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君子湯

JIA WEI SI JUN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17%
心經 16%
胃經 14%
腎經 7%
肝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氣補脾: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養胃之效。四君子湯本身以補脾益氣為主,加入人參可增強其補益效果,更能扶正固本,改善氣虛體弱、脾胃不和等症狀。
  2. 提高藥效:人參能提高其他藥材的藥效,起到協同作用。例如,人參與茯苓、白朮、甘草共同作用,更能健脾益氣,化濕利水,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四君子湯中添加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精的功效。四君子湯本身偏於溫補脾胃,加入白朮可增強其健脾益氣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乏力、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2. 燥濕健脾:白朮還具有燥濕利水的作用,可以祛除脾胃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兼有濕氣者,白朮可以起到健脾燥濕的雙重作用,提高療效。

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針對脾胃虛弱、水濕停滯的情況。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其利水滲濕作用,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其健脾寧心作用,則可補益脾氣,提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慾不振、精神疲乏等。

因此,在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茯苓,能夠加強補脾益氣、利水滲濕的效果,更全面地改善脾胃虛弱、水濕停滯的病症。

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四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協調,避免藥物相剋,更好地發揮藥效。
  2. 補脾益氣:甘草性溫,入脾、肺經,能補中益氣,緩和四君子湯中其他藥物的燥性,避免燥傷脾胃,同時也能增強補氣作用,使補益效果更佳。

「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為:

  1. 疏肝解鬱: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可針對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四君子湯原本以補脾益氣為主,加入柴胡,可針對肝脾不和的患者,使氣機流通,達到調理脾胃、增進食慾的效果。
  2. 升陽解表: 柴胡亦有升陽解表之效,可針對氣虛表寒,伴有惡寒發熱、頭昏頭痛等症狀的患者,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在加味四君子湯中,柴胡可與其他藥物相配合,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加味四君子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行滯:枳殼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四君子湯偏於補益脾胃,而枳殼的加入可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補而不達、滯氣礙脾之弊,促進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2. 健脾助消化:四君子湯補益脾胃,但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僅補益不足,需加入枳殼理氣行滯,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增強補益效果。

主治功效


加味四君子湯:中醫古方,調養脾胃之良藥

  • 中藥方劑「加味四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柴胡、枳殼等六味藥材組成,具有補氣健脾、舒肝理氣、清熱化濕等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瀉、胸脅脹滿、口乾口渴等症狀。

  •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

  • 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 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清熱化痰等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健脾、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潤肺生津等功效。

  •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黃、止咳化痰等功效。

  • 枳殼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消脹、破氣行滯、降逆止嘔等功效。

  • 證屬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瀉、胸脅脹滿、口乾口渴者,可服用本方以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緩解腹脹腹瀉等症狀。

  • 本方亦可適用於肝氣鬱結、胸脅脹滿、口苦口乾者,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之症。

  • 本方具有清熱化濕之功,故亦可適用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口瘡舌苔黃膩者,以清熱化濕,利水消腫。

總體而言,加味四君子湯方劑是中醫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腹瀉、胸脅脹滿、口乾口渴等症狀的常用方劑,具有補氣健脾、舒肝理氣、清熱化濕等功效。在服用本方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藥量,並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利於藥效的發揮。

傳統服藥法


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炙)、黃耆、白扁豆(蒸)各等分。上為末。
每服2錢匕,湯點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四君子湯具有益氣健脾、和胃降逆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氣喘痤瘡肺結核胰臟炎霍亂瘧疾排尿困難神經性厭食症尿道炎膽囊炎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東醫寶鑑·內景篇》卷四引《得效》。 組成:四君子湯加肉豆蔻(煨)1錢,訶子(炮)1錢。 主治:氣虛泄瀉。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得效》卷六。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川芎、黃耆、甘草、罂粟殼(去蒂萼穰,切,蜜炒)各等分。 主治:久患痢疾,服藥巳多,而疾不癒者。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六。 組成:人參2錢,白朮2錢,茯苓2錢,甘草(炙)1錢,芍藥1錢,良薑1錢。 主治:霍亂轉筋吐瀉,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人參3錢,白朮5錢,茯苓3錢,甘草1分,柴胡1錢,枳殼5分。 主治:忍饑受餓,腹中空虛,時遇天氣不正,時寒時熱,遂至胸膈悶塞,宛如結胸者。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人參2兩,白朮2兩,肉桂3錢,北五味子3錢,茯苓1兩,甘草3錢。 主治:濕熱作痢,數日之後,腹不疼痛,如膿如血,陣陣自下,手足厥冷,元氣欲脫者。

加味四君子湯,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一。 組成:黨參(去蘆,米炒)1錢5分,茯苓1錢5分,羌活1錢5分,獨活1錢5分,白朮(淨)2錢,牛膝(鹽水炒)1錢,當歸1錢,炙草7分。 主治:鶴膝風陽虛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