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十二味

GONG ZHONG SHI ER WE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3%
腎經 10%
胃經 7%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宮中十二味為滋補強壯之方,黃耆能補益元氣,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外邪入侵,提升整體免疫力。
  2. 扶正祛邪:黃耆能增強人體正氣,抵禦外邪,使邪氣無處藏身,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宮中十二味主要針對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黃耆能補益氣血,提升正氣,使身體更有抵抗力。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行氣,止痛止痙: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宮中十二味以調經止痛為主,川芎能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經痛、頭痛、腹痛等症狀。
  2. 升陽舉陷,改善頭面部症狀:川芎能升舉陽氣,改善頭面部氣血運行,對於宮中婦女常見的頭昏眼花、面部蒼白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總而言之,川芎在宮中十二味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活血行氣、止痛止痙、升陽舉陷的功效,對於治療婦科疾病,尤其是經期相關的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宮中十二味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調經: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宮中十二味方旨在滋陰補血、調理氣血,而當歸的補血作用恰好能滿足此需求,尤其對女性經期不調、血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緩解血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宮中十二味方中也包含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與當歸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活血效果,適用於各種血瘀症狀。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宮中十二味方劑旨在調和氣血、滋陰養血,白芍的養血作用可以改善女性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等問題,同時柔肝疏肝,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乳房脹痛、經行不順等症狀。
  2. 和脾止瀉: 白芍亦可健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加入白芍,有助於改善女性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增強體質。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原因在於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安神之效。

方劑中以菟絲子補益腎氣,並配合其他藥材如山藥、枸杞等,共同達到滋陰補腎、益精填髓、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荊芥性辛溫,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麻疹、風疹等症。宮中十二味方劑多用於治療婦人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等症,而這些疾病往往與風寒濕邪入侵有關,荊芥可疏散外邪,改善病症。

其二,荊芥入肺經,可宣肺解表,清熱解毒。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許多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金銀花、連翹等,荊芥與之搭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更好地治療婦人疾病。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性味平和,兼具行氣與燥濕之效: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行氣散結,燥濕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宮廷女性常見的胸悶氣滯、痰濕阻滯等症狀。
  2. 厚朴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相宜:厚朴與其他藥材如茯苓、白術、甘草等搭配,可增強其行氣化濕、健脾益氣的功效,有助於調節氣血、改善體質,達到整體療效。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由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祛風散寒: 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散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驅寒藥材配合,可有效提升整體散寒效果。

二、通絡止痛: 羌活具通絡止痛之效,可舒筋活絡,解除經絡阻滯,對於風寒引起的疼痛,如肩頸疼痛、腰腿疼痛等,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與方劑中其他活血化瘀藥材相輔相成,可更有效地消除疼痛。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含有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川貝母性寒,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咳痰、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川貝母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緩解因肺熱引起的胸悶、氣喘等症狀。在「宮中十二味」中,川貝母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其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效果,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疾病。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艾葉,主要原因有二:

  1. 溫經止痛:艾葉性溫,味苦辛,入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之功效。宮中十二味方劑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等,艾葉的溫經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2. 驅寒除濕:艾葉還具有驅寒除濕的作用,可溫暖子宮,改善寒濕凝滯所致的各種症狀。宮中十二味方劑中,艾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改善女性寒濕體質,預防疾病。

綜上所述,艾葉在宮中十二味方劑中起著溫經止痛、驅寒除濕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峻猛或偏寒偏熱的藥物,使藥性平和,不易傷及脾胃。宮中十二味方劑中,包含多種藥性偏寒或偏熱的藥材,加入甘草可平衡藥性,使其更適合人體服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可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提高藥物整體的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可增強補氣效果,與桂枝搭配,可增強溫經散寒的效果。

宮中十二味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嘔、解表發汗之功效。宮中十二味方多用於治療寒證,如脾胃虛寒、寒凝血瘀等,生薑的溫散之性可助藥力直達病所,提高藥效。

2. 調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生薑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減少對脾胃的刺激,避免寒涼藥物可能帶來的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同時,生薑也能緩解某些藥材的毒性,例如附子、川烏等,提高藥物安全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宮中十二味 」,主要成分有:黃耆,川芎,當歸,白芍,菟蕬子,荊芥,厚朴,羌活,川貝母,艾葉,甘草,生薑。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艾葉性溫,味苦、辛,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中藥方劑「 宮中十二味 」,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補氣益血、健脾暖胃、益氣補虛、溫經通絡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炙黃耆、川芎、當歸身、白芍藥、菟絲子、荊芥、厚朴(薑汁炒)、羌活、川貝母、炒枳殼、廣艾、甘草、生薑。
催生。
水煎服。服至7-9月,每月服2-3劑,產時再服3-4劑,即易於分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宮中十二味是一首補氣養血、調和陰陽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白帶、崩漏、帶下、產後血虛、產後風寒、產後風熱、產後惡露不盡、產後虛勞、產後乳汁不足等症。但是,宮中十二味性溫,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宮中十二味, 出處:《成方便讀》卷四。 組成: 宮中十二味(《成方便讀》卷四。)出處:《成方便讀》卷四。組成:炙黃耆、川芎、當歸身、白芍藥、菟絲子、荊芥、厚朴(薑汁炒)、羌活、川貝母、炒枳殼、廣艾、甘草、生薑。主治:催生。 。 主治:催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