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癱瘓烏龍方」中加入烏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烏頭性溫熱,味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因寒邪阻滯經絡導致的癱瘓、肢體麻木等症狀,烏頭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恢復肢體功能的作用。
- 活血化瘀,止痛: 烏頭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經絡導致的癱瘓、疼痛等症狀,烏頭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然而,烏頭性峻,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服用。
「癱瘓烏龍方」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五靈脂性溫,味甘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癱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五靈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 舒筋活絡: 五靈脂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濕的作用。癱瘓患者常伴隨肢體麻木、疼痛、僵硬等症狀,五靈脂能疏通經絡,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肢體活動能力。
總而言之,五靈脂在「癱瘓烏龍方」中,發揮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癱瘓患者的肢體功能,促進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癱瘓烏龍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麻風」,古代所稱之麻風,泛指多種皮膚惡疾、肢體麻木不仁或癱瘓之症。傳統認為其可改善肢體功能障礙,對於病程較長者(如一年以上)亦有療效,屬祛風除濕、活血通絡之方。
組成邏輯推理及可能功效
藥物組成解析
川烏(炮,去皮尖)
- 性味:辛、苦,熱;有大毒
- 功效: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 治療原理:麻風病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導致氣血閉阻,川烏擅長深入經絡驅散寒濕之邪,尤其對頑固性肢體麻木癱瘓有強效。炮製後毒性稍減,但仍須謹慎使用。
五靈脂(淘去砂)
- 性味:苦、甘,溫
-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治療原理:麻風日久,氣血瘀滯不通,五靈脂能行血消瘀,緩解痹痛,與川烏搭配可強化祛風活血之效。
冰片(少許)
- 性味:辛、苦,微寒
- 功效:開竅醒神、散鬱火、止痛
- 治療原理:本品芳香走竄,能助藥物滲透,並緩解神經痹阻所致之疼痛麻木。
麝香(1分)
- 性味:辛,溫
- 功效:開經通絡、活血散結
- 治療原理:麝香具極強穿透力,能深入筋骨,促進氣血運行,對麻風病之經絡閉阻有重要疏通作用。
配伍特點
此方以川烏為主,著重於「祛風散寒」,五靈脂輔助「活血通絡」,冰片與麝香則增強「走竄開閉」之效,共同針對麻風病或頑固風濕痹證的經絡阻滯、氣血瘀滯機制發揮作用。
服藥方法分析
- 滴井水為丸,薑汁化服:薑汁能減川烏毒性,同時加強散寒效用。
- 五更好酒調下:酒可增強藥物溫通經絡之力,並促進藥效快速發揮。
綜上所述,此方具備「祛風、散寒、逐瘀、通絡」四大作用,主要針對麻風病或類似頑固痹症的病理核心,即「風寒濕邪痼結筋脈,氣血瘀阻不通」。其攻邪之力峻烈,適用於實證,而虛弱體質者恐難以耐受。
傳統服藥法
川烏5錢(炮,去皮尖),五靈脂5錢(淘去砂)。
上為末,加冰片少許,麝香1分,共為細末,滴井水為丸,如皂角子大。
每服1丸,以生薑汁化開,臨臥五更好酒調下。疾輕者數日見效,一年以上者一月可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癱瘓烏龍方, 出處:《秘傳大麻瘋方》。 組成:川烏5錢(炮,去皮尖),五靈脂5錢(淘去砂)。 主治:麻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