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亭

《瘋門全書》~ 正治諸方 (7)

回本書目錄

正治諸方 (7)

1. 正治諸方

初服方

節羌活,漂蒼朮,荊芥穗,北防風,銀柴胡,黑元參,京赤芍,片黃芩,白蘚皮,老枳殼,淨銀花,條甘草

水煎。服四劑。

次服方

羌活,細辛,白芷,生地,條防風,知母,黃芩,川芎,甘草

水煎。服二劑。

三服方

大黃,朴硝,銀花,桃仁,枳殼,云連,黃柏,黃芩,元參

水煎。服三劑。

四服方

荊芥,北防風,川烏(童便浸後米汁煮),白附子(薑汁蒸),天麻,殭蠶(薑汁蒸),蒺藜(水提過炒去刺),獨活,元參,風子,土麻仁(洗去土炒),苦參,赤芍,黃柏,銀花,條甘草,枳殼

水煎。服十劑。以上依次空心服。俱不加引。

五服方

元參(二兩),赤芍(一兩),土麻仁(一斤),枳殼(二兩),銀花(一兩),蒺藜(一斤),白芷(二兩),獨活(二錢),風子(一斤),制川烏(一隻),北防風(十兩),蘄蛇(十二兩)

蛇去頭尾。用熱酒浸二三日。秋冬浸六日。浸松後去骨蒸熟。焙乾研末。和前藥蜜為丸。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四錢。茶送下。

麻木不仁方

有麻木而未出現者。此數方治之。然不若何首烏散尤妙。

白花蛇(二錢),蒺藜(七錢),白附子(兩半),殭蠶(一兩),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川連(五錢),焦梔仁(一兩)

蜜為丸。早晚各服五錢。茶送下。服此丸十日。即服宣毒去風湯三五劑。連續間服勿停。

宣毒去風湯

川連,黃柏,黃芩,元參,赤芍,梔仁,續斷,花檳榔,大黃,朴硝,石膏末,銀花,荊芥,北防風,鮮皮,獨活

燈心引。朴硝後下。

不仁丸(第二)

白花蛇(二兩),白附子(五錢),殭蠶(五錢),蒺藜(七兩),風子肉(五錢),靈仙(五錢),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黃柏(一兩),梔子(一兩)

蜜為丸。照前服法。

不仁神效丸

豨薟草,蒼耳子,靈仙,北防風,白附子,殭蠶,黃柏,黃芩,川樸,赤芍,梔仁,銀花,歸尾,黑丑牛,生大黃,朴硝,甘草,石膏

燈心引。

初服方

羌活,靈仙,獨活,防風,薄荷,菖蒲,苦參,黃柏,烏藥,枳殼,木通,牛膝,桃仁,大黃,朴硝,甘草

水煎。燈心四十根為引。空心服五六劑。即服再造散。

三花飲

菊花,銀花,紅花,艾絨,藿香,甘松,白芷,蟬蛻,殭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蒺藜,蔓荊,川芎,歸尾,甘草

燈心引。

解毒湯,輕者服此。

荊芥,蒼朮,羌活,白芷,黃柏,黃芩,丹皮,赤芍,大黃,當歸,川芎,枳殼,澤瀉,甘草,銀花

燈心引。食遠服。

二次解毒湯,不必下者服此。下後亦服此。

荊芥,防風,白芷,鮮皮,元參,歸尾,赤芍,丹皮,黃柏,黃芩,木通,銀花,甘草

白話文:

初次服藥方

羌活、漂過的蒼朮、荊芥穗、北防風、銀柴胡、黑元參、京赤芍、片黃芩、白蘚皮、老枳殼、淨銀花、條甘草,用水煎煮。服用四劑。

第二次服藥方

羌活、細辛、白芷、生地、條防風、知母、黃芩、川芎、甘草,用水煎煮。服用二劑。

第三次服藥方

大黃、朴硝、銀花、桃仁、枳殼、云連、黃柏、黃芩、元參,用水煎煮。服用三劑。

第四次服藥方

荊芥、北防風、用童子小便浸泡後再用米湯煮過的川烏、用薑汁蒸過的白附子、天麻、用薑汁蒸過的殭蠶、用水泡過並炒過去除刺的蒺藜、獨活、元參、風子、洗淨泥土並炒過的土麻仁、苦參、赤芍、黃柏、銀花、條甘草、枳殼,用水煎煮。服用十劑。以上藥方依序空腹服用,都不需要加藥引。

第五次服藥方

元參(二兩)、赤芍(一兩)、土麻仁(一斤)、枳殼(二兩)、銀花(一兩)、蒺藜(一斤)、白芷(二兩)、獨活(二錢)、風子(一斤)、製過的川烏(一隻)、北防風(十兩)、蘄蛇(十二兩)。將蛇去除頭尾,用熱酒浸泡二三天,秋冬季浸泡六天。浸泡鬆軟後去除骨頭,蒸熟後烘乾磨成粉末。將蛇粉末與前面的藥材混合,用蜂蜜製成藥丸。每日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服用四錢,用茶送服。

麻木不仁的治療方

對於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麻木症狀的人,可以使用以下幾種藥方治療。但效果不如何首烏散來得好。

白花蛇(二錢)、蒺藜(七錢)、白附子(兩半)、殭蠶(一兩)、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川連(五錢)、焦梔仁(一兩)。用蜂蜜製成藥丸,早晚各服用五錢,用茶送服。服用此藥丸十天後,接著服用宣毒去風湯三至五劑,持續間隔服用不要停。

宣毒去風湯

川連、黃柏、黃芩、元參、赤芍、梔仁、續斷、花檳榔、大黃、朴硝、石膏末、銀花、荊芥、北防風、鮮皮、獨活。用燈心草引藥,朴硝最後放入。

不仁丸(第二方)

白花蛇(二兩)、白附子(五錢)、殭蠶(五錢)、蒺藜(七兩)、風子肉(五錢)、靈仙(五錢)、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黃柏(一兩)、梔子(一兩)。用蜂蜜製成藥丸,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

不仁神效丸

豨薟草、蒼耳子、靈仙、北防風、白附子、殭蠶、黃柏、黃芩、川樸、赤芍、梔仁、銀花、歸尾、黑丑牛、生大黃、朴硝、甘草、石膏。用燈心草引藥。

初次服藥方

羌活、靈仙、獨活、防風、薄荷、菖蒲、苦參、黃柏、烏藥、枳殼、木通、牛膝、桃仁、大黃、朴硝、甘草,用水煎煮。用四十根燈心草引藥,空腹服用五六劑,接著服用再造散。

三花飲

菊花、銀花、紅花、艾絨、藿香、甘松、白芷、蟬蛻、殭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蒺藜、蔓荊、川芎、歸尾、甘草,用燈心草引藥。

解毒湯 (病情較輕者服用)

荊芥、蒼朮、羌活、白芷、黃柏、黃芩、丹皮、赤芍、大黃、當歸、川芎、枳殼、澤瀉、甘草、銀花,用燈心草引藥,飯後服用。

第二次解毒湯 (不需要瀉下的患者服用,瀉下後也可服用)

荊芥、防風、白芷、鮮皮、元參、歸尾、赤芍、丹皮、黃柏、黃芩、木通、銀花、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