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膏

何首烏膏

HE SHOU W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腎經 33%
心經 33%
肝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何首烏膏以何首烏為主要藥材,原因如下:

  1. 藥性相符: 何首烏膏主要功效為滋補肝腎、烏髮黑鬚、益精血,而何首烏正是具備此類功效的藥材,其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能補益精血,烏髮黑鬚,並能滋陰潤燥,故為方劑中主藥。
  2. 藥效互補: 何首烏膏中其他藥材,如當歸、熟地黃、枸杞子等,均與何首烏功效相輔相成,共同增強滋補肝腎、烏髮黑鬚的功效,使方劑作用更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何首烏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瘰癧」(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無論腫塊是否潰破,甚至延伸至胸前者。古代醫家認為瘰癧多因痰火凝結、肝腎陰虛或氣血瘀滯所致。何首烏(九真藤根)性味苦甘澀、微溫,歸肝腎經,傳統用於滋補肝腎、解毒消癰。其生品外用搗覆瘡面,或生嚼內服,能直接作用於局部病灶,契合古代「以毒攻毒」「生藥力猛」的思維,推測其具有散結消腫、斂瘡生肌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方專攻:全方僅用何首烏一味,體現「單捷效宏」的用藥思路。生何首烏未經炮製,保留了小毒與峻烈之性,其解毒消腫之力較強,符合瘰癧「痰毒壅結」的病機。
  2. 內外兼治
    • 內服生嚼:生何首烏含有大黃酚苷類成分,可能通過瀉下作用排出痰火瘀毒,兼以補肝腎調根本。
    • 葉搗外敷:取其葉搗爛外敷,直接作用於瘡面,或借其黏稠汁液形成保護膜,抑菌消炎並促進潰瘍癒合。
  3. 藥性推演
    • 何首烏善入血分,古代認為能「通瘰癧,消癰腫」,其補益肝腎的作用可調節虛勞導致的淋巴結腫大。
    • 「葉搗覆瘡」的用法,暗示其具收斂止血、拔毒生肌之效,可能與葉中鞣質或多醣成分相關。

總體原理:以何首烏解毒散結為主軸,內服外敷雙向調節,既攻局部痰瘀毒邪,又顧及肝腎陰虛之本,符合傳統「標本兼顧」的治癰瘍邏輯。

傳統服藥法


九真藤根(即何首烏)。
洗淨,生嚼常服;又取葉搗覆瘡上,數服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何首烏膏, 出處:《證類本草》卷十一引《鬭門方》。 組成:九真藤根(即何首烏)。 主治:瘰癧,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