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亭

《瘋門全書》~ 正治諸方 (1)

回本書目錄

正治諸方 (1)

1. 正治諸方

小神丸,改名蒺藜苦參丸。統治三十六種惡疾。

白話文:

小神丸,改名為*蒺藜苦參丸*。用於治療三十六種惡疾。

白蒺藜(去刺二兩),北蟬蛻(去頭足三錢半),北全蠍(米汁洗糯米水炒二錢半或薑汁炒),荊芥穗(二錢半),北防風(二錢半),大風子肉(殼不用黑豆煮七次去淨油否則傷目二錢半),大羌活(五錢),全當歸(酒洗三錢半),大川芎(酒洗二錢半),土麻仁(一兩半),白苦參(酒洗錢半無癬者此味不用)

白話文:

  • 白蒺藜(去掉刺,二兩)

  • 北蟬蛻(去掉頭和足,三錢半)

  • 北全蠍(用米汁洗淨,用糯米水炒過,二錢半;或用薑汁炒過)

  • 荊芥穗(二錢半)

  • 北防風(二錢半)

  • 大風子肉(去掉殼,用黑豆煮七次以去除油脂;否則會傷害眼睛。二錢半)

  • 大羌活(五錢)

  • 全當歸(用酒洗過,三錢半)

  • 大川芎(用酒洗過,二錢半)

  • 土麻仁(一兩半)

  • 白苦參(用酒洗過,錢半;沒有癬的人可以不用此味)

血熱。加生地。胃熱現面。加白芷知母。鼻塞。加桑皮黃芩。陰虛。加首烏。肝熱。加丹皮。目昏。加蔓荊菊花。痹多。加元參。面多紅雲紅堆。或油光。加白附殭蠶。血枯。加丹參。面腳浮腫。加防己。拘攣。加鉤藤鉤。或茯神白朮

白話文:

血熱:加入生地。胃熱現於臉面:加入白芷、知母。鼻塞:加入桑皮、黃芩。陰虛:加入首烏。肝熱:加入丹皮。視力昏沉:加入蔓荊、菊花。關節多痹痛:加入元參。臉上紅雲、紅斑多,或油光滿面:加入白附子、僵蠶。血枯:加入丹參。臉腳浮腫:加入防己。拘攣:加入鉤藤、鉤藥,或茯神、白朮。

上為末。老米飯搗爛和為丸。每服四五錢。茶下。早晚各一次。空心服。間時方進飯食。並忌熱湯熱茶。

丸藥亦不可多服。恐丸藥難化。服完。未發外者即發。已發外者或更甚。蓋毒既攻出。即遍身潰爛。亦無妨。但要麻木處。漸輕漸狹。即漸浮漸闊。或別處再發一二處。亦是藥力攻散之功。勿疑。

白話文:

丸藥也不可多服,因為丸藥難以消化,服完後,體內毒素未排出體外就發作了。已經發作的可能會更嚴重。因為毒素一旦攻出,就會遍體潰爛,這也沒關係。但要注意麻木的地方漸漸的減輕、變窄,就知道藥效逐漸的擴散、變寬。或是在其他地方再發作一、兩個地方,也是藥力攻散的功勞。不要懷疑。

又須知小神丸服十日。即停三日。此三日服行藥丸十粒。三日三次。後又服小神丸。俱照此例。若大瀉。即停勿服。(行藥方列二卷)

白話文:

äußerst

大神丸,服小神丸後尚未除根。服此以斷根。倘毒氣再發。外復施針灸熏洗各法治之。

白話文:

大神丸,在服用小神丸後,病根尚未根除,服用此藥可以徹底根治,如果毒氣再次發作,還可以輔以針灸、燻洗等方法治療。

熟川烏(黑豆水煮五錢),制草烏(薑汁甘草水煮五錢),大風子(去油殼淨五錢),白殭蠶(三錢),北全蠍(薑汁炒五錢),北蟬蛻(五錢),穿山甲(土炒成珠五錢),明雄黃(二錢),臺烏藥(五錢),漂蒼朮(童便浸一宿五錢),北防風(四錢),荊芥穗(四錢),蘇薄荷(四錢),綠升麻(二錢半),全當歸(五錢),大川芎(四錢),大秦艽(酒洗五錢),條甘草(去皮五錢)

白話文:

  • 熟川烏(黑豆水煮五錢):將黑豆在水中煮至熟透,取五錢的量。

  • 制草烏(薑汁甘草水煮五錢):將草烏與薑汁、甘草水一起煮至熟透,取五錢的量。

  • 大風子(去油殼淨五錢):將大風子的油殼去除,取淨重五錢的量。

  • 白殭蠶(三錢):取三錢重的白殭蠶。

  • 北全蠍(薑汁炒五錢):將北全蠍用薑汁炒至熟透,取五錢的量。

  • 北蟬蛻(五錢):取五錢重的北蟬蛻。

  • 穿山甲(土炒成珠五錢):將穿山甲炒成珠狀,取五錢的量。

  • 明雄黃(二錢):取二錢重的雄黃。

  • 臺烏藥(五錢):取五錢重的臺烏藥。

  • 漂蒼朮(童便浸一宿五錢):將蒼朮浸泡在童便中一整晚,取五錢的量。

  • 北防風(四錢):取四錢重的北防風。

  • 荊芥穗(四錢):取四錢重的荊芥穗。

  • 蘇薄荷(四錢):取四錢重的蘇薄荷。

  • 綠升麻(二錢半):取二錢半重的綠升麻。

  • 全當歸(五錢):取五錢重的全當歸。

  • 大川芎(四錢):取四錢重的川芎。

  • 大秦艽(酒洗五錢):將大秦艽用酒洗淨,取五錢的量。

  • 條甘草(去皮五錢):將甘草的皮去除,取五錢的量。

又加羌活(七錢),生地黃(四錢半)

上老米飯為丸。梧桐子大。加減同前小神丸法。每服百丸。茶送下。忌鐵。倘服藥欲嘔。須煮烏豆一勺食之。若全愈。明年再服小神丸一料。連服二三年。病根永除。

白話文:

用上等的大米做成丸子,大小與梧桐子相同,其他配料與之前的小神丸相同。每次服用100丸,用茶送服。忌諱鐵器。如果服藥後想嘔吐,需要煮一勺黑豆來吃。如果完全康復了,明年再服用一劑小神丸,連續服用兩三年,病根就可以永遠根除。

搜風散,治三十六種惡疾。臉起紅雲。身有紅塊。四肢麻木。神驗。

白話文:

「搜風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可以治療 36 種常見疾病。這些疾病包括:

  • 皮膚紅疹
  • 皮膚紅塊
  • 四肢麻木

「搜風散」的療效非常顯著。

白附子麵粉包煨二兩),白蒺藜(炒去刺二兩),熟川烏(一兩),草烏(二烏用黑豆煮一兩),北全蠍(洗去泥沙薑汁炒一兩),豬牙皂(一兩),白頭翁(一兩),釵石斛(一兩),條甘草(一兩)

白話文:

白附子(研末,包麵粉煨二兩),白蒺藜(炒熟,去刺二兩),熟川烏(一兩),草烏(二烏用黑豆煮一兩),北全蠍(洗去泥沙,用薑汁炒一兩),豬牙皁(一兩),白頭翁(一兩),釵石斛(一兩),條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酒送下。

驅毒疏風方,涼肝八寶湯治內。此方治外。

白話文:

  • 驅毒疏風方:此方治療風邪外襲引起的疾病,以祛除毒邪、疏散風寒為主要功效。

  • 涼肝八寶湯:此方治療肝火旺盛引起的內熱,以清涼肝火、滋陰養血為主要功效。

總的來說,驅毒疏風方主要針對外感風寒,而涼肝八寶湯則主要針對肝火旺盛。兩個方劑的功效不同,治療的疾病也不同。

大羌活(五分),捶鹿茸(八分),川烏(濕紙包煨三錢),草烏(黑豆煮三錢),風子肉(去油淨二錢),漂蒼朮(八分),大秦艽(八分),白殭蠶(炒去絲八分),北全蠍(洗去泥沙薑汁炒一錢),北蟬蛻(洗去泥六分),荊芥穗(五分),北防風(六分),炒梔仁(二錢),揀歸身(八分),大川芎(八分),蘇薄荷(六分),條甘草(三分)

白話文:

  • 大羌活(五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

  • 捶鹿茸(八分):將鹿茸捶打成小塊,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

  • 川烏(濕紙包煨三錢):將川烏用濕紙包好,煨熟後使用,具有祛風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

  • 草烏(黑豆煮三錢):將草烏與黑豆一起煮熟,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功效。

  • 風子肉(去油淨二錢):將風子肉去除油脂,淨重二錢,具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 漂蒼朮(八分):將蒼朮漂洗乾淨,具有祛風除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 大秦艽(八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

  • 白殭蠶(炒去絲八分):將白殭蠶炒熟,去除絲線,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 北全蠍(洗去泥沙薑汁炒一錢):將北全蠍洗淨,去除泥沙,用薑汁炒熟,具有祛風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

  • 北蟬蛻(洗去泥六分):將北蟬蛻洗淨,去除泥土,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 荊芥穗(五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

  • 北防風(六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

  • 炒梔仁(二錢):將梔仁炒熟,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揀歸身(八分):將歸身挑選乾淨,具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的功效。

  • 大川芎(八分):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 蘇薄荷(六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疏風清熱、解暑止渴的功效。

  • 條甘草(三分):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健脾、益氣止咳的功效。

上燈心引。與八寶丹相間服之。俱一日各一次。覆渣時又送八寶丸百粒。

白話文:

上燈心引,和八寶丹一起服用。兩種藥品每天各服用一次。用渣滓覆蓋時,再送入八寶丸一百粒。

活血解熱湯,服小神丸。毒必攻出。服此以驅熱毒。

全當歸(五錢),大生地(二錢),白苦參(三錢),京赤芍(一錢),川黃連(一錢),炒梔仁(一錢),荊芥穗(一錢),北防風(一錢),蘇薄荷(一錢),石菖蒲(五分),明雄黃(研末沖服一錢),條甘草(三錢)

白話文:

  • 全當歸(15公克):補血和血,調經止痛。

  • 大生地(6公克):滋陰涼血,清熱除煩。

  • 白苦參(9公克):清熱燥濕,涼血解毒。

  • 京赤芍(3公克):涼血散瘀,活血通經。

  • 川黃連(3公克):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炒梔仁(3公克):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荊芥穗(3公克):辛溫發散,解表透疹。

  • 北防風(3公克):祛風通絡,止痛散寒。

  • 蘇薄荷(3公克):辛涼發散,清熱解暑。

  • 石菖蒲(1.5公克):芳香開竅,化痰醒神。

  • 明雄黃(3公克,研末沖服):清熱燥濕,解毒殺蟲。

  • 條甘草(9公克):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燈心引。或加綠豆半杯。

涼肝八寶丹

犀角(銼末一兩),羚羊角(為末一兩),真阿膠(酒化一兩),好京墨(一兩),大生地(酒浸二兩),全當歸(酒浸四兩),大川芎(酒洗二兩),杭白芍(酒炒二兩),威靈仙(兩半)

白話文:

犀牛角(研成粉末一兩),羚羊角(研成粉末一兩),真正的阿膠(用酒化開一兩),上等的京墨(一兩),生地黃(用酒浸泡二兩),當歸(用酒浸泡四兩),川芎(用酒洗淨二兩),杭白芍(用酒炒二兩),威靈仙(一半)。

上先將阿膠京墨入銅杓內好酒熔化。入各藥末搗勻。再入米糊為丸。每服百丸。茶送下。

涼血狗寶丹,專治積熱與氣血相搏。久成癩癘。此方大能涼血清熱。除濕回痹。平肝之妙劑。

白話文:

涼血狗寶丹,專門治療由於積熱和氣血相搏所導致的皮膚病,例如癩癘等。此方具有極佳的涼血清熱、除濕回痹和平肝的功效。

芭蕉頭(去泥四兩),苦楝根皮(洗淨四兩),新桑根皮(四兩),綠豆子(四兩),白雲苓(一兩),豬後腿精肉(半斤),小狗子(一隻產下二十日止滿月者不用以繩吊死去毛切作四塊)

白話文:

芭蕉頭(去除泥土四兩),苦楝根皮(清洗乾淨四兩),新桑根皮(四兩),綠豆子(四兩),白雲苓(一兩),豬後腿精肉(半斤),小狗(一隻生產後二十天到滿月,不用繩子吊死,去掉毛髮切成四塊)。

上用酒三升。入大銅杓內。或砂罐。炭火細細煨之。煨至肉爛。約湯二三碗。即住火。夜半飲之。勿使人知。次日將肉加酒。再煎。半夜再飲。服此湯後。當忌油膩。只好吃綠豆白米粥。外用苦楝子皮。或葉亦可。搗爛。加生薑二片再搗。布包擦各患處。輕者無不全愈。

白話文:

