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四物湯

A JIAO SI W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0.9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20%
肺經 13%
脾經 13%
膽經 6%
心包經 6%
腎經 6%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阿膠四物湯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 阿膠為驢皮製成,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渴之效。四物湯主要功效為補血活血,而阿膠的加入可增強補血效果,並兼顧滋陰潤燥,更能有效改善血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2. 相輔相成: 四物湯主要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組成,四味藥材合用補血活血,但對於陰虛血燥者,單獨使用四物湯可能效果不足。阿膠的加入可以補益血氣,滋潤陰液,與四物湯藥效相輔相成,使補血功效更顯著。

阿膠四物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有助於四物湯補血活血之功效。
  2. 疏散風寒:川芎性溫,可疏散風寒,解除血瘀所致的頭痛、頭昏、肢體麻木等症狀。對於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寒性症狀,川芎能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提升阿膠四物湯的治療效果。

阿膠四物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阿膠四物湯以阿膠補血滋陰為基礎,當歸則補充其活血化瘀、調經的作用,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補血效果。
  2. 促進阿膠吸收: 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阿膠的吸收和利用,增強其滋陰補血的效果。同時,當歸的活血作用也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進一步提升阿膠的療效。

阿膠四物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緩急之功效。與阿膠、當歸、川芎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滋陰補血,養血柔肝,緩解血虛所致的肝血不足、氣滯血瘀等症狀。
  2. 調和藥性:阿膠、當歸、川芎等藥性偏溫,白芍性微寒,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溫熱藥性過盛,損傷脾胃,並防止燥熱之氣上攻,保持藥性平和,提高藥效。

阿膠四物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之功效。阿膠四物湯以補血爲主,生地黃可協同阿膠滋陰養血,更利於氣血雙補。
  2. 清熱解毒: 生地黃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阿膠四物湯去除血熱,避免補血後造成血瘀,使其補而不滯,更適合氣血兩虛、血熱者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阿膠四物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阿膠四物湯,由阿膠、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五味藥材組成,其功效與主治,在諸多醫籍中均有論述,綜合分析如下:

1. 基本功效:

  • 補血和血: 方中阿膠、當歸、白芍、生地黃皆為滋陰養血之要藥。阿膠善於滋陰養血,止血安胎;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潤燥。此四藥合用,共奏補血和血之功,為本方之主導。
  • 活血行氣: 川芎辛散溫通,能活血行氣,散寒止痛,開竅醒腦。其與補血藥同用,可使氣血運行流暢,補而不滯。

2. 主治病症:

  • 血虛相關疾病:
    • 血虛咳嗽: 《雜病源流犀燭》指出,「久咳者,屬虛屬鬱。有由氣虛者(宜補中益氣湯)。有由血虛者(宜阿膠四物湯)」。明確指出血虛引起的咳嗽,宜用阿膠四物湯治療。
    • 血虛嗽: 《沈氏尊生書》亦載「阿膠四物湯,,〔血虛嗽〕」,再次強調了阿膠四物湯對於血虛引起的咳嗽之療效。
    • 月事失調,小腹痛脹: 《類證治裁》中記載,有患者「月事兼旬再至,小腹痛脹,面黃食減,手足心熱,口微渴,脈虛促」,診斷為脾肝腎陰虧損,亦用阿膠四物湯加減治療,可見其對於血虛導致的月經不調及腹痛亦有療效。
    • 痢疾:《類證治裁》提到,「先白痢,後下鮮血者,阿膠四物湯」。說明本方可用於治療先白痢,後出現鮮血的痢疾。
  • 肝氣鬱結,血虛之脅痛:
    • 《蒼生司命》與《方症會要》中均指出,若「歲金肅烈,制木太過,致肝氣鬱而不伸,兩脅痛而不止」,應採用「瀉白散合阿膠四物湯」。此處運用阿膠四物湯之補血和血之功,以扶助肝木,兼顧肝之氣血,治療肝氣鬱結之脅痛。
  • 產後血虛: 雖未在所引文獻中直接提及,但根據其補血之功,可推知本方亦適用於產後血虛、氣血不足之證。

3. 治療原理:

  • 補血以治其本: 阿膠四物湯治療血虛相關病症的根本原理在於補血。血虛則諸症叢生,如咳嗽、月經不調、腹痛等。本方通過滋養陰血,使氣血充盈,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 和血以疏通氣機: 川芎的加入,使得本方不僅補血,更能活血行氣。氣血運行暢通,則瘀阻可散,疼痛可止。
  • 兼顧肝脾: 方中白芍能養血柔肝,生地黃亦能滋陰,可見本方在補血的同時,亦兼顧肝之陰血,且當歸能補脾養血,故對脾肝功能亦有一定調節作用。
  • 協同作用: 諸藥合用,相輔相成,共奏補血和血、活血行氣、柔肝養陰之效,從而達到整體調和,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病症。

總結:

阿膠四物湯以補血和血為核心,兼顧活血行氣、柔肝養陰,廣泛應用於血虛所致的咳嗽、月經不調、痢疾、肝氣鬱結之脅痛等疾病。其治療原理在於補益血虛之本,使氣血充盈,陰陽平衡,從而達到療效。

傳統服藥法


阿膠、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阿膠四物湯是一首補血養血、調經止血的方劑。它具有良好的補血止血、活血行氣、養血柔肝、滋陰補血的作用。但是,阿膠四物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服用不當,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阿膠四物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貧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

相同名稱方劑


阿膠四物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組成:阿膠、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主治:血虛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