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丹梔逍遙散

JIA JIAN DAN ZHI XIAO Y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婦科治療學》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5%
脾經 15%
腎經 13%
肺經 12%
胃經 9%
心包經 6%
三焦經 6%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鬱氣滯: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血瘀不通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逍遙散本身主治肝鬱氣滯,白芍的加入,可更有效地疏解肝氣,調節肝脾功能。
  2. 滋陰養血: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緩解肝陰不足、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白芍,可進一步滋養肝陰,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善於疏解肝氣鬱結。方中以丹梔逍遙散為基礎,主治肝氣鬱結、脾胃不和之證,而柴胡的加入可加強疏肝解鬱之功,使肝氣得以舒暢,脾胃功能得以恢復。
  2. 升陽舉陷: 柴胡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提升陽氣,改善因肝氣鬱結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進而改善頭暈、乏力等症狀,使整體症狀得以改善。

總之,柴胡的加入,不僅能加強疏肝解鬱之功,還能升陽舉陷,提高藥效,使加減丹梔逍遙散更能有效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之證。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首先,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消除體內濕熱,改善肝鬱脾虛所致的胸悶、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與丹梔逍遙散中其他清熱解鬱、疏肝理脾藥物協同作用,提升療效。

其次,茯苓具備寧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因肝鬱脾虛、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配合丹梔逍遙散的舒肝解鬱作用,達到身心兼顧的療效。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運脾陽: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的功效。逍遙散以疏肝解鬱、健脾養血為主,但脾胃虛弱者,氣血生化不足,易導致肝氣鬱結加重。白朮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有助於疏肝解鬱,從根本上解決肝氣鬱結的問題。
  2. 配合丹皮、梔子清熱涼血: 丹皮、梔子清熱涼血,但性寒,易傷脾胃。白朮性溫,可以緩解丹皮、梔子對脾胃的寒性影響,使其清熱涼血之效發揮得更加充分,而不傷脾胃。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肝鬱氣滯、血熱妄行導致的面色潮紅、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症狀,牡丹皮能有效清熱涼血,緩解症狀。
  2.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牡丹皮亦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可幫助緩解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胸脇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

因此,在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牡丹皮,能有效增強其清熱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肝鬱氣滯、血熱妄行所致的病症。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針對肝鬱氣滯、血熱妄行所致的口苦咽乾、心煩易怒、脅肋脹痛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疏肝理氣的作用。
  2. 緩解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導致心煩失眠、口苦咽乾、目赤腫痛等症狀的重要原因。梔子清熱瀉火,可以抑制肝火上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失眠、心煩等症狀,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丹梔逍遙散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調和各藥材之間的藥性,使藥效更協調,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不良反應。
  2. 緩解副作用: 丹梔逍遙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虛肝旺所致的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情緒不穩等症狀。部分藥材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而甘草可以緩解這些副作用,保護脾胃功能,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加減丹梔逍遙散是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在逍遙散基礎上加入丹皮、梔子等藥物,並根據臨床需要進行調整的一種常用方劑。然而,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艾葉的情況,一般來說,在標準的加減丹梔逍遙散配方中並未見到艾葉。若是在特定的臨床應用中加入了艾葉,則多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行的個性化調配。

艾葉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宮冷不孕、腹痛、月經過多等症狀。如果在加減丹梔逍遙散中加入艾葉,可能是為了增強方劑溫經散寒的作用,特別是對於伴有下腹部冷痛、月經不調等症狀的患者。此外,艾葉還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對調節情志、疏肝解鬱也有輔助作用,從而使得整個方劑更適合治療肝氣鬱結兼有寒凝血滯的複合型病症。這種個性化的加減使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

中藥方劑[加減丹梔逍遙散]的組成中包含[益母草],因為益母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調理月經的作用。益母草能夠活血調經,對於月經不調、經痛等有顯著療效。在中醫理論中,益母草常用於調理婦女月經問題,改善血液循環。在[加減丹梔逍遙散]中,益母草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調經活血效果,改善經期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減丹梔逍遙散」由白芍、柴胡、茯苓、白朮、牡丹皮、梔子、甘草、艾葉、益母草組成,主要功效是治療崩漏。

崩漏是指女性在非經期出現陰道流血,多由肝氣鬱結、血熱妄行所致。症狀表現為突然下出血,血量多且淋漓不斷,血液顏色偏紫,且帶有血塊,小腹部感到疼痛,同時會看到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脈搏細數。

本方中,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疏肝理氣,養血活血,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崩漏。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等功效,可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崩漏。茯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可利水滲溼,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緩解崩漏引起的浮腫、納差、失眠等症狀。白朮具有健脾益氣、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功效,可健脾益氣,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緩解崩漏引起的脾虛、盜汗、口渴等症狀。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等功效,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清熱瀉火,緩解崩漏引起的熱盛、血瘀、煩躁等症狀。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利溼等功效,可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利溼,緩解崩漏引起的熱盛、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甘草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等功效,可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緩解崩漏引起的氣虛、乏力、疼痛等症狀。

艾葉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理氣活血等功效,可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理氣活血,緩解崩漏引起的腹痛、畏寒、手足發涼等症狀。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清熱涼血等功效,可活血化瘀,調經止痛,清熱涼血,緩解崩漏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熱盛等症狀。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加減丹梔逍遙散」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益氣補虛等功效,可有效治療崩漏。

傳統服藥法


白芍3錢,柴胡2錢,茯苓3錢,白朮3錢,丹皮2錢,山梔3錢,甘草1錢,焦艾3錢,益母草4錢。
血色深紅,量多如泉湧者,加泡參、烏賊骨各1兩;出血有熱感心煩躁者,加生地5錢。
行氣解鬱。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不宜服用。
  • 有出血傾向、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月經提前到來膀胱炎子宮崩漏容易焦慮恐懼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容易憂鬱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丹梔逍遙散,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白芍3錢,柴胡2錢,茯苓3錢,白朮3錢,丹皮2錢,山梔3錢,甘草1錢,焦艾3錢,益母草4錢。 主治:行氣解鬱。主治:崩漏由於肝氣鬱結,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止,色紫兼有血塊,少腹脹痛,兼見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脈弦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