  1. 將三升酒倒入一個大的銅勺或砂鍋中。

  2. 用炭火慢慢地煨煮,直到肉爛,湯汁剩二三碗即可。

  3. 熬煮時,不要讓別人知道。

  4. 晚上睡覺前飲用此湯,隔天再加入酒,繼續熬煮。

  5. 午夜時分再次飲用。

  6. 服用此湯後,應忌口油膩食物,只能吃綠豆白米粥。

  7. 外用苦楝子皮或葉,搗爛後加入兩片生薑,再搗爛。

  8. 用布包起來,擦拭患處。

  9. 輕微的患者,都能夠痊癒。

又此方治婦人血蠱紅崩。神效。

舒筋蒺藜散,治麻瘋筋拳骨折。十指脫落。或指曲不伸。身多死肉。外有粗皮。黑如蛇鱗。白似魚鱗。口喎眼歪。鼻塌聲啞。足底潰爛。已成不治。惟此能治之。但非病重難瘳。不可輕投也。

白話文:

舒筋蒺藜散,用於治療麻瘋筋骨骨折、手指脫落,或是手指彎曲不能伸直、身上長滿死肉,外層皮膚粗糙,黑色如蛇鱗,白色如魚鱗,嘴巴歪斜、眼睛歪斜,鼻子塌陷、聲音沙啞,腳底潰爛,已經變成無法治好。唯有此藥方能治好,但若病情嚴重難以痊癒,不可輕易服用。

砒霜(四兩),黑鉛(八兩),真麝香(一錢),蜈蚣蟲(去足炒五錢),地龍(去泥焙乾二錢),土狗子(焙乾五十隻),番木鱉(炒黃十個,即馬錢子主治熱病痹痛痞塊然必去淨毛豆腐制過再炒焦方可用否則傷人)

白話文:

  • 白砒霜(四兩):一種有毒的礦物質,用於治療某些疾病。

  • 黑鉛(八兩):一種黑色的礦物質,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疾病。

  • 真麝香(一錢):一種動物分泌物,用於治療某些心臟疾病和神經疾病。

  • 蜈蚣蟲(去足炒五錢):一種昆蟲,去除足部後炒熟,用於治療某些疼痛。

  • 地龍(去泥焙乾二錢):一種蚯蚓,去除泥土後烘乾,用於治療某些風濕病。

  • 土狗子(焙乾五十隻):一種植物的種子,烘乾後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

  • 番木鱉(炒黃十個,即馬錢子主治熱病痹痛痞塊然必去淨毛豆腐制過再炒焦方可用否則傷人):一種植物的種子,炒黃後用於治療某些疼痛。

上將黑鉛打扁。分作數塊。砒霜亦碾為末。用一堅厚土罐。口小身長者。將鉛一塊放下罐內。令平。鉛上放霜一層。上又放鉛一塊。鉛上又放霜。如此放完。再用新燈盞一隻。仰蓋罐口。鐵絲扎定。用黃泥封固。盞內不用泥。若是陽城罐。不須泥封。再取鐵釘三個釘地上。作品字樣。

白話文:

  1. 將石墨打成薄片,再將石墨分切成數塊。

  2. 將砒霜研磨成粉末。

  3. 取一個堅固厚實的陶罐,以罐口小、罐身細長者為佳。

  4. 將一塊石墨片平鋪在陶罐內。

  5. 在石墨片上撒一層砒霜粉末。

  6. 再在砒霜粉末上覆蓋一塊石墨片。

  7. 依序將石墨片、砒霜粉末、石墨片交替堆疊,直到將所有石墨片、砒霜粉末放完。

  8. 取一個新的燈盞,反扣在陶罐口,並用鐵絲固定。

  9. 以黃泥將陶罐口封固,但燈盞內不須泥漿封閉。

  10. 若使用陽城產的陶罐,則不須泥封。

  11. 取三枚鐵釘,以「品」字形排列於地面。

以罐架釘上。初將炭火細燒。待泥將干。加文武火。及至盞內熱極。時以筆點水。搽濕盞心。引砒霜氣上升。候三炷香完。徐徐退火。仍以筆蘸水搽盞心。候冷方揭。次日開罐。鉛熔在底。藥升在盞下。取脫砒霜。再取梨汁一盞。入銅杓內共煮。如無梨汁。燒酒代之。將余藥共為細末。

白話文:

將藥罐放在鐵架上,用炭火小火慢慢燒。等到泥罐快乾時,加大火燒。等到藥罐內部非常熱時,用筆沾水,在藥罐中間部位塗抹,使砒霜的藥氣上升。等三炷香燒完後,慢慢地減小火候。繼續用筆沾水塗抹藥罐中間部位,等到藥罐冷卻後,才將藥罐打開。第二天打開藥罐,鉛已經熔化在罐子的底部,藥物升華在藥罐的下方。取出砒霜,再取一茶杯梨汁,倒入銅勺中一起煮。如果沒有梨汁,可以用燒酒代替。將剩下的藥物研磨成細末。

入砒霜再碾。瓷罐收貯。照後法服之。

服藥法。體實者。每次五釐。日二次。體虛。日一次。冷茶調下。服後。勿食熱飲食。十歲以上。每日服一次三釐。十歲以下服二釐。五歲上下。難治。

白話文:

服藥方法。體質壯實的人,每次服藥五釐,一天兩次。體質虛弱的人,一天一次。用冷茶送服。服藥後,不要吃熱的食物和飲料。十歲以上的人,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三釐。十歲以下的人,每次服用二釐。五歲以下的人,病情難以治癒。

服藥至六七日。遍身俱腫。飲食減少。即服後涼血解毒湯。三日一劑。若牙齦臉頸齊腫。齒縫蟲出者勿畏。亦勿停藥。此以毒攻毒。故毒氣發外。服至百日。方腫消皮脫。指直筋舒。一切油膩魚肉。鹽醋椒醬及菜蔬各物。俱宜戒之。只好綠豆煮白米粥食。

白話文:

服用藥物至六、七天,全身都腫脹,飲食減少。於是服用了清涼血和解毒湯,三日一劑。若牙齦、臉、頸部都腫脹,以及牙縫裡有蟲子爬出來,都不要害怕,也不要停止服藥。這是以毒攻毒,所以毒氣發作到身體外。服用到一百天,腫脹才消退、皮膚脫皮,手指伸直、筋骨舒展。一切油膩的魚肉、魚肉、鹽、醋、辣椒醬、蔬菜等,都要戒掉。只能吃綠豆煮的白米粥。

涼血解毒湯,服蒺藜散。腫惡特甚。不可停藥。惟間服此方解之。

白苦參(錢半),大生地(錢半),牡丹皮(錢半),炒梔仁(錢半),北防風(錢半),白蒺藜(錢半),條甘草(一錢)

白話文:

白苦參(6公克),大生地(6公克),牡丹皮(6公克),炒梔仁(6公克),北防風(6公克),白蒺藜(6公克),條甘草(3公克)

加綠豆一合。燈心四十條為引。不拘服。三日一帖。

防風通聖散,治癘疾先服此藥三五劑。連服丸藥。至十日又停丸藥三日。每日服一劑。三日三劑。後仍服丸子。如此接續間服。

白話文:

「防風通聖散」,治療癘疾(一種癘氣引起的疾病),在服用丸藥之前先服用此藥三到五劑。

*接連服用丸藥,服用到第十天,停服丸藥三天。 *每天服用一劑,連續三天,共服用三劑。 *之後,繼續服用丸藥。 *如此間歇性地服用,以達到治療效果。

北防風,荊芥,白附,白芷,白蒺藜,殭蠶,蒼朮,白蘚皮(無癬不用),靈仙,苦參(無癬去之),元參,赤芍,川芎,黃柏(足痹作熱用之),川連,焦梔,檳榔,銀花,牛子,大黃,苦硝,枯芩,生石膏,條甘草,燈心

白話文:

  • 北防風 : 具有祛風濕、止痛、消腫的作用。
  • 荊芥 : 具有解表發汗、祛風清熱的作用。

  • 白附 : 具有補氣、益精、止汗的作用。

  • 白芷 : 具有祛風、止痛、消腫的作用。

  • 白蒺藜 : 具有平肝、息風、止痙攣的作用。

  • 殭蠶 : 具有祛風止痙、清熱解毒的作用。

  • 蒼朮 : 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作用。

  • 白蘚皮 : 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

  • 靈仙 : 具有益氣補腎、強筋壯骨的作用。

  • 苦參 : 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

  • 元參 : 具有滋陰清熱、養血涼血的作用。

  • 赤芍 : 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作用。

  • 川芎 :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

  • 黃柏 : 具有清熱燥濕、固澀止瀉的作用。

  • 川連 : 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 焦梔 :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檳榔 : 具有殺蟲、消積、止痢的作用。

  • 銀花 : 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

  • 牛子 : 具有清熱降火、明目退翳的作用。

  • 大黃 : 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 苦硝 : 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 枯芩 :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生石膏 : 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

  • 條甘草 : 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作用。

  • 燈心 : 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

大黃苦硝二味。俟起藥時放下。令二三沸止。若大便洞泄。去硝黃。相證加減。

何首烏散,治癘疾。

首烏(一斤米汁浸十日逐日換水竹刀切片九蒸九曬),胡麻子(四兩九蒸九曬)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酒調服。或薄荷湯送下。

羅氏何首烏散,統治癘疾諸證。蜜丸亦可。

首烏,枸杞,苦參,石菖蒲,甘菊蔓荊子,靈仙,荊芥

白話文:

двух

上末。每服三四錢。酒調下。茶清蜜調亦可。此為癘疾之總方。

血熱。加丹皮梔仁。潰爛。加牛子骨皮。拘攣拳曲。加天麻鉤藤。麻木甚。加蒺藜土麻仁。面上紅雲紅堆。加白附殭蠶。面如油光。加白附蟬蛻。鼻塞聲散。加桑皮黃芩。肉痹。加元參。足麻木潰爛。加黃柏銀花土茯苓。骨節疼痛。加獨活。瘙癢。加丹皮蟬蛻。癬多。加鮮皮浮萍。紅堆紅圈。加山甲皂刺。熱甚。加川連。遍身麻木。非花蛇不能。

白話文:

  • 血熱:加上丹皮和梔仁。

  • 潰爛:加上牛子骨皮。

  • 拘攣拳曲:加上天麻和鉤藤。

  • 麻木甚:加上蒺藜和土麻仁。

  • 面上紅雲紅堆:加上白附子和殭蠶。

  • 面如油光:加上白附子和蟬蛻。

  • 鼻塞聲散:加上桑皮和黃芩。

  • 肉痹:加上元參。

  • 足麻木潰爛:加上黃柏、銀花和土茯苓。

  • 骨節疼痛:加上獨活。

  • 瘙癢:加上丹皮和蟬蛻。

  • 癬多:加上鮮皮和浮萍。

  • 紅堆紅圈:加上山甲和皁刺。

  • 熱甚:加上川連。

  • 遍身麻木:非花蛇不能治癒。

若作散。足少陽。加柴胡。太陽。加羌活防風。陽明。加白芷。厥陰。加柴胡川芎。少陰。加獨活細辛。手太陰。加浮萍。甚則麻黃。足太陰。加苦參。熱甚痹不回者。用硝芩水藥。以各法加減通聖散服之。

白話文:

針對不同的經絡,加入不同的藥材:

足少陽:加入柴胡。

太陽:加入羌活和防風。

陽明:加入白芷。

厥陰:加入柴胡和川芎。

少陰:加入獨活和細辛。

手太陰:加入浮萍,如果症狀嚴重,則加入麻黃。

足太陰:加入苦參。

如果熱症嚴重,痹症不回,則使用硝芩水藥,並根據各經絡的法則加減通聖散服用。

但方曰苦參。非脾經實熱之證勿用。

初服九味羌活湯

羌活,細辛,蒼朮,白芷,防風,生地,川芎,赤芍,黃芩,粉草,姜皮

燈心引。服五劑。

二服防風通聖散

薄荷,元參,黃芩,焦梔,荊芥,赤芍,大黃,枳殼,北防風,條甘草

身上燥癢。加紅花、蒺藜、苦參、鮮皮、姜皮。燈心引。五劑。

三服三黃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赤芍,枳殼,木通,元參,獨活,防風,薄荷,甘草

姜皮燈心引。

三方俱食遠服。

初服磨風丸,此方看何經病重。照前方加減。若未發可依方用藥。

真蘄蛇(酒洗三次用肉三兩),大風子(用紙淨油四兩),白藜蒺(去刺微炒八兩),北防風(二兩二錢),土麻仁(淘淨土泥炒六兩),片黃芩(酒炒兩半)

白話文:

  • 真蘄蛇:用米酒清洗三次,用肉三兩。

  • 大風子:用紙巾擦去油脂,四兩。

  • 白藜蒺:去除刺,微炒至八兩。

  • 北防風:二兩二錢。

  • 土麻仁:去除泥土,清洗乾淨,炒至六兩。

  • 片黃芩:用米酒炒至兩半。

蜜丸桐子大。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一錢。茶送下。服一匕。遍身發燥。骨節疼痛為驗。後食後腿精肉一二斤止之。食肉之日。不必服丸。次日照前再服。

