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肝八寶丹

涼肝八寶丹

LIANG GAN BA BAO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瘋門全書》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心經 18%
腎經 11%
肺經 11%
脾經 7%
膀胱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3%
胃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涼肝八寶丹的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功效,能有效治療肝經熱盛、心火熾盛所致的各種熱症,如熱病神昏、狂躁不安、口渴咽乾、吐血衄血等。
  2. 止血生肌: 犀角能有效止血生肌,對於熱毒傷絡、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吐血、尿血等,有顯著療效。

然而,犀角屬於瀕危物種,現已禁止使用。中醫應積極探索替代藥物,以保證藥效和生態平衡。

涼肝八寶丹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之效。其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肝火上炎,而鎮驚熄風則能平息肝風內動。

此方劑中,羚羊角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肝熱、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病症的目的。

涼肝八寶丹方劑中包含阿膠,雖然乍看之下,阿膠屬滋陰補血藥,與清熱解毒的涼肝功效看似矛盾。但實際上,阿膠在方中起到潤燥養陰、滋陰潛陽的作用,能緩解肝火上炎引起的燥熱、口乾舌燥等症狀。

阿膠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作用。它可以滋養肝陰,緩解肝火旺盛導致的肝陰不足,從而達到清熱涼肝的效果。此外,阿膠還能滋養心血,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進一步幫助穩定肝火,達到整體平衡。

涼肝八寶丹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肝火上炎,或血熱妄行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發熱等症狀,生地黃可有效清熱涼血,緩解症狀。

二、滋陰養血: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肝火過盛易耗傷陰血,導致肝陰不足,生地黃可滋陰養血,補充肝陰,平衡肝火,達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肝的功效。

涼肝八寶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滋陰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涼肝八寶丹主要針對肝火旺盛、血虛引起的症狀,而當歸能滋陰養血,緩解肝火,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虛狀態。

二、調和氣血: 當歸能促進氣血運行,調和肝脾之間的氣血運行,改善肝鬱氣滯所引起的各種不適。涼肝八寶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梔子等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與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相輔相成,達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功效。

涼肝八寶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可緩解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涼肝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效果。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肝經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並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涼肝八寶丹中加入白芍,主要源於其養血柔肝之效。白芍性微寒,入肝經,能緩解肝氣鬱結、肝火上炎,同時滋陰養血,有助於緩解肝臟因熱而導致的炎症

此外,白芍還能和解肝脾,有助於改善肝脾失調所致的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白芍在涼肝八寶丹中起到清熱解毒、養血柔肝、和解肝脾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瀉火、涼肝解毒的療效。

涼肝八寶丹方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威靈仙性寒,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涼肝八寶丹主要針對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等症,威靈仙可輔助清熱解毒,消散肝火,達到涼肝明目的功效。
  2. 通絡止痛,消腫止癢:威靈仙還具有通絡止痛、消腫止癢的功效。肝火上炎可導致頭暈目眩、耳鳴耳痛等症狀,威靈仙可通絡止痛,緩解相關不適。此外,威靈仙也能改善目赤腫痛、眼部瘙癢等症狀,增強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肝八寶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涼肝八寶丹在古方記載中主治「麻瘋」,此處所指應為中醫所謂的「大麻風」或「癘風」,屬於風毒深入血分、耗傷陰血所致的皮膚疾患。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肝經風熱毒邪蘊結,導致氣血瘀滯、肌膚失養而發病。此方以涼血解毒、滋陰息風為主要治療方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劑組成結構

  1. 清熱涼血組

    • 生犀角:清熱涼血、解毒定驚
    • 羚羊角:平肝息風、清熱解毒
    • 大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2. 養血調肝組

    • 全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大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杭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3. 特殊配伍

    • 真阿膠:滋陰補血、止血潤燥
    • 好京墨: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 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治療原理推導

此方以「涼肝」為名,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 清解肝經血分熱毒:犀角、羚羊角相須為用,深入血分清除熱毒,針對麻瘋病機中的風毒熾盛。
  2. 滋養肝血以息風:當歸、白芍、川芎(即四物湯去熟地)配伍生地,構成養血基礎,使肝血充足則風陽自息。
  3. 特殊藥對協同作用
    • 阿膠與京墨酒溶同用,形成滋陰涼血與解毒並行的獨特配伍
    • 威靈仙在涼血劑中加入祛風通絡之效,體現「治風先治血」的原則

方劑特點

此方體現了「清補並行」的治療思路:

  • :針對外在風毒(犀角、羚羊角)
  • :調理內在肝血(四物湯變方)
  • :兼顧經絡邪氣(威靈仙)

製法上採用酒溶阿膠、京墨為丸,既增強藥力走行,又通過酒製改變部分藥物性能,使其涼而不滯,更適合長期服用以治慢性風毒疾患。茶送服取其清上焦熱之效,助藥力上行外達。

此方組成嚴謹,層次分明,體現了中醫針對複雜病機的多靶點治療思路,特別是對肝經血分熱毒兼有陰血不足證候的處置策略。

傳統服藥法


生犀角(銼末)1兩,羚羊角(為末)1兩,真阿膠(酒化)1兩,好京墨1兩,大生地(酒浸)2兩,全當歸(酒浸)4兩,大川芎(酒洗)2兩,杭白芍(酒沙)2兩,威靈仙1兩半。
先將阿膠、京墨入銅勺內好酒熔化,入各藥末搗勻,米糊為丸。
每服100丸,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涼肝八寶丹, 出處:《瘋門全書》。 組成:生犀角(銼末)1兩,羚羊角(爲末)1兩,真阿膠(酒化)1兩,好京墨1兩,大生地(酒浸)2兩,全當歸(酒浸)4兩,大川芎(酒洗)2兩,杭白芍(酒沙)2兩,威靈仙1兩半。 主治:麻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