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歸膠艾湯

XIONG GUI JIAO 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脾經 20%
心經 18%
肺經 13%
腎經 8%
心包經 3%
膽經 3%
胃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芎歸膠艾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夠緩解因血虛、肝氣不舒引起的疼痛,與芎、歸等藥物共同作用,加強止痛效果。
  2. 調和藥性: 芎歸膠艾湯中,艾葉辛熱,容易燥熱傷陰,而白芍性寒,能夠緩解艾葉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白芍的加入,使得芎歸膠艾湯的止痛效果更加全面,藥性更加協調,有效提高療效。

芎歸膠艾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芎歸膠艾湯以芎、歸、膠、艾四味藥為主,性皆偏溫熱。甘草性平,味甘,可緩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熱,防止傷陰。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解毒、調和、補脾益氣等功效,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藥力更為和緩、協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甘草在芎歸膠艾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僅能調和藥性,避免副作用,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療效更加顯著。

芎歸膠艾湯中包含艾葉,主要原因有二:

  1. 溫經止痛,散寒止痛: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痛、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例如痛經、腰痛、腹痛等,艾葉能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艾葉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從而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例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艾葉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因此,芎歸膠艾湯中加入艾葉,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療效。

芎歸膠艾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活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溫,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因婦女血虛、氣滯、寒凝,導致經行腹痛、血塊、月經不調等症狀,川芎可改善血瘀阻滯,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疼痛。
  2. 疏散風寒: 川芎亦能疏散風寒,與其他藥材如艾葉、膠艾等配合,可溫經散寒,改善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經痛、腰痛等症狀。

芎歸膠艾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以芎歸為君藥,其功效主要在於補血活血,改善血瘀,緩解經血不通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 當歸與其他藥材如川芎、膠艾等相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當歸與川芎搭配,可加強活血止痛的作用;當歸與膠艾搭配,則可溫經止痛,改善寒凝血瘀之症。

芎歸膠艾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補血止血: 阿膠性甘平,入血分,具有補血止血的功效。方中芎歸等藥物活血化瘀,但可能造成血虛,而阿膠能補益血氣,避免血虛加重,同時也能緩解活血化瘀帶來的出血傾向。

二、固本培元: 阿膠滋陰潤燥,能改善因瘀血阻滯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使氣血充盈,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阿膠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幫助機體更快恢復。

芎歸膠艾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涼血止血之效。芎歸膠艾湯主治血熱妄行、瘀阻經絡所致的頭痛、頭暈、目眩、鼻衄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熱涼血,使血行通暢,減輕頭痛等症狀。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頭暈、乏力等症狀。芎歸膠艾湯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同時也可能耗傷陰血。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平衡藥性,避免過於燥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芎歸膠艾湯」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芍、甘草、艾葉、川芎、當歸、阿膠、生地黃。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因衝任經血空虛損耗所引起的崩漏、月經過多、淋漓不絕等症狀。它同樣適用於治療半產後下血不止、妊娠下血、腹中疼痛、勞傷胞絡、胞阻出血、腰痛悶亂、損傷動胎、胎上衝心、奔走氣喘、產乳後衝任氣虛等問題。

中藥方劑「芎歸膠艾湯」出自古籍《傷寒雜病論》。其成分包括川芎、阿膠、甘草各兩錢,艾葉、當歸各三錢,白芍、乾地黃各四錢。

這款藥方主要功效在於保護血液,安定胎兒,補充血液,調節月經週期,並能緩解腹痛。服用方法為:先用水五升和米酒三升混合煮沸,然後熬至剩三升,去掉藥渣,加入阿膠使其完全溶解,溫熱時服用一升,每日三次。若病情未見好轉,可繼續製備服用。

案例分享:楊女士,31歲,職業為工人,於1976年8月5日首次就診。她懷孕四個月,無緣無故出現陰道出血,血量不大,腹部也無疼痛感。她的脈搏顯示疲弱且滑,這是由過度勞累導致脾臟受損,進而影響到肝臟藏血及脾臟統血的功能,從而造成胎漏。治療方案應著重於清熱、安胎及養血止血,醫生開立了改良版的阿膠四物湯。藥方成分包括:阿膠9克(需溶化後服用)、艾葉9克、生地15克、白芍9克、當歸9克、川芎3克、續斷9克、炒杜仲9克、人參9克、黃芩6克、甘草6克。8月9日進行第二次診療,楊女士表示服用藥物三天後出血明顯減少,醫生建議繼續服用原方五劑,最終血止病癒。

此方還有其他類似版本,如「膠艾湯」、「當歸散」、「膠艾四物湯」、「阿膠蘄艾湯」、「艾葉地黃湯」等,這些方劑多出現在不同的醫學典籍中。這些藥方的共同特點是針對女性生殖系統虛弱,血液不足伴隨寒涼症狀。適用於崩漏出血、月經量過多、持續出血、生產或流產後的出血不止,以及懷孕期間胎兒受阻,導致出血和腹部疼痛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芎窮2兩,阿膠2兩,甘草2兩,艾葉3兩,當歸3兩,芍藥4兩,乾地黃4兩。
保血安胎,補血調經,安胎止痛。
以水5升,清酒3升,合煮取3升.去滓,納膠令消盡,溫服1升,日3次。不愈更作。
胎漏:楊某某,女,31歲,工人,1976年8月5日初診。自述妊娠四月,無故下血,量不多,腹不痛,脈滑無力,此因勞累傷脾,致使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而胎漏。治宜清熱安胎,養血止血,方用加味阿膠四物湯。處方:阿膠9克(烊化),艾葉9克,生地15克,杭白芍9克,當歸9克,川芎3克,續斷9克,焦杜仲9克,人參9克,黃芩6克,甘草6克。8月9日二診:服藥三劑後下血減少,仍以原方續服五劑,血止病癒。
}膠艾湯(《金匱》卷下)、當歸散(《普濟方》卷三四二)、膠艾四物湯(《醫學入門》卷八、阿膠蘄艾湯(《明醫指掌》卷九)、艾葉地黃湯(《產孕集》卷上)。方中乾地黃用量原缺,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右下腹側部痛流鼻血左下腹側部痛下腹部痛膀胱炎貧血子宮崩漏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月經過多小便疼痛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胎漏習慣性流產子宮肌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