白話文:

蜜丸要像桐子那麼大。每天早、午、晚三次服用,每次服用一錢,用茶送下。服藥後,會感到全身發熱、骨節疼痛,這是藥效發揮的跡象。在出現這些症狀後,吃一到二斤豬後腿肉來緩解藥效。在吃豬肉的那天,不必服用藥丸。第二天,繼續按照之前的劑量和頻次服用藥丸。

二服追風丸,重服二料。輕止服一料。

蘄蛇肉(二兩),風子肉(四兩),白蒺藜(四兩),北防風(一兩),土麻仁(六兩),胡麻仁(二兩),片黃芩(酒浸二兩),尾赤芍(酒炒一兩)

白話文:

蘄蛇肉(100公克),風子肉(200公克),白蒺藜(200公克),北防風(50公克),土麻仁(300公克),胡麻仁(100公克),片黃芩(用酒浸過、100公克),尾赤芍(用酒炒過、50公克)

蜜為丸。服法照前。

三服解熱除毒丸,此方可常服。

川黃連(薑汁拌炒八兩),片黃芩(酒蒸一兩二錢),黑元參(乳蒸一兩五錢),土麻仁(三兩),淨銀花(酒蒸一兩一錢),川羌活(二兩一錢),白蒺藜(炒去刺四兩),白蘚皮(酒蒸一兩一錢),真蘄蛇(二兩),風子肉(四兩)

白話文:

川黃連(用薑汁拌炒八兩)

片黃芩(用酒蒸一兩二錢)

黑元參(用乳汁蒸一兩五錢)

土麻仁(三兩)

淨銀花(用酒蒸一兩一錢)

川羌活(二兩一錢)

白蒺藜(炒去刺四兩)

白蘚皮(用酒蒸一兩一錢)

真蘄蛇(二兩)

風子肉(四兩)

米糊。冬蜜四兩為丸。服法照前。

四服搜風潤腸丸,去六腑積熱。舒暢經絡。可常服。

紋大黃(酒拌九蒸九曬三兩),家桃仁(開水泡去皮尖淨油一兩),淨銀花(酒蒸一兩),片黃芩(一兩),郁李仁(取淨肉五錢),土麻仁(炒一兩),胡麻仁(炒一兩),黑元參(一兩),嫩苦參(酒蒸一兩),威靈仙(酒蒸一兩),香獨活(二兩),白蘚皮(酒蒸一兩),京赤芍(酒炒一兩),白蒺藜(三兩),陳枳殼(一兩)

白話文:

  • 大黃(用酒拌勻後,蒸九次,曬九次)三兩

  • 桃仁(用開水浸泡,去掉外皮和尖端,用清水洗淨,滴油一兩)

  • 銀花(用酒蒸一兩)

  • 黃芩(一片一兩)

  • 郁李仁(取出果肉五錢)

  • 麻仁(炒一兩)

  • 胡麻仁(炒一兩)

  • 黑元參(一兩)

  • 苦參(用酒蒸一兩)

  • 威靈仙(用酒蒸一兩)

  • 獨活(二兩)

  • 白蘚皮(用酒蒸一兩)

  • 赤芍(用酒炒一兩)

  • 蒺藜(三兩)

  • 陳皮(一兩)

蜜為丸。每日早晚服二次。每次三錢。滾水送下。

五服收功斷根丸

白殭蠶(一兩),胡天麻(一兩),川黃連(三味俱薑汁蒸五錢),北全蠍(去頭尾炒八錢),川獨活(酒蒸一兩),土麻仁(炒三兩),白芷梢(一兩),北防風(一兩),白蒺藜(四兩),風子肉(四兩),制首烏(五錢)

白話文:

  1. 白殭蠶:一兩

  2. 胡天麻:一兩

  3. 川黃連:三味均以薑汁蒸熟,分量為五錢

  4. 北全蠍:去除頭尾,炒熟,用量八錢

  5. 川獨活:以酒蒸熟,用量一兩

  6. 土麻仁:炒熟,用量三兩

  7. 白芷梢:一兩

  8. 北防風:一兩

  9. 白蒺藜:四兩

  10. 風子肉:四兩

  11. 制首烏:五錢

首烏鬚髮出五經後收斂。方可用。若未出現。減去不用。

米糊和冬蜜為丸。日三服。每服三錢。甘草湯送下。

六服復原固本丸,此方生氣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經絡。回痹水。潤顏色。年四十以上。六脈微細。氣血衰敗。方可服。

白話文:

六服復原固本丸,這個方劑可以生氣血,扶持元神,增強筋骨,疏通經絡,化解痹水,滋潤顏色。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人,六脈微細,氣血衰敗,可以服用這個方劑。

北枸杞(一兩),紅棗皮(兩半),蓮花須(一兩),淮牛膝(一兩),川續斷(上皆酒蒸一兩),揀歸身(兩半),牡丹皮(二味酒洗二兩),川杜仲(一兩),光澤瀉(兩半),川萆薢(土鹽水洗二兩),北五味(蜜蒸一兩),白雲苓(乳蒸一兩),天門冬(去心兩半),淮山藥(微炒一兩),芡實米(微炒一兩),熟地(一兩),川黃柏(一兩),敗龜板(酒炙十兩),真虎骨(酒炙十次十兩)

白話文:

  1. 北枸杞(一兩):一種藥用中草藥,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強筋壯骨的作用。

  2. 紅棗皮(兩半):紅棗的果皮,有益氣補血、健脾胃、緩解腹瀉的作用。

  3. 蓮花須(一兩):蓮花的雄蕊,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潤腸通便的作用。

  4. 淮牛膝(一兩):牛膝的根,有強筋壯骨、活血通絡、利尿健脾的作用。

  5. 川續斷(上皆酒蒸一兩):川續斷的根,有續接骨筋、活血止痛、補腎補氣的作用。

  6. 揀歸身(兩半):當歸的根,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補氣養顏的作用。

  7. 牡丹皮(二味酒洗二兩):牡丹花的根皮,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作用。

  8. 川杜仲(一兩):杜仲的樹皮,有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安胎止血的作用。

  9. 光澤瀉(兩半):澤瀉的根,有清熱利尿、祛濕健脾、補益氣血的作用。

  10. 川萆薢(土鹽水洗二兩):萆薢的根,有清熱利尿、祛濕解毒、補益元氣的作用。

  11. 北五味(蜜蒸一兩):五味的果實,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作用。

  12. 白雲苓(乳蒸一兩):雲苓的根,有益氣補脾、健脾利濕、止瀉固精的作用。

  13. 天門冬(去心兩半):天門冬的根,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作用。

  14. 淮山藥(微炒一兩):山藥的根,有補脾益氣、健胃補虛、滋腎益精的作用。

  15. 芡實米(微炒一兩):芡實的種子,有補脾益腎、固精止瀉、補中益氣的作用。

  16. 熟地(一兩):生地黃經過反覆蒸曬加工而成的中藥,有補血滋陰、養肝益腎、烏髮明目的作用。

  17. 川黃柏(一兩):黃柏的樹皮,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固澀止血的作用。

  18. 敗龜板(酒炙十兩):龜殼經過烤製而成的中藥,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降火明目的作用。

  19. 真虎骨(酒炙十次十兩):虎骨經過烤製而成的中藥,有補腎壯陽、強筋壯骨、活血通絡的作用。

將骨板二味打碎。用佳酒二十四碗。熬至三四碗。去滓取汁。預將余藥為末。入汁內。打糊為丸。每早空心服四錢。或內加節參更妙。

白話文:

將骨碎補和白附子這兩種藥材打成粉末。然後用二十四碗的優質酒,煎煮到只剩下三四碗的量。將酒渣去除,只取酒汁。先把剩下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酒汁中,攪拌成糊狀,做成藥丸。每天早上空腹服用四錢。如果再加入黨參,效果會更好。

瘋病愈後平常浸酒,此方伸筋活血。滋腎明目。回痹理脾。潤顏色。

白話文:

瘋病癒後平常浸酒方

此方具有舒展筋骨、活血化瘀、滋補腎臟、明目、治療風濕痹痛,調理脾胃、潤澤顏色的功效。

浙白朮,淮熟地,絲杜仲,破故紙,淮山藥,苡仁米,全當歸,川牛膝,節羌活,香獨活,威靈仙,大秦艽,川萆薢,尋風藤(即青風藤主治風濕麻痹),北防風,漢防己,五加皮,杭白芍,廣木香,小甘草

白話文:

  1. 浙白朮:浙江產的白朮。

  2. 淮熟地:淮河流域培育的熟地。

  3. 絲杜仲:帶有纖絲的杜仲。

  4. 破故紙:撕碎的舊紙張。

  5. 淮山藥:淮河流域培育的山藥。

  6. 苡仁米:薏苡的種子。

  7. 全當歸:完整的當歸。

  8. 川牛膝:四川產的牛膝。

  9. 節羌活:帶有節狀的羌活。

  10. 香獨活:帶有香味的獨活。

  11. 威靈仙: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

  12. 大秦艽:大而老的秦艽。

  13. 川萆薢:四川產的萆薢。

  14. 尋風藤:又稱青風藤,主治風濕麻痹。

  15. 北防風:北方產的防風。

  16. 漢防己:湖北省產的防己。

  17. 五加皮:五加皮的樹皮。

  18. 杭白芍:杭州產的白芍。

  19. 廣木香:廣東產的木香。

  20. 小甘草:甘草的根或莖。

加烏豆殼一撮。紅棗數粒。酒浸三日。空心服。

蛇酒

真蘄蛇(一條),北秦艽(五錢),香獨活(五錢),威靈仙(五錢),嫩桑枝(兩半),蔓荊子(一兩),川萆薢(一兩),甘菊花(一兩),淨銀花(一兩),百部(一兩),大生地(二兩),白苦參(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赤芍(一兩),赤茯苓(一兩),枸杞(一兩),黃柏(一兩),牡丹皮(一兩)

白話文:

真蘄蛇一條,北秦艽五錢,香獨活五錢,威靈仙五錢,嫩桑枝兩半,蔓荊子一兩,川萆薢一兩,甘菊花一兩,淨銀花一兩,百部一兩,大生地二兩,白苦參一兩,丹參一兩,當歸一兩,赤芍一兩,赤茯苓一兩,枸杞一兩,黃柏一兩,牡丹皮一兩。

佳酒煮。退火七日飲。

生熟地黃丸

大熟地(三兩),乾生地(三兩),淮山藥(乳蒸兩半),柏子仁(炒二兩),遠志肉(甘草水蒸四兩),敗龜板(童便炙四兩),白雲苓(乳蒸兩半),光澤瀉(鹽水炒兩半),牡丹皮(酒蒸兩半),丹參(酒蒸一兩),全當歸(酒洗二兩),杭白芍(酒炒二兩)

白話文:

  • 大熟地(180公克)

  • 乾生地(180公克)

  • 淮山藥(與乳汁一起蒸至半熟,120公克)

  • 柏子仁(炒過,120公克)

  • 遠志肉(在甘草水蒸至熟透,240公克)

  • 敗龜板(以童便炙烤,240公克)

  • 白雲苓(與乳汁一起蒸至半熟,120公克)

  • 光澤瀉(用鹽水炒過,120公克)

  • 牡丹皮(用酒蒸至半熟,120公克)

  • 丹參(用酒蒸至熟透,60公克)

  • 全當歸(用酒洗淨,120公克)

  • 杭白芍(用酒炒過,120公克)

上為細末。用釵石斛四兩。銀花十二兩。熬膏煉蜜為丸。每早淡鹽湯吞四錢。

吉水李先生傳瘋病經驗方,相證加減。

真蘄蛇(一條中十二兩),白蒺藜(水洗淨八兩),大風子(淨油四兩),白殭蠶(二兩),威靈仙(一兩半),川黃連(炒二兩),厚黃柏(二兩),黑梔仁(三兩),土麻仁(洗淨焙乾為末六兩)

白話文:

  • 真蘄蛇: 一條中藥價值十二兩。

  • 白蒺藜: 水洗淨後八兩。

  • 大風子: 經過淨化處理的油四兩。

  • 白殭蠶: 二兩。

  • 威靈仙: 一兩半。

  • 川黃連: 炒過以後是二兩。

  • 厚黃柏: 二兩。

  • 黑梔仁: 三兩。

  • 土麻仁: 洗淨後烘乾並磨成粉末六兩。

蜜為丸。早晚茶送各六錢。先三日服水藥三帖。方服丸藥十日。即停三日。一日服水藥一帖。

水藥方

川羌活(一錢),香獨活(一錢),白蒺藜(錢半),白附子(一錢),北防風(錢半),荊芥穗(錢半),白蘚皮(錢半),川芎(一錢),赤芍藥(錢半),川黃連(錢半),厚黃柏(二錢),梔子仁(三錢),土麻仁(錢半),滑石末(三錢),熟石膏(二錢),老枳殼(一錢),川厚朴(錢半),淨銀花(三錢),黑牽牛(一錢),生大黃(二錢),石朴硝(錢半)

白話文:

