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仙

威靈仙

WEI LING XIAN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威靈仙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威靈仙,其「清熱解毒」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從歷代醫籍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相關作用。

多數古籍記載威靈仙善於祛風除濕,通經活絡,並非直接針對「熱毒」。例如,《開寶本草》記載其「主諸風,宣通五藏」,《廣西中草藥》則提到「祛風除濕,通經活絡」。這些功效間接地可以幫助身體排除邪氣,從而減輕部分熱毒症狀。

《本經逢原》指出威靈仙可用於「痘疹毒壅於上不能下達」,這暗示其可以疏導經絡,使體內毒素下行,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但其機制並非直接清熱,而是通過疏通經絡來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安徽藥材》記載其搗敷眉心治白喉,此為外用方法,通過局部消腫止痛來緩解病情,也與清熱解毒有關,但作用機理較為複雜。

《本草綱目》提到威靈仙「氣溫,味微李鹹」,並指出其「久服恐損真氣」,說明其藥性較為峻烈,不宜長期服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詳細分析了威靈仙主治諸風、腹內冷滯、心膈痰水等病症的機理,並強調其祛風除濕的作用,而非直接清熱解毒。

綜上所述,雖然古籍中並無直接將威靈仙歸類為清熱解毒藥,但其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功效,在某些特定病症中,例如痘疹、白喉等,可以間接起到清熱解毒的輔助作用。 需注意的是,威靈仙藥性較烈,使用需謹慎,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2. 活絡止痛

威靈仙,其「活絡止痛」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藥理作用也得到現代藥理研究的部分佐證。

從古代典籍中,我們能看到威靈仙功效的多樣性及其在治療疼痛方面的應用。例如,《開寶本草》記載其能治「腰膝冷疼及療折傷」,說明它在治療關節疼痛和外傷疼痛方面具有療效。《本草衍義補遺》提到「痛在上者服之」,暗示其能治療上半身疼痛。《廣西中草藥》則更明確地指出其「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利尿,止痛」,並列舉了風濕骨痛、偏頭痛、跌打內傷等適應症。 《海上集驗方》更誇讚其能「去眾風,通十二經脈」,並描述服用後的感受是「四肢輕健,手足溫暖」。

這些記載反映了威靈仙活絡止痛的機理可能與其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特性有關。許多典籍都將其功效與風寒濕邪的入侵聯繫起來。《神農本草經疏》指出威靈仙「主諸風」,並解釋其治療腹內冷滯、心膈痰水等症狀的機理,皆與風寒濕邪相關。《本草正義》則更精確地指出其適用於「風寒濕三氣之留凝隧絡,關節不利諸病」,強調了其在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方面的作用。 《藥品化義》則進一步說明威靈仙「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能疏通經絡,使血滯痰阻得以消除,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雖然各個典籍側重點不同,但都從不同角度印證了威靈仙在活絡經絡、祛除風寒濕邪,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之藥效。其藥性雖較強,但需謹慎使用。

3. 通經絡

威靈仙,其「通經絡」的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且其作用機理和臨牀應用也得到不同角度的闡述。

《開寶本草》最早提及威靈仙能「宣通五藏」,並能治療因寒濕、痰水積聚導致的諸多病症,例如腰膝冷疼、症瘕痃癖等,暗示其能疏通經絡,排除體內阻滯之物。 《本草衍義》則記載其可治腸風,說明其通經絡作用並非侷限於某些特定經絡,而是具有一定的整體性。 《本經逢原》指出威靈仙能「下引」,用於痘疹毒壅於上,此處的「下引」亦可理解為疏通經絡,引導毒邪下行。

