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飲

AN TA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產無憂方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9%
心經 13%
肺經 13%
腎經 8%
胃經 7%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2%
膀胱經 1%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飲中包含當歸,其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安胎固胎: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孕婦若血虛或氣血不足,容易出現胎動不安、小腹墜脹等症狀,而當歸能補血活血,使氣血充盈,有助於安胎固胎,穩定胎兒。
  2. 滋陰養血,潤燥滑腸: 當歸亦有滋陰養血、潤燥滑腸的功效,可緩解孕婦因氣血虧虛導致的便祕等症狀,有助於維持孕期身體的平衡。

總而言之,安胎飲中加入當歸,可有效改善孕婦血虛氣虛等症狀,達到安胎固胎的效果,並促進孕婦健康。

安胎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孕婦常因氣滯血瘀導致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川芎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達到安胎的效果。

2. 溫經散寒: 川芎性溫,可溫經散寒,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胎動不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總而言之,川芎在安胎飲中起到了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安胎,保障母嬰安全。

安胎飲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止痛安胎: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調經止痛的功效。孕婦懷胎期間,肝氣易鬱,容易出現腹痛、腰痠等症狀,白芍可舒緩肝氣,緩解疼痛,進而達到安胎的作用。
  2. 斂陰固精,防止滑胎: 白芍具有斂陰固精的作用,可防止胎兒滑脫。懷孕期間,孕婦體質較虛弱,容易出現陰虛血少、胎氣不固的情況,白芍可以滋補陰血,固攝胎氣,避免滑胎發生。

因此,安胎飲中加入白芍,可有效緩解孕婦孕期不適,起到養血安胎的效果。

安胎飲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咳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懷孕期間,孕婦體質較為虛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引發咳嗽、痰多等症狀。川貝母可以有效緩解孕婦的咳嗽症狀,避免咳嗽過於劇烈而刺激胎兒,造成胎動不安。
  2. 清熱降火: 川貝母還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孕婦容易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川貝母可以清熱解毒,緩解孕婦的不適,為胎兒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安胎飲中加入菟絲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固腎安胎的功效。菟絲子味甘性溫,入腎經,能補腎益精,固腎安胎。

  • 補腎益精: 菟絲子可以補益腎氣,提高腎臟功能,從而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胎兒不穩、易於滑胎等情況。
  • 固腎安胎: 菟絲子能固攝腎精,防止腎精外泄,進而穩定胎兒,減少流產的風險。

因此,將菟絲子加入安胎飲中,可以有效地改善腎虛所致的胎兒不穩,起到固腎安胎的作用,提高妊娠成功率。

安胎飲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胎: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益氣生津等功效。孕婦胎氣不足,容易導致胎動不安、滑胎等問題,而黃耆能補益元氣,固護胎兒,穩定胎位,防止滑胎。
  2. 扶正祛邪:安胎飲中常配合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共同扶正祛邪,提高母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減少因外邪侵襲導致的滑胎風險。黃耆作為補氣要藥,有助於整體提升母體的正氣,增強抵抗力,保障母嬰健康。

安胎飲中包含厚朴,主要原因如下:

  1. 厚朴行氣止嘔: 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行氣化濕、止嘔降逆之功效。孕婦常因氣滯血瘀、脾胃不和而出現噁心嘔吐,厚朴可疏通氣機,消除嘔吐不適,有助安胎。
  2. 厚朴降逆止瀉: 厚朴可降胃氣,止嘔逆,並能固腸止瀉。孕期腸胃功能易受影響,出現腹瀉等不適,厚朴可起到調節腸胃功能,緩解腹瀉,穩定胎兒的功效。

安胎飲中加入荊芥,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荊芥性辛溫,具有解表散風之效,看似與安胎相悖。但安胎飲中,荊芥主要用於治療孕婦因風寒所致的胎動不安。風寒之邪易傷胎氣,導致胎兒不安,甚至有滑胎的風險。荊芥能驅散風寒,溫通經絡,可緩解胎動不安,進而起到安胎的作用。

因此,安胎飲中加入荊芥,並非單純追求其解表功效,而是根據其溫經散寒之效,針對孕婦風寒所致的胎動不安,起到安胎的作用。

安胎飲中加入艾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止血: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的功效,可溫暖子宮,改善宮寒,並止住因血虛或寒凝所致的胎動不安、滑胎、流產等症狀。
  2. 固攝胎氣: 艾葉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固攝胎氣,防止胎兒滑脫,使胎兒穩固在母體內,達到安胎的效果。

此外,艾葉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預防感染,進一步提高安胎的效果。

安胎飲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懷孕初期,孕婦常因體內激素變化而出現噁心嘔吐,稱為「妊娠惡阻」。生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嘔吐症狀,幫助孕婦安胎。
  2. 行氣止痛: 生薑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孕婦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狀。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胎動不安,生薑也能起到溫經活血、安胎的作用。

總而言之,安胎飲中加入生薑,是為了溫中止嘔、行氣止痛,幫助孕婦安胎。

安胎飲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其 疏風解表、止痛 的功效,用於治療孕婦因風寒外襲所致的胎動不安、小腹疼痛等症狀。

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肝經,可疏散風邪,止痛止癢。對於孕婦因風寒外邪侵犯所導致的胎兒不安,透過疏散風寒,解除表邪,可有效減緩胎動,緩解疼痛,達到安胎的效果。

安胎飲中加入枳殼,乍看之下令人不解,因為枳殼性味苦寒,具行氣消痞、破氣散結之效,容易造成滑胎。然而,安胎飲的組成中,往往會配伍其他藥材,如白芍、甘草等,以緩和枳殼的寒性,並發揮其特殊的功效。