川羌活(六克),香獨活(六克),白蒺藜(九克),白附子(六克),北防風(九克),荊芥穗(九克),白蘚皮(九克),川芎(六克),赤芍藥(九克),川黃連(九克),厚黃柏(十二克),梔子仁(十八克),土麻仁(九克),滑石末(十八克),熟石膏(十二克),老枳殼(六克),川厚朴(九克),淨銀花(十八克),黑牽牛(六克),生大黃(十二克),石朴硝(九克)

燈心引。硝黃後下。

丸藥方

大花蛇(十二兩),白蒺藜(七兩),白附子(二兩),白殭蠶(去絲二兩),風子肉(二兩),威靈仙(二兩半),川羌活(二兩),香獨活(二兩),小云連(一兩),黑元參(二兩半),炒丹參(四兩),土麻仁(五兩),續斷(三兩)

白話文:

大花蛇(600克),白蒺藜(350克),白附子(100克),白殭蠶(去絲100克),風子肉(100克),威靈仙(125克),川羌活(100克),香獨活(100克),小云連(50克),黑元參(125克),炒丹參(200克),土麻仁(250克),續斷(150克)。

蜜為丸。早晚各服五錢。

水藥方

威靈仙(錢半),川羌活(一錢),香獨活(一錢),荊芥穗(錢半),蔓荊子(一錢),白蒺藜(三錢),石菖蒲(一錢),白菊花(錢半),白苦參(酒炒錢半),炒丹參(三錢),胡麻仁(炒二錢),何首烏(三錢),甘枸杞(三錢)

白話文:

  • 威靈仙(半錢):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四肢麻木等症狀。

  • 川羌活(一錢):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痠背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香獨活(一錢):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肌肉痠痛等症狀。

  • 荊芥穗(半錢):具有祛風解表、清熱散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 蔓荊子(一錢):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痢疾等症狀。

  • 白蒺藜(三錢):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視物模糊、瘡癤腫毒等症狀。

  • 石菖蒲(一錢):具有醒神益智、健胃開胃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健忘失眠、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症狀。

  • 白菊花(半錢):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

  • 白苦參(酒炒半錢):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瘡癤腫毒等症狀。

  • 炒丹參(三錢):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冠心病、月經不調等症狀。

  • 胡麻仁(炒二錢):具有潤腸通便、益氣生津的作用,常用於治療便祕、乾咳少痰、津液不足等症狀。

  • 何首烏(三錢):具有補益肝腎、烏髮明目、強筋壯骨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貧血、白髮、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狀。

  • 甘枸杞(三錢):具有補腎明目、益氣生津、烏髮美容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視力下降、耳鳴眩暈、咽喉乾燥、頭髮早白等症狀。

丸藥方

白花蛇(三兩),香獨活(二兩),白蒺藜(八兩),風子肉(二兩),白附子(二兩半),白殭蠶(三兩半),威靈仙(一兩半),黑元參(二兩),土麻仁(六兩),黃連(四兩),焦梔子(二兩),厚黃柏(二兩)

白話文:

白花蛇(100克),香獨活(60克),白蒺藜(240克),風子肉(60克),白附子(75克),白殭蠶(105克),威靈仙(45克),黑元參(60克),土麻仁(180克),黃連(120克),焦梔子(60克),厚黃柏(60克)

蜜為丸。各服五錢。

水藥方

防風(錢半),荊芥(錢半),白芷(一錢),羌活(錢半),靈仙(一錢),元參(錢半),梔仁(一錢),黃柏(一錢),黃芩(一錢),連翹(錢半),滑石(三錢),枳殼(一錢),厚朴(一錢),牛子(錢半),丑牛(七分),大黃(錢半),芒硝(錢半),甘草(六分)

白話文:

防風(0.5錢),荊芥(0.5錢),白芷(1錢),羌活(0.5錢),靈仙(1錢),元參(0.5錢),梔仁(1錢),黃柏(1錢),黃芩(1錢),連翹(0.5錢),滑石(3錢),枳殼(1錢),厚朴(1錢),牛子(0.5錢),丑牛(0.7錢),大黃(0.5錢),芒硝(0.5錢),甘草(0.6錢)。

服三劑。硝黃二味。另包後下。

瘋病經年滿身紅腫燥癢潰爛水不幹方

北綿耆(蜜炙五錢),北直參(三錢),白苦參(酒蒸曬半乾炒一錢),地骨皮(甘草水浸炒乾如此三次一錢),炒丹參(酒炒三錢),木鱉子(一錢),土茯苓(錢半),香附米(薑汁製一錢),綠升麻(五分),白附子(陳壁土炒一錢),直殭蠶(茶泡炒去絲一錢),香白芷(一錢),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 北綿耆(五錢,以蜂蜜炙烤)

  • 北直參(三錢)

  • 白苦參(用酒蒸過後,曬至半乾,再炒一錢)

  • 地骨皮(用甘草水浸泡後,炒乾,重複此步驟三次,共一錢)

  • 炒丹參(用酒炒過,三錢)

  • 木鱉子(一錢)

  • 土茯苓(錢半)

  • 香附米(用薑汁製成,一錢)

  • 綠升麻(五分)

  • 白附子(用陳壁土炒過,一錢)

  • 直殭蠶(用茶泡過後,炒去絲,一錢)

  • 香白芷(一錢)

  • 炙甘草(一錢)

木鱉子。丹參二味。生過楊梅瘡者用之。否則減去。水煎。服十劑。

滿面紅塊遍身癢點方

白苦參(酒浸炒三兩),何首烏(四兩),土麻仁(炒另研四兩),黑梔仁(酒炒二兩),牡丹皮(酒炒三兩),牛蒡子(酒炒三兩),漂蒼朮(兩半),威靈仙(米泔浸一夜曬乾另研二兩),白蒺藜(連刺研六兩),白附子(二兩),白菊花(炒二兩),白芷(兩半),直殭蠶(二兩),荊芥穗(三兩)

白話文:

  • 白苦參(炒三兩,用酒浸泡過):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的作用。

  • 何首烏(四兩):滋補肝腎、益精血、烏髮。

  • 土麻仁(炒熟後研磨成粉,四兩):潤腸通便、祛風止痛。

  • 黑梔仁(炒熟後,二兩):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 牡丹皮(炒熟後,三兩):清熱涼血、活血調經。

  • 牛蒡子(炒熟後,三兩):疏風散熱、消腫止痛。

  • 漂蒼朮(一兩半):燥濕健脾、化痰止咳。

  • 威靈仙(用米泔水浸泡一夜,曬乾後研磨成粉,二兩):祛風勝濕、活血通絡。

  • 白蒺藜(連刺一起研磨成粉,六兩):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 白附子(二兩):溫腎壯陽、散寒止痛。

  • 白菊花(炒熟後,二兩):清熱明目、疏散風邪。

  • 白芷(一兩半):散寒止痛、通竅化膿。

  • 直殭蠶(二兩):平肝息風、清熱明目。

  • 荊芥穗(三兩):疏散風寒、清熱解毒。

蜜為丸。米糊亦可。

兩手麻痹方

乳香(去油勿令黑三兩),鉤藤鉤(二兩),威靈仙(二兩半),石菖蒲(二兩),明天麻(二兩),北防風(二兩),荊芥穗(三兩),黑元參(酒炒去白二兩半),白苦參(酒炒錢半),炒丹參(三錢),何首烏(三錢),甘枸杞(三錢),白菊花(錢半)

白話文:

  • 乳香(去除油脂,不要讓它變黑,三兩)

  • 鉤藤鉤(二兩)

  • 威靈仙(二兩半)

  • 石菖蒲(二兩)

  • 明天麻(二兩)

  • 北防風(二兩)

  • 荊芥穗(三兩)

  • 黑元參(用酒炒過,去除白色,二兩半)

  • 白苦參(用酒炒過,半錢)

  • 炒丹參(三錢)

  • 何首烏(三錢)

  • 甘枸杞(三錢)

  • 白菊花(半錢)

水煎。服三劑。

手足自搖筋弛痿痹不仁方

真虎骨(兩半),上關茸(四兩),上肉桂(兩半),炒丹參(三兩),炒續斷(二兩半),川牛膝(兩半),宣木瓜(兩半),胡麻仁(三兩),制川烏(兩半),沒藥(去油二兩),茯神木(二兩),威靈仙(三兩),白蒺藜(三兩),香獨活(兩半),明天麻(兩半),桑寄生(三兩),明乳香(去油二兩)

白話文:

真虎骨(兩半),土鱉殼(四兩),香桂(兩半),炒丹蔘(三兩),炒續斷(兩半),川牛膝(兩半),宣木瓜(兩半),胡麻仁(三兩),炮附子(兩半),沒藥(去油二兩),茯苓(二兩),威靈仙(三兩),白蒺藜(三兩),香獨活(兩半),明天麻(兩半),桑寄生(三兩),明乳香(去油二兩)

煉蜜為丸。陰虛者去肉桂、川烏。加五加皮、歸身、川芎。

新墟里曾克廣梓行方(序)

昔在萬安縣百嘉地方。遇一良醫。善治瘋癩惡疾。活人甚眾。余甚奇之。具金百餘。求得此方。歸家後。適鄉鄰有患此證者。依方用之。不數月而愈。頻年以來。遠近用此方者。十愈八九。屢試屢驗。真神妙方也。今特付梓。以廣其傳。諒亦不無小補云。

白話文:

以前在萬安縣百嘉地方,遇到一位良醫。他擅長治療瘋癲、惡疾。救活了很多人的生命。我很驚奇,花了一百多金錢,才求得他的藥方。回到家後,恰好鄰居中有患此症狀的人。按照藥方給他用藥,沒有幾個月就治癒了。這些年來,遠近各地使用這個藥方的人,十有八九都治好了。經過多次嘗試,驗證,這真是神妙的藥方。現在特別把它付梓刊行,以廣泛流傳。想必多少也會有幫助吧。

初服方

節羌活,漂蒼朮,荊芥穗,北防風,銀柴胡,黑元參,京赤芍,片黃芩,白蘚皮,老枳殼,淨銀花,條甘草

白話文:

  • 節羌活:具有祛風散寒、宣通經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肢體麻木等。

  • 漂蒼朮:具有燥濕化痰、健脾益氣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痰濕型咳嗽、消化不良等。

  • 荊芥穗:具有發汗散風、清頭目、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牙痛等。

  • 北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肢體麻木等。

  • 銀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發燒、頭痛等。

  • 黑元參:具有補氣養血、生津潤肺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肺燥咳嗽等。

  • 京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證、血瘀、痛經等。

  • 片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證、發熱、口渴、瘡瘍等。

  • 白蘚皮: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證、濕疹、瘙癢等。

  • 老枳殼:具有理氣消積、潤腸通便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胃腸脹氣、便祕等。

  • 淨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證、發熱、口渴、痢疾等。

  • 條甘草: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氣虛、脾胃虛弱、咳嗽等。

水煎。服四劑。

次服方

羌活,細辛,白芷,生地,條防風,知母,黃芩,川芎,甘草

水煎。服二劑。

三服方

大黃,朴硝,銀花,桃仁,枳殼,云連,黃柏,黃芩,元參

水煎。服三劑。

四服方

荊芥,北防風,川烏(童便浸後米汁煮),白附子(薑汁蒸),天麻,殭蠶(薑汁蒸),蒺藜(水提過炒去刺),獨活,元參,風子,土麻仁(洗去土炒),苦參,赤芍,黃柏,銀花,條甘草,枳殼

白話文:

荊芥: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肌肉疼痛等。

北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等。

川烏(童便浸後米汁煮):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等。

白附子(薑汁蒸):具有溫陽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咳、氣喘等。

天麻:具有息風止眩、平肝鎮靜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眩暈、頭痛、癲癇等。

殭蠶(薑汁蒸):具有祛風解痙、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蒺藜(水提過炒去刺):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月經不調、痛經等。

獨活:具有祛風勝濕、補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四肢麻木、腰痠背痛等。

元參:具有清熱養陰、益氣生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傷陰、口乾舌燥、津少口渴等。

風子:具有祛風止痙、平肝熄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抽搐、痙攣等。

土麻仁(洗去土炒):具有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大便乾燥、便祕、咳嗽氣喘等。

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疹、瘙癢、皮膚感染等。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血等。

黃柏:具有清熱燥濕、止瀉固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痢、腹瀉、濕熱黃疸等。

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發熱、口瘡、咽喉腫痛等。

條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腹脹腹痛等。

枳殼:具有行氣寬中、消痞化積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悶脹滿、消化不良、食積等。

水煎。服十劑。以上依次空心服。俱不加引。

五服方

元參(二兩),赤芍(一兩),土麻仁(一斤),枳殼(二兩),銀花(一兩),蒺藜(一斤),白芷(二兩),獨活(二錢),風子(一斤),制川烏(一隻),北防風(十兩),蘄蛇(十二兩)

白話文:

元參(120 公克),赤芍藥(60 公克),土麻仁(600 公克),枳殼(120 公克),金銀花(60 公克),蒺藜(600 公克),白芷(120 公克),獨活(12 公克),風子(600 公克),川烏(60 公克),北防風(600 公克),蘄蛇(720 公克)

