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

何首烏

HE SHOU WU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何首烏的傳統功效


1. 補益肝腎

何首烏,其補益肝腎之功效歷來受到醫家重視。眾多古代醫籍對其功效與作用機理都有不同角度的闡述。

《本草綱目》認為何首烏「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其「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因此可「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發」。李時珍更將其功效推崇至「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認為其能使氣血調和,從而改善風虛、癰腫、瘰癧等病症。 《本草綱目拾遺》亦持相同觀點。

然而,《本草匯言》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何首烏的補精益血、延年益壽之說不可盡信,其功效更多體現在收澀止瀉,治療瘰癧、癰腫等方面。 《本草經讀》更進一步指出,何首烏主要功效並不在於滋陰補腎,而是其獨特的收澀之性,能治療久瘧、久痢等病症。作者認為,何首烏能直入少陽經,以其雄厚之氣折邪,以其澀味堵邪,對於久病之邪氣有獨特的療效,但對於初起之病則不宜使用。

《重慶堂隨筆》將何首烏比作當歸,認為其內調氣血,外散瘡癰,但強調其並無甚大的滋補之力,不能完全代替熟地黃。 《本草正義》則認為何首烏「專入肝腎,補養真陰」,其溫和的藥性與下焦封藏之理相符,能「填益精氣」,具有陰陽平衡的作用,與偏於陰凝的地黃有所不同,並能通過補陰來治療肝風。

綜上所述,古籍對何首烏功效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差異,既有強調其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觀點,也有強調其收澀止瀉、治療特定疾病的觀點。 這些不同的觀點反映了古代醫家對何首烏作用機理的不同理解,也提示我們應根據具體病情,合理運用此藥。

2. 通便

何首烏其通便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機理與適用情況則存在不同觀點。

《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認為何首烏「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並認為其功效超越地黃、天門冬。此處雖未直接提及通便,但從「氣血太和」可推測,何首烏調節氣血,間接改善便祕。

然而,《本草匯言》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它指出何首烏「性善收澀」,雖然能「痢洩者可止」,卻不適合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導致的洩瀉。此觀點提示何首烏的通便作用並非絕對,需根據病因辨證施治。

《本草經讀》更進一步闡述何首烏治療久痢的機理,認為其「味最苦而澀,苦以堅其腎,澀以固其脫」,並強調需根據病情寒熱,佐以溫涼藥物同用。這說明何首烏通便並非單純瀉下,而是針對特定病理狀態,調整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通便效果。

《重慶堂隨筆》則將何首烏歸為「血中氣藥」,認為其「並滑大腸」,但並非強力的滋補藥物。 《本經逢原》更明確指出,生何首烏能通便,「以其滋水之性最速,不及封藏,即隨之而下洩也」,並與熟何首烏的功效作區分。

綜上所述,古籍對何首烏通便功效的描述存在一定差異,有的強調其收斂作用,有的則側重其調整氣血、臟腑功能的特性。其通便作用並非普遍適用於所有便祕類型,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及體質,謹慎運用。 何首烏通便的機理可能與其調節水液代謝、疏通腸道、以及對特定病理狀態的幹預相關,但其詳細機制仍需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研究闡明。

3. 強筋骨

何首烏其強筋骨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但見解卻有所差異。本文將結合《本草綱目》、《本草匯言》、《本草經讀》、《重慶堂隨筆》、《本草正義》等古籍記載,探討其功效機理。

《本草綱目》認為何首烏「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並將其功效置於地黃、天門冬之上,認為其溫和不寒不燥,可使氣血調和,從而改善筋骨問題。此說法強調何首烏整體的滋補作用,通過改善氣血以達到強筋骨的目的。

然而,《本草匯言》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雖然承認何首烏能治「蘇腿足軟風」,但認為其性善收澀,適用於精滑、痢洩等症狀,對於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情況則不適用,應以甘溫之劑調理。此觀點更側重何首烏的收斂作用,而非單純的滋補。

《本草經讀》一書中,作者更進一步指出,何首烏治療久瘧久痢的機理,在於其能「直入少陽之經」,以其雄厚之氣和澀味來祛邪止瀉。此說法與滋補強筋骨的觀點略有不同,更強調其針對特定病症的功效。

