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軍萬應膏
HANG JUN WAN Y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國醫學大辭典》引徐邦道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祛風散寒止痛: 白附子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行軍過程中因寒冷、濕氣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痠痛等症狀。
二、溫經通絡: 行軍時,長時間行走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發筋骨疼痛。白附子能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達到止痛效果,有助於行軍人員保持良好的體能。
總之,白附子在行軍萬應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有效緩解行軍過程中因寒冷、濕氣引起的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行軍人員的戰鬥力。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烏頭,主要考量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強烈的溫經散寒之力,能有效驅散寒邪,解除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行軍萬應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烏頭的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功效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使其成為行軍萬應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腫止痛: 木鱉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行軍途中所遇到的跌打損傷、刀傷、燒傷等外傷,能有效減輕疼痛和腫脹。
- 活血化瘀: 木鱉子能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行軍時可能出現的瘀血、積血等問題,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木鱉子還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在行軍過程中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將木鱉子加入行軍萬應膏中,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療效果,並為行軍者提供更好的保護。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效。在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因環境惡劣、勞累過度而患上熱病、傷寒等疾病,金銀花可有效清熱解毒,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此外,金銀花亦可消腫止痛,對行軍中可能遇到的外傷、炎症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金銀花加入行軍萬應膏中,可有效提高藥物對士兵的保護作用。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的功效。行軍在外,環境惡劣,容易受潮濕侵襲,導致脾胃不健,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蒼朮可以燥濕健脾,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抵抗力。
- 祛風止痛:蒼朮還能祛風散寒,止痛止癢。行軍途中,容易遭受風寒侵襲,導致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蒼朮可以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緩解疼痛。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赤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行軍萬應膏常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赤芍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促進組織修復。
- 清熱解毒: 赤芍亦能清熱解毒,尤其對於熱毒所致的腫痛,赤芍能起到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在行軍萬應膏中,赤芍可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清熱解毒效果,緩解炎症反應。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行軍萬應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症,連翹可有效控制感染、消退炎症,緩解疼痛。
2.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行軍萬應膏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赤芍、乳香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連翹與之搭配,可相互協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清熱燥濕:行軍在外,環境惡劣,易受濕邪侵襲,導致濕熱內蘊,引起各種疾病。黃芩苦寒,善於清熱燥濕,可有效祛除濕邪,改善體內環境。
- 瀉火解毒:行軍勞累,易導致體內積熱,或因環境衛生狀況不佳引發感染,產生炎症。黃芩能清熱瀉火,並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症發展,防止病情加重。
因此,黃芩在行軍萬應膏中可起到清熱解毒、防病治病的作用,保障行軍人員的健康。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何首烏,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何首烏性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效。行軍時士兵體力消耗大,容易疲勞,使用何首烏可增強體力,預防疲勞,有助於士兵長途跋涉。
二、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何首烏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行軍過程中容易出現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情況,使用何首烏可幫助止血消腫,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大風子,主要原因有二:
- 消炎止痛、殺菌止癢: 大風子性溫,具有消炎止痛、殺菌止癢之效。其油脂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並減輕皮膚炎症、疼痛及瘙癢,對於行軍途中常見的皮膚病、傷口感染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 大風子亦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之效。其油脂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適合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因此,行軍萬應膏中加入大風子,可有效緩解行軍過程中常見的皮膚病、傷口感染、跌打損傷等病痛,提高行軍效率,確保將士健康。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 消腫止痛: 白芷具有良好的消腫止痛功效,可有效緩解行軍途中因外傷、扭傷或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 抗菌消炎: 白芷含有揮發油及其他抗菌成分,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減少傷口感染的風險,提高行軍途中傷口癒合的速度。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止痛:火麻仁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因勞累、跌打損傷而引發腫痛,火麻仁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補益氣血:火麻仁富含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補益氣血,增強體力。行軍過程中士兵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火麻仁有助於補充營養,維持體能。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蓖麻,主要基於其消腫散結的藥性。
蓖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潤腸通便的功效。其所含的蓖麻油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腫痛等症狀。
行軍萬應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外傷。而蓖麻的消腫散結作用,可以促進傷處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因此被列入方劑之中。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行軍過程中,士兵容易因勞累、飲食不規律、天氣寒冷等原因而出現胃寒、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乾薑可以溫暖脾胃,緩解這些不適。
- 祛風除濕: 乾薑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有效預防行軍過程中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發的各種疾病,如風寒感冒、風濕痺痛等。
因此,行軍萬應膏中加入乾薑,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行軍過程中常見的疾病,保障士兵的健康。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行軍途中因勞累、外傷或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疼痛和腫脹。
2. 補血養血,益氣生津:行軍途中易出現體力透支、血氣不足等情況,當歸能補血養血,益氣生津,提升體力,增強抵抗力,使行軍者更加健康強健。
因此,當歸作為行軍萬應膏的組成藥材,能有效緩解行軍途中的各種不適,提升行軍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花椒,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之效。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因寒濕侵襲而出現肢體疼痛、腫脹等症狀,花椒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殺菌止癢: 花椒亦具有一定的殺菌止癢作用,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行軍途中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問題。
因此,花椒在行軍萬應膏中發揮著溫經散寒、止痛消腫、殺菌止癢的功效,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血餘炭為血竭炭化而成,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之效。對於行軍過程中所受的外傷,如跌打損傷、刀傷、骨折等,能有效止痛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 止血生肌: 血餘炭能收斂止血,並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修復。對於行軍過程中易發生的外傷出血,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並有助於傷口癒合,提高士兵的戰鬥力。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骨碎補,主要是因為骨碎補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強筋健骨: 骨碎補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強筋、活血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損傷,對於行軍途中所致的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都有不錯的療效。
- 止血生肌: 骨碎補還具有良好的止血生肌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對於行軍過程中所受的刀傷、槍傷、燒傷等外傷,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行軍萬應膏中加入骨碎補,可以有效地治療行軍途中所遇到的各種傷病,起到強筋健骨、止血生肌的作用,提高行軍部隊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蜈蚣,主要原因有二:
一、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風濕痹痛等病症。行軍途中容易發生外傷,蜈蚣的藥效能快速止痛消腫,幫助傷患恢復。
二、 解毒止癢: 蜈蚣亦有解毒止癢的功效,可治療蛇蟲咬傷、皮膚濕疹等。行軍環境複雜,容易遭受毒蟲叮咬,蜈蚣的藥效能迅速解除毒素,減輕疼痛和瘙癢。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如下:
- 解毒消腫: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行軍萬應膏作為外用藥,加入白僵蠶可以增強其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療效。
- 活血化瘀: 白僵蠶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行軍途中所受的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白僵蠶能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防風,主要是由於防風具有以下功效:
- 祛風止痛: 行軍萬應膏主要針對外傷、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症,防風的祛風止痛功效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防風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傷口恢復。
