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rtemisia argyi lev. Etvant. Chinese Mugwort Leaf, Argy Wormwood Lea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rtemisia Leaf
- 別名:蘄艾,灸草,狼尾蒿子,甜艾,醫草,艾,冰臺,艾蓬,香艾,草蓬,黃草,野蓮頭,家艾,冰台,阿及艾,艾蒿
- 藥品來源: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 道地藥材:河北, 甘肅, 陝西,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遼寧, 吉林, 山東, 黑龍江,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 生長環境:草地, 路旁, 林緣, 荒地, 荒野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艾葉的傳統功效
1. 通經絡
艾葉,自古以來即為重要的中藥材,其「通經絡」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使用方法也各有闡述。
《本草綱目》認為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其溫熱之性可溫通經絡。書中提到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說明其內服可驅除體內寒濕,而寒濕阻滯正是經絡不通的重要原因之一。艾葉的溫熱之性,能促進氣血運行,打通經絡阻塞,改善相關症狀。
《本草正》更直接指出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精準地說明其通經絡的作用機制,並強調其適用於婦人血氣寒滯等症。文中提及艾葉的應用方式多樣,包括生用搗汁、熟用煎湯、灸法等,皆可達到通經絡的效果。 例如,以艾葉灸法,可直接作用於經絡穴位,溫通經氣,緩解疼痛和痺阻。
《本草匯言》則強調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之藥也」,並指出其能「開關竅,醒一切沈涸伏匿內閉諸疾」,說明艾葉除了能溫通經絡外,還能改善因經絡不通所導致的各種病症,如氣血瘀滯、痰飲積聚等。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多從艾葉的溫熱特性、行氣活血功效等角度,論述其通經絡的作用。其應用方式的多樣性,也展現了艾葉在治療經絡不通方面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需注意的是,不同體質及病症的用藥方法有所不同,需遵從醫師囑咐。
- 《本草正》:「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灸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裡生熟,俱有所宜。 」
2. 燥濕止癢
艾葉,其燥濕止癢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廣泛應用於臨牀。本文將結合歷代本草著作,分析其機理。
《本草經集註》記載陶弘景以艾葉汁治療癬疾,說明艾葉具有直接殺滅致病菌或寄生蟲的作用,達到止癢效果。《名醫別錄》則記載艾葉可治下部瘡,此處「瘡」多指濕熱引起的皮膚病,艾葉的燥濕作用在此得以體現。《本草正義》更進一步闡述,艾葉治療下部瘡,是因其「苦溫燥濕,又能殺蟲」,此處點明艾葉燥濕止癢的雙重機制:一是其溫熱性質能驅散濕邪,二是其可能具備直接殺滅皮膚病原體的作用。
《本草匯言》認為艾葉「溫中除濕」,說明其燥濕作用不侷限於局部,更能溫煦脾胃,從根本上改善體內濕邪,達到治本的效果。濕邪內蘊是許多皮膚病的病因之一,艾葉溫中除濕,就能從內而外改善皮膚狀況,達到止癢的目的。《本草綱目》則指出艾葉「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進一步說明艾葉的溫通特性,能驅散體內寒濕,從而減輕濕邪對皮膚的影響,緩解瘙癢症狀。
總而言之,艾葉燥濕止癢功效並非單一機制,而是其溫熱、燥濕、殺蟲等多種功效的綜合作用結果。其溫熱性可驅散體內寒濕,燥濕性可直接作用於患處,殺蟲作用則能消除部分皮膚病的病原體,最終達到燥濕止癢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古代典籍的觀點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現代研究需結合科學方法進一步驗證。
3. 活絡止痛
艾葉,其「活絡止痛」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因其應用方式與藥性狀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本草經集註》中記載陶弘景言其「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指出艾葉無論內服還是外用灸法,皆有止痛功效。《名醫別錄》更直接言其「主灸百病」,說明其在活絡經脈、止痛方面的廣泛應用。 《本草正義》則深入闡述艾葉止痛的機理,指出其「止下利,則以裏寒洩瀉而言,辛溫升舉,固其所宜」,說明艾葉溫熱的特性,能溫通經絡,對於因寒邪引起的疼痛有效。對於婦人下血,則認為艾葉能「溫經升舉,固陰和陽」,從而止痛。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說明艾葉的「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之性,能治療因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導致的各種疼痛。 