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齒將軍散
GU CHI JIANG JU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齒將軍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牙齦腫痛、出血,多因熱毒上攻所致,大黃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牙齦炎症。
二、活血化瘀,引導藥力: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牙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藥物滲透,發揮藥效。此外,大黃還可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竈,增強療效。
「固齒將軍散」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強筋,固齒防脫: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牙齒的生長發育與腎氣密切相關,腎氣不足,則易導致牙齒鬆動、脫落。杜仲補腎強筋,可固齒防脫,延緩牙齒老化。
二、活血化瘀,促進牙周健康:杜仲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改善牙周血液循環,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預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
「固齒將軍散」方中使用「大青鹽」,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大青鹽,即青鹽,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有效 消炎止痛,緩解牙齦紅腫、疼痛等症狀。同時,其鹹味入肝,可 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牙齒的營養供應,促進牙齒健康。
因此,大青鹽的加入,不僅能 直接治療牙齦炎症,更能 改善牙齒整體健康,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固齒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固齒將軍散」主治功效分析
「固齒將軍散」源自《瘍醫大全》及《景岳全書》,兩書所載組成略有差異,但主要成分皆為大黃、杜仲、青鹽。此方主治牙痛牙傷,胃火糜腫,久用能牢牙固齒。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治療牙痛牙傷、胃火糜腫的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清胃瀉火:方中大黃為君藥,其性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瘍醫大全》及《景岳全書》均強調其「炒微焦」,旨在減輕其峻下之性,而保留其清熱瀉火之力。胃火上炎是導致牙痛、牙齦腫痛的常見原因,大黃可直折上炎之火,釜底抽薪,從根本上緩解疼痛和腫脹。
補腎固齒:方中杜仲為臣藥,其性甘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氣充足則牙齒堅固。杜仲「炒半黑」意在增強其溫補腎陽的作用,從而達到固齒的目的。
殺菌消炎:方中青鹽為佐使藥,其性鹹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殺菌的作用。青鹽外用擦牙,可直接作用於患處,清潔口腔,抑制細菌滋生,減輕炎症反應。
久用牢牙固齒: 兩書均指出固齒將軍散可久用以達牢牙固齒的功效, 反映出本方不僅是治標(止痛消腫)更是治本(清火固本), 長期使用有助於維持牙齒健康。
綜上所述,「固齒將軍散」以清胃火為主,兼以補腎固齒、殺菌消炎,標本兼治,故能有效治療牙痛牙傷、胃火糜腫等症狀,長期使用更能達到牢牙固齒的效果。此方藥簡力專,配伍精當,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錦紋大黃(炒微焦)10兩,杜仲(炒半黑)10兩,青鹽4兩。
牢牙固齒。
上為末。
每日清晨擦漱;火盛者咽之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齒將軍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錦紋大黃(炒微焦)10兩,杜仲(炒半黑)10兩,青鹽4兩。 主治:牢牙固齒。主治:牙痛牙傷,胃火糜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