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齒秘方

GU CHI MI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0.3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腎經 13%
肺經 12%
胃經 10%
心經 8%
大腸經 8%
小腸經 6%
脾經 6%
膀胱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脾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齒祕方」中加入大黃,乍看之下令人意外。大黃性寒,味苦,具瀉下通便之效,與固齒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然而,此處大黃的應用並非單純針對腸胃,而是利用其「清熱解毒」之特性。

牙齒疾病往往伴隨牙齦紅腫、疼痛,甚至化膿。大黃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可有效改善牙齦炎症狀,從而達到固齒的效果。此外,大黃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牙周組織供血,有助於牙齒健康。因此,大黃在「固齒祕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非僅是瀉下之藥。

「固齒祕方」中加入「石膏」,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同時具備收斂止血的作用。牙齒疼痛、牙齦腫痛、牙周炎等症狀,多與熱毒有關,石膏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牙齒周圍的炎症,達到固齒的目的。

此外,石膏還能收斂止血,對於因牙齦出血引起的牙齒鬆動,也有緩解作用。因此,「固齒祕方」中加入石膏,有助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收斂止血,達到固齒的效果。

「固齒祕方」中包含「骨碎補」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骨碎補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強筋、活血止痛、固齒之效。其補腎強筋之效可改善牙根鬆動,而活血止痛則能減輕牙痛不適。

其二,骨碎補富含鈣、磷等礦物質,有助於牙齒的生長和發育,並強化牙釉質,防止牙齒磨損和鬆動。

因此,骨碎補在「固齒祕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改善牙齒健康,預防牙齒問題。

「固齒祕方」中加入杜仲,主要是利用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來達到固齒的效果。

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可補益肝腎精血,從而增強牙齒的營養供應。同時,杜仲能強健筋骨,改善牙齦的血液循環,減輕牙齦萎縮和鬆動,進而鞏固牙齒。此外,杜仲還有補氣血的作用,可改善牙齒的營養狀態,預防牙齒疾病。因此,杜仲成為「固齒祕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牙齒健康。

[固齒祕方]中使用[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大青鹽味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牙齦腫痛、牙周炎等症狀,改善牙齒周邊環境。
  2. 收斂固齒,防止牙齒鬆動: 大青鹽具有收斂固齒的作用,能加強牙齦組織的緊密性,防止牙齒鬆動,有助於維持牙齒穩固。

此外,大青鹽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能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進一步保護牙齒健康。

「固齒祕方」中添加「鹽」,主要是利用其以下特性:

  1. 殺菌消炎: 鹽具備一定的殺菌能力,可抑制口腔內細菌滋生,減少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問題。
  2. 收斂止血: 鹽具有收斂作用,可幫助收縮牙齦組織,減少牙齦出血,並減輕牙齦疼痛。

此外,鹽還能促進口腔唾液分泌,幫助清潔口腔,維持口腔環境健康。因此,在固齒祕方中加入適量的鹽,可有效預防和改善口腔疾病,達到固齒保健的效果。

「固齒祕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固齒: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其能收斂牙齦,固齒根,有助於減少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等問題,起到固齒之效。
  2. 殺菌止痛:白礬亦具有殺菌止痛的功效。其能抑制口腔內細菌的生長繁殖,減少牙齦炎、牙周炎等感染的發生。此外,白礬還可減輕牙齒疼痛,促進牙齒癒合。

因此,白礬在「固齒祕方」中發揮著收斂固齒、殺菌止痛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牙齒健康。

「固齒祕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牙齒健康與血液供給息息相關,當歸能改善血液循環,為牙齒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牙齒堅固。

二、 滋陰潤燥: 當歸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口腔乾燥,防止牙齦萎縮,有助於維持牙齦健康,進而鞏固牙齒。

因此,當歸在「固齒祕方」中,扮演著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角色,有助於促進牙齒健康,預防牙齒問題。

主治功效


固齒秘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固齒秘方出自《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由太醫院所編纂。該方劑主要針對胃火牙痛進行治療。

組成分析

固齒秘方由以下中藥組成:

  • **生大黃、熟大黃(各一兩):**大黃具有通便、解毒、消炎的功效。生大黃偏於瀉下通便,熟大黃則偏於清熱解毒,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瀉胃火之力。
  • **生石膏、熟石膏(各一兩):**石膏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的功效。生石膏偏於清解氣分實熱,熟石膏偏於收斂生肌,二者合用,既能清瀉胃火,又能保護口腔黏膜。
  • **骨碎補(一兩):**骨碎補具有強筋健骨、活血化瘀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牙齒鬆動等症狀。
  • **銀杜仲(一兩):**杜仲具有滋陰降火、調節體質的功效。此處用銀杜仲,可能意指經過特定炮製的杜仲,以增強其滋陰降火之效。
  • **青鹽、食鹽(各一兩):**青鹽具有利尿、抗病毒、抗菌的功效,食鹽則有調味、防腐、殺菌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清潔口腔,抑制細菌滋生。
  • **明礬、枯礬(各五錢):**白礬具有清熱燥濕、收斂生肌的功效。明礬偏於外用收斂,枯礬則偏於燥濕止血,二者合用,可收斂止痛,促進口腔潰瘍癒合。
  • **當歸(五錢):**當歸具有養血、調經、潤膚的功效。在此方中,少量當歸可滋養牙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治療原理

綜合以上藥物功效,可以推斷固齒秘方的治療原理如下:

  1. **清瀉胃火:**生大黃、熟大黃、生石膏為主要藥物,共同作用於胃經,強力清瀉胃火,從根本上解決胃火上炎導致的牙痛。
  2. **清熱解毒:**大黃、石膏、青鹽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口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
  3. **收斂止痛:**明礬、枯礬的收斂作用,可以緩解牙齦腫痛,促進口腔黏膜的修復。
  4. **滋養固齒:**骨碎補、杜仲、當歸等藥物,可以強健筋骨,滋養牙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固齒。

使用方法

古文記載的使用方法為:「每早起先以此散搽牙根,然後淨面,淨畢用冷水嗽吐。」即每日清晨,將藥粉塗擦於牙根處,然後洗臉,洗臉後用冷水漱口吐出。這種外用方式,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發揮局部治療效果。

總結

固齒秘方以清瀉胃火為主,兼顧清熱解毒、收斂止痛、滋養固齒,針對胃火牙痛有較好的療效。其組方嚴謹,配伍合理,体现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生大黃1兩,熟大黃1兩,生石膏1兩,熟石膏1兩,骨碎補1兩,銀杜仲1兩,青鹽1兩,食鹽1兩,明礬5錢,枯研5錢,當歸身5錢。
養血補腎,殺蟲解毒,固齒。
上為細末。
每早起先以此散擦牙根,然後淨臉,淨畢用冷水漱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火牙痛,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大黃、石膏、白礬等具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與其他具有瀉下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齒秘方,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生大黃1兩,熟大黃1兩,生石膏1兩,熟石膏1兩,骨碎補1兩,銀杜仲1兩,青鹽1兩,食鹽1兩,明礬5錢,枯研5錢,當歸身5錢。 主治:養血補腎,殺蟲解毒,固齒。主治:胃火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