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亭

瘋門全書

《瘋門全書》是清代肖曉亭專注於治療麻瘋病(癘瘋)的醫學著作,全書系統地記錄了麻瘋病的成因、分類、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該書不僅在醫學理論上有所突破,還提供了具體實用的方劑與臨床經驗,為後世中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背景與目的

麻瘋病自古以來被視為一種頑疾,其嚴重性和傳染性使患者往往遭受社會排斥與孤立。肖曉亭秉承“醫乃仁術”的精神,基於長期臨床實踐,撰寫《瘋門全書》。此書不僅彙總了歷代對麻瘋病的認識,還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辨證施治的方法,旨在解決此病“久治不癒”的困境,並推廣正確的治療觀念。


二、主要內容與結構

全書分為理論探討、病症分類、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四大部分,涵蓋了癘瘋病的各個層面。

1. 病因與病機

  • 麻瘋病主要由濕熱相搏所致,尤其多見於東南濕熱地區。書中強調,外感濕熱之邪與內因的氣血虛弱是此病的重要成因。
  • 提出“氣虛則邪易入,血虛則邪易凝”的理論,並詳細解析濕熱如何傷害營衛,導致筋絡、皮膚及內臟損害。

2. 病症分類

  • 本書將麻瘋病細分為36種不同類型,如“大麻瘋”、“暑濕瘋”、“紫癜瘋”、“胎毒瘋”等,並根據症狀特徵進行辨析。
  • 每種病症均有詳細的病因、表現與進展描述,便於臨床辨證施治。

3. 治療方法

  • 內治九法:包括統治、分治、補治、瀉治等多種治療原則,根據患者的病因與病機,靈活選擇治療策略。
  • 外治六法:針對麻瘋病的外部病變,提出針法、灸法、熏洗等方法,強調內外結合治療。
  • 書中特別介紹了多種經典方劑,如“小神丸”、“蒺藜散”、“涼肝八寶丹”等,並根據不同病情提供加減運用的指導。

4. 預防與調養

  • 強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禁忌,尤其是飲食、起居及房事的注意事項。
  • 書中指出,濕熱環境是癘瘋病高發的重要原因,應注重改善生活條件,減少環境中的濕熱之氣。

三、理論特色與貢獻

  1. 詳盡的分類與辨證施治

    • 《瘋門全書》是中醫史上首部對麻瘋病進行系統分類的專著,首次詳細梳理了病症的輕重、表裡及虛實等特徵,極大地豐富了對此病的認識。
  2. 實用性強的治療方案

    • 書中彙總了大量經典方劑,並基於臨床實踐進行創新和優化,提供了治療麻瘋病的具體參考。
  3. 內外兼治的治療理念

    • 提出內治與外治結合的整體觀,強調內服方劑以調理氣血,外用針灸及熏洗以清熱解毒,全面應對麻瘋病的複雜病機。
  4. 預防觀念的推廣

    • 提倡“治未病”的理念,強調防患於未然,對於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降低病情惡化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四、現代價值與啟示

  1. 臨床實踐的啟發

    • 書中的方劑與治療方法至今仍在中醫臨床中應用,尤其是在對疑難皮膚病的診治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2. 醫學教育的重要參考

    • 《瘋門全書》為後世提供了麻瘋病的完整理論體系,成為中醫學生學習皮膚病和感染病的重要教材。
  3. 公共健康的警示

    • 書中強調環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為現代公共健康領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五、結語

《瘋門全書》是一部以實踐為基礎、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醫學經典,對麻瘋病的治療、預防和分類提供了詳盡指導。肖曉亭以仁醫之心,為解決麻瘋病的困境作出了傑出貢獻。該書不僅是中醫學的珍貴遺產,更對現代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啟發我們以更加全面的視角探索疾病的診治與防控之道。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述古八則 (1)

述古八則 (2)

麻瘋二十一論 (1)

麻瘋二十一論 (2)

麻瘋二十一論 (3)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1)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2)

麻瘋三十六種辨症圖說 (3)

五不治(輕亦可治)

五主治

內治九法

外治六法

瘋門總論

瘋門總藥

正治諸方 (1)

正治諸方 (2)

正治諸方 (3)

正治諸方 (4)

正治諸方 (5)

正治諸方 (6)

正治諸方 (7)

正治諸方 (8)

正治諸方 (9)

正治諸方 (10)

正治諸方 (11)

正治諸方 (12)

正治諸方 (13)

正治諸方 (14)

變治諸方 (1)

變治諸方 (2)

攻下諸方

外治諸方 (1)

外治諸方 (2)

外治諸方 (3)

外治諸方 (4)

針法

灸法

燒法

熏洗法

點痣法

瘰癧爛法

雷火針法

千金方 (1)

千金方 (2)

千金方 (3)

千金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