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阿膠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阿膠滋陰補血,與當歸相輔相成,加強補血功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暢通。
- 養血潤燥:當歸還具有養血潤燥、滋陰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阿膠滋補過度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並協同阿膠滋陰補血,達到整體平衡的效果。
大阿膠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作用:
- 緩解血虛所致的疼痛:白芍性平,味酸苦,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血虛所致的疼痛,與阿膠滋陰補血、止血生肌的功效相輔相成,可有效緩解因血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
- 調節氣血運行:白芍能養血柔肝,疏肝理氣,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阿膠的吸收和功效的發揮。
大阿膠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阿膠則性溫,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兩者相合,可達到滋陰涼血、養血生津、補血止血的功效,對於血虛陰虧、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相輔相成: 阿膠偏於補血,而生地黃則偏於涼血,兩者相合,可使補血而不燥,涼血而不寒,達到陰陽調和、標本兼治的效果。
大阿膠湯以阿膠為君藥,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原因:
- 滋陰補血:阿膠性味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渴之功效。對於氣血不足、陰虛血燥等症狀,阿膠能有效緩解。
- 固本培元:阿膠為動物膠,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能滋養臟腑,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體質。因此,大阿膠湯以阿膠為君藥,旨在補益氣血,固本培元,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阿膠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崩漏、胎動不安等症狀,其組方精妙,其中艾葉的加入至關重要。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之效。在大阿膠湯中,艾葉與阿膠相互配合,阿膠滋陰補血,艾葉則溫經止血,二者相輔相成,既能滋養血脈,又能收斂止血,對於婦科出血性疾病有顯著療效。此外,艾葉還能調節子宮功能,增強子宮收縮力,對於胎動不安亦有良好效果。因此,在大阿膠湯中,艾葉不僅是止血佳品,更是調理女性生殖系統的重要成分,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大阿膠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阿膠補血: 阿膠性寒,單獨使用容易造成脾胃虛寒,影響其補血功效。乾薑辛溫,能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阿膠的吸收和發揮補血作用。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 乾薑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阿膠補血效果的發揮,同時也能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大阿膠湯中加入乾薑,不僅能溫陽助脾,更能增強阿膠的補血活血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大阿膠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阿膠滋陰補血,但性偏膩滯,容易阻礙氣血運行。川芎性溫,善於行氣活血,能使阿膠的補血功效更有效地發揮,同時也能緩解阿膠可能帶來的瘀滯之弊。
- 配合阿膠,改善血虛頭暈:川芎入肝經,具有升陽舉陷之效,可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頭痛等症狀。與阿膠滋陰補血相輔相成,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川芎在活血化瘀和改善血虛頭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與阿膠相配伍,能使藥效更全面、更協調。
大阿膠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大阿膠性滋膩,甘草性甘平,兩者搭配,可使藥性更溫和,避免藥效過於霸道,更易於人體吸收。
- 增強藥效: 甘草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輔助大阿膠補血滋陰,增強其補血養血之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此外,甘草還有解毒、緩和藥性等作用,能更好地配合大阿膠,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大阿膠湯主治功效分析
大阿膠湯主要用於治療妊娠期間的胎動不安,以及相關的症狀。以下是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的分析:
主治功效:
- 胎動不安: 古文中明確指出,大阿膠湯用於治療「妊娠不問月數淺深,因頓僕胎動不安」以及「若腰痛甚弩掙自來者致半產,宜用大阿膠湯」。
- 腰腹疼痛: 大阿膠湯可以緩解因胎動不安引起的「腰腹痛」,「或胎奔上刺心短氣」。
- 弄痛、試月: 古文還提到大阿膠湯可用於「弄痛」(懷孕七八月以後,因胎位不正引起的疼痛)和「試月」(懷孕九月,出現類似臨產的症狀,但並非真正生產)。
治療原理:
大阿膠湯的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補血、養血、活血、溫經、止血、安胎等多方面作用來實現的。
補血養血,固攝胎元:
- 當歸、白芍、阿膠、生地黃 皆為補血養血的要藥。當歸補血活血,白芍養血柔肝,阿膠補血止血滋陰,生地黃滋陰涼血。這四味藥合用,可以補充孕婦因胎動不安可能導致的氣血虧虛,增強母體對胎兒的固攝能力,從而起到安胎的作用。
溫經散寒,暖宮止痛:
- 乾薑、艾葉 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艾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二者合用可以溫暖子宮,改善子宮的血液循環,緩解因寒邪侵襲或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
活血行氣,調暢氣機:
- 川芎 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祛風的作用。它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子宮的血液供應,緩解疼痛,並有助於胎兒的穩定。
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 甘草 在方劑中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並能益氣和中,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總結:
大阿膠湯通過補血養血、溫經散寒、活血行氣等作用,達到固攝胎元、溫暖子宮、調暢氣機的目的,從而治療妊娠期間的胎動不安、腰腹疼痛等症狀。方中各藥相互協調,共奏安胎之效。
傳統服藥法
阿膠(炙令燥)3錢,冬葵子(炒)3錢,牛膝(酒浸,切,焙)3錢,當歸(切,焙)3錢。
嚼碎。每服3錢,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以下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在服用大阿膠湯之前,應該先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阿膠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三。 組成:阿膠(炙令燥)3錢,冬葵子(炒)3錢,牛膝(酒浸,切,焙)3錢,當歸(切,焙)3錢。 主治:妊娠墮胎,胞衣不出。
大阿膠湯, 出處:《産科發蒙》卷二。 組成:當歸1錢半,芍藥1錢半,地黃1錢,阿膠3錢,艾葉3錢,乾薑炭1錢半,川芎1錢半,甘草5分。 主治:胎動不安,腰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