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Rhizoma Drynariae Mender of Shattered Bones, Rhizomadrynariae
- 別名:申薑,雞薑,毛薑,胡猻薑,肉碎補,石岩薑,馬蝟薑,巖連薑,毛生薑,石庵閭,石良薑,碎補,爬巖薑,石毛薑,猴薑,毛貫仲,過山龍
- 藥品來源: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乾燥根莖。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再燎去茸毛(鱗片)。
- 道地藥材:甘肅, 陝西, 青海, 廣東, 廣西,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台灣, 西南地區, 寧夏, 華南地區
- 生長環境: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骨碎補的傳統功效
1. 補腎
骨碎補,其補腎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針對骨骼損傷。從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補腎機理與臨牀應用。
《神農本草經》、《開寶本草》等古籍已記載骨碎補能「補傷折」,說明其能促進骨骼修復。然而,《本草綱目》李時珍更進一步指出其補腎功效:「蓋腎主大小便,久洩屬腎虛,不可專從脾胃也」。此處明確指出久瀉之症,源於腎虛,而骨碎補能有效治療,這點與現代醫學中腎臟功能與水液代謝的觀點有所呼應。 李時珍更以「魏某久洩」的案例說明,將骨碎補與豬腎同煨食用,迅速止瀉,證實其補腎之效。
《本草述鉤元》提及骨碎補能治療「腰痛行痹,中風鶴膝風攣氣證,洩瀉,淋,遣精,脫肛」等症。這些症狀都與腎虛密切相關,例如腰痛、遺精等是腎氣不足的常見表現;而洩瀉、淋證則與腎主水液功能失調有關。 《本草正》也提及骨碎補能治療因風濕導致的「兩足痿弱疼痛」,足部痿弱也與腎虛相關。
《本草綱目》中還提到骨碎補治療耳鳴,而「耳亦腎之竅也」,再次佐證其補腎功效。 戴原禮的《症治要訣》更進一步指出,痢疾之後,因調養不當導致腎虛,出現下肢痿軟、疼痛等症狀(痢風),也可用骨碎補治療,說明骨碎補的補腎作用可以改善因腎虛導致的各種病症。 然而,《本草求真》也提到骨碎補的補腎功效不如補骨脂專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用藥。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骨碎補補腎功效的記載,從多個角度闡明其作用機理,不僅限於骨骼修復,更包含了腎陽不足、腎精虧損等多種腎虛症狀的治療。其作用機制可能與現代醫學中腎臟功能的某些方面相關,值得進一步研究。
2. 強筋骨
骨碎補,顧名思義,具有強筋健骨之效,其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神農本草經》即指出其「主破血、止血、補傷折」,說明它能有效防止瘀血積聚,並修復受損的骨骼,如同未曾受傷一般。
《開寶本草》也記載其「補傷折」之效,與《神農本草經》記載相符,強調其在骨骼損傷修復方面的作用。而《本草正》則更進一步闡述,骨碎補能治療「骨中邪毒,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濕,以致兩足痿弱疼痛」,說明其不僅能治癒外傷,還能處理因風濕等因素引起的骨骼及關節疼痛、痿弱等症狀。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更以案例佐證骨碎補的療效,記載魏某久瀉不愈,服用骨碎補煨豬腎後症狀頓時止住。文中提及「久洩屬腎虛」,說明骨碎補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而腎主骨,腎陽充足則骨骼強健,故能有效治療久瀉導致的骨骼虛弱。此外,李時珍亦提到骨碎補可治耳鳴及牙痛,皆與腎臟經絡相關。
《本草述鉤元》則將骨碎補的應用範圍擴展至腰痛、中風、鶴膝風、洩瀉、淋症、遺精、脫肛等病症,顯示其在治療因腎虛、氣血不足導致的多種病症上都有效用。這些記載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骨碎補的強筋健骨功效,並佐以臨牀實例,印證其藥效之真實可靠。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溫補腎陽,從根本上改善骨骼的營養供給,從而達到強筋健骨的目的。
3. 通經
骨碎補,顧名思義,以其能接續骨傷而得名。然而,翻閱古籍,其「通經」功效亦值得探討。多數典籍著重其補骨、止血、治療骨傷等功效,但《四川中藥志》明確指出其有「洩濕,通經」之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李時珍以骨碎補治療久洩不止的案例,說明其藥效能深入腎經,而腎主水液代謝,久洩多與腎虛有關。因此,骨碎補的「通經」作用,並非單純指疏通經絡阻塞,而是透過溫補腎陽,改善腎虛導致的水濕停滯,從而達到通利經脈的效果。此與《本草正》中提及骨碎補可治療因風濕外感導致的兩足痿弱疼痛,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風濕痹阻經絡,而骨碎補溫腎利水,有助於化解濕邪,疏通經脈,達到通經的目的。
《神農本草經》記載骨碎補「主破血,止血,補傷折」,說明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瘀血阻滯經絡,亦可導致經脈不通,因此骨碎補的活血化瘀作用,亦間接有助於通經。 張壽頤在《本草書名》中則提到骨碎補可溫養下元,引升下焦之熱,這也暗示其能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經絡不通。
綜上所述,骨碎補的「通經」功效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其溫腎、活血化瘀、利水等作用的綜合體現,在特定經絡不通的病症中,可發揮輔助通經的作用,尤其在與腎虛、濕邪相關的經絡不通的情況下,其功效更為顯著。 需要強調的是,不同古代典籍對骨碎補功效的描述角度有所不同,其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師的專業判斷。
