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門全書

《瘋門全書》,這部清代由肖曉亭所著的醫學專著,是中國傳統醫學史上針對麻瘋病(又稱癘瘋)治療與研究的一部重要里程碑。此書的問世,不僅填補了當時醫學界對此頑疾系統性認識和治療方法的長期空白,更體現了醫者面對複雜難愈疾病時,孜孜以求、仁心濟世的精神。麻瘋病自古以來就是令人畏懼的疾病,其毀容、致殘的特性及高度的傳染性,常使患者飽受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同時遭受嚴重的社會歧視與隔絕。在這種背景下,肖曉亭憑藉其深厚的醫學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傾力撰寫此書,旨在為苦難中的患者帶來希望,並為後世醫者提供明確的治療指引。

此書的誕生並非一帆風順,從書中多篇序言可見其歷經波折的出版過程,這也側面反映了此書在當時被寄予的厚望與其珍貴價值。肖曉亭完成書稿後,希望能將其廣為流傳,造福更多患者,而非藏諸私家或作為牟利工具。他將書稿託付給好友劉全石先生,劉先生亦視之為重任,計畫刊刻萬本分送,尤其重視在麻瘋病高發的地區如廣東推廣。然而,劉先生與肖曉亭先生相繼離世,書稿的出版一度延宕,最終由劉先生的兒子東昌君與袁春臺等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方得以付梓。這段歷程不僅彰顯了肖曉亭的無私醫德,也突顯了繼承者們對此書價值的高度認可及對完成前人遺願的責任感,尤其是在廣東這樣「多麻瘋」的地區,此書的出版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瘋門全書》內容架構嚴謹,層層深入。首先,在病因病機的探討上,書中明確指出麻瘋病主要由「濕熱相搏」所致,並與地域環境緊密相關,特別強調了東南濕熱地區的影響,認為地氣所生的濕熱、濁穢之氣是重要外因,與人體氣血虛弱等內因相互作用,導致邪氣侵襲營衛,凝滯於筋絡、皮膚及臟腑。這一認識深化了對麻瘋病複雜病因的理解,擺脫了單一歸因的局限。序言中提到,病因非僅關乎天(六淫)、人(七情),更主於地氣,這一觀點對於理解地方性疾病的發生具有啟示意義。

書中最具開創性的貢獻之一,是將麻瘋病細緻地分為36種類型。在當時對此病認識模糊、往往籠統而論的背景下,這種系統性的分類無疑是巨大的進步。書中對每種類型的病因、症狀特徵、發展規律進行了詳細描述與辨析,如區分了「大麻瘋」、「暑濕瘋」、「紫癜瘋」、「胎毒瘋」等,為臨床精準辨證施治奠定了基礎。這種依據病症表現進行細化的方法,極大提高了治療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改變了以往單一方劑或粗略辨證難以奏效的困境。

在治療方法上,《瘋門全書》強調辨證論治與內外結合。書中提出了「內治九法」和「外治六法」,構建了一套全面的治療體系。內治九法涵蓋了扶正祛邪、調理氣血等多個層面的原則,指導醫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方劑。外治六法則針對病灶外部表現,包括針灸、熏洗、塗擦等方法,與內服藥物相互配合,從整體和局部兩個維度同時作用。書中收錄並闡釋了多種經典方劑,並提供了靈活加減的思路,這些方劑如「小神丸」、「蒺藜散」、「涼肝八寶丹」等,均是肖曉亭基於長期臨床實踐驗證有效的方藥組合。序言中提到作者採用「仲景六經之法」,這表明他在治療思路上承襲了經方派辨證嚴謹、立法周全的特點,並將其靈活應用於麻瘋病的治療,這是在前人基礎上的重要發展。

此外,書中對預防與調養也給予了充分關注。肖曉亭認識到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倡導改善生活條件,避免濕熱之氣的侵襲。同時,他詳細列舉了治療過程中的飲食禁忌、起居注意事項及情志調養,強調患者自身的配合對於康復至關重要。這部分內容體現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以及注重患者整體狀態的全面護理理念。

《瘋門全書》的理論特色與貢獻,首先在於其對麻瘋病病症的系統性分類與詳盡的辨證施治體系,這在中醫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次,書中彙集並優化了大量實用方劑與治療經驗,為臨床提供了豐富的工具箱。再次,強調內外兼治、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理念,符合中醫整體觀的思想,提高了治療效果。最後,書中對預防和調養的重視,也體現了全面的健康管理意識。序言中,袁世熙稱讚此書「論證精細,處藥和平,而又曲盡變態,得心應手」,足見其在臨床應用上的精妙與實效。作者將書稿無私託付好友,不傳子孫以射利,更是展現了高尚的醫德和廣濟眾生的宏願。

儘管《瘋門全書》成書於傳統醫學時代,其中關於病因的某些表述帶有時代局限性(如將其與「地氣」、「殺厲之氣」等聯繫),且對麻瘋病傳染性的認識與現代醫學有所不同,但其在辨證論治、方藥應用、內外治法結合及預防調養等方面的思想與實踐,對後世中醫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的許多方劑至今仍在中醫臨床中被借鑑用於治療疑難皮膚病。其對特定疾病進行系統分類和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為後來的醫學專著提供了範例。此書不僅是研究麻瘋病在中醫藥發展史上的珍貴文獻,也是了解清代地方病診療水平的重要參考。

總而言之,《瘋門全書》是肖曉亭基於豐富臨床經驗,融匯歷代醫學思想,並加以創新發展而成的經典之作。它以其詳盡的病症分類、系統的治療方案、實用的方劑指導以及全面的預防調養理念,為當時乃至後世麻瘋病的診療提供了重要依據。這部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醫學內容本身,更在於其背後所承載的醫者仁心、學術傳承以及克服萬難也要讓醫學知識惠及眾生的偉大情懷。它提醒我們,面對疾病的挑戰,系統的研究、實踐的驗證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是推動醫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述古八則 (1)

述古八則 (2)

麻瘋二十一論 (1)

麻瘋二十一論 (2)

麻瘋二十一論 (3)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1)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2)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3)

五不治(輕亦可治)

五主治

內治九法

外治六法

瘋門總論

瘋門總藥

正治諸方 (1)

正治諸方 (2)

正治諸方 (3)

正治諸方 (4)

正治諸方 (5)

正治諸方 (6)

正治諸方 (7)

正治諸方 (8)

正治諸方 (9)

正治諸方 (10)

正治諸方 (11)

正治諸方 (12)

正治諸方 (13)

正治諸方 (14)

變治諸方 (1)

變治諸方 (2)

攻下諸方

外治諸方 (1)

外治諸方 (2)

外治諸方 (3)

外治諸方 (4)

針法

灸法

燒法

熏洗法

點痣法

瘰癧爛法

雷火針法

千金方 (1)

千金方 (2)

千金方 (3)

千金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