枳殼在安胎飲中,主要的作用是疏肝理氣。懷孕期間,婦女容易出現肝氣鬱結,導致胎兒不安,甚至滑胎。枳殼可疏解肝氣,緩解胸悶、腹脹、脅肋疼痛等症狀,從而起到安胎的作用。同時,枳殼還能調節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進一步增強安胎效果。

安胎飲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安胎飲中常含有性寒或性燥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更安全有效地達到安胎效果。
  2. 補脾益氣: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虛症狀的作用。懷孕期間,女性體質容易虛弱,脾胃功能也容易受影響,導致氣血不足,容易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加入甘草可以補益脾氣,促進氣血生成,進一步穩定胎兒狀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胎飲」介紹

「安胎飲」是中醫常用於安胎保胎的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川貝母、菟蕬子、黃耆、厚朴、荊芥、艾葉、生薑、羌活、枳殼和甘草。

● 當歸: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歸肝、心、脾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造血。

● 川芎:

  • 性味:辛、溫。
  • 歸經:歸肝、膽、心包經。
  •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活血、消腫止痛、除煩。

● 白芍:

  • 性味:酸、甘,微寒。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養血調經、斂陰止汗、平抑肝火、緩中止痛、養陰清熱。

● 川貝母:

  • 性味:甘、微苦,寒。
  • 歸經:肺經。
  • 功效:清肺熱、化痰止咳、潤肺生津、止咳化痰、平喘、鎮咳。

● 菟蕬子:

  • 性味:甘、微酸,溫。
  • 歸經:肝、腎經。
  • 功效:補腎固精、壯陽益氣、益氣養血、生津止渴、安胎止血。

● 黃耆:

  • 性味:甘、微苦,溫。
  • 歸經:脾、肺經。
  • 功效:補氣固表、益氣生陽、健脾和胃、益氣補虛、生津止渴、利水消腫。

● 厚朴:

  • 性味:辛、苦,溫。
  • 歸經:肺、脾經。
  • 功效:行氣消積、化濕和胃、降逆止嘔、溫中緩下、利水消腫、止咳平喘。

● 荊芥: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散風寒、解表發汗、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行氣活血、止血、透疹、止癢。

● 艾葉:

  • 性味:苦、辛,溫。
  • 歸經:脾、肝、腎經。
  • 功效:溫經止血、祛寒止痛、安胎保胎、理氣止痛、溫經散寒、止血、止癢、殺蟲、止血。

● 生薑: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脾、胃經。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健脾和胃。

● 羌活: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膀胱經。
  •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祛風除濕。

● 枳殼:

  • 性味:苦、辛,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行氣消積、導滯下氣、寬胸理氣、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

●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補脾益氣、清熱生津、安神、化痰止咳、補血活血。

「安胎飲」主治功效:

  • 胎動不安:胎兒在子宮內活動頻繁或異常。
  • 腰痠:腰部痠痛或不適。
  • 小腹下墜微痛:腹部下部有輕微疼痛或墜脹感。
  • 氣血虛弱:身體氣血不足,導致身體虛弱。
  • 倦怠少食:感到疲倦、懶惰,食慾不振。
  • 面色蒼白:臉色蒼白或沒有血色。
  • 頭暈:感到頭部暈眩或昏沉。
  • 陰道少量出血:陰道有少量的出血或點狀血漬。
  • 孕婦外感咳嗽:孕婦因外感風寒或暑熱引起的咳嗽。

總結: 「安胎飲」是中醫常用的安胎保胎方劑,由當歸、川芎、白芍、川貝母、菟蕬子、黃耆、厚朴、荊芥、艾葉、生薑、羌活、枳殼和甘草組成。該方劑具有補氣血、益氣養血、安胎保胎的功效,常

傳統服藥法


熟地、當歸、茯苓、甘草、川芎、白朮、半夏、阿膠、地榆、白芍。

相關疾病


胎動不安下腹部痛咳血經常疲勞想睡梅尼爾氏病貧血前列腺炎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腰痛暈眩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飲,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艾葉、川斷、杜仲、香附、牡蠣、黃芩、地榆、黃耆、川芎、當歸、白芍、熟地、人參、茯神、白朮。 主治:血崩。

安胎飲,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澤蘭葉5錢,黃芩3錢(炒),遼沙參6錢,白芍2錢(炒),砂仁1錢(炒),骨皮1錢半,麥冬1錢半(去心),生草1錢。 主治:婦人血熱,懷胎數月後,動而不安,或向上頂。

安胎飲,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澤蘭葉5錢,黃芩3錢(炒),遼沙參6錢,白芍2錢(炒),砂仁1錢(炒),骨皮1錢半,麥冬1錢半(去心),生草1錢。 主治:婦人血熱,懷胎數月後,動而不安,或向上頂。

安胎飲,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四君合四物加陳皮、紫蘇、葛根、前胡、大腹皮、砂仁、竹茹、生薑、大棗。 主治:清痰,溫胃,安胎。主治:妊娠胃氣不調,風冷乘虛,水飲停結積聚,妨食嘔逆,甚則傷胎,自受妊3-9月皆患而不癒者。

安胎飲,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四君合四物加陳皮、紫蘇、葛根、前胡、大腹皮、砂仁、竹茹、生薑、大棗。 主治:清痰,溫胃,安胎。主治:妊娠胃氣不調,風冷乘虛,水飲停結積聚,妨食嘔逆,甚則傷胎,自受妊三月至九月皆患而不癒者。

安胎飲,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 安胎飲(《慈幼新書》卷首。)出處:《慈幼新書》卷首。組成:白朮1錢,當歸1錢,紫蘇1錢,條芩1錢,川芎8分,白芍7分,砂仁6分(炒),香附(炒)6分,人參5分,陳皮5分,炙甘草3分,苎根2錢。主治:安胎。 。 主治:安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