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薊湯為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之經典方劑,方中伏龍肝實則為煅燒後的鐵鏽土,古時視為上品止血良藥。伏龍肝性溫,味甘、苦,入肝、脾經,具收斂止血、調和營血之效。在小薊湯中,以其收斂之性,輔助主藥小薊清熱涼血,共奏止血之功。同時,伏龍肝還能溫中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方中寒涼藥物不易傷害脾胃,確保整體療效平和而持久。此方適用於血熱妄行所致之各種出血症狀,如衄血、吐血、便血等,尤以尿血為最適應證,其涼血止血之效,深得古人推崇,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
小薊湯中加入桑寄生,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止血功效: 小薊湯以小薊為主,擅長涼血止血,而桑寄生則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兩者結合,既能涼血止血,又能補益肝腎,使止血效果更加穩固。
- 針對血熱兼虛,兼顧陰陽: 小薊湯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而桑寄生則可補益肝腎,陰虛則陽盛,桑寄生能滋陰降火,調節陰陽平衡,使止血效果更加持久。
小薊湯中加入續斷,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本止血: 續斷性味甘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血之效。小薊湯以涼血止血為主,而續斷能補益肝腎,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出血症狀,達到固本止血之效。
- 相輔相成: 小薊湯以小薊、地榆等涼血止血藥為主,而續斷則具有溫補作用,二者相輔相成,既能清熱涼血,又能溫補肝腎,使藥效更全面、更穏固,避免單純使用涼血藥可能導致虛寒的弊端。
小薊湯中加入地榆,主要是基於其涼血止血的功效。
小薊湯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而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其藥性與小薊、生地等藥物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清熱涼血,止血止痛,達到治療血熱妄行的目的。
此外,地榆還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因血熱妄行導致的腸道出血。因此,地榆的加入對於治療小薊湯所針對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薊湯為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之經典方劑,方中艾葉之應用,乃取其溫經止血、散寒除濕之效。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善於溫經止血,對婦人血虛寒凝所致之各種出血病症有獨到療效。此外,艾葉亦能行氣活血,溫通經絡,對於寒濕阻滯所導致的小便不利,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在小薊湯中,艾葉與小薊等涼血止血之品相配伍,既可增強全方止血之力,又能防止因過用寒涼而傷及脾胃陽氣,體現了中醫“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使得該方既能清熱涼血以治標,又能溫經止血以固本,從而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
小薊湯為清熱涼血之良方,其中阿膠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選用自有深意。阿膠乃由驢皮精煉而成,性平、味甘,歸肝、肺、腎三經,擅長滋陰補血、止血潤燥。在小薊湯中,阿膠與諸葯相輔相成,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衄血、吐血、便血等,阿膠能有效滋養陰血,增強血液凝固能力,促進止血。同時,阿膠還可滋潤肺腎,緩解因熱病所引起的乾咳少痰、口乾舌燥等症。因此,在小薊湯中加入阿膠,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止血效果,更兼顧了滋陰潤燥,使整體療效更趨完善。
小薊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止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小薊湯主要功能為涼血止血,但若出血過多,耗傷血氣,則需要補血以助止血。當歸補血作用,可避免單純止血造成氣血兩虛,使止血效果更持久。
- 活血化瘀: 當歸活血化瘀,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的情況,進一步提高止血效果。小薊湯所治之血癥,多與血熱瘀滯有關,加入當歸可協同小薊涼血止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小薊湯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血涼血: 赤石脂性寒,味甘澀,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的功效。小薊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赤石脂能有效清熱涼血,促進血液凝固,達到止血效果。
- 收斂固澀: 赤石脂入肝、脾經,能收斂固澀,有助於止血,同時也能收斂腸道,改善腹瀉等症狀,輔助小薊湯整體療效。
赤石脂在小薊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清熱涼血、止血止瀉的效果。
小薺湯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小便出血等症狀。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了多種草藥,其中厚朴作為一味重要的輔助藥材被加入。厚朴味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消積、行氣之效。在小薺湯中使用厚朴,主要是利用其能調理脾胃的功能,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對於血液的生成和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厚朴還能幫助消除濕熱,避免濕熱下注膀胱,從而加重血尿的情況。在整個方劑中,厚朴與其他藥材如小薺、生地黃等配合使用,既增強了清熱涼血的作用,又能兼顧到脾胃的調理,使整體療效更為全面和穩定。總體而言,厚朴在小薺湯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通過多角度調節機體,達到治療目的。
小薊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小薊的寒性: 小薊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之效。兩者配伍,可以緩解小薊的寒性,避免其寒性過強而損傷脾胃。
- 促進藥物吸收: 生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物吸收的作用。加入生薑,可以幫助小薊更好地發揮止血涼血的功效,提高藥物療效。
小薊湯以「小薊」為主要藥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止血: 小薊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功效。其能有效治療因熱毒壅滯、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
- 針對肝經熱毒: 小薊湯常用於治療肝經熱毒所導致的出血症,如肝熱目赤、口乾舌燥、尿血等。小薊的清熱涼血之效,可有效清除肝經熱毒,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因此,小薊湯以「小薊」為主要藥材,可有效清熱涼血、止血生肌,治療肝經熱毒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
主治功效
小薊湯為中醫治療婦女崩漏症的經典方劑之一,主治各種崩漏,無論病勢輕重。
生薑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桑寄生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小薊具有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三大傳統代功效。
總結:小薊湯由伏龍肝、桑寄生、續斷、地榆、艾葉、阿膠、當歸、赤石脂、厚朴、生薑、小薊等11味中藥組成,具有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婦女患崩漏症,無論病勢輕重。
傳統服藥法
小薊(去梗)。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均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薊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驗方》。 組成:小薊(去梗)。 主治:衄血。
小薊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組成:小薊1把(淨洗)。 主治:鼻窒塞,氣息不通。
小薊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三。 組成:小薊(銼)2兩,雞蘇(銼)1兩,青竹茹(新竹,取)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2兩,生地黃(切碎)2兩。 主治:乳石發動,鼻衄,頭痛,壯熱,遍身疼痛,煩悶。
小薊湯,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伏龍肝1斤(先于盆中,以水2鬭,令碎,澄清,取1鬭2升用),桑寄生3兩,續斷3兩,地榆3兩,艾葉3兩,阿膠2兩,當歸2兩,赤石脂2兩,厚朴2兩,生薑5兩,小薊根3兩。 主治:婦人崩中,無問遠近。
小薊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小薊莖葉(洗、切、研,服汁)1盞,生地黃汁1盞,白朮半兩(細銼)。 主治:補陰。主治:陰虛陽搏,爲熱所乘,傷於衝任,血得熱則流散,衝任不能收。經候過多,遂至崩漏,色鮮明如水下,得溫則煩,至於昏悶,其脈數疾微小爲順,大者逆。氣血兩虛,內熱太甚,崩中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