4. 活血化瘀
骨碎補,顧名思義,能補益骨骼,其活血化瘀功效,歷代本草多有記載,但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破血」,而是更為精微複雜的過程。
《神農本草經》、《開寶本草》皆記載骨碎補「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這並非矛盾,而是強調其在血液運行中的平衡作用。《神農本草經》更精闢地指出,骨碎補能「不使瘀結者留滯,不使流動者妄行」,說明它並非一味地破血,而是調和氣血,使之運行通暢,既能化解瘀滯,又能防止出血。
《本草綱目》李時珍的論述更為詳盡,他指出骨碎補能治久洩,並以自身案例說明其療效,並提及骨碎補與腎虛的關聯。久洩常因腎虛而起,而骨碎補溫腎,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戴原禮《症治要訣》則提及骨碎補用於治療痢疾後因下虛導致的「痢風」,其腳軟膝腫,也與腎虛骨痿有關,骨碎補溫腎益骨,有助於恢復。
然而,《本草求真》也指出骨碎補與補骨脂相比,「無逐瘀破血之治」。這說明骨碎補的活血化瘀作用較為溫和,並非像一些峻猛的活血藥物那樣直接破血,而是通過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其他典籍如《藥性論》、《本草正》等,也記載了骨碎補治療風血疼痛、足痿弱疼痛等症狀,這些都與其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作用相關。 總之,骨碎補的活血化瘀作用,並非單純的破血,而是更傾向於調節氣血運行,溫補腎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 止血
骨碎補,一名「接骨仙桃」,其止血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止血藥,而是與其補益腎臟、強健筋骨的功效緊密相連。
《開寶本草》明確指出骨碎補「主破血,止血,補傷折」。此處的止血,並非指外傷出血的直接止血,而是針對因血瘀、血虛或氣虛導致的出血,例如內出血或久洩不止等情況。《神農本草經》也闡述了此點:「言能不使瘀結者留滯,不使流動者妄行,而補苴傷折,如未嘗傷折也。」 說明骨碎補能調理氣血,使血行正常,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而非單純凝血。
《本草綱目》記載了以骨碎補治療久瀉的案例,並指出久瀉屬腎虛,需從腎論治,而非單純從脾胃入手。 此處,骨碎補的止瀉作用,實則也是其止血功效的延伸。因腎虛導致的腸道失調,引起滑瀉不止,骨碎補通過補腎,調整臟腑功能,間接達到止血(止瀉)的效果。李時珍更指出其治療耳鳴的功效,也與腎經相關,腎主骨,耳為腎之竅,這也間接證明瞭骨碎補止血功效與其補腎強骨的密切關係。
綜上所述,骨碎補的止血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與其補腎、強筋骨的整體功效互相作用,通過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止血、止瀉等功效,主要針對因氣血失調或腎虛所致的出血或類似症狀,而非外傷出血的急救。 其止血機制,更接近於現代醫學中所說的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力等間接止血方式。
骨碎補的古代典籍
骨碎補的現代功效
1. 預防骨質疏鬆
骨碎補常用於治療骨折,亦可預防骨質疏鬆。
骨碎補含膠原蛋白、葡萄糖胺、軟骨素、維生素D等成分,有助於增加骨密度、促進骨組織的再生和修復,調節人體內激素水平,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2. 止痛功效
中藥骨碎補可緩解疼痛,尤以骨折、骨傷之痛效佳。其理在於促進骨骼修復生長,減輕疼痛不適。且配合針灸、按摩、草藥等中醫治療,更能增強止痛功效。
骨碎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10-20g;或入丸、散。
- 外用: 適量,搗爛敷或曬乾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骨碎補的炮製
- 骨碎補:去淨泥砂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
- 砂燙骨碎補:取砂子置鍋內炒熱,加入揀淨的骨碎補,燙炒至鼓起,毛呈焦黃色,迅速取出,篩去砂,放涼後除去毛即成。
- 《雷公炮炙論》:凡使骨碎補,採得後先用銅刀刮去上黃赤毛盡,便細切,用蜜拌令潤,架柳甑蒸一日後出,暴乾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骨碎補注意事項重點
- 陰虛內熱且無瘀血者慎服。
- 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 血虛風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痹者禁用之。
- 忌羊肉、羊血、蕓薹菜。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 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 血小板減少症患者慎用。
- 消化系統疾病或腸道疾病患者慎用。
- 骨質疏鬆症患者慎用。
骨碎補相關的方劑
骨碎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骨碎補含有的化學成分
柚皮甙(Naringin), 21-何帕烯(Hop-21-ene), 9(11)-羊齒烯(Fern-9(11)-ene), 7-羊齒烯(Fern-7-ene), 3-雁齒烯(Filic-3-ene),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豆甾醇(Stigmasterol), 菜油甾醇(Campesterol), 環木菠蘿甾醇乙酸酯(Cycloartenyl acetate), 環鴉片甾烯醇乙酸酯(Cyclolaudenyl acetate), 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