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靈脂丸

明目靈脂丸

MING MU LING Z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葆光道人眼科龍木倫》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肝經 30%
心經 23%
腎經 15%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明目靈脂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眼部疾病時,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促進眼部組織修復,減輕眼部疼痛、腫脹、視力模糊等症狀。

五靈脂性溫,入肝經,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對於眼部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其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達到明目、止痛、消腫的功效,幫助患者恢復視力,改善眼部健康。

明目靈脂丸為中醫傳統方劑之一,其配方旨在增強視力,改善眼睛健康。方中包含烏頭,此藥性味辛、熱,有毒,歸心、腎、脾經。烏頭在方中主要發揮散寒止痛、溫通經絡之效。雖然烏頭毒性較大,但經過炮製後,能減輕其毒副作用,同時保留其療效。在明目靈脂丸中,烏頭與其他具有滋養肝腎、明目的藥材相配伍,共同達到溫陽補腎、活血化瘀、改善眼部微循環的目的,從而對因寒邪侵襲、氣血瘀滯導致的眼疾,如視力模糊、夜盲症等,有著獨特的治療效果。然而,由於烏頭的毒性,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應用,以防中毒。

明目靈脂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腎經。其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眼部周圍血液循環,促進眼部組織的修復。同時,其消腫止痛作用可減輕眼部炎症,緩解眼部疼痛。

因此,明目靈脂丸中加入沒藥,可以 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明目的功效。

明目靈脂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絡明目: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眼部疾患多因氣血瘀滯、經絡阻滯所致,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通暢經絡,達到明目的效果。
  2. 消腫止痛,改善眼部炎症:乳香亦可消腫止痛,對眼部炎症引起的紅腫、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明目靈脂丸常用於治療眼部疾患,如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乳香的加入有助於消炎止痛,改善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明目靈脂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血病,目中有翳,往來不定者」,意指因血行不暢或瘀滯(血病)導致的眼部疾患,表現為眼球表面或內部有浮動性混濁(翳),位置變化不定。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眼疾與「血瘀」或「寒凝血滯」相關,故以活血化瘀、溫通散結為治療方向。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五靈脂(2兩)

    • 性味苦甘溫,入肝經血分,為活血散瘀要藥。
    • 能化目中瘀血,改善血行不暢導致的翳障,兼止痛之效。
  2. 川烏(1兩半,炮製去皮)

    • 性辛熱大毒,炮製後毒性減而溫通力存。
    • 溫經散寒,助陽氣通行,破除血脈中沉寒痼冷,間接助瘀血消散。
  3. 沒藥(2兩)與乳香(2兩)

    • 二者均為樹脂類藥材,辛香走竄,擅長活血行氣、消腫生肌。
    • 協同五靈脂增強化瘀之力,並通過「通則不痛」緩解眼部不適。

三、方劑配伍思路

  • 溫通與化瘀並行:川烏溫散寒凝,五靈脂、乳香、沒藥化瘀通絡,寒瘀同治。
  • 「血病」與「目翳」的關聯: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血瘀滯可上擾目竅。此方以肝經血分藥為主,疏通瘀滯以消翳。
  • 劑型設計:丸劑緩攻,生薑酒送服可增強溫散藥力,引藥上行至頭目。

四、推論可能功效

綜合藥性,此方適用於「寒凝血瘀型」眼疾,如:

  • 外傷或內因所致的眼部瘀血、視物模糊。
  • 慢性眼病伴畏寒、舌暗紫等寒瘀徵象者。
  • 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以中醫「活血通絡」解釋),可能緩解翳障對視力的影響。

結語
此方體現「治血先治氣,化瘀需溫通」的思維,針對血瘀夾寒之眼疾,以辛溫化瘀為核心,配伍簡峻而力專。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2兩,川烏1兩半(炮,去皮),沒藥2兩,乳香2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生薑酒磨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凝血缺陷、紫癜和其他出血性情况

相同名稱方劑


明目靈脂丸, 出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倫》。 組成:五靈脂2兩,川烏1兩半(炮,去皮),沒藥2兩,乳香2兩。 主治:血病,目中有翳,往來不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