其提及「哮喘逆氣,骨蒸痞結,癱瘓癰疽」等症狀,皆可用艾灸治療,說明艾葉的活絡止痛功效不僅侷限於單一病症,而是涵蓋了多種疼痛類型。 《本草綱目》則總結艾葉「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並說明其內服外用皆能驅除寒濕,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活絡止痛的目的。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艾葉活絡止痛功效的記載,體現了艾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藥性,其應用方式的多樣性更使其能針對不同病因、不同部位的疼痛發揮作用。 無論是內服的溫經散寒,還是外用的灸法溫通經絡,都體現了艾葉在活絡止痛領域的獨特價值。
4. 溫裡溫中
艾葉,其「溫裡溫中」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因其應用方式(內服或外灸)而有所差異。
《本草經集註》記載艾葉可搗汁服用,止血,並能殺蛔蟲;《本草匯言》則強調其「暖血溫經,行氣開鬱」,適用於氣血、痰飲等多種疾病,並指出外灸能治療哮喘、骨蒸等症,內服則能「溫中除濕,調經脈,壯子宮」。 此處明確指出艾葉內服的溫中功效,特別針對女性疾病有益。
《本草正義》對艾葉的溫裡作用進行了更細緻的分析。它指出艾葉止吐血宜生用,取其辛散之性;但止下痢則因其「辛溫升舉」之性,適用於裏寒洩瀉。對於婦人下血,則認為艾葉能溫經升舉,固陰和陽,適用於中氣虛寒導致的出血,而非血熱妄行。 這說明艾葉的溫裡作用與病症寒熱虛實密切相關,需辨證施治。 文中也提及艾葉能生肌肉,適用於氣血虛弱者,說明其溫養作用。
《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闡述艾葉的「生溫熟熱,純陽」特性,認為其能「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並詳細說明內服與外灸的不同功效,以及服用艾葉需注意的劑量與體質。 它指出長期服用艾葉需謹慎,以免燥熱傷陰,強調艾葉雖有溫中之效,但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症來決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方法。 《本草正》也指出艾葉「善於溫中、逐冷、除濕」,尤其適合婦人血氣寒滯者。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對艾葉溫裡溫中功效的描述,不僅體現了其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特性,更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說明艾葉的應用需根據病症、體質以及應用方式來靈活運用,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 《本草綱目》:「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蘇恭言其生寒,蘇頌言其有毒,一則見其能止諸血,一則見其熱氣上衝,遂謂其性寒、有毒,誤矣。蓋不知血隨氣而行,氣行則血散,熱因久服,致火上衝之故爾。夫藥以治病,中病則止。若素有虛寒痼冷,婦人濕郁滯漏之人,以艾和歸、附諸藥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輟,助以辛熱,藥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誰之咎歟?於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諸痛,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治虛痢及妊娠產後下血,尤著奇效。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寒濕腳氣,亦宜以此夾入襪內。 」
5. 止咳化痰
艾葉,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功效遠不止止咳化痰一項,但其溫通特性確實與某些咳嗽痰飲類型相關。從多部經典醫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探艾葉止咳化痰功效的端倪。
《本草綱目》指出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其溫熱特性能驅散體內寒邪。許多咳嗽,尤其寒邪客肺所致的咳嗽,往往伴隨痰液清稀、畏寒等症狀,而艾葉的溫熱之性,便能溫肺化痰,緩解咳嗽。 《本草正義》提到艾葉「止下利,則以裏寒洩瀉而言,辛溫升舉,固其所宜」,這說明艾葉對於寒邪引起的腹瀉有效,而寒邪入侵也可能導致咳嗽。
然而,艾葉的止咳化痰功效並非適用於所有咳嗽類型。《本草正義》亦指出,艾葉「溫升之性,必與上溢之症不合」,這暗示艾葉並不適合熱性咳嗽或肺熱咳嗽。 《本草圖經》更警告「艾葉亦有毒,其毒發熱氣衝上」,說明艾葉用量及使用方法需謹慎,切勿過量或誤用。
其他典籍,如《名醫別錄》記載艾葉「止下痢,吐血」,《藥性論》提及艾葉「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雖然並非直接說明止咳化痰,但這些記載佐證了艾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特性,間接地支持其在某些咳嗽類型中的應用價值。 需要強調的是,艾葉的應用方式,包括生用、熟用、煎服、灸法等,都會影響其藥效,因此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謹慎選擇。 總而言之,艾葉的止咳化痰功效應在辨證施治下,由專業醫師判斷後使用。
