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丸子

WU WA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傷續斷方》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16%
脾經 16%
腎經 12%
肺經 12%
胃經 5%
小腸經 3%
膽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烏丸子:

烏丸子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赤小豆、白蘞、赤芍、何首烏、細辛、烏頭、白笈、肉桂、天南星、當歸、川芎、百草霜、骨碎補、烏藥等。

功效:

烏丸子具有打撲造成的創傷,骨頭斷裂、筋脈斷裂,瘀血沒有散去;以及各種風疾,筋脈萎縮,力量虛弱,左邊癱瘓右邊偏癱,手腳軟弱無力,各種風疾造成的損傷;婦女的月經疾病,產後惡露沒有散去,灌入四肢,導致臉部浮腫等功效。

組成介紹:

  1. 白及: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2. 赤芍: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3.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4.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5. 骨碎補:骨碎補具有補腎強骨、活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

  6. 何首烏:何首烏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

  7. 肉桂: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8. 天南星:天南星性味辛、溫,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9. 烏藥:烏藥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10. 細辛: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11. 白蘞: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12. 烏頭: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13. 赤小豆:赤小豆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

總結:

烏丸子是一種中醫方劑,具有打撲造成的創傷,骨頭斷裂、筋脈斷裂,瘀血沒有散去;以及各種風疾,筋脈萎縮,力量虛弱,左邊癱瘓右邊偏癱,手腳軟弱無力,各種風疾造成的損傷;婦女的月經疾病,產後惡露沒有散去,灌入四肢,導致臉部浮腫等功效。其組成包括赤小豆、白蘞、赤芍、何首烏、細辛、烏頭、白笈、肉桂、天南星、當歸、川芎、百草霜、骨碎補、烏藥等多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赤小豆(炒)1兩,白蘞1兩,赤芍藥1兩,何首烏(醋煮)1兩,細辛(去苗)1兩,草烏(醋煮7次)1兩,白及(煨)1兩,山桂(去粗皮)1兩,南星(面裹煨)1兩,當歸(酒浸一宿)1兩,川芎1兩,百草霜1兩,骨碎補(去毛,炒)1兩,天台烏藥(烏豆酒煮後焙乾)1兩。
上為細末,用煮豆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用煨蔥酒或煨蔥茶任下。
孕婦勿服。

方劑組成解釋


烏丸子由多味中藥組成,其中赤小豆、白蘞、赤芍、何首烏、細辛、烏頭、白笈、肉桂、天南星、當歸、川芎、百草霜、骨碎補、烏藥等均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功效。因此,烏丸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打撲傷損、骨碎筋斷、瘀血不散;及一切風疾,筋痿力乏,左癱右瘓,手足緩弱,諸般風損;婦人血疾,産後敗血不散,灌入四肢,面目浮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丸子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出血傾向、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等特殊人群,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全身性水腫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烏丸子, 出處:《理傷續斷方》。 組成:赤小豆(炒)1兩,白蘞1兩,赤芍藥1兩,何首烏(醋煮)1兩,細辛(去苗)1兩,草烏(醋煮7次)1兩,白及(煨)1兩,山桂(去粗皮)1兩,南星(面裹煨)1兩,當歸(酒浸1宿)1兩,川芎1兩,百草霜1兩,骨碎補(去毛,炒)1兩,天台烏藥(烏豆酒煮後焙乾)1兩。 主治:打撲傷損,骨碎筋斷,瘀血不散;及一切風疾,筋痿力乏,左癱右瘓,手足緩弱,諸般風損;婦人血疾,産後敗血不散,灌入四肢,面目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