《重慶堂隨筆》則將何首烏與當歸作比較,認為二者皆為婦科要藥,但當歸偏於血分風寒,何首烏則偏於血分風熱,其強筋骨的功效並非來自於強烈的滋補作用。

《本草正義》則認為何首烏「專入肝腎,補養真陰」,通過填益精氣,達到陰陽平衡,從而間接改善筋骨問題。此觀點與《本草綱目》的觀點較為接近,但更強調其陰陽平衡的作用。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何首烏強筋骨功效的理解存在多樣性。有些強調其滋補作用,有些則更重視其收斂、祛邪作用,甚至將其功效與治療特定病症聯繫起來。其作用機理可能並非單一,而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4. 活絡止痛

何首烏其活絡止痛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機理和適用範圍則有不同見解。

《本草綱目》認為何首烏「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並指出「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癧諸疾可知(除)矣」。此處暗示何首烏通過補益肝腎,調節氣血,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開寶本草》更直接提及何首烏能「止心痛」,說明其在治療疼痛方面已有臨牀應用。

然而,《本草匯言》對何首烏的補益作用持保留態度,認為其「性善收澀」,更適合治療「痢洩」、「久瘧虛氣散漫」等疾病,而非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虛弱證候。這點與《本草經讀》的觀點相呼應,《本草經讀》強調何首烏「妙在直入少陽之經」,善治久瘧久痢,並指出其應根據病情寒熱,配伍不同的藥物。 這說明何首烏的活絡止痛作用並非單純的滋補,而是與其收澀、疏通經絡的特性密切相關。

《重慶堂隨筆》則將何首烏歸為「血中氣藥」,認為其功效近似當歸,但偏治血分風熱之疾。 《本草正義》則強調何首烏「專入肝腎,補養真陰」,並認為其能「瀉肝風」,但需注意此處的「瀉」並非瀉下,而是通過補益肝腎陰血,使肝風得以平息。

綜上所述,古籍對何首烏活絡止痛功效的理解存在差異,部分醫家著重其補益作用,部分醫家更強調其收澀、疏通經絡的特性,以及在治療特定疾病,例如久瘧、久痢等方面的應用。其活絡止痛的機理可能與其補益肝腎、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等多方面作用相關,但其使用需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不能一概而論。

5. 解毒

何首烏的解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解毒機理及適用範圍,歷代醫家見解不一。

《開寶本草》記載何首烏能“治瘰癧,消癰腫,療頭面風瘡,五痔”,指出其具備消散瘡瘍腫毒的功效。《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說明何首烏的解毒作用並非單純的補益,而是通過其“性善收澀”的特性來達到目的。例如,它能止痢洩,截久瘧,正是利用其收斂作用,遏制邪氣的散漫。 這與《本草經讀》中所述的何首烏能治久瘧久痢的觀點相符,文中提到其“氣甚雄,雄則足以折瘧邪之勢;其味甚澀,澀則足以堵瘧邪之路”,說明何首烏解毒是通過其強勁的藥力,直接作用於病邪,並阻斷其傳播途徑。

然而,《本草匯言》也指出,對於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虛弱體質所致的病症,不宜使用何首烏,以免寒毒損胃。 《重慶堂隨筆》則將何首烏的解毒功效與當歸作比較,認為二者皆能調氣血,但作用對象有所不同,何首烏偏於血分風熱之疾。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關於何首烏解毒功效的記載,側重於其對瘡瘍腫毒、久瘧久痢等疾病的治療效果,其機理主要與其收斂、止瀉以及較強藥力相關。 但不同醫家對於其適用範圍及使用禁忌的認識也存在差異,需謹慎參考。 需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古代醫籍記載的分析,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

6. 益精

何首烏其益精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其作用機理及適用範圍卻存在不同觀點。

《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皆認為何首烏「能收斂精氣,所以能…固精益腎」。其「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認為其補益作用強於地黃、天門冬等藥。此觀點強調何首烏的溫補作用,能提升腎肝功能,從而達到固精益腎的效果。