《海上集驗方》更明確地指出威靈仙「通十二經脈」,並能疏通五臟積存的冷膿宿水,使人「四肢輕健,手足溫暖」,充分展現其暢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的功效。《藥品化義》則強調威靈仙「走而不守」,能宣通十二經絡,治療因風、濕、痰、壅滯經絡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並指出其能治療中風手足不遂(需配合其他藥物)。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病理機制角度分析,認為威靈仙能祛風除濕,從而達到通經絡的目的,但亦提醒其性較猛烈,需謹慎使用。 《本草正義》則指出威靈仙能消散積濕停痰、血凝氣滯等,但強調其適用於風寒濕邪留滯經絡所致的疾病。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威靈仙通經絡功效的認識,從不同側面印證了其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方面的作用。其「通經絡」的功效並非單純的物理疏通,而是通過調節氣血運行,排除體內病邪,從而達到舒經活絡的目的。 然而,正如《本草綱目》所言,威靈仙性較峻猛,故需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4. 清熱利尿

威靈仙,其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在古代醫籍中多有提及,並可從其其他功效推導而來。

《開寶本草》記載威靈仙「主諸風,宣通五藏,去腹內冷滯,膀胱宿膿惡水」,其中「膀胱宿膿惡水」指膀胱內積聚的膿液和污濁水液,是濕熱蘊結的表現,威靈仙能去除這些,說明其具備一定的利尿作用,並能改善濕熱導致的小便不利。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解釋,威靈仙能治膀胱宿膿惡水,是因為這些病症多由濕所致,威靈仙能祛風除濕,因此間接達到利尿功效。

《廣西中草藥》則直接指出威靈仙具有「利尿」的功效,並列舉其治療「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佐證其利尿作用。 《海上集驗方》提到服用威靈仙後「微利不渴」,「微利」指的是小便略通暢,說明其利尿作用溫和。

至於清熱,則需從其祛風除濕的功效中推論。古代醫學認為,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風、寒、濕、熱等邪氣侵犯人體有關。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而濕熱往往是導致炎症和水腫的重要因素,因此,威靈仙通過祛除濕邪,間接達到清熱的作用。 《本草綱目》中提到威靈仙「辛洩氣,鹹洩水」,也暗示其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

總而言之,威靈仙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而是其祛風除濕、宣通經絡等作用的延伸和附帶效果。 古代醫家對其清熱利尿功能的描述多爲間接或推論,需結合其他藥物綜合使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5. 祛風除濕

威靈仙,味辛鹹,性溫,古籍中記載其具有顯著的祛風除濕功效,並因其藥性強勁,在古代醫家筆下留下了豐富的論述。

《開寶本草》記載其“主諸風,宣通五藏,去腹內冷滯”,說明威靈仙能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並能疏通經絡,消除腹部寒濕積滯。 《神農本草經疏》更進一步闡述:“風能勝濕,濕病喜燥,故主之也”,指出威靈仙祛風除濕的機制,認為其辛溫之性可以驅散寒濕,使體內濕邪得以消除。 《本草正義》則指出威靈仙“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強調其藥性強悍,善於疏通經絡,消除體內濕邪、痰濁等瘀滯之物。

多部古籍都記載了威靈仙治療風濕痹痛的功效。《廣西中草藥》明確指出其“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利尿,止痛。治風濕骨痛,黃疸,浮腫,小便不利,偏頭痛,跌打內傷”。 《海上集驗方》則描述服用威靈仙後“四肢輕健,手足溫暖,並得清涼”,生動地體現了其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從而緩解風濕痹痛症狀。 《藥品化義》更指出威靈仙“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說明其能深入經絡,治療因風濕痰濁阻滯經絡而引起的各種疼痛麻木等症狀。

然而,《本草綱目》也提醒:“久服恐損真氣,氣弱者亦不可服之”,說明威靈仙藥性較強,需謹慎使用。 古代醫家對威靈仙的應用,多結合其所治疾病的具體情況,並考慮患者體質,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總而言之,威靈仙在祛風除濕方面的功效,得到了歷代醫家臨牀實踐的驗證。