此外,防風性溫,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協調藥性,增強藥效,使行軍萬應膏更具療效。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細辛,其主要原因如下: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行軍萬應膏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細辛可溫經散寒,驅除外邪,緩解疼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細辛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細辛與川芎、白芷等藥物合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減輕疼痛。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蟬蛻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行軍萬應膏常用於治療外傷感染、腫痛,而蟬蛻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祛風止癢,散瘀生肌:蟬蛻還有祛風止癢、散瘀生肌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皮膚瘙癢、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效果。
因此,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蟬蛻,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止癢、散瘀生肌的功效,提高藥效,達到治療外傷感染、腫痛的目的。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是利用其燥濕止癢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癢、燥濕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行軍萬應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感染、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而天南星可以有效地去除濕邪,止癢止痛,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故而成為方劑中重要組成部分。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嘔止瀉: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行軍過程中,士兵容易因舟車勞頓、飲食不潔而導致嘔吐腹瀉,半夏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祛風止痛: 半夏還兼具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等。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受到風寒侵襲,導致身體不適,半夏可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半夏在行軍萬應膏中起到止嘔止瀉、祛風止痛的作用,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行軍萬應膏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行軍萬應膏常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皮膚病等,黃柏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抑制感染,減輕炎症反應。
- 收斂止癢: 黃柏亦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可減輕皮膚瘙癢,促進傷口癒合。行軍萬應膏需要兼顧消炎和止癢的功效,黃柏的收斂止癢作用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除濕: 獨活性溫,具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的功效。行軍萬應膏的主要功效為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而獨活的祛風除濕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活血通絡: 獨活還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獨活作為行軍萬應膏的組成成分,可以有效發揮其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提高藥方的整體療效。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荊芥,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表散風: 荊芥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受寒風侵襲,導致感冒、頭痛等症狀,荊芥可以有效緩解這些不適。
- 止癢消腫: 荊芥亦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癢作用,可有效治療皮膚病、蚊蟲叮咬引起的瘙癢等問題。行軍在外,士兵容易遭受蚊蟲叮咬,荊芥的止癢消腫功效可以減輕其痛苦,利於行軍作戰。
總而言之,荊芥在行軍萬應膏中起到了解表散風、止癢消腫的作用,是行軍途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痛經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行軍萬應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跌打損傷等,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加速瘀血消散,減輕腫脹疼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癢和殺蟲止癢的功效。
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壯陽、燥濕止癢、殺蟲止癢的功效。其揮發油中含有蛇牀子素、佛手柑內酯等成分,可有效抑制皮膚真菌和細菌的生長,達到止癢和殺蟲的目的。
此外,蛇牀子也能溫通經絡,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瘙癢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在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蛇牀子,能夠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蟲咬等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提升膏藥的止癢效果。
「行軍萬應膏」中添加「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因勞累、環境惡劣而引發各種炎症、外傷,孩兒茶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病症,幫助士兵迅速恢復健康。