然而,《本草匯言》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其認為何首烏雖有「補精益血」之說,但並非所有精滑、遺精等症狀都適用。作者更指出,對於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情況,應選用甘溫培補之劑,而非何首烏這種苦澀寒涼之物。此觀點突顯了何首烏藥性的寒涼特點,以及其應用範圍的侷限性。

《本草經讀》更進一步指出,何首烏的功效並非單純的滋陰補腎、益精髓,而是通過其苦澀收斂之性,治療久瘧、久痢等耗傷精氣的疾病。其認為何首烏能「直入少陽之經」,藉其雄厚之氣和澀滯之味,收斂散漫之氣,以達到治療目的。此觀點說明何首烏的益精作用,並非直接補益,而是通過調節臟腑功能,間接達到固精止洩的效果。

《本草正義》則認為何首烏「能填益精氣」,並指出其作用機理是「補養真陰」,通過陰陽平衡來達到益精的目的,而非單純的陰寒滋補。此觀點強調何首烏的溫和特性,以及其在陰陽調和中的作用。

總而言之,古籍對何首烏益精功效的闡述,並非絕對一致。其作用機理可能並非直接補益精氣,而是通過溫補肝腎、收斂固澀、調節氣血等多種途徑,間接達到益精的目的。其適用症狀也需根據病機和患者體質,謹慎選擇。

7. 祛風除濕

何首烏,歷代醫家對其功效多有論述,其中祛風除濕亦為其重要作用之一。從古代醫籍記載來看,其祛風除濕機理並非單純的瀉風除濕,而是與其整體的補益功效密切相關。

《本草綱目》認為何首烏「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認為其能養血益肝,使氣血調和,從而達到祛除風虛、癰腫、瘰癧等症的目的。此處的祛風除濕,並非直接作用於風濕邪氣,而是通過整體的氣血調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氣血充盈,則正氣旺盛,自然能抵禦外邪侵襲。

《本草匯言》則指出何首烏「性善收澀」,能治瘰癧、消癰腫等,並提到其可用於久瘧虛氣散漫者。此處強調何首烏的收斂作用,對於因氣虛、陽虛導致的風濕痹痛,通過收斂固攝,避免邪氣的進一步侵犯,起到間接的祛風除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該書也提醒,對於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虛症,不宜單用何首烏,需配合溫補之藥。

《本草經讀》更進一步闡述何首烏治療久瘧、久痢的機理,認為其能「直入少陽之經」,以其雄厚的藥力「折瘧邪之勢」,以澀味「堵瘧邪之路」。 久痢則因土氣久陷,需依靠何首烏的生發之氣。此處顯示何首烏祛風除濕,不只是收斂,也包含了疏通經絡、調整氣機的作用。 根據病症寒熱的不同,可搭配不同藥物,增強療效。

總之,古代醫籍中關於何首烏祛風除濕的記載,並非單一指向其直接驅散風濕邪氣的作用,而是通過補益肝腎、調和氣血、收斂固攝等多重途徑,間接達到祛風除濕的目的。其作用機理複雜,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療效。 不同醫家對其功效的理解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需要全面理解,才能更好地應用於臨牀。

8. 補氣

何首烏,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其功效記載眾說紛紜,關於其補氣作用,更需仔細梳理。部分文獻強調其補益作用,但也有不少論述質疑其補氣的直接性,甚至認為其補益功效多為間接或誇大。

《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皆記載何首烏「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認為其氣溫味苦澀,能補腎益肝,收斂精氣,最終達到氣血調和的目的。 此處的「補氣」,應理解為通過補腎肝,間接調和氣血,而非直接作用於肺脾之氣。 其「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癧諸疾可知(除)矣」的論述,也佐證了此點。

然而,《本草匯言》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其認為何首烏「性善收澀」,對於精滑、痢洩、久瘧等虛氣散漫的症狀有效,是因為其收斂作用,而非直接補益元氣。 其更明確指出,對於元陽不固、中氣衰陷等症,應使用甘溫培補之劑,而非何首烏這種苦澀之物。

《本草經讀》更進一步指出,何首烏在治療久瘧久痢上的療效,並非來自於其補氣,而是其能「直入少陽之經」,以其雄厚之氣折瘧邪之勢,以其澀味堵瘧邪之路。 其認為將何首烏視為滋陰補腎、益氣血的說法是「耳食之誤」。