6. 安胎
古籍記載中,艾葉具有安胎功效,其機理並非單純的「溫熱」,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綜合結果。從多部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艾葉安胎的奧妙。
《名醫別錄》明確指出艾葉「使人有子」,這暗示了其在孕育和保胎方面的作用。《藥性論》更直接地記載艾葉能「安胎止腹痛」,說明艾葉能緩解孕期常見的腹痛,從而起到安胎作用。 《食療本草》也提到艾葉可「止胎漏」,「胎漏」指妊娠期陰道出血,這進一步佐證了艾葉在止血、安胎方面的功效。
然而,艾葉的應用並非簡單的溫補。 《本草綱目》指出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其藥性因炮製方法而異。 李時珍也提到艾葉的溫熱功效需謹慎運用,若過度服用,可能導致「火燥」,反而有害。 《本草正義》則更深入地闡述了艾葉止血的機理,認為其對於因「中氣虛寒,下焦無攝納之權」導致的出血有效,其溫經升舉作用,能固攝下焦,從而止血安胎。 這與單純的「溫熱」說法有所區別,更強調了其在調節氣血平衡方面的作用。
《本草匯言》中提到艾葉「壯子宮」,這暗示艾葉可能通過溫煦子宮,增強子宮功能,從而達到安胎的效果。 總而言之,艾葉安胎的功效,並非單純依靠其溫熱之性,而是通過溫經散寒、調和氣血、溫煦子宮等多重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應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謹慎施治。
7. 祛風除濕
艾葉,其祛風除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藥性表現,也因著述不同而有側重。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精闢地指出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說明其藥性因炮製方法而異,生艾偏辛溫,熟艾則偏苦溫,皆具有溫通經絡的特性。其「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的功效,正是其祛風除濕的關鍵。所謂「風濕」,在古代醫學中,往往指因外邪侵襲或體內氣血失調導致的痹證,表現為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等。艾葉的溫熱之性,可以溫通經絡,驅散寒濕之邪,從而緩解相關症狀。
《本草匯言》則強調艾葉「溫中除濕,調經脈,壯子宮」,指出其在溫暖脾胃、去除體內濕邪方面的作用,並特別提到其對婦科疾病的療效。這與《本草正義》中提及艾葉可用於治療婦人下血,因「中氣虛寒,下焦無攝納之權」而導致的出血,其溫經升舉,固陰和陽的機制相吻合。 《名醫別錄》更直接指出艾葉「闢風寒」,佐證其祛風功效。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艾葉祛風除濕功效的記載,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藥理作用。無論是溫經散寒,還是溫中除濕,都說明艾葉具備良好的驅除體內寒濕、緩解風濕痹痛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各個典籍對艾葉的藥性、用法用量及適應症均有不同的描述,需結合實際情況,謹慎使用。
8. 止血
艾葉的止血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用藥方法也各有闡述。
《名醫別錄》直接指出艾葉「止下痢,吐血,下部瘡,婦人漏血」,涵蓋了消化道出血、肺部出血以及婦科出血等多種情況。 《本草經集註》則提到艾葉搗汁可以「止傷血」,說明其生品亦有止血之效。 《新修本草》更進一步指出艾葉可治「下血,衄血,膿血痢」,表明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不同部位的出血。
然而,不同醫籍對艾葉止血的機理及用法有不同見解。《本草正義》精闢地指出,艾葉止血並非適用於所有出血情況。例如,對於吐血這種上行之症,艾葉的溫升之性反而不利,需配合其他清熱涼血藥物共同使用。 《本草正義》認為艾葉止血主要適用於因「裏寒洩瀉」導致的下痢,以及因「中氣虛寒」導致的婦科出血,其辛溫升舉的特性可以溫煦臟腑,固攝止血。 該書也提到艾葉可用於治療下部瘡瘍,其溫燥殺蟲的特性有助於止血。
《本草綱目》則更深入地分析了艾葉的特性及應用,認為艾葉的止血功效與其溫陽之性有關,能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但同時也警告,艾葉溫熱之性,若濫用或久服,反而可能導致「火上衝」,造成不良反應,故需謹慎使用。 該書也強調,艾葉的止血效果更佳於配合其他藥物,例如在「膠艾湯」中與其他藥材合用,治療虛寒性出血效果更佳。 總而言之,艾葉止血的功效雖被多部古籍記載,但其應用需根據具體病情和體質,並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 《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 《新修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
9. 調經
艾葉,自古以來便是婦科常用藥材,其調經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作用機制在於溫經散寒、行氣活血。