- 止血生肌,促進傷口癒合: 孩兒茶還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行軍時,士兵很容易發生外傷,孩兒茶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避免感染,提高士兵的戰鬥力。
總而言之,孩兒茶在「行軍萬應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血生肌,有效地幫助士兵應對行軍過程中的各種疾病和外傷,保障士兵的健康和戰鬥力。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 消腫止痛:薑黃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行軍途中因跌打損傷、肌肉痠痛等所造成的疼痛和腫脹。
- 殺菌消毒:薑黃含有的薑黃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防止傷口感染,有利於傷口的癒合,維持行軍過程中的身體健康。
因此,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薑黃,可有效提升藥膏的消腫止痛、殺菌消毒的功效,適應行軍途中常見的各種傷病,保障行軍人員的身體健康。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行軍萬應膏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藥物相互作用的作用,提升藥效的穩定性。
-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一定抗炎、止痛、解毒、抗氧化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更全面地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病症。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豬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滋潤軟化:豬油性溫和,具潤澤作用,能有效軟化膏藥,使其更容易塗抹於患處,並滲透皮膚,發揮藥效。同時,豬油能防止藥膏因乾燥而變硬,影響使用。
二、 保護皮膚:豬油可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藥膏刺激皮膚,同時也能隔絕空氣,防止患處感染。此外,豬油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麻油,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 藥效增強: 麻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藥效,提升膏藥的治療效果,特別針對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
- 輔助作用: 麻油具有一定的黏性,能使膏藥更好地附着於患處,延長藥效,並能潤滑皮膚,防止膏藥過度乾燥,增加使用舒適度。
行軍萬應膏中加入桐油,主要原因有二:
一、殺菌消炎:桐油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傷口感染。行軍途中,士兵容易受傷,桐油有助於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二、防腐保護:桐油能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空氣和水分,防止傷口感染,並可延緩藥膏腐敗變質,使其更持久有效。在行軍條件下,藥膏不易保存,桐油的防腐作用能確保藥膏的品質和效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行軍萬應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為外用膏藥,主治涵蓋三大範疇:
- 外傷瘀滯:針對跌打損傷、積瘀氣痞,能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 痰核癰瘍:瘰疬(淋巴結結核)、瘍核(皮下硬結)、痰核(脂肪瘤或囊腫)等,具拔毒散結之效。
- 風寒濕邪:風濕痹痛、寒濕困阻經絡,溫通祛濕以緩解筋骨痠痛。
其「萬應」之名,體現「一膏多治」特點,尤其適用於軍旅行軍時常見的戰傷、風濕及皮膚癰腫。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 藥物配伍框架
全方以**「攻毒散結為主,輔以溫通活血」**為核心,可分五大類:
峻烈攻毒(化解癰腫惡瘡)
- 生川烏、生草烏:麻醉止痛,散寒逐濕。
- 生南星、生半夏:燥濕化痰,散結消腫。
- 馬前子(番木鱉)、木鱉子:通絡止痛,攻毒療瘡。
- 大風子、蓖麻仁:祛風殺蟲,拔毒排膿。
活血化瘀(處理跌打損傷)
- 紅花、茜草:破血行瘀,通經止痛。
- 血余炭、當歸尾:散瘀止血,活血生新。
- 乳香、沒藥:消腫生肌,活血定痛。
祛風除濕(針對風寒濕痹)
- 蒼朮、獨活、防風:祛風勝濕,舒筋活絡。
- 白芷、細辛:辛溫走竄,散寒止痛。
清熱解毒(平衡溫燥之性)
- 金銀花、連翹、黃柏:清熱解毒,防熱毒蘊結。
- 條芩(黃芩)、粉草(甘草):瀉火解毒,緩和藥性。
收斂生肌(促進瘡口癒合)
- 孩兒茶、血竭:斂瘡止血,生肌收口。
- 爐甘石、枯礬:燥濕收斂,止癢防腐。
二、 製劑工藝增強藥效
- 三大油脂(豬油、麻油、桐油):作為基質,具穿透性,助藥力深入肌膚。
- 廣丹(黃丹)、鉛粉:傳統膏藥賦形劑,兼有殺蟲解毒之效。
- 水火共製法:先浸油三日使藥性析出,後煉膏「滴水成珠」,確保成分融合。
三、 治療原理推導
- 局部作用:
- 辛溫峻藥(如烏頭、南星)通過皮膚滲透,麻痹神經以止痛,擴張血管促進吸收。
- 礦物藥(水銀、枯礬)直接殺菌消炎,抑制瘡瘍潰爛。
- 整體調節:
- 溫通藥物改善微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清熱藥防止局部炎症過度反應。
- 風藥(防風、蟬蛻)宜發透邪,避免濕毒內陷。
此方體現「猛藥攻邪」思路,以「毒藥治毒病」,適合體表實證,然須辨明病性(非虛弱或熱毒熾盛者宜)。其邏輯嚴密,攻補兼施,為古代外科實用典範。
傳統服藥法
生白附子3兩,生川烏2兩,生草烏2兩,木鱉子58個,金銀花2兩,茅蒼朮5錢,赤芍藥5錢,連翹5錢,條芩5錢,生首烏5錢,大風子肉58個,白芷1兩,火麻仁2兩,蓖麻仁200粒,乾薑8兩,當歸尾1兩,川椒1兩,血余2兩,骨碎補5錢,大蜈蚣40條,白僵蠶1兩,青防風5錢,北細辛5錢,蟬衣蛻2兩,生南星2兩,生半夏2兩,馬前子28個,川黃柏2兩,川獨活1兩,荊芥穗5錢,紅花5錢,西茜5錢,蛇床子5錢,孩兒茶5錢,薑黃5錢,粉草1兩,豬油1斤,麻油1斤,桐油1斤。
入油內浸三日後,熬去滓,再煉,滴水成珠,先以廣丹10就。加入鉛粉、掃粉、爐甘石(飛)各1兩,乳香、沒藥(各去油)、血竭、水銀各5錢,枯礬1兩,研極細,再收為膏。
隔水燉化,用紅布攤膏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行軍萬應膏具有散瘀消腫、活血化瘀、祛風散寒、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及一切無名惡毒,瘰癧、瘍核、痰核、積瘀、氣痞、風寒濕困等證。
但是,行軍萬應膏性質溫熱,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行軍萬應膏,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引徐邦道方。 組成:生白附子3兩,生川烏2兩,生草烏2兩,木鱉子58個,金銀花2兩,茅蒼朮5錢,赤芍藥5錢,連翹5錢,條芩5錢,生首烏5錢,大風子肉58個,白芷1兩,火麻仁2兩,蓖麻仁200粒,乾薑8兩,當歸尾1兩,川椒1兩,血餘2兩,骨碎補5錢,大蜈蚣40條,白僵蠶1兩,青防風5錢,北細辛5錢,蟬衣蛻2兩,生南星2兩,生半夏2兩,馬前子28個,川黃柏2兩,川獨活1兩,荊芥穗5錢,紅花5錢,西茜5錢,蛇床子5錢,孩兒茶5錢,薑黃5錢,粉草1兩,豬油1斤,麻油1斤,桐油1斤。 主治:跌打損傷,及一切無名惡毒,瘰癧、瘍核、痰核、積瘀、氣痞、風寒濕困等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