《重慶堂隨筆》則將何首烏定位為「血中氣藥」,認為其內調氣血,但「無甚滋補之力」,與當歸功能略有差異。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於何首烏的補氣功效存在分歧。部分文獻認為其通過補腎益肝,間接達到氣血調和,而非直接補益肺脾之氣;而其他文獻則強調其收斂止瀉、治療虛症的作用,並非直接的補氣功效。 因此,理解何首烏的補氣作用,需結合其整體功效以及具體病症,不可單純理解為直接的補益之品。

9. 補血

何首烏其補血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論述角度與側重各有不同。

《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認為何首烏「赤者入血分」,其味苦澀,能「養血益肝」。其溫和的藥性,更勝於地黃、天門冬等藥物,能使氣血調和,從而改善多種疾病。此觀點著重於何首烏整體的滋補作用,認為其補血是通過整體調和氣血達成的。

然而,《本草匯言》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該書認為何首烏的補精益血之說不可盡信,其功效更多體現在收澀止瀉,治療久瘧、虛氣等方面。此觀點側重於何首烏的收斂作用,而非直接的補血功效。

《重慶堂隨筆》將何首烏與當歸相比,認為二者皆為婦科要藥,但作用略有區別:當歸香竄,治血分風寒;何首烏不香,治血分風熱。此觀點更側重於何首烏在特定病症中的應用,而非其普遍的補血作用。

《本草求真》則深入分析了何首烏與熟地黃的區別,認為何首烏「入通於肝,為陰中之陽藥」,其補血作用是通過益肝祛風來實現的,與熟地黃專注滋腎的補血方式不同。此觀點從藥物性質和作用機理的角度,對何首烏的補血功效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何首烏補血功效的認識存在一定差異。有些醫家強調其整體滋補、調和氣血的作用,有些則更重視其收斂止瀉的功效,也有一些醫家從藥物性質和作用機理的角度分析其補血機制。 這些不同的觀點反映了古代醫學對藥物功效理解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提醒我們在應用何首烏時,應結合具體病情和體質進行判斷。

何首烏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何首烏在提升免疫功能方面展現顯著藥理作用,特別是對抗老化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其能有效對抗胸腺萎縮,研究顯示其醇、水提取物均可促進胸腺細胞增生,延緩胸腺老年性退化,以確保T淋巴細胞的正常發育與成熟。此外,何首烏促進腹腔淋巴結及脾臟重量增加,顯示其對免疫組織的滋養作用。其對脾臟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增強作用,尤其顯著優於B淋巴細胞,意味著其主要強化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何首烏亦能促進內分泌系統機能,使小鼠腎上腺重量明顯增加並呈現類似腎上腺皮質功能,同時對老年大鼠甲狀腺功能有一定興奮作用。鑑於內分泌與免疫系統的緊密關聯,何首烏透過調節激素水準,間接為維持和提升整體免疫穩態提供了有利環境。整體而言,何首烏透過直接作用免疫器官、促進免疫細胞增殖,並協同內分泌系統,多維度地強化機體抵抗力。

2. 降血脂

何首烏具有顯著的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在動物實驗中,每日以4g/kg的劑量灌胃高脂血症大鼠何首烏,連續10日,可顯著降低大鼠血清總膽固醇(TC)及血清甘油三酯(TG)的含量。對高脂血症鵪鶉,連續灌胃首烏2g/(kg•d),共4周,可明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含量,並顯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的比值。在家兔高脂血症及動脈粥樣硬化模型中,灌胃何首烏7日,不僅能降低TC含量,還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

何首烏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也具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給小鼠餵養首烏水提取液32g/kg,持續1個月,能明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以首烏提取液摻入飼料餵養大鼠90日,也可明顯升高HDL-C水平,而TG和CH無明顯變化。何首烏對β-脂蛋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關係。對於快速動脈粥樣硬化鵪鶉,連續6周灌胃何首烏醇提取液(劑量分別為0.084g/(kg•d)、0.84g/(kg•d)、8.4g/(kg•d)),各劑量組動物的血漿HDL-C/TC比值均顯著升高,且大劑量組作用更為顯著。各給藥組的主動脈病變分級病變率均降低,顯示出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作用。

