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風應痛丸
ZHUI FENG YING T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一(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追風應痛丸中包含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除濕止痛功效: 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散瘀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腰腿疼痛等,威靈仙能有效改善症狀。
- 活血通絡作用: 威靈仙還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進一步緩解疼痛。
因此,追風應痛丸中加入威靈仙,旨在發揮其祛風除濕止痛、活血通絡的作用,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進行治療。
追風應痛丸中加入狗脊,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補腎壯腰:狗脊性溫,味甘,入腎經,能補腎壯腰,強筋健骨,對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祛風除濕:狗脊亦具祛風除濕之功效,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追風應痛丸中加入狗脊,可以起到補腎壯腰、祛風除濕的雙重作用,從而更有效地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腿疼痛等症狀。
追風應痛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效。追風應痛丸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而何首烏可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不適。
-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何首烏亦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效。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容易導致肝腎虧虛,筋骨失養。何首烏的補益作用可改善這種情況,進一步緩解疼痛,促進康復。
追風應痛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藥性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契合。烏頭味辛、性熱,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追風應痛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關節腫痛等症,而烏頭的藥性正好可以溫經散寒,驅散風寒濕邪,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同時,烏頭亦可溫通經絡,改善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不通,進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因此,烏頭在追風應痛丸中的應用,可謂相得益彰。
追風應痛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筋骨疼痛,乳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減輕疼痛。
- 祛風止痛:乳香亦能祛風濕,對於風寒溼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乳香能夠驅散風寒溼邪,緩解疼痛。
因此,乳香在追風應痛丸中發揮着重要的活血化瘀、祛風止痛作用,是治療風寒溼邪所致的筋骨疼痛的重要組成部分。
追風應痛丸中加入五靈脂,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五靈脂為血竭的加工品,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追風應痛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關節疼痛等症,而五靈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局部血液流通,從而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追風應痛丸之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廣泛,涵蓋「風、寒、濕」三邪膠結所致之全身病症,其特點如下:
- 風邪遊走特性:針對「百骨節痛,遊走不定,遍身麻痹」,反映風性善行之徵,亦包含中風後遺之「左癱右瘓,口眼㖞斜」。
- 經絡閉阻重症:以「筋脈攣急、步履艱難」為標,尤重下肢氣血不通(腳膝緩弱、腰痛沉重),暗合「痺證」日久入絡之病機。
- 上攻下注病勢:病情橫向發展(皮膚頑厚、瘾疹生瘡)與縱向蔓延(頭旋目眩、耳鳴重聽),顯示風濕痰瘀混雜,內外同病。
- 婦人血風夾雜:血風攻注致「面浮肌瘦、昏困多睡」,乃風邪化熱傷陰,兼見血虛風燥之皮膚瘙癢,體現「治風先治血」思路。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威靈仙、川烏
- 威靈仙「通行十二經絡」,化骨哽、逐痹痛,其性強走而不守,針對遊走性疼痛。
- 川烏大辛大熱,破沉寒痼冷,炮製後毒性稍減,專攻「寒濕深伏筋骨」之頑痛,二藥共逐外邪。
臣藥:狗脊、何首烏
- 狗脊「強督脈、利俯仰」,補肝腎而除濕,針對腰脊沉重與腳軟無力。
- 制何首烏(推測為製過)滋中帶通,補精血潤筋脈,防風燥藥傷陰,暗合「扶正祛邪」之法。
佐使:五靈脂、乳香、麝香酒引
- 五靈脂酒浸後活化瘀力,與乳香形成「氣血雙通」之勢,破瘀滯、開血痹。
- 麝香溫酒送服,取其「透關走竄」之性,引諸藥直達病所,尤擅開「痰瘀阻絡」之閉結。
治療原理:
全方以「通」為核心,外逐風寒濕,內化痰瘀滯,輔以補益肝腎,標本兼顧。川烏得威靈仙,祛邪力倍增;何首烏佐狗脊,防溫燥傷血;更借酒行藥勢,使氣血周流,經絡得通而諸痛自除。
傳統服藥法
威靈仙4兩,狗脊(去毛)4兩,何首烏6兩,川烏(炮,去皮臍)6兩,乳香(研)1兩,五靈脂(酒浸,淘去沙石)5兩半。
輕身體,壯筋骨,通經活絡,除濕祛風。
上為末,酒糊為丸。
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前麝香溫酒吞下;只溫酒亦得。
孕婦不可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用量宜慎。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追風應痛丸, 出處:《局方》卷一(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威靈仙4兩,狗脊(去毛)4兩,何首烏6兩,川烏(炮,去皮臍)6兩,乳香(研)1兩,五靈脂(酒浸,淘去沙石)5兩半。 主治:輕身體,壯筋骨,通經活絡,除濕祛風。主治:一切風疾,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關緊急,語言蹇澀,筋脈攣急,百骨節痛,上攻下注,遊走不定,腰痛沉重,耳鳴重聽,腳膝緩弱,不得曲伸,步履艱難,遍身麻痹,皮膚頑厚;及婦人血風攻注,身體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乾,頭旋目眩,昏困多睡;或皮膚瘙癢,瘾疹生瘡;暗風夾腦,偏正頭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