及用黃柏引導天南星下行,暗示天南星的「降氣」作用需要配合其他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

綜上所述,天南星的「降氣」功效並非單一概念,而是涵蓋了疏通氣機、化痰利氣等多種作用。其通過調和氣機、排除痰濁等途徑,來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古代醫家對天南星的「降氣」功效的理解是多面向的,並非現代醫學中單一指向的「降低氣壓」。 需要強調的是,不同醫籍對天南星的功效解讀存在差異,應結合患者病情綜合分析。

5. 止咳化痰

天南星,其止咳化痰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對其藥理成分的研究也多有呼應。

《神農本草經疏》明確指出「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點明瞭天南星與半夏在治療痰證上的側重不同。天南星善於治療風痰,這與多部醫書的記載相符。《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說明其辛溫燥的特性使其能有效祛除風痰濕邪,而「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則提示其藥性峻猛,能攻破痰濁壅塞。

《本草匯言》進一步闡述了天南星與半夏的區別:「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性,燥而稍緩」,指出天南星的藥性較半夏更為峻急,對於風痰、濕痰、以及痰涎壅塞較為嚴重的咳嗽,療效更為顯著。 《開寶本草》更直接指出其「主中風,除痰」,說明其在治療痰濁導致的咳嗽、中風等病症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本經逢原》則將天南星與半夏的功效做了更精細的區分,認為「南星專走經絡,故中風麻痹以之為嚮導,半夏專走腸胃,故嘔逆洩瀉以之為嚮導」,說明天南星更善於疏通經絡,針對因風寒痰濁阻滯經絡所導致的咳嗽效果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部典籍記載天南星的止咳化痰功效,但其藥性峻猛,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6. 祛風除濕

天南星,其祛風除濕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值得探討。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天南星主治心痛、寒熱等症,並提及其利水道之功,這暗示著其可能具有疏通經絡、排除體內濕邪的功能。《名醫別錄》更明確指出其能「除陰下濕,風眩」,直接點明其祛風除濕之效。《本草綱目》李時珍總結其功效為「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指出天南星辛溫燥的藥性使其能有效治療風濕相關病症。其「辛而麻」能祛除風邪,而「溫而燥」則能燥濕化痰,消除濕邪在體內造成的痰涎壅滯。 《本草綱目》還提到,楊士贏《直指方》中運用天南星治療諸風口噤,佐以人參、石菖蒲,更說明其在治療風濕痹痛中的應用。

《本草匯言》則將天南星與半夏作比較,認為天南星「燥而頗急」,藥性比半夏更為峻烈,更善於治療風痰濕痰以及急閉涎痰等症。其「辛而善行」的特性,使其能迅速穿透經絡,驅散風濕邪氣。 《神農本草經疏》也指出天南星與半夏功能的區別:半夏主治濕痰,而天南星則主治風痰,說明天南星更偏重於治療風邪所致的痰濕。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闡述天南星走經絡,主治中風麻痹,與半夏走腸胃,治療嘔逆洩瀉的差異,再次強調天南星在祛除風濕方面的獨特作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通過臨牀實踐及理論分析,總結出天南星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其辛溫燥的藥性使其能有效驅散風邪,燥化痰濕,疏通經絡,治療風濕相關疾病。 但需注意,天南星性味辛溫且有毒性,使用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7. 溫化寒痰

天南星,一味辛溫燥烈之藥,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溫化寒痰之效,尤為後世醫家所重視。

《神農本草經疏》中指出,「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是其異矣」,點明瞭天南星與半夏雖皆治痰,但各有側重。天南星偏於治療風痰,而風痰多因寒邪客肺,阻滯氣機所致,故其溫化寒痰之功,由此可見一斑。

《本草綱目》則進一步闡述了天南星的特性:「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辛溫燥烈之性,正是其溫化寒痰、驅散寒邪的藥理基礎。「勝濕除涎」更說明其能有效清除寒痰所致的痰涎壅塞。楊士贏《直指方》更指出諸風口噤宜用南星,佐以人參、石菖蒲,說明其在治療寒邪閉阻所致的風痰證候中的重要地位。

《本草匯言》則將天南星與半夏進行比較:「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說明天南星藥性較為峻猛,善於開通經絡,快速化痰散結,對於寒痰壅滯較為嚴重者,尤為有效。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指出天南星「專走經絡」,故能有效治療中風麻痺等寒邪阻滯經絡的疾病。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關於天南星溫化寒痰功效的論述,從不同角度闡明瞭其辛溫燥烈之性,以及其在治療風寒痰證中的獨特作用。其藥性峻猛,需謹慎使用。