何首烏降血脂與抗膽固醇作用的有效成分包括蒽醌類、二苯烯化合物以及卵磷脂等。

3. 保肝利膽

何首烏含有二苯烯成分,其藥理作用在保肝方面尤為顯著。這些成分對多種肝臟損傷具備顯著對抗作用,成為其發揮保肝護肝功效的關鍵。

研究顯示,何首烏能有效對抗實驗性大鼠的脂肪肝,並減輕其肝功能損害。這其中包括抑制肝臟過氧化脂質含量升高,以及降低血清轉氨酶水平,後者是肝細胞損傷的重要指標。其作用機制涉及多個層面,例如降低血清游離脂肪酸含量,並顯著減少肝臟過氧化脂質,證明其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何首烏能夠抑制大鼠肝微粒體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從而保護肝細胞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害。

此外,何首烏還能增加肝糖原儲量,並具備抗肝脂蓄積的作用,有效改善肝臟的脂質代謝紊亂,有助於預防和逆轉脂肪變性。在毒性肝損傷模型中,如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腫大,何首烏亦能顯著降低其程度,進一步證實其對肝臟組織的保護作用。這些藥理證據共同揭示了何首烏在維護肝臟健康、預防和治療肝損傷方面的潛力。其綜合性的抗氧化、抗炎和調節脂質代謝作用,有助於維持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間接支持或改善膽汁分泌與排泄的狀況,對整體肝膽系統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4. 抗氧化

何首烏在中醫傳統上被視為延緩衰老、烏髮養顏的良藥,其功效如《開寶本草》所載「益氣血,黑鬚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現代藥理研究深入揭示其抗衰老的深層機制,主要歸因於其卓越的抗氧化活性。

何首烏的核心抗氧化作用體現在其「抗脂質過氧化」的能力上。脂質過氧化是細胞衰老及多種病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研究發現,何首烏水煎濃縮液能顯著增強機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SOD作為體內重要的內源性抗氧化酶,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從而保護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損傷。

進一步的動物實驗證實,即使是經過炮製的何首烏,也具備提升小鼠全血及腦組織中SOD活性的功效。與此同時,它能顯著降低這些組織及血液中的過氧化脂質含量。過氧化脂質是脂質受自由基攻擊後的產物,其積聚會導致細胞膜損傷,加速細胞衰老。

這種清除自由基、抑制有害過氧化脂質形成的能力,為何首烏改善新陳代謝、維持細胞健康,進而達到抗衰老、烏髮潤澤、提升整體活力的傳統驗證提供了現代科學依據。

5. 抗菌抗病毒

何首烏,尤其是其炮製品,在藥理研究中展現出顯著的抗菌及抗病毒活性。其對多種常見致病菌具有廣泛的抑制作用。學術觀察顯示,何首烏能有效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這些病原體常導致皮膚感染、呼吸道疾病及溶血反應等。此外,它對革蘭氏陰性菌亦具藥理效應,如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副傷寒桿菌B,這些菌株主要引起消化道感染及腸熱症。值得注意的是,何首烏還能抑制人型結核桿菌的生長,這對於結核病的輔助防治具有潛在意義。除了抗菌作用,何首烏的抗病毒活性亦不容忽視。研究指出,它對流感病毒具有明確的抑制作用,這表明其可能參與抵抗包括季節性流感在內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綜合來看,何首烏在微生物抑制方面展現出多重功效,其藥理作用涵蓋了對多類細菌和特定病毒的抑制,為其傳統應用提供了現代科學的藥理依據。

6. 潤腸通便

根據現代藥理分析,中藥何首烏的潤腸通便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促進腸管運動: 何首烏浸膏及其有效成分大黃酚,具有促進動物腸管運動的作用,可以加速腸道蠕動,幫助糞便排出。
  • 潤腸作用: 《本經逢源》記載何首烏能治療津血枯燥引起的大腸便秘,表明其具有潤腸作用,可能通過增加腸道水分,軟化糞便,從而達到通便效果。 生用何首烏時,其補益作用較弱,但潤腸通便的功效會相對增強。
  • 特殊人群的反應: 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在服用制首烏後,出現大便次數增加和腹瀉的現象,說明何首烏可能對某些特定體質或疾病狀態的人群,具有較強的通便作用。