威靈仙的古代典籍


威靈仙的現代功效


1. 防癌抗腫瘤

威靈仙入藥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在中醫臨牀上,常用於治療食管癌、咽喉癌、乳腺癌、子宮頸癌、肝癌等腫瘤疾病,幫助改善噎膈不下、咽喉噎塞、胸膈滿痛等症狀。

2. 降血糖

威靈仙主治風濕、中風、痺痛、腰膝酸軟。性味苦、辛,溫。入肝、腎、脾經。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威靈仙中含有一些成分,如威靈仙總皁甙、威靈仙脂等,具有降血糖作用,能夠幫助調節血糖水平,對於治療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作用。

3. 止痛功效

威靈仙味甘、性溫,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症,對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尤佳。

威靈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6-9g,冶骨哽咽喉可用到30g;或入丸、散;或浸酒。
  •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或作發泡劑。

威靈仙的炮製


  • 威靈仙:揀淨雜質,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段,曬乾。
  • 酒靈仙:取威靈仙段,用黃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微炒乾,取出放涼。(每威靈仙100斤,用黃酒12-15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威靈仙注意事項重點

  1. 氣血虧虛及孕婦慎服,因其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會加重氣血不足、胎動不安等症狀。
  2. 服用威靈仙時應忌食茶水和麪湯,因茶水會影響威靈仙的藥效,而面湯則會阻礙其行氣活血。
  3. 威靈仙性快,過量服用會耗傷五臟真氣,因此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4. 威靈仙不適用於風濕症狀不明顯、陽盛火升、血虛有熱、表虛有汗、痃瘧口渴身熱等情況。
  5. 威靈仙有毒性,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中毒,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小孩應避免使用。
  6. 氣虛生痰、脾虛不運、氣留生濕、生痰、生飲等情況下,應避免使用威靈仙,因其可能會加重虛弱體質。

威靈仙相關的方劑


威靈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腳氣病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胃腸出血偏頭痛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膝部腫大疼痛皮膚顏色發黃腳大趾痛牙齦腫脹痛腮腺炎痛風頭痛黃疸口乾疼痛糖尿肢體疼痛糖尿病肝癌

威靈仙含有的化學成分


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 常春藤皁甙元(Hederagenin), 表常春藤皁甙元(Epihederagenin), 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 威靈仙單糖皁甙(Clematis monosaccharide saponin (CP1)), 威靈仙二糖皁甙 (CP2)(Clematis disaccharide saponin (CP2)), 威靈仙三糖皁甙 (CP3)(Clematis trisaccharide saponin (CP3)), 威靈仙三糖皁甙 (CP4)(Clematis trisaccharide saponin (CP4)), 威靈仙三糖皁甙 (CP5)(Clematis trisaccharide saponin (CP5)), 威靈仙三糖皁甙 (CP6)(Clematis trisaccharide saponin (CP6)), 威靈仙四糖皁甙 (CP7)(Clematis tetrasaccharide saponin (CP7)), 威靈仙四糖皁甙 (CP8)(Clematis tetrasaccharide saponin (CP8)), 威靈仙五糖皁甙 (CP9)(Clematis pentasaccharide saponin (CP9)), 威靈仙五糖皁甙 (CP10)(Clematis pentasaccharide saponin (CP10)), 威靈仙表二糖皁甙 (CP3a)(Clematis epimeric disaccharide saponin (CP3a)), 威靈仙四糖皁甙 (CP7a)(Clematis tetrasaccharide saponin (CP7a)), 威靈仙四糖皁甙 (CP8a)(Clematis tetrasaccharide saponin (CP8a)), 威靈仙五糖皁甙 (CP9a)(Clematis pentasaccharide saponin (CP9a)), 威靈仙五糖皁甙 (CP10a)(Clematis pentasaccharide saponin (CP10a)), 威靈仙二糖皁甙 (CP2b)(Clematis disaccharide saponin (CP2b)), 威靈仙二糖皁甙 (CP3b)(Clematis disaccharide saponin (CP3b))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