天南星的古代典籍


天南星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天南星,味辛、性溫,入肝、胃經,具有保肝利膽之功。其所含之有效成分可抑制肝臟損傷及細胞壞死,減輕肝臟受損程度,促進肝臟細胞修復及再生。此外,天南星亦能調節肝臟脂代謝,減少脂肪於肝臟積聚,預防及治療脂肪肝等肝臟疾病。

2. 防癌抗腫瘤

天南星含毒素,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引起細胞凋亡,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

天南星能促進人體免疫功能增強,增強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

3. 降血糖

天南星所含有效成分,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並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血糖降低,對糖尿病患者有輔助治療效果。

4. 抗菌抗病毒

天南星所含藥效成分抑菌、抗真菌,可治多種因細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內含生物鹼類成分,能抑制細菌生長繁殖,有效治療細菌感染。還含抗真菌成分,對多種真菌感染有一定療效。

5. 抗發炎

天南星入藥,已有千餘年之悠久歷史,其所含有效成分具有顯著的抗發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發炎症狀之發生,並促進血液、淋巴循環,進而減少炎症之發生,緩解相關症狀。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等多種炎症性疾病,亦可治療眼部、口腔等部位的炎症。

6. 抗氧化

天南星含有多種生物鹼類、縮酮類和萜烯類等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的功效。抗氧化是指對於體內自由基產生的影響產生抑制作用,從而避免自由基的過度生成對身體造成的損傷。自由基的過度生成是人體衰老、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天南星所含的有效成分可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從而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天南星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一般制後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

天南星的炮製


天南星:揀去雜質,洗淨灰屑,曬於。制南星:取揀淨的天南星,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每日換水2-3次,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大小,適當掌握浸漂日數。至起白沫時,每南星100斤加白礬2斤,浸泡一月後,繼續換水,直至口嘗無麻辣感為止,撈出,與鮮薑片及白礬粉層層均勻鋪入容器內,加水淹沒,約經3-4星期,復倒入鍋內煮至內無白心,取出,揀去薑片,晾至六成乾,悶潤後切片,曬乾(每天南星100斤,用鮮薑25斤,白礬12.5-25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南星注意事項重點:

  1. 陰虛燥咳、熱極、血虛動風者禁服。
  2. 孕婦慎服。
  3. 生天南星使用不當易致中毒:
    • 口腔粘膜糜爛,甚至壞死脫落
    • 脣舌咽喉麻木腫脹
    • 運動失靈
    • 味覺消失
    • 大量流涎
    • 聲音嘶啞,言語不清
    • 發熱,頭昏
    • 心慌,四肢麻木
    • 嚴重者可出現昏迷,驚厥
    • 窒息,呼吸停止
  4. 陰虛燥痰及孕婦忌用。
  5. 天南星中毒解救方法:
    • 輕者:可服稀醋或鞣酸及濃茶、蛋清、甘草水、薑湯等解之。
    • 重者:呼吸困難時給氧氣,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天南星相關的方劑


天南星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扁桃腺炎貝爾氏癱瘓癲癇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甲狀腺腫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暈眩半身或下肢麻木腹內有腫塊半身不遂顏面神經麻痺咳嗽多痰疥癬腦中風損傷腳氣病食慾不振糖尿肝臟損傷脂肪肝痛風細菌感染糖尿病

天南星含有的化學成分


β-卡啉(β-carboline), 1-乙酰基-β-卡啉(1-acetyl-β-carboline), 2-甲基-3-羥基吡啶(2-methyl-3-hydroxypyridine), 脲嘧啶(Uracil), 5-甲基脲嘧啶(5-methyluracil), 煙酰胺(nicotinamide), L-苯丙氨酰-L-絲氨酸酐(L-phenylalanyl-L-serine anhydride), L-酪氨酰-L-丙氨酸酐(L-tyrosyl-L-alanine anhydride), L-脯氨酰-L-丙氨酸酐(L-prolyl-L-alanine anhydride), 3-乙酰氨基-2-哌啶酮(3-acetamino-2-piperidone), 腺苷(Adenosine), 掌葉半夏鹼A(pedatisectine A), 掌葉半夏鹼B(pedatisectine B), 掌葉半夏鹼C(pedatisectine C), 掌葉半夏鹼D(pedatisectine D), 掌葉半夏鹼E(pedatisectine E), 胡蘿蔔甙(dauco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絲氨酸(serine), 纈氨酸(Valine), 賴氨酸(Lysine), 脯氨酸(Proline), 其他30多種氨基酸(other 30+ amino acids), 鎂(Magnesium), 鋁(Aluminum), 鋅(Zinc), 銅(Copper), 硒(Selenium), 釩(Vanadium), 鈷(Cobalt), 其他20多種無機微量元素(other 20+ trace inorganic elements), 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