7. 免疫調節

何首烏的免疫調節功效,在現代藥理層面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增強老年動物免疫功能: 研究顯示,何首烏對老年動物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作用。這體現在對抗老年小鼠的胸腺萎縮,並能延緩胸腺的退化。
  • 促進胸腺細胞增生: 何首烏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老年大鼠胸腺胞漿蛋白和核酸含量,提高胸腺重/體重比值。這些指標的提升表明何首烏能促進胸腺細胞的增生,從而延緩大鼠胸腺的老年性退化。
  • 改善胸腺超微結構: 在老年小鼠的胸腺超微結構研究中,觀察到何首烏用藥組的小鼠,其胸腺的超微結構發生了明顯的逆轉變化。具體表現為細胞密度明顯增大,胸腺細胞呈現圓形或卵圓形,並觀察到較多的有絲分裂相。同時,在明型上皮性網狀細胞、巨噬細胞和交錯突細胞內,線粒體嵴變得清晰可見,粗面內質網出現輕度擴張或呈扁平囊狀,並且這些細胞與胸腺細胞緊密貼合形成花環結構的現象也較為常見。
  • 保護脾臟免受免疫抑制: 何首烏對環磷酰胺引起的老年小鼠脾臟抑制性改變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它能提高脾巨噬細胞的面數密度、面密度、吞噬率和吞噬指數,使其明顯高於環磷酰胺模型組,表明何首烏能增強脾臟的免疫功能,對抗免疫抑制。

8. 抗衰老

何首烏的抗衰老功效,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可見端倪:

針對衰老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長期餵飼老年鵪鶉含有何首烏粉的飼料,可顯著延長其生存時間,並提高半數死亡鵪鶉的平均生存時間。這暗示何首烏可能具有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

此外,在果蠅模型中,使用復方何首烏醇提物,可明顯提高果蠅的平均壽命,顯示何首烏中的醇溶性成分可能具備抗衰老活性。果蠅壽命的延長,也間接表明何首烏的確具有抗衰老潛力。

9. 其他功效

  • 促進造血功能: 何首烏能促進小鼠粒系祖細胞(CFU-D)的生長,提高骨髓造血幹細胞(CFU-S)的數量,並顯著提高粒-單系祖細胞的產生率。同時,它也能提升骨髓紅系祖細胞(BFU-E,CFU-E)值,並使正常小鼠的外周血網織紅細胞比例上升,顯示其具有促進紅細胞生成的作用。
  • 抗氧化作用: 何首烏能明顯增強老年小鼠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並降低心、肝、腦組織及血液中過氧化脂質(LPO)的含量。不同炮製方法對其抗氧化作用有影響,但新法和老法炮製均能提高SOD活性。何首烏復方還能提高小鼠全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
  • 調節腦內單胺類遞質: 何首烏能降低老年小鼠腦內單胺氧化酶-B(MAO-B)的活性,提高腦組織中5-HT、NE及DA的含量,顯示其對腦內神經遞質具有調節作用。
  • 增強蛋白質合成和DNA修復: 何首烏能使老年和青年小鼠的腦和肝中蛋白質含量明顯增加。此外,它還能提高老年機體DNA的修復能力,改善其損傷修復能力。
  • 影響血流動力學: 何首烏能使離體蛙心心率減慢,並對抗異丙基腎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對於神經垂體素所致的家兔心肌缺血,何首烏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並能輕度增加離體兔心的冠脈流量。

10. 抗病毒

  1. 干擾病毒吸附或進入細胞: 何首烏中的某些成分可能通過與病毒表面蛋白(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或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阻止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上,從而抑制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這是一種常見的抗病毒機制。
  2. 抑制病毒複製: 何首烏的提取物或活性成分可能通過直接作用於病毒的複製酶(如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或通過影響病毒RNA的合成,從而抑制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複製。
  3. 調節免疫反應: 部分中藥具有免疫調節作用。何首烏可能通過調節宿主的免疫反應,例如激活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或增加干擾素的產生,來增強機體對抗流感病毒的能力。
  4. 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流感病毒感染常伴隨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何首烏可能通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減輕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組織損傷,從而間接抑制病毒的致病性。