《本草匯言》明確指出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能治療因氣血凝滯、寒濕等引起的經期不調。其溫經作用可以改善因陽氣不足、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本草正義》則更進一步闡述,艾葉調經功效主要針對「中氣虛寒,下焦無攝納之權,以致血行失道,無故妄下」的情況,例如《金匱要略》中的膠艾湯,便是利用艾葉的溫經升舉作用,來治療虛寒性出血。此處強調艾葉適用於虛寒性經期不調,而非血熱妄行之證。
《名醫別錄》記載艾葉「主灸百病」,並能「止婦人漏血」,說明艾葉無論內服外用,都具備調經止血的功效。《藥性論》則提到艾葉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顯示其在治療月經過多、先兆流產等方面的應用。《本草綱目》更詳細地總結了艾葉的特性:「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說明艾葉生熟各有不同功效,並指出其可以「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 其溫經散寒的特性,對改善因寒邪導致的月經不調尤其有效。 同時,《本草綱目》也提醒,艾葉雖有良效,但需辨證施治,避免過度使用導致陰虛火旺。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於艾葉的調經功效多有記載,其主要機制為溫經散寒、行氣活血,適用於因氣血虛寒、寒凝血瘀等引起的經期不調,但需注意辨別虛實寒熱,避免濫用。
- 《本草匯言》:「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郁之藥也。開關竅,醒一切沈涸伏匿內閉諸疾。若氣血、痰飲、積聚為病,哮喘逆氣,骨蒸痞結,癱瘓癰疽,瘰癧結核等疾,灸之立起沈痾。若入服食丸散湯飲中,溫中除濕,調經脈,壯子宮,故婦人方中多加用之。 」
10. 補陽
艾葉,其補陽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溫熱之性,其作用機理更為複雜精妙。
《本草經集註》記載陶弘景認為艾葉可搗汁灸治百病,並能止血。 《本草正義》則更進一步闡述,艾葉的補陽作用並非簡單的「熱」,其「溫升之性」在不同病症中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治療裏寒洩瀉,艾葉的辛溫升舉能固護元氣;治療婦人下血,則是在中氣虛寒的情況下,以《金匱》膠艾湯的溫經升舉之法,固陰和陽,而非針對血熱妄行。 此處可見艾葉的補陽並非一概而論的「助火」,而是針對虛寒之症,扶助陽氣,以達到溫經散寒、調和氣血的目的。
《本草匯言》中提到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並能治療氣血、痰飲等多種寒邪阻滯之症。其補陽作用並非單純作用於臟腑,而是透過溫經通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溫煦臟腑、恢復陽氣的功效。灸法更是艾葉補陽的重點,《名醫別錄》更直接以「主灸百病」概括其功效,說明艾葉的溫熱之性,透過灸法能深入經絡,驅散寒邪,激發人體自身的陽氣。
《本草綱目》李時珍總結艾葉為「純陽之性」,「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認為其能「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說明艾葉補陽的功效並非簡單的溫熱,而是能深入陰寒之處,驅散寒濕,恢復陽氣的運行。 但李時珍也提醒,艾葉用量需謹慎,避免過度溫熱而傷陰。
總而言之,艾葉的補陽功效並非簡單的升溫,而是通過溫經散寒、行氣活血,調理陰陽平衡,最終達到扶助陽氣的目的。其應用需根據具體病症和體質,靈活運用,方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11. 溫經
艾葉,自古以來即為重要的中藥單方,其溫經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本文將藉由分析歷代醫家觀點,闡述艾葉溫經的機理與應用。
《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記載艾葉「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說明艾葉的應用方式涵蓋內服和外灸,皆能達到治療效果。《本草匯言》則明確指出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能治療因氣血、痰飲等因素引起的各種疾病,尤其強調其灸法之效,可「立起沈痾」。這說明艾葉溫經的功效,並非僅限於某一特定病症,而是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草正義》則更深入地分析艾葉溫經的機制。文中提及艾葉的溫升特性,在治療下痢、下部瘡瘍等裏寒、濕熱證候時,能發揮辛溫升舉之效,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婦人下血,則需辨證論治,若屬中氣虛寒,艾葉配合其他藥物,如《金匱要略》中的膠艾湯,能溫經升舉,固陰和陽,達到止血的目的。此處強調了艾葉溫經功效的應用需要結合病症的寒熱虛實進行判斷,而非一概而論。
總而言之,歷代醫家對於艾葉溫經功效的理解,從其廣泛的應用範圍,到其溫經機制、辨證施治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討。艾葉溫經的功效,並非單純的升高體溫,而是通過溫煦氣血,促進經絡通暢,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應用需謹慎,需根據病症的寒熱虛實,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這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艾葉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艾葉具有調節免疫功效。其多醣類化合物等成分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病原體能力,預防感染性疾病。此外,艾葉促進淋巴結構發育成熟,提高淋巴球數量活性,增強免疫功能。
