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白芍湯

QING PI BAI SH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心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胃經 14%
三焦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3%
腎經 3%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皮白芍湯中加入青皮,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功效為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嘔吐等症狀。
  2. 行氣散結: 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消除瘀滯,散結消腫,配合白芍的養血柔肝作用,可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問題。

總而言之,青皮在青皮白芍湯中起著疏肝理氣、行氣散結的重要作用,與白芍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各種病症的目的。

青皮白芍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 青皮性辛,善於行氣止痛,但單用易傷陰耗血,白芍性苦酸,入肝經,可養血柔肝,緩解青皮燥烈之性,避免傷及肝陰。
  2. 調節血虛症狀: 白芍可養血柔肝,而青皮所治之腹痛常伴有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脣色淡白等,白芍能滋養血氣,與青皮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白芍的加入,不僅能使方劑的藥性更平和,更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及血虛等症狀,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青皮白芍湯是一張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肝氣鬱結、脾虛血弱的情況。此方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其中包含了柴胡這一味藥材。柴胡在本方中的應用主要是基於其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肝主疏洩,負責調節人體氣機的順暢,若肝氣不舒則易導致各種不適。柴胡能夠疏肝解鬱,使肝氣得以順暢,從而改善因肝氣鬱結所引發的症狀,如胸脹、腹脹等。

此外,青皮白芍湯中的其他藥材,如青皮和白芍,分別具有行氣寬中與養血柔肝的作用,與柴胡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解鬱、調和肝脾的效果。柴胡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整體方劑的疏肝效果,還能協調方中各藥物之間的作用,使之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因此,在青皮白芍湯中使用柴胡,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患者因肝氣鬱結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並通過調和肝脾來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青皮白芍湯是一張常見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肝氣鬱結的情況。該方由多種中藥組成,其中包含了梔子。梔子在中醫中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且能疏肝利膽,對於肝火旺盛或肝氣不舒所導致的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青皮白芍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清熱疏肝的效果。青皮可以疏肝解鬱,白芍能養血柔肝,兩者搭配梔子使用,可以更好地調節肝臟的功能,緩解因肝氣鬱結而引起的各種不適,如胸脹、易怒、月經不調等症狀。此外,梔子還能幫助改善因肝火上炎所導致的頭痛、目赤等問題。因此,在青皮白芍湯中加入梔子,是基於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以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青皮白芍湯作為一味傳統的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中包含了人參這味重要的草藥。人參之所以被加入此方劑之中,主要是因為它具有補氣固本、增強體質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認為許多疾病與人體氣血不足有關,而人參能夠補充元氣、調節人體機能,對於改善因氣虛所導致的各種症狀有著顯著的效果。

青皮白芍湯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氣虛弱所引起的諸多症狀,如胸脹不適、食慾不佳等。方中的人參能夠提升整體的療效,通過補氣來幫助脾胃運化,從而達到疏肝理脾的目的。此外,人參還能協同方中其他藥材,如青皮的疏肝解鬱、白芍的養血柔肝作用,共同發揮和諧臟腑、調理氣血的功能,使得該方劑在臨床上應用更加廣泛且有效。

青皮白芍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扶正祛邪: 青皮白芍湯以疏肝理氣、養血止痛為主,但脾虛濕盛者,則氣機阻滯,藥效難以發揮。白朮具有健脾燥濕之功,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並增強機體抵抗力,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白朮性甘溫,能緩解白芍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傷脾,同時還能與青皮等藥物協同作用,使藥效更為和緩、持久,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青皮白芍湯作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疏肝解鬱、調和營血。其組成成分多為具有行氣、活血、滋陰等功效的中藥材。其中包含茯苓這一藥材,其原因在於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效。在該方中加入茯苓,不僅能夠幫助調節體內水液代謝,促進濕氣排出,減輕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身體不適,如脹滿、水腫等症狀;同時,通過健脾益氣的作用,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有助於改善因肝脾失調引起的消化不良問題。

此外,茯苓還能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例如與青皮相配可增強疏肝理氣的效果;配合白芍則能更好地滋養肝血,調和營血。總體而言,茯苓在青皮白芍湯中的應用,對於整個方劑的功效提升及病證的全面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

青皮白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青皮性辛溫,白芍性苦寒,二者合用雖可疏肝理氣、養血止痛,但藥性偏燥。甘草性甘平,味甘可緩和青皮的燥烈,性平可中和白芍的寒涼,使藥性平和,避免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味甘,入脾經,能益氣健脾,緩和藥性,使青皮白芍湯更易被脾胃吸收,增強藥效。同時,甘草與白芍合用,還能增強其養血止痛的作用。

主治功效


青皮白芍湯

  • **功效:**主治中風(現代醫學稱為腦卒中)。

  • **組成:**青皮、白芍、柴胡、梔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 **青皮:**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利濕、止咳化痰、平肝息風等功效。

  • **梔子:**味苦、辛,性寒,歸心、肝、肺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等功效。

  •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青皮白芍湯是一款中藥方劑,由青皮、白芍、柴胡、梔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組成。具有主治中風(現代醫學稱為腦卒中)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青皮、白芍、柴胡、山梔、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瀉肝安脾。
《中國醫學大辭典》本方用法:清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青皮白芍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二。 組成:青皮、白芍、柴胡、山梔、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主治:瀉肝安脾。主治:中風。風木太過,淩虐中州,脾土受攻,求助於食,善饑消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