11. 抗菌

何首烏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水煎液體外抗菌試驗結果表明,何首烏對多種細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體而言,它能抑制: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白色葡萄球菌
  • 福氏痢疾桿菌
  • 宋內氏痢疾桿菌
  • 傷寒桿菌901
  • 副傷寒桿菌B
  • 白喉桿菌
  •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炮製方法的何首烏,其抗菌效果也存在差異。生何首烏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炮製產品更強。制首烏水煎劑對白色葡萄球菌、酒蒸首烏水煎劑和地黃汁蒸首烏水煎液對白喉桿菌的抑制作用,則優於生首烏和其他炮製方法。

此外,有研究報導何首烏在體外對人型結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12. 降血糖

何首烏,一種傳統中藥材,近年來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其對血糖調節的潛力。研究顯示,何首烏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和三萜皁苷被認為是其發揮降血糖功效的關鍵物質基礎。

黃酮類化合物可能透過提升周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的吸收與利用,從而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此外,它們亦具備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輕長期高血糖對細胞造成的氧化損傷,保護胰臟β細胞功能,維持正常的胰島素分泌。

三萜皁苷則可能影響肝臟葡萄糖代謝酶的活性,抑制肝糖分解與糖質新生,減少葡萄糖的內源性產生。同時,部分研究也提示這些成分或能改善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進一步平穩餐後血糖波動。

何首烏在現代藥理學的研究中,其降血糖的機制呈現出多靶點特性,不僅作用於葡萄糖的吸收與利用,也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與敏感性,以及肝臟的糖代謝過程。雖然何首烏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以滋補肝腎、益氣養血見長,但在現代藥理研究視野下,其對血糖的直接或間接調節作用,為探討其在代謝性疾病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首烏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場,10~20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調塗。

何首烏的炮製


生首烏處理步驟

  1. 揀去生首烏的雜質,洗淨,用水泡至八成透。
  2. 撈出,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方塊。
  3. 曬乾。

何首烏蒸制步驟

  1. 取何首烏塊倒入盆內,用黑豆汁與黃酒拌勻。
  2. 置罐內或適宜容器內,密閉。
  3. 坐水鍋中,隔水燉至汁液吸盡。
  4. 取出,曬乾。

黑豆汁制法

  1. 取黑豆10斤,加水煮約4小時,熬汁約15斤。
  2. 豆渣再加水煮約3小時,熬汁約10斤。
  3. 兩次共熬汁約25斤。

(每何首烏塊100斤,用黑豆10斤,黃酒25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何首烏注意事項重點

  1. 大便溏瀉及有濕痰者不宜。
  2. 忌食豬、羊肉血。(《何首烏錄》)
  3. 忌食鐵。(《開寶本草》)
  4. 忌食茯苓,得牛膝則下行。(《醫學入門》)
  5. 忌食蔥、蒜。(《綱目》)
  6. 腹瀉者禁用。
  7. 陰虛火旺者慎用。
  8. 高血壓患者慎用。

何首烏相關的方劑


何首烏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血壓甲狀腺腫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出血神經衰弱症膝部腫大疼痛皮膚顏色發黃半身或下肢麻木四肢關節疼痛鬚髮早白慢性肝炎吐血心悸頭痛痔瘡黃疸遺精腦中風耳鳴動脈失眠傷寒腹瀉高血脂疼痛副傷寒白喉脂肪肝痢疾月經稀少閉經

何首烏含有的化學成分


大黃素(Emodin), 大黃酚(Chrysophanic acid), 大黃素甲醚(physcion), 大黃酸(Rhein), 大黃酚蒽酮(Chrysophanol anthrone), 白藜蘆醇(Resveratrol), 雲杉新甙(Piceid), 沒食子酸(Gallic acid), 右旋兒茶精(Catechin), 右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 3-O-沒食子酰(-)-兒茶精(3-O-galloyl(-)-catechin), 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 3-O-沒食子酰原矢車菊素(3-O-galloyl-procyanidin B-2),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卵磷脂(Lecith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