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骨碎補,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
骨碎補味甘、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強筋、活血止痛的作用。其有效成分能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並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組織修復。
因此,將骨碎補加入外敷接骨散中,可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起到接骨止痛的作用。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骨骼癒合。
- 收斂止血,保護傷口: 血竭亦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幫助傷口快速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血竭在接骨散中,可謂是「活血化瘀,收斂止血」,有助於骨骼傷患的快速癒合。
外敷接骨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痺症、骨折及創傷癒合等情況。其中,硼砂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多重功效。首先,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因受傷所引起的腫脹與疼痛。其次,硼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對於骨骼及筋脈的修復有助益,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及代謝,有助於加速骨骼及軟組織的癒合。再者,硼砂的抗菌特性也能預防傷口感染,降低發炎的風險。此外,硼砂的細微顆粒能夠被皮膚吸收,增強方劑的透皮吸收效果,進一步提升外用療效。因此,硼砂在外敷接骨散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傷後的護理與恢復。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當歸,是利用其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
活血化瘀: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利於清除淤血,加速傷口癒合。
生肌止痛: 當歸具有滋陰補血、潤燥生津的功效,能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此外,當歸性溫和,外敷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適合用於接骨散中,幫助促進骨骼癒合。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其藥性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所造成的瘀血腫痛,乳香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減輕疼痛。同時,乳香還具有生肌止血的功效,有助於傷口癒合,促進骨骼癒合。
因此,外敷接骨散中加入乳香,可以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加速骨折的康復。
外敷接骨散中使用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外敷於骨折處,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骨折癒合。
- 生肌止痛:沒藥亦具生肌止痛之效。其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骨折部位的疼痛,有助於傷口修復,加速骨骼癒合。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續斷具強健筋骨、止痛生肌之效: 續斷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痛生肌的功效。其藥理作用可促進骨骼細胞再生,加速骨折癒合,並能舒筋活絡,減輕疼痛。
2. 外敷可直接作用於患處: 外敷接骨散將藥物直接塗抹於骨折部位,可使藥物成分充分滲透至患處,發揮其強健筋骨、止痛生肌之效,促進骨折癒合。
外敷接骨散中包含自然銅,其原因主要在於:
- 活血化瘀: 自然銅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骨骼癒合。
- 消腫止痛: 自然銅性寒,外敷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骨折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自然銅在接骨散中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發揮協同作用,有助於骨折的康復。然而,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避免因個人體質或疾病而產生不良反應。
外敷接骨散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暗藏妙用。大黃性寒,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效,其藥性可有效消腫止痛,防止傷處瘀血積聚,加速骨骼癒合。
然而,大黃不可直接敷於傷口,需經過炮製加工,去除其刺激性。一般以酒炒、醋炒或蜜炙等方法處理,使其藥性趨於平和,避免損傷肌膚,同時提升其活血化瘀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外敷接骨散中包含土鱉蟲,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理作用。
土鱉蟲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富含甲殼素、蛋白質等成分,能促進骨折癒合,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吸收,有效緩解骨折疼痛,促進骨折的修復。
因此,土鱉蟲在接骨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接骨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外敷接骨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跌打秘方》的記載,[外敷接骨散]主要用於治療「兩腿易於傷損,傷則兩段」的骨折、骨碎及筋絡扭傷。其治療原理,可從方劑組成與古籍記載兩方面進行分析:
方劑組成分析:
- 骨碎補、自然銅、續斷: 此三味藥材皆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其中骨碎補能強健骨骼、活絡筋脈,自然銅則可促進骨折癒合,並減輕炎症和腫脹,續斷則能舒緩肌肉疼痛,增進關節靈活性。三者合用,能從不同層面促進骨骼的修復與癒合。
- 血竭、乳香、沒藥: 此三味藥材皆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血竭能止血化瘀,消腫定痛;乳香能活血通絡、消炎鎮痛;沒藥則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三者協同作用,有助於改善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硼砂、大黃: 硼砂具有解毒殺菌、清熱利尿的功效,能幫助清除傷處可能存在的感染;大黃則有清腸排毒的作用,雖然此處用於外敷,推測可能間接透過皮膚吸收,協助排除體內因傷所產生的代謝廢物。
- 肖復、土鱷蟲: 肖復具有調經止痛、滋陰潤燥的功效,在此方中或能輔助舒緩疼痛,並提供一定的滋養;土鱷蟲則可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針對跌打損傷可能伴隨的風濕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古籍記載分析:
《跌打秘方》明確指出,對於「兩腿易於傷損,傷則兩段」的傷情,需先以「寬筋散」熏洗,使患側臥,接著外敷[接骨散]。同時,需「好足同敷」,並用杉板與綿繩固定。此處強調外敷接骨散的重要性,並佐以輔助措施,強調了本方劑之外敷作用,並需配合固定,方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此外,《跌打秘方》亦提到,需搭配內服「活血止痛散」及「壯筋續骨丹」。可見,治療骨折、筋絡扭傷,需內外兼治,方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外敷[接骨散]主要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促進骨骼癒合,而內服方劑則更側重於全身的調理與修復。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外敷接骨散]通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強筋健骨、祛風除濕等多重功效,達到治療骨折、骨碎及筋絡扭傷的目的。外敷給藥能直接作用於患處,藥效直達病所,配合固定與內服藥物,可有效促進損傷部位的修復與癒合。
傳統服藥法
骨碎補、血竭、硼砂、當歸、乳香、沒藥、川斷、自然銅、大黃、地鱉蟲各等分。
上為細末。
飴糖、蜜糖或凡士林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外敷接骨散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使用。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出血、腹瀉等副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外敷接骨散, 出處:《中醫傷科學講義》。 組成:骨碎補、血竭、硼砂、當歸、乳香、沒藥、川斷、自然銅、大黃、地鱉蟲各等分。 主治:骨折、骨碎及筋絡扭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