2. 降血糖
艾葉中之多醣體、黃酮、揮發油等,有助於增強胰島素的分泌及提升身體對葡萄糖之利用率,進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艾葉亦可促進葡萄糖代謝,減低肝臟中葡萄糖的合成,對糖尿病患者具備輔助治療功效。
3. 抗發炎
艾葉性溫、味苦、辛,入脾、肝、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消炎殺菌的作用。艾葉中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中的艾蒿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減輕發炎反應,舒緩疼痛,對於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腰痛等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艾葉中的成分還可以減少細胞損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皮膚感染、喉嚨疼痛、口腔潰瘍等問題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 抗菌抗病毒
艾葉具抗菌作用,其成分揮發油、黃酮、單寧等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生長。艾葉亦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對皮膚感染、喉嚨疼痛、口腔潰瘍等有一定緩解作用。
5. 止痛功效
艾葉具有止痛的功效,因其內含艾蒿素、芳香族酮類化合物、揮發油、黃酮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活絡筋骨,進而舒緩筋骨疼痛。艾葉廣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腰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療,對女性經期疼痛也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艾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工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艾葉的炮製
- 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
- 艾絨:取曬乾淨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
- 艾炭: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用醋噴灑,拌勻後過鐵絲篩,未透者重炒,取出,晾涼,防止復燃,三日後貯存。(每艾葉100斤,用醋15斤)
- 《本草衍義》:乾搗篩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許,可搗為末,入服食藥。
- 《綱目》: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揀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治婦人丸散,須以熟艾,用醋煮乾搗成餅子,烘乾再搗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餅,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齋隨筆》雲,艾難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時可作細末,亦一異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艾葉注意事項重點
- 陰虛血熱者慎用:艾葉性味苦辛溫,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但陰虛血熱者服用後容易出現熱象加重、煩躁失眠等情況,因此應慎用。
- 血熱為病者禁用:艾葉有溫熱身體的作用,血熱為病者服用後會加重症狀,因此此類患者應禁止使用。
- 宿有失血病者禁用:艾葉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但對於宿有失血病者,使用艾葉可能會加重失血癥狀,因此應禁用。
- 孕婦禁忌:艾葉可以刺激子宮收縮,對胎兒不利,因此孕婦應避免使用艾葉。
- 月經期間禁忌:艾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月經量過多的人不利,因此在月經期間應避免使用艾葉。
- 過敏體質禁忌:部分人可能對艾葉產生過敏反應,對艾蒿素、揮發油等成分過敏者應避免使用。
- 皮膚傷口禁忌:使用艾葉貼敷時應避免貼在傷口、燒傷等受損皮膚部位,以免加重傷口。
- 高熱禁忌:艾葉可以增加身體熱量,對於體溫已經偏高的人不利,因此高熱患者應避免使用艾葉。
艾葉相關的方劑
艾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