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輕骨丹方劑中包含狗脊,主要基於其補腎壯骨的功效。
狗脊味甘、性溫,歸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健骨之效。其性溫能溫補腎陽,對於腎虛腰痛、腿軟乏力、骨骼痿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輕骨丹主治骨質疏鬆、腰膝酸軟、行走不便等症,狗脊作為方劑中的重要藥材,可以起到溫腎補陽、強筋健骨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骨骼狀況,緩解疼痛,增強體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輕骨丹方劑中包含木鱉子,主要原因在於其藥性與方劑功效相輔相成。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首先,木鱉子可清熱解毒,有助於消除體內熱毒,配合其他藥材,可緩解風濕熱痹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其次,木鱉子可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配合其他藥材,可促進骨骼修復,改善關節功能。因此,木鱉子在輕骨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其整體療效。
輕骨丹方劑中包含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的骨骼疼痛、活動不便等症狀。
- 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五靈脂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甾體皁苷、多糖等,具有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作用。可改善骨質疏鬆、骨骼退化等問題,從根本上改善骨骼健康,緩解疼痛。
因此,五靈脂的加入對於輕骨丹治療骨骼相關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功效,達到整體改善骨骼健康的效果。
輕骨丹方劑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在於烏頭具有強烈的祛風濕、止痛功效。烏頭性溫熱,入肝經,可驅散寒濕,止痛止痺,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活動不便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需由專業醫師處方和嚴格控制用量,以免產生中毒反應。因此,輕骨丹方劑中烏頭的運用需謹慎,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才能發揮其藥效,避免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輕骨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脾胃虛弱,氣血虧耗,風邪內攻,半身不遂,少氣汗出」,其病機可歸納為三層:
- 本虛層面: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虛弱則氣血不足,肢體失養而痿弱不用。
- 標實層面:風邪乘虛內侵,痹阻經絡,導致半身不遂(屬中風輕證或風痱範疇)。
- 兼證特徵:氣虛不能固表,故見自汗;氣血兩虛,故呼吸短促(少氣)。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祛風通絡為主,兼補肝腎」為核心思想,藥味雖少而配伍峻烈:
狗脊(去毛):
- 性溫味苦甘,歸肝腎經,功能「強腰膝、祛風濕」。
- 針對風邪內攻、筋骨痿弱,既補肝腎以治本,又祛風濕以治標。宋代《本草衍義》言其能「強肝腎,健骨」,正合「輕骨」方名之意。
木鱉子(去殼):
- 性溫味苦微甘,有毒,具「通絡散結、祛風止痛」之效。
- 《開寶本草》載其「主折傷,消結腫」,在此方中借其辛散之力,破滯通絡,助狗脊驅除深伏經絡之風邪。
五靈脂:
- 為寒號蟲糞便,性溫味苦甘,入肝經血分。
- 功能「活血散瘀、通利血脈」,配合木鱉子增強通絡之效,同時化解風邪久留導致的血瘀。
草烏頭(去皮):
- 大辛大熱,有毒,為「祛風逐濕、溫經止痛」峻藥。
- 其力直達筋骨,《神農本草經》謂其「除寒濕痹」,本方用生者更增剽悍走竄之性,速除沉痼風寒濕邪。
【配伍特點與製法深意】
剛猛相濟:
- 狗脊補而能走,草烏頭攻而兼溫,一補一攻,共為君藥;木鱉子與五靈脂一散結一活血,為臣助之。
製法玄機:
- 醋煮麵糊為丸,取醋酸收斂以緩和草烏、木鱉毒性,麵糊護胃防傷正。
- 桃柳枝攪拌,借其「通利三焦、瀉風濕」之性(見《本草綱目》),增強方劑透達經絡之力。
給藥策略:
- 梧桐子大七丸,量小而力專;溫酒送服,借酒行藥勢直達病所,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
此方體現「以攻為補」的治療思維:通過峻逐風濕、開通經絡,恢復氣血運行,間接達到強健筋骨(輕骨)之效,適於正虛不甚而邪實明顯之證。惟其藥性慓悍,需精準辨證為「風寒濕痺阻經絡」者方可投用。
傳統服藥法
狗脊(去毛)、木鱉子(去殼)、五靈脂、草烏頭(去皮)各等分。
上藥並生用,為末,醋煮面糊,用東南引桃柳枝各七莖,攪候糊成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
每服7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輕骨丹,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 組成:狗脊(去毛)、木鱉子(去殼)、五靈脂、草烏頭(去皮)各等分。 主治:脾胃虛弱,氣血虧耗,風邪內攻,半身不隨,少氣汗出。
輕骨丹, 出處:《衛生寶鑑》卷八。 組成:苦參3兩半,桑白皮(土下者)、白芷、蒼朮、甘松(另用梔子挺者)、川芎、麻黃(銼,去節,往返用河水3升,煎至1升,去滓,熬成膏)。 主治:中風癱瘓,四肢不遂,風痹。
輕骨丹, 出處:《禦藥院方》卷一。 組成:獨活(去土)1兩,牛膝(酒浸)1兩,菟絲子(酒浸)1兩,蓯蓉(酒浸)1兩,萆薢(蜜炒)1兩,金毛狗脊(去毛)1兩,川心巴戟(鹽炒)1兩,骨碎補(去毛)1兩,破故紙(炒)1兩,胡蘆巴(炒)1兩,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熟地黃1兩,當歸(去土)1兩,天麻1兩,防風(去蘆頭)1兩,羌活(去土)1兩,白芥子(炒)1兩,川芎1兩,五味子(炒)1兩,川烏頭(炮,去皮臍)1兩,木香1兩,木鱉子半兩,甜瓜子半兩(炒),地龍半兩(去土),全蠍1兩(炒),乳香半兩(别研),沒藥半兩(别研),續斷1兩。 主治:壯筋骨,補虛,駐顔色,強骨生力,益真氣,除骨髓間風邪。主治:中風手足緩弱,肢節不伸,筋脈攣急,癱瘓偏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肌肉不生,一切諸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