蛇去頭尾。用熱酒浸二三日。秋冬浸六日。浸松後去骨蒸熟。焙乾研末。和前藥蜜為丸。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四錢。茶送下。

白話文:

把蛇去頭去尾。用熱酒浸泡2到3天。秋冬季節則浸泡六天。浸泡後,取出蛇,去骨,蒸熟後焙乾研磨成粉末。與之前的中藥材混合,加入蜂蜜製成藥丸。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服用4錢,茶送服。

麻木不仁方

有麻木而未出現者。此數方治之。然不若何首烏散尤妙。

白花蛇(二錢),蒺藜(七錢),白附子(兩半),殭蠶(一兩),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川連(五錢),焦梔仁(一兩)

白話文:

白花蛇 (10 公克),蒺藜 (35 公克),白附子 (15 公克),僵蠶 (50 公克),靈仙 (50 公克),風子肉 (50 公克),土麻仁 (30 公克),元參 (50 公克),川連 (25 公克),焦梔仁 (50 公克)。

蜜為丸。早晚各服五錢。茶送下。服此丸十日。即服宣毒去風湯三五劑。連續間服勿停。

白話文:

將蜜製成丸狀,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五錢,以茶水送服。服用此丸劑十天後,再服用宣毒去風湯劑三到五劑。應連續服用,不要間斷。

宣毒去風湯

川連,黃柏,黃芩,元參,赤芍,梔仁,續斷,花檳榔,大黃,朴硝,石膏末,銀花,荊芥,北防風,鮮皮,獨活

白話文:

川連:又名川續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壯,味苦、澀。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

黃柏:為小喬木或灌木,樹皮味苦、澀。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元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味甘、苦、澀。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益氣的功效。

赤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味苦、酸。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

梔仁:為小喬木或灌木,果實味苦、微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續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

花檳榔:為喬木,果實味苦、澀。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

大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朴硝:為天然礦物,味鹹、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石膏末:為天然礦物,味苦、寒。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銀花:為木質藤本植物,花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渴的功效。

荊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葉味辛、微苦。具有發汗解表、散風清熱的功效。

北防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味辛、微苦。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

鮮皮:為小喬木或灌木,樹皮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

獨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味辛、微苦。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

燈心引。朴硝後下。

不仁丸(第二)

白花蛇(二兩),白附子(五錢),殭蠶(五錢),蒺藜(七兩),風子肉(五錢),靈仙(五錢),土麻仁(六兩),元參(一兩),黃柏(一兩),梔子(一兩)

白話文:

  • 白花蛇(100公克):具有鎮靜、止痛、抗驚厥、抗炎等作用。

  • 白附子(25公克):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壯陽、散寒止痛等作用。

  • 殭蠶(25公克):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解痙等作用。

  • 蒺藜(350公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作用。

  • 風子肉(25公克):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解痙等作用。

  • 靈仙(25公克):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解痙等作用。

  • 土麻仁(300公克):具有潤腸通便、止咳化痰、養陰生津等作用。

  • 元參(50公克):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止渴除煩等作用。

  • 黃柏(50公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固澀止血等作用。

  • 梔子(50公克):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作用。

蜜為丸。照前服法。

不仁神效丸

豨薟草,蒼耳子,靈仙,北防風,白附子,殭蠶,黃柏,黃芩,川樸,赤芍,梔仁,銀花,歸尾,黑丑牛,生大黃,朴硝,甘草,石膏

白話文:

豨薟草: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消腫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瘡癤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蒼耳子: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瘡癤腫痛等症狀。

靈仙:一種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北防風:一種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白附子:一種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陽痿早洩、宮寒不孕、手腳冰涼等症狀。

殭蠶: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鎮驚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小兒驚癇、抽搐、高熱抽搐等症狀。

黃柏:一種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痢疾、泄瀉、瘡癤腫痛等症狀。

黃芩: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黃疸、肝炎、痢疾、泄瀉等症狀。

川樸:一種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胃寒嘔吐、泄瀉、咳嗽氣喘等症狀。

赤芍:一種具有涼血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等症狀。

梔仁:一種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牙痛、痢疾、泄瀉等症狀。

銀花: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 sore throat, tonsillitis, and othe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歸尾:一種具有補血益氣、養血活血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貧血、氣血虛弱等症狀。

黑丑牛: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瘡癤腫痛、跌打損傷、出血不止等症狀。

生大黃:一種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便祕、泄瀉、痢疾等症狀。

朴硝:一種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便祕、泄瀉、痢疾等症狀。

甘草:一種具有補中益氣、和中緩急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等症狀。

石膏:一種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功效的中草藥,常用於治療發燒、咽喉腫痛、痢疾、泄瀉等症狀。

燈心引。

初服方

羌活,靈仙,獨活,防風,薄荷,菖蒲,苦參,黃柏,烏藥,枳殼,木通,牛膝,桃仁,大黃,朴硝,甘草

水煎。燈心四十根為引。空心服五六劑。即服再造散

三花飲

菊花,銀花,紅花,艾絨,藿香甘松,白芷,蟬蛻,殭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蒺藜,蔓荊,川芎,歸尾,甘草

白話文:

  • 菊花:清熱解毒,明目。

  • 銀花:清熱解毒,消炎。

  • 紅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艾絨: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 藿香:祛暑化濕,解表發汗。

  • 甘松:祛痰止咳,平喘。

  • 白芷:祛風散寒,止痛。

  • 蟬蛻:清熱祛風,利尿通淋。

  • 殭蠶:平喘,止咳。

  • 薄荷: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防風:祛風解表,發汗。

  • 荊芥: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羌活:祛風濕,散寒止痛。

  • 獨活:祛風濕,活血止痛。

  • 蒺藜: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 蔓荊:祛風濕,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歸尾:補血活血,溫經止痛。

  • 甘草:補氣益血,緩急止痛。

燈心引。

解毒湯,輕者服此。

荊芥,蒼朮,羌活,白芷,黃柏,黃芩,丹皮,赤芍,大黃,當歸,川芎,枳殼,澤瀉,甘草,銀花

燈心引。食遠服。

二次解毒湯,不必下者服此。下後亦服此。

荊芥,防風,白芷,鮮皮,元參,歸尾,赤芍,丹皮,黃柏,黃芩,木通,銀花,甘草

燈心引。

涼血解毒湯,服丸藥毒出於外。服此解之。

當歸,生地,苦參(有癬者用之),元參,赤芍,丹皮,梔仁,黃連(熱不甚者勿用),銀花,牛蒡子,菖蒲,防風,荊芥,蒺藜,甘草

白話文: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緩解疼痛

  •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緩解口乾舌燥

  • 苦參(有癬者用之):清熱解毒,殺蟲止癢,適用於癬症

  • 元參:滋陰清熱,涼血生津,緩解口乾舌燥

  • 赤芍: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緩解疼痛

  •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適用於瘡瘍腫痛

  • 梔仁: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緩解煩躁不安

  • 黃連(熱不甚者勿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適用於熱證

  • 銀花:清熱解毒,涼血化瘀,適用於瘡瘍腫痛

  • 牛蒡子:宣肺祛風,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

  • 菖蒲:芳香開竅,祛風除濕,適用於頭痛眩暈

  • 防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感冒

  • 荊芥:解表散寒,發汗透疹,適用於風寒感冒

  • 蒺藜:祛風止痛,明目退翳,適用於風熱眼疾

  •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緩解藥性

燈心引。或加綠豆。半杯。亦可。

神授麻黃散,統治三十六種惡疾。

捶麻黃,制草烏,川芎,甘草

上為末。每服一錢。燒酒調下。兼進驅風活血丸

驅風活血丸

皂角刺(二兩),山甲珠(二兩),酥油(一兩搽入藥內),蟾酥(二兩),地龍(去泥二兩),蛇床子(洗二兩),青葙子(六兩),蒼耳子(炒去尾刺二兩),風子肉(煮七次淨油六兩),五加皮(二兩),苡仁米(二兩),香白芷(二兩),明天麻(薑汁炒三兩),北防風(二兩),蘇薄荷(二兩),制草烏(豆腐煮一兩),淨蟬蛻(洗去泥二兩),北全蠍(洗淨鹽炒二兩),白蒺藜(二兩),川芎(二兩),乾生地(酒浸三兩),朽龜板(酥油炙二兩),京赤芍(炒二兩),胡麻仁(炒四兩),赤茯苓(去皮二兩),川牛膝(去蘆二兩),條甘草(一兩),內宜加黃連(二兩),元參(三兩)

白話文:

  • 皁角刺(100公克)

  • 山甲珠(100公克)

  • 酥油(50公克,混入藥材中)

  • 蟾酥(100公克)

  • 地龍(去除泥沙,100公克)

  • 蛇牀子(清洗過,100公克)

  • 青葙子(300公克)

  • 蒼耳子(炒過,去除尾刺,100公克)

  • 風子肉(煮過七次,淨油,300公克)

  • 五加皮(100公克)

  • 苡仁米(100公克)

  • 香白芷(100公克)

  • 天麻(用薑汁炒過,150公克)

  • 北防風(100公克)

  • 蘇薄荷(100公克)

  • 制草烏(用豆腐煮過,50公克)

  • 淨蟬蛻(洗去泥土,100公克)

  • 北全蠍(洗淨、鹽炒,100公克)

  • 白蒺藜(100公克)

  • 川芎(100公克)

  • 乾生地(用酒浸泡,150公克)

  • 朽龜板(用酥油炙烤,100公克)

  • 京赤芍(炒過,100公克)

  • 胡麻仁(炒過,200公克)

  • 赤茯苓(去皮,100公克)

  • 川牛膝(去除蘆頭,100公克)

  • 條甘草(50公克)

  • 如有需要,另外加入黃連(100公克)

  • 元參或地參(150公克)

上將各味研末。如無蟾酥。將藥末用紙貼於筲箕內。取癩蝦蟆十隻。活抑在筲箕內。放箕在鍋內。漫火蒸炕。少時酥出。流入藥末內。再將風子末攤在筲箕內。架放鍋內。蓋蒸半炷香久。傾入臼內。擂爛。加全蠍。再搗。方入前末。老米打糊為丸。每日服二錢。麻黃散。只服一料。此方未全愈者。須再製一料。服藥七日。須用熏洗諸法治之。

白話文:

把上述所有藥物研成末。假如沒有蟾酥,也必須把所有研成末的藥物放在筲箕內,然後用紙貼牢。再抓十隻活的癩蝦蟆,把癩蝦蟆壓制在筲箕內,將筲箕放在鍋子裏,用文火慢慢加熱。過一會兒,蟾酥流出來,會流到藥末中。然後把風子末平攤在筲箕中,架起來放在鍋子裏,蓋上鍋蓋,蒸半炷香的功夫,將藥倒入臼中,搗碎。加入全蠍,再次搗碎,然後再把之前得到的藥末加進去。熬煮成粥後,將粥做成藥丸。每天服用二錢。只服用麻黃散。本藥方不能完全治癒病症者,須再製一劑。服用藥物七天,須採用燻洗等方法進行治療。

第一萬字丸,加減同何首烏散。

白花蛇(去頭皮腑骨一條),白蒺藜(七兩),白殭蠶(一兩),白附子(一兩),威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川黃連(乳蒸五錢)

白話文:

白花蛇(去掉頭、皮、內臟和骨頭,一條),白蒺藜(七兩),白殭蠶(一兩),白附子(一兩),威靈仙(一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川黃連(用乳汁蒸五錢)

蜜為丸。早晚空心各服五錢。如紅暈不退。加白附子五錢。殭蠶五錢。茶下。

第二驗字丸,如服此方不驗。必加人參一錢。象皮二兩。用甘草水炒過。或又加土茯苓一兩。五味子一兩。老者加枸杞一兩。肉桂一兩。方內蒺藜土麻仁每味減二兩。添在後生扶之藥。其效如神。

白話文:

第二驗字丸,如果服用了這個方劑沒有效果,一定要再加入一錢人參、兩錢象皮,用甘草水炒過。或者再加入一兩土茯苓、一兩五味子。年齡較大的患者可以再加一兩枸杞、一兩肉桂。方劑內的蒺藜、土麻仁每樣都減量二錢,再加上後天生長扶助的藥物,其療效就像神一樣。

白花蛇(一兩),白蒺藜(去刺七兩),風子肉(七兩),胡麻仁(六兩),小川連(五錢)

蜜為丸。照前吞服。

第三靈字丸

白苦參(生用脾經無病勿用三兩),白花蛇(一兩),白蒺藜(七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小云連(五錢)

白話文:

白苦參(新鮮使用,入脾經,無病時不宜服用,每次可用三兩),白花蛇草(一兩),白蒺藜(七兩),風子肉(一兩),土麻仁(六兩),小芸連(五錢)。

蜜為丸。吞服同前。

第四感字丸

白花蛇,白蒺藜,白殭蠶,白蘚皮,風子肉,荊芥穗,北防風,香白芷,漂蒼朮,蘇薄荷,香獨活,白苦參,土麻仁,大熟地,杭酒芍,當歸尾,小川連,厚黃柏,片黃芩,焦梔子,牡丹皮,川芎,花檳榔,淨銀花,條甘草

白話文:

白花蛇:一種有白色斑紋的蛇,具有藥用價值。

白蒺藜:一種植物,其果實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白殭蠶:一種白色的僵蠶,具有藥用價值。

白蘚皮:一種植物的樹皮,具有藥用價值。

風子肉: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祛風止痙的作用。

荊芥穗:一種植物的穗狀花序,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

北防風: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

香白芷: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

漂蒼朮: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

蘇薄荷:一種植物的葉,具有發汗解熱的作用。

香獨活: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

白苦參:一種植物的根,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土麻仁: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大熟地:一種藥材,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

杭酒芍:一種植物的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當歸尾:一種植物的根,具有補血活血的作用。

小川連: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厚黃柏:一種植物的樹皮,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

片黃芩:一種植物的根,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焦梔子:一種植物的果實,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牡丹皮:一種植物的根皮,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川芎:一種植物的根莖,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花檳榔: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

淨銀花:一種植物的花,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條甘草:一種植物的根,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米糊為丸。茶送下。

寬胸行氣散,服上藥後。胸前覺滯且多痰。間服此。

桔梗,木通,枳殼,香附,烏藥,芥子杏仁陳皮,川芎,酒芍,甘草

白話文:

桔梗:具有祛痰止咳,宣肺通絡,排膿消腫的功效,常用於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等。

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的功效,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

枳殼:具有理氣導滯,破氣消積,寬胸理氣的功效,常用於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活血止痛,化瘀通經的功效,常用於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

烏藥:具有溫中補腎,散寒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寒,腹痛腹瀉,腎虛腰痛等。

芥子: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常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腹痛腹瀉等。

杏仁:具有鎮咳平喘,潤肺化痰,宣肺通絡的功效,常用於咳嗽,咳喘,氣喘等。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的功效,常用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痰多咳嗽等。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常用於頭痛,牙痛,月經不調,痛經等。

酒芍:具有養血補肝,斂陰養血,益氣補血的功效,常用於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貧血等。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虛乏力,咽喉腫痛,咳嗽咳痰等。

燈心引。

第五神字丸,服四劑。紅點紅堆不退。再投此以收功。

豨薟草,穀精草,白菊花,鮮紅花,威靈仙,蔓荊子,直殭蠶,蒼耳子,五味子,朽龜板,黑元參,赤芍藥,厚黃柏,枯黃芩,牛蒡子

白話文:

豨薟草:又名千里光,具有活血散瘀、清熱解毒的功效。

穀精草:又名牛筋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白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

鮮紅花:又名芙蓉花,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

蔓荊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直殭蠶:具有祛風止痙、鎮痛平喘的功效。

蒼耳子:具有散風除濕、止癢殺蟲的功效。

五味子:具有補腎益精、生津止渴的功效。

朽龜板:具有補腎益氣、滋陰養血的功效。

黑元參: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帶的功效。

赤芍藥:具有涼血活血、止痛消腫的功效。

厚黃柏: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枯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牛蒡子: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米糊為丸。早晚各三錢。茶送下。

第六丹字丸

龜板(一斤醋炙七次),黃芩(二兩酒炒),梔仁(二兩酒炒),防風(二兩)

蜜為丸。照前服二次丸後。間服三黃解毒湯。

三黃解毒湯

川連,黃柏,枯芩,赤芍(慎用),苦參,元參,枳殼,檳榔,川芎,大黃,銀花,蒺藜,鮮皮,獨活,甘草

熟石膏二錢為引。服三劑。

第七普字藥酒,酒浸斷根。

熟地黃(八錢),全當歸(二錢),杭白芍(五錢),川芎(三錢),炒杜仲(八錢),破故紙(八錢),續斷(八錢),甘枸杞(五錢),遠志肉(五錢),山萸肉(五錢),堅雲苓(二錢),真虎骨(五錢),朽龜板(一兩),牡丹皮(八錢),松節(五錢),寬筋藤(五錢),天仙藤(五錢),厚黃柏(三錢),五加皮(一兩),條甘草(三錢)

白話文:

熟地黃(40克),全當歸(10克),杭白芍(25克),川芎(15克),炒杜仲(40克),破故紙(40克),續斷(40克),甘枸杞(25克),遠志肉(25克),山萸肉(25克),堅雲苓(10克),真虎骨(25克),朽龜板(50克),牡丹皮(40克),松節(25克),寬筋藤(25克),天仙藤(25克),厚黃柏(15克),五加皮(50克),條甘草(15克)

上共浸冬酒十升。加龍眼肉三錢。紅棗一二兩。老薑煨過五錢。黑豆微炒二兩。冬浸七日。春秋五日。夏三日。復渣加酒五升。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手足冷者。去黃柏。加肉桂、川烏五錢。

白話文:

將十升的冬酒與龍眼肉三錢、紅棗一二兩、煨過的薑五錢、炒過的黑豆二兩混合,浸泡七天(冬)、五天(春、秋)、三天(夏)。再將渣滓移除,加入五升酒,早晚各服一次。如果手腳冰冷,可以去除黃柏,改加肉桂和川烏五錢。

第八濟字丸,如病已愈。只皮膚不能復原光潤。或骨節間有痠疼。服此以去餘毒。

白話文:

第八濟字丸,如果疾病已經痊癒,只是皮膚還未恢復光滑。或者骨節之間有痠痛。服用此藥可以去除餘毒。

羌活(二錢),獨活(二錢),防風(二錢),荊芥(二錢),豨薟(二錢),靈仙(二錢),桑寄生(二錢),白芷(錢半),殭蠶(錢半),細辛(一錢),首烏(一兩),龜板(五錢),枸杞(五錢),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白芍(二錢),元參(二錢),丹皮(二錢),烏藥(五錢),檳榔(二錢),銀花(二錢),牛蒡子(二錢)

白話文:

羌活(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獨活(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防風(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除濕、解表散熱的功效。

荊芥(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疏風解表、散熱解毒的功效。

豨薟(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功效。

靈仙(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功效。

桑寄生(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補肝益腎、活血化瘀的功效。

白芷(錢半):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止痛、化瘀的功效。

殭蠶(錢半):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化痰、止咳的功效。

細辛(一錢):是一種中藥,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首烏(一兩):是一種中藥,具有補益氣血、烏髮明目的功效。

龜板(五錢):是一種中藥,具有補腎壯骨、益精填髓的功效。

枸杞(五錢):是一種中藥,具有補腎益精、明目養肝的功效。

當歸(五錢):是一種中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川芎(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

白芍(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養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元參(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丹皮(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烏藥(五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檳榔(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消積導滯、殺蟲止痢的功效。

銀花(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牛蒡子(二錢):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有熱。加川連錢半。黃柏錢半。米糊為丸。每次二錢。早午晚三次。茶送下。

胡麻散,治風熱癮疹瘙癢。或兼赤暈。發寒惡熱。形病俱實者。

胡麻仁,白苦參,何首烏(各八兩),白菊花,威靈仙,蔓荊子,白蒺藜(去刺),荊芥穗,北防風,石菖蒲,牛蒡子,條甘草

白話文:

胡麻仁、白苦參、何首烏(各320公克),白菊花、威靈仙、蔓荊子、白蒺藜(去刺)、荊芥穗、北防風、石菖蒲、牛蒡子、條甘草。

共為末。酒調下三錢。

天麻散,治一切癘疾。

天麻子(二兩),威靈仙,白蒺藜,蔓荊子,荊芥穗,石菖蒲,薄荷葉,甘菊花,何首烏,胡麻子,白苦參(慎用),地骨皮,牛蒡子

白話文:

  • 天麻子(二兩):益氣補腦,鎮靜安神

  • 威靈仙: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 白蒺藜:清肝明目,祛風止痙

  • 蔓荊子: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 荊芥穗:辛溫解表,疏風散寒

  • 石菖蒲:開竅益智,寧心安神

  • 薄荷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

  • 甘菊花:清肝明目,疏風散熱

  • 何首烏:補肝腎,烏髮養顏

  • 胡麻子:補益肝腎,烏髮養顏

  • 白苦參(慎用):清熱燥濕,解毒消腫

  • 地骨皮: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 牛蒡子:清熱解毒,宣肺透疹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下。或茶送下。食前服半月。食後服半月。

防風天麻散,治癘疾癩疾。此方神仙所傳。一年中常療數人。初服藥有嘔吐者。不可怪。再服即安。其效如神。

白話文:

防風天麻丸:治療癲癇和麻瘋病。這個方劑是神仙傳授的。每年都能治療好幾個人。第一次服用藥物時可能會出現嘔吐。不用感到奇怪。再次服用時就會好了。它的效果就像神一樣好。

防風(去蘆),天麻,升麻,靈仙,細辛,蔓荊子,蜈蚣(二對),山甲,首烏,人參,丹參,苦參,川芎,白附子,元參,紫參

白話文:

  • 防風(去除蘆葦):祛風解表,散寒通絡。

  • 天麻:熄風定驚,消痰止痛。

  • 升麻:升陽舉陷,託瘡排膿。

  • 靈仙: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 細辛:祛風通竅,溫經止痛。

  • 蔓荊子:祛風除濕,清熱解毒。

  • 蜈蚣(兩對):祛風通絡,散瘀止痛。

  • 山甲:通經活絡,祛風止痛。

  • 首烏:補益肝腎,烏髮明目。

  •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 丹參:活血化瘀,清心除煩。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 白附子:補腎壯陽,散寒止痛。

  • 元參: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 紫參:補氣養血,清熱除煩。

每藥末二兩。先將胡麻一斤。淘淨曬乾。炒香熟。另研為末。與各藥末和勻。蜜為丸。共九十九丸。細嚼。溫漿水送下。日三服。大忌房事。將息慎口。食淡白粥一百二十日。

白話文:

每種藥材的末藥兩錢。先將胡麻一斤,清洗乾淨,曬乾,炒香。另研成末藥。與其他藥材的末藥均勻混合。用蜂蜜製成丸狀,一共九十九丸。細細咀嚼。用溫熱的漿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注意避色情行為。要注意休息,謹慎飲食。吃清淡的粥一百二十天。

蔓荊子散,治肺臟蘊熱風毒。如癇。變成惡風。

蔓荊子(生用),甘菊花,明天麻,天南星,胡麻子,枸杞子,白苦參

白話文:

  • 蔓荊子(生用):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功效的中草藥。

  • 甘菊花: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功效的中草藥。

  • 天麻:一種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功效的中草藥。

  • 天南星:具有消炎止痛、祛風除濕功效的中草藥。

  • 胡麻子:一種具有潤腸通便、烏髮益腎功效的中草藥。

  • 枸杞子:一種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中草藥。

  • 白苦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功效的中草藥。

上為末。每服二錢。荊芥煎湯送下。或茶送下。日服二錢。

透經解攣湯,亦治風熱筋骨痛。

山甲珠(二錢),鮮紅花(七分),蘇木(七分),羌活(七分),防風(七分),白芷(一錢),明天麻(七分),蟬蛻(七分),當歸(七分),川芎(五分),炒連翹(五分),條甘草(七分),荊芥穗(七分)

白話文:

山甲珠(10克),鮮紅花(3.5克),蘇木(3.5克),羌活(3.5克),防風(3.5克),白芷(5克),明天麻(3.5克),蟬蛻(3.5克),當歸(3.5克),川芎(2.5克),炒連翹(2.5克),條甘草(3.5克),荊芥穗(3.5克)

水與酒各半煎服。

海藏愈風丹,治癘病手足麻木。眉毛脫落。遍身生瘡。及癘風癮疹。皮膚瘙癢。搔破成瘡。並皆治之。

黃花蛇(去頭尾腸酒浸取淨內曬乾為末),白花蛇,烏梢蛇(制同上),白苦參(一斤取末四兩),皂角(一斤銼寸許無灰酒浸一宿以水一碗搗成汁去渣入砂罐中文武火熬)

白話文:

  1. 黃花蛇(去掉頭、尾和腸子,用酒浸泡後取出,曬乾並磨成粉末)。

  2. 白花蛇(處理方法與黃花蛇相同)。

  3. 烏梢蛇(處理方法與黃花蛇相同)。

  4. 白苦參(一斤,磨成粉末,取四兩)。

  5. 皁角(一斤,切成小段,用無灰酒浸泡一夜,然後加一碗水搗碎,過濾後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熬煮)。

上為末。成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煎通聖散。空心送下。後食乾物壓之。日三服。間日浴身。汗出為度。準繩曰。果系癘風。用之必效。若肝經血熱。脾經血虛。腎經虛火。脾肺氣虛。遍身作癢。搔破成瘡。或內熱生風。而眉毛脫落。或皮膚赤暈。或搔起白屑而類癘風者。服之反成癘風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六十到七十顆。並服用通聖散,空腹服用。之後吃乾糧壓一壓。一天服用三次。隔天洗澡,直到汗水流出,纔算完成治療。準繩說,要是真的是癘風,用此藥必有效。但若是肝經血熱、脾經血虛、腎經虛火、脾肺氣虛,導致全身瘙癢,抓破後形成瘡口。或者是內熱生風,導致眉毛脫落。或是皮膚發紅,或是搔癢後產生白屑,類似癘風的症狀,服用了此藥反而會加重癘風。

按癘風。必有死肉麻木。針之不痛。然後發現於外。甚則破爛。若無麻木。非癘也。類癘者。當審何經之風熱。何經之部位。用藥治之。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外有火衰作癢一證。並無紅點。亦無白屑。當重用附桂。大補元陽則善矣。

白話文:

治療癘風,必定會有死肉麻木的現象,針灸時不會感到疼痛,然後在皮膚表面出現破爛。如果沒有麻木的現象,就不是癘風。類似癘風的疾病,要仔細判斷是哪條經絡的風熱,哪個部位的病變,針對病因用藥治療。如果氣虛就補氣,血虛就補血。如果有皮膚乾燥、發癢的症狀,但是沒有紅點也沒有白屑,就要大量使用附桂,大補元陽就能夠痊癒。

人參消風散,治面毒瘙癢。或眉毛脫落。耳鳴鼻塞。皮膚頑痹。並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噁心。凡風上攻者皆治之。

白話文:

人參消風散,用於治療面部毒瘡瘙癢。或眉毛脫落。耳鳴鼻塞。皮膚頑固痹阻。以及婦女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痛。頭暈目眩。痰逆噁心。凡是風邪上攻導致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人參,川芎,茯苓,厚朴,廣皮,藿香,羌活,防風,荊芥,蟬蛻,殭蠶,甘草

羌活當歸散,治風熱傷血。遍身疙瘩。及癮疹瘙癢。

羌活,荊芥,防風,白芷,升麻,黃連,黃芩,連翹,牛蒡子,當歸,川芎,甘草

手指拳曲。加鉤藤。血虛者。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鉤藤。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皂刺鉤藤。或並服逍遙散

白話文:

手指拳曲:症狀之一,手指屈曲,無法伸直。

加鉤藤:治療方法之一,加入鉤藤這個藥材。

血虛者:如果是血虛的患者。

佐以加味逍遙散:輔以加味逍遙散。

氣虛者:如果是氣虛的患者。

佐以補中益氣湯:輔以補中益氣湯。

加皁刺鉤藤:加入皁刺和鉤藤這兩種藥材。

或並服逍遙散:或者同時服用逍遙散。

上用酒拌。曬乾。水煎服。

寶鑑換肌散,治癘久不愈。眉毛脫落。鼻梁崩陷。

白花蛇,黑花蛇(各三兩酒浸),木鱉子,地龍,草烏頭,漂蒼朮,木賊北細辛,威靈仙,蔓荊子,香白芷,白蒺藜,定風草,荊芥穗,甘菊花,石菖蒲,大川芎,不灰木,白苦參,沙參,紫參,天門冬,赤芍藥,全當歸,何首烏,胡麻子,粉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白花蛇、黑花蛇(各三兩,浸泡於酒中),木鱉子、地龍、草烏頭、漂蒼朮、木賊、北細辛、威靈仙、蔓荊子、香白芷、白蒺藜、定風草、荊芥穗、甘菊花、石菖蒲、大川芎、不灰木、白苦參、沙參、紫參、天門冬、赤芍藥、全當歸、何首烏、胡麻子、粉甘草(各一兩)。

俱為末。每服五錢。溫酒下。食後酒送尤妙。

樺皮散,保命

樺皮(去瓤燒存性四兩),荊芥穗(二兩),枳殼(去瓤存性四兩),杏仁(水煎取出令乾研末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後溫酒調下。

醉仙散,寶鑑

北防風,蔓荊子,白蒺藜,白苦參,胡麻子(炒),枸杞子,牛蒡子,栝蔞根(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一兩五錢。入輕粉二錢。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晨午各一服。至五七日。於牙縫中出臭涎。令人如醉。或下膿血。病根乃除。仍量病之輕重用藥。如病重。先以再造散下之。候元氣將復。方用此藥。此藥忌一切炙爆厚味。只可食淡粥。時菜諸蛇。以淡酒蒸熟食之。可以助藥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劑量為一兩五錢,加入輕粉二錢,充分拌勻。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調和,早晚各服用一次。連續服用五到七天,牙縫中會產生出臭味,讓人感覺像醉酒一樣,或者膿血排出,此時病根才被清除。根據病情的輕重來使用藥物,如果病情嚴重,先服用再造散來緩解,等元氣逐漸恢復後,再服用此藥。服用此藥期間,需忌口,避免食用炙烤、油膩、辛辣的食物。只可吃清淡的粥、時令蔬菜和蛇肉,可用淡酒將它們蒸熟食用,可以幫助藥物效果。

按非重證難治。輕粉不可用。

瀉清丸

羌活,防風,當歸,川芎,膽草,梔子,煨大黃

上各等分。研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煎竹葉湯。同沙糖溫水化下。按膽火不甚大。宜去膽草。加赤芍。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各等份研磨成細末。煉蜜製丸,丸子的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以煎竹葉湯和溫水溶解沙糖後服用。如果膽火不大,可以去除膽草,加入赤芍。

瀉白散

桑白皮(二兩),地骨皮(二兩),粉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入粳米百粒煎服。易老方。加黃連。

瀉黃散,錢氏,海藏云。此劑瀉肺熱。

藿香(七錢),防風(四兩),石膏(五錢),梔仁(二兩),甘草(二兩)

上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沸調下。

雷丸

紫石英(細研水飛過五錢),雷丸(一兩),硃砂(研水飛過一兩),阿魏(二兩),雄黃(細研水飛過七錢半),雌黃(細研七錢半),藜蘆(五錢),犀角屑(五錢),斑蝥(去頭足翅芝麻炒二十個),芫青(去頭足翅用芝麻一合同炒二十個去芝麻不用),硝石(一兩細研)

白話文:

  • 紫石英(細磨研細,用水飛過,淨重五錢)

  • 雷丸(一兩)

  • 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淨重一兩)

  • 阿魏(二兩)

  • 雄黃(細磨研細,用水飛過,淨重七錢半)

  • 雌黃(細磨研細,淨重七錢半)

  • 藜蘆(五錢)

  • 犀角屑(細磨研細,淨重五錢)

  • 斑蝥(去頭足翅,用芝麻炒二十個)

  • 芫青(去頭足翅,用芝麻一合同炒二十個,去芝麻不用)

  • 硝石(一兩,細磨研細)

上為細末。取苦參四五兩。同硝石搗碎。用生絹袋盛入瓷瓶內。用無灰酒一斗。浸七日。每服一中盞溫過。食前調雷丸散二錢。

白話文:

將上文所述藥材磨成細粉,取四到五兩的苦參,與硝石一同搗碎,用生絹袋子裝好,放入瓷瓶中,加入一斗無灰酒,浸泡七天。每次服用一中盞,溫熱後服用,飯前服用雷丸散二錢。

雷丸散,神效

阿魏(二錢半),雷丸,雄黃,硃砂,滑石,紫石英牛黃(研各五錢),斑蝥,芫青(各二十個同糯米炒),白蘞(二錢半),犀角屑(五錢)

白話文:

阿魏(二錢半),雷丸、雄黃、硃砂、滑石、紫石英、牛黃(研成粉末,各五錢),斑蝥、芫青(各二十個,與糯米一起炒),白蘞(二錢半),犀角屑(五錢)

上二方。皆本耆婆而增損之。以藥有難致。拘方取足。則畢生不得矣。小有出入。亦何不可。故備列焉。準繩。

白花蛇丸,丹陽荊上舍得癘疾。一僧療之而愈。以數百求方。秘不肯傳。館賓袁生窺知藏納衣領中。因醉之而竊錄焉。用者多效。

白話文:

白花蛇丸:丹陽有一位名叫荊上舍的讀書人,染上癘疾。一位僧人治療他治癒了疾病。荊上舍用幾百錢向僧人求取藥方。僧人祕而不肯傳授。住館的客人袁生窺探得知藥方藏在僧人的衣領裡。於是把僧人灌醉,然後偷錄了藥方。使用藥方的人大多數都獲得了療效。

白花蛇(一條),烏梢蛇(一條並去頭尾生用),北防風(二兩),荊芥穗(兩半),白蒺藜(一兩),北全蠍(一兩醋浸一日去鹽味),北蟬蛻(二兩去土),北細辛(一兩),蔓荊子(一兩),威靈仙(一兩),何首烏(一兩),生地黃(二兩),白苦參(二兩),大川芎(二兩),枸杞子(二兩),胡麻子(一兩炒香),金毛狗脊(一兩),川牛膝(一兩),烏藥(一兩),天花粉(一兩),漏蘆(半斤去苗洗淨四兩),小川連(一兩),枯黃芩(一兩),山梔仁(一兩),厚黃柏(一兩),北連翹(一兩),槐花(二兩),牛蒡子(炒一兩),淨銀花(二兩)

白話文:

白花蛇(一條):一種蛇類,具有藥用價值。

烏梢蛇(一條並去頭尾生用):一種蛇類,具有藥用價值,需去除頭和尾,直接使用。

北防風(二兩):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荊芥穗(兩半):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兩半。

白蒺藜(一兩):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北全蠍(一兩醋浸一日去鹽味):一種蠍子,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需用醋浸泡一天去除鹽味。

北蟬蛻(二兩去土):蟬蛻,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需去除泥土。

北細辛(一兩):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蔓荊子(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威靈仙(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何首烏(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生地黃(二兩):一種中藥材,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白苦參(二兩):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大川芎(二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枸杞子(二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胡麻子(一兩炒香):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需炒香。

金毛狗脊(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川牛膝(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烏藥(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天花粉(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漏蘆(半斤去苗洗淨四兩):一種蘆葦,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半斤,需去除葉子和鬚根,洗淨後用量為四兩。

小川連(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枯黃芩(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山梔仁(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厚黃柏(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北連翹(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

槐花(二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牛蒡子(炒一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一兩,需炒熟。

淨銀花(二兩):一種植物,具有藥用價值,用量為二兩。

上頭面者。加白芷一兩。肌膚潰爛者。加大皂角一兩。一加尋風藤一兩。共研末。米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茶送下。午後臨臥各一服。

白話文:

用於頭、面部的症狀,再加入一兩白芷。肌肉皮膚潰爛的,再加入一兩大皁角。再加入一兩尋風藤。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丸劑,每個藥丸的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50至60粒,以茶送服。下午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乳香丸

明乳香(二十兩),白苦參(四兩去蘆肥者好)

先用好酒五升。浸苦參。將瓶入湯煮一伏時。當用文武火漫熬。令小沸為候。一伏時。取出濾去渣。將酒浸乳香。於銀砂石器內煎如餳。入天麻末四兩。火麻仁二兩。於乳香膏內攪令勻。漫火熬之。可丸即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火麻仁酒送下。空心服。早晚二次。

白話文:

  1. 首先準備五升優質的酒,浸泡苦參。

  2. 將裝有苦參的酒瓶放入水中煮沸,並用文武火一起煮沸一個時辰。

  3. 之後將藥液取出,濾去渣滓,並將酒倒入銀砂器皿中煮沸,直到酒液濃稠如膏狀。

  4. 然後加入四兩的天麻粉和二兩的火麻仁,攪拌均勻。

  5. 最後用小火繼續熬煮,直到藥膏可以丸狀成型,並將其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

  6. 每服服用二十丸,用火麻仁酒送服,空腹服用,早晚各一次。

火麻仁酒

用火麻仁三升。水淘淨。候乾。以酒一斗。浸一宿。和酒研取白汁。用生絹濾過。入瓷瓶中。重湯煮數沸。即止。每服一小盞。溫過下藥。仍兼紫茄子根散。相間服之。

白話文:

拿三升火麻仁,用清水淘洗乾淨,晾乾後,用一斗酒浸泡一晚。將火麻仁和酒一起研磨,取其白色的汁液。用生絹過濾後,倒入瓷瓶中,用沸水煮沸後,停止加熱。每次服用一小杯,溫熱後服用,並搭配服用紫茄根散,交替服用。

茄子根散

紫茄子根(一斤細切曬乾搗為末),白芍(二兩),炙草(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湯送下。日進三服。自早至晚。常令均勻服之。

神仙退風丹

知母,貝母,烏梅肉,海桐皮,金毛狗脊

上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晨。日中。臨睡。各服三十丸。又每夜第一次睡醒時。急於頭邊取三十丸便服。並用羊蹄根自然汁下。大忌酒及房事。一切發風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漸皆復舊。半年後。尤忌房事。服藥時每夜專用一二勤慎人。在睡處坐守。

白話文:

把上列各藥材等分弄成末。煉蜜做成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天早晨、中午、睡覺前,各服三十丸。另外每夜第一次醒來時,趕緊在牀邊抓三十丸服下,並用羊蹄根的自然汁送服。嚴禁喝酒及房事,還有所有容易引起風疹的食物。只吃清淡的粥一百天。皮肉漸漸恢復原狀。半年以後,房事更要特別注意。服藥時每夜要專門找一、二個勤勞謹慎的人,在睡處坐鎮。

等候第一次睡覺時。便扶起吃藥一次。華宮使親見林承務服之。取效。但不守禁忌者。毫無益耳。

張真君麻瘋方,出洞天奧旨

茅山蒼朮(一斤),蒼耳子(三兩)

研末。米飯為丸。日三服。每服二錢。服一月。即全愈。須忌房事。犯則不救。

白鹿洞方,治大麻瘋眉毛脫落。手足拳攣。皮肉潰爛。後翻眼綻。口歪身麻。肉不痛癢。面生紫斑。並治如神。

白話文:

白鹿洞方:可以用來治療嚴重的麻瘋病,症狀包括眉毛脫落、手腳攣縮僵硬、皮肉潰爛、眼睛翻白且腫大、嘴巴歪斜、身體麻木、肉體沒有痛覺或癢覺、臉上長有紫斑。此方具有神奇的療效。

風子肉(四兩淨細),明天麻(四兩酒浸),北防風(四兩),香白芷(四兩酒浸),香獨活(六兩),蘇薄荷(六兩),北全蠍(六兩洗去鹽),直殭蠶(六兩炙去足),蟬蛻(六兩去足),金頭蜈蚣(二兩炙去頭足),真蘄蛇(八兩去皮骨酒浸焙乾),穿山甲(燒二兩),金毛狗脊(四兩去毛酒浸),白菊花(四兩),漢防己(四兩),何首烏(四兩忌鐵),川當歸(四兩酒浸),好苦參(四兩),大川芎(二兩),京赤芍(六兩),山梔仁(炒二兩),北連翹(二兩),白蘇(二兩)

白話文:

風子肉(四兩,清洗乾淨並切碎),明天麻(四兩,用酒浸泡),北防風(四兩),香白芷(四兩,用酒浸泡),香獨活(六兩),蘇薄荷(六兩),北全蠍(六兩,洗去鹽分),直殭蠶(六兩,炙烤後去除足部),蟬蛻(六兩,去除足部),金頭蜈蚣(二兩,炙烤後去除頭足),真蘄蛇(八兩,去除皮骨後用酒浸泡,然後焙乾),穿山甲(燒成灰後取二兩),金毛狗脊(四兩,去除毛髮後用酒浸泡),白菊花(四兩),漢防己(四兩),何首烏(四兩,忌諱與鐵器接觸),川當歸(四兩,用酒浸泡),好苦參(四兩),大川芎(二兩),京赤芍(六兩),山梔仁(炒熟後取二兩),北連翹(二兩),白蘇(二兩)

共為末。酒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好酒送下。臨臥再一服。忌氣怒房事。油膩煎炒。雞、魚、蝦、蟹、芋頭、山藥、糟、魚、肉、鵝、生冷。春酸食。冬冷物。冬月亦不可烘火。宜綿暖淨室坐定。保守性命。節飲食。斷妄想。服藥時宜仰臥。令藥力遍行有功。如不守禁忌。徒勞心力。亦無效也。服此藥只宜食鴨鰂魚牛肉。俱宜淡食。

白話文:

將前面所有的藥品研磨成細末。用米酒調成糊狀,並搓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粒。在空腹的時候,用好酒送服。睡覺前再服用一次。應避免動怒、房事、油膩、煎炒、雞肉、魚肉、蝦、蟹、芋頭、山藥、糟粕、魚肉、鵝肉、生冷的食物。春天要忌酸的食物,冬天要忌冷的食物。在冬天也不可以烘火。應該坐在乾淨的房間裡,保持溫暖,保持生命,節制飲食,斷絕妄想。服用藥物時,應仰臥,讓藥力遍佈全身,才能發揮作用。如果不遵守禁忌,即使花費心思也徒勞無功。服用此藥時,只宜食用鴨肉、鰂魚、牛肉。所有食物都應清淡。

秘傳漆黃蟾酥丹

鮮螃蟹(四斤),真生漆(一斤),真蟾酥(二兩),明雄黃(二兩)

先將瓷鐔裝蟹。次入漆封口。埋在土中。十四日足。方取開看。二物俱化成水。去渣淨。將水入鍋。熳熳火煮焙乾。為細末。方入雄黃蟾酥二味末攪勻。瓷罐收之。每日空心臨臥各一服。好酒送下二錢。不過一月。其瘡全好。除根。妙不可言。治大麻瘋。如手取之妙。況所費不多。莫輕忽修合。亦勿妄傳匪人。秘之。

白話文:

首先將螃蟹放入瓷器皿中,然後用漆封口,埋在土裡十四天。時間到了以後,打開瓷罐,螃蟹和器皿都已經化成水,將雜質過濾乾淨,把水倒入鍋中,用小火煮乾,製成細粉末,再加入雄黃和蟾酥末,攪拌均勻,裝入瓷罐保存。每天空腹睡前服用一包,用好酒送服二錢。不到一個月,瘡口就能痊癒,根除疾病。這種方法非常神奇,治療大麻瘋的效果非常好,而且成本不高。希望大家不要忽視這個配方,但也不要輕易傳授給不值得信任的人,要保密。

六香散,耆婆

零陵香,甘松(去土),茅香,香白芷,制香附,藿香,川芎(各二錢),山柰子(五錢)

白話文:

零陵香、甘松(去除土)、茅香、香白芷、制香附、藿香、川芎(各二錢),山柰子(五錢)

上除三柰子另研。餘七味分作四劑。每一劑。以水六大碗。煎成三碗。去渣。入三柰攪勻。乘熱洗瘡。若瘡不破者。用鎞針於疙瘩瘍上刺破。令惡血出盡。然後淋洗。一伏時洗一番。浴室毋令透風。臥處須令火暖得宜。一月之間。不可出外。若熱不可飲冷。水洗淨拭乾。用八金散點之。

白話文:

上除三柰子另外研磨。其餘七味藥材分作四劑。每劑用六大碗水煎成三碗,去除藥渣。加入三柰子攪拌均勻。趁熱清洗瘡口。如果瘡口沒有破裂,用鎞針在疙瘩上刺破,讓壞血流出。然後用藥水淋洗。每隔十天清洗一次。浴室不要讓風吹入。臥室要保持適當的溫度。一個月內,不能外出。若發熱不可飲用冷飲。將水洗淨後擦乾,用八金散點灑瘡口。

八金散

禹餘糧石,金精石,銀精石,陽起石,元精石,磁石,石膏,滑石

白話文:

  • 禹餘糧石: 禹餘糧石是一種具有補陽益氣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陽痿、早洩等男性疾病。

  • 金精石: 金精石是一種具有平肝清熱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肝火旺盛等疾病。

  • 銀精石: 銀精石是一種具有補陰益精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潮熱盜汗等疾病。

  • 陽起石: 陽起石是一種具有補腎壯陽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疾病。

  • 元精石: 元精石是一種具有補氣養血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面色蒼白等疾病。

  • 磁石: 磁石是一種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瘀血阻滯、疼痛腫脹等疾病。

  • 石膏: 石膏是一種具有清熱瀉火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疾病。

  • 滑石: 滑石是一種具有清熱利尿作用的礦石,常被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疾病。

上件各等分。研末。入金銀鉗鍋子內盛之。用鹽泥固濟口。以文武火煅煉透紅。放冷。研為粉。入水銀五錢。輕粉一錢。研令不見星。令患人先洗瘡拭乾。便用小油調稠。硬作餅子。於有瘡處搽上。忌飲水。以口中涎出為度。涎出。即用貫仲四兩。黑豆半升。煮湯。急漱其口。切不可嚥下藥汁。見效即止。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等量研成細末,放入金銀鉗鍋子內,以鹽泥封住鍋口。用文武火煅燒至鍋子通紅,冷卻後研成粉末。加入五錢水銀、一錢輕粉,研磨至看不見礦物粉末。讓患處清洗擦乾後,以少量油將藥粉調成糊狀,緊壓成餅狀,敷在患處。忌飲水,以口中涎水流出為限。涎水流出後,立即煮四兩貫仲、半升黑豆,漱口。請勿吞下藥汁。見效後立即停止使用。

神效清目飲,惡疾攻目。以此治之。並治惡疾。

白菊花(二錢),白蒺藜(錢半),蔓荊子(錢半),荊芥穗(錢半),綠升麻(五分),麻黃(一錢表證輕者不用),靈仙(一錢),石菖蒲(五分),何首烏(二錢),苦參(一錢無癬不用),黑梔仁(一錢),枯黃芩(一錢),小川連(一錢),肥知母(一錢),條甘草(六分)

白話文:

  • 白菊花(二錢):具有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

  • 白蒺藜(錢半):具有疏風、散熱、明目的功效。

  • 蔓荊子(錢半):具有清熱、利尿、明目的功效。

  • 荊芥穗(錢半):具有疏風、散熱、解毒的功效。

  • 綠升麻(五分):具有清熱、通痺、解毒的功效。

  • 麻黃(一錢表證輕者不用):具有發汗、散寒、平喘的功效。

  • 靈仙(一錢):具有清熱、利尿、明目的功效。

  • 石菖蒲(五分):具有開竅、醒神、明目的功效。

  • 何首烏(二錢):具有補肝腎、烏鬚髮、明目的功效。

  • 苦參(一錢無癬不用):具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

  • 黑梔仁(一錢):具有清熱、涼血、明目的功效。

  • 枯黃芩(一錢):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

  • 川連(一錢):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

  • 肥知母(一錢):具有清熱、滋陰、潤燥的功效。

  • 條甘草(六分):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藥性的功效。

明目解毒湯,目昏目赤目斜。急服此湯。不致損目。

菊花,荊芥,防風,羌活,草決明,蔓荊子,薄荷,柴胡,蒺藜,川連,穀精草,連翹,芍藥,車前,土麻仁,甘草

白話文: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降壓降脂的作用。

  • 荊芥:具有解表散寒,宣肺透疹,止咳平喘的作用。

  •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利尿通淋的作用。

  • 羌活: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鎮痛消腫的作用。

  • 草決明: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血壓的作用。

  • 蔓荊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尿通淋的作用。

  • 薄荷:具有清熱解暑,疏風解表,止咳平喘的作用。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痛安神的作用。

  • 蒺藜:具有明目退翳,祛風止痛,消炎鎮痛的作用。

  • 川連: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涼血止血的作用。

  • 穀精草:具有清熱利尿,消炎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 芍藥:具有活血調經,舒緩疼痛,養血斂陰的作用。

  • 車前:具有清熱利尿,明目退翳,止咳平喘的作用。

  • 土麻仁:具有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

  • 甘草:具有補益氣血,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的作用。

生薑二片引。

豬肝散,凡目內起白翳者。服之神效。

石決明,夜明沙(水淘去土),白蒺藜,川木賊,白菊(去梗蒂),蟬蛻(去足翅),穀精珠

白話文:

石決明:具有清肝明目、利尿通便的功能。

夜明沙:具有清熱明目、利尿通淋的功能。

白蒺藜:具有清肝明目、疏風勝濕的功能。

川木賊:具有利尿通淋、清熱明目的功能。

白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的功能。

蟬蛻: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的功能。

穀精珠:具有補益精血、滋陰明目的功能。

痘疹。加望月沙。各等分。用豬肝二兩。切薄片入藥。滾水沖。蓋定甑內蒸。取出。先熏後吃。並肝與藥汁吃之。渣入罐內再煮。

白話文:

痘疹。加入望月砂。各藥等分。用豬肝二兩。切成薄片,放入藥中。用滾水沖泡。蓋上鍋蓋,在蒸籠中蒸熟。取出。先燻蒸後服用。連豬肝和藥汁一起吃。將藥渣放入鍋中再次煮沸。

又豬肝散

石決明(二錢),夜明沙(二錢),豬肝(二兩)

上二味和勻。以竹刀切肝作二片。或三四片亦可。但令相連勿斷。以藥末敷於肝內。以線紮緊。勿令泄出。取米泔水一碗。入砂罐內。併入豬肝同煮。臥時連肝服之。

白話文:

把這兩種藥材和勻。用竹刀切開豬肝成兩片或三四片,但要注意要連著不要斷開。把藥末塗在豬肝內部,用線紮緊,不要讓藥末漏出來。取一碗米泔水,放入砂鍋中,再放入豬肝一起煮。睡覺前連豬肝一起吃下。

又方

石決明,天鼠矢,白蒺藜,木賊草,菊花,蟬蛻,穀精珠(各等分)

麻木不仁方

豨薟草,威靈仙,條防風,白附子,白殭蠶,赤芍藥,梔子仁,片黃芩,厚黃柏,川厚朴,蒼耳子,當歸尾,淨銀花,紋莊黃,石朴硝,黑丑牛,甘草(硝黃二味各包另下)

白話文:

豨薟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等症狀。

條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清熱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肌肉痠痛等症狀。

白附子:具有溫陽補腎、祛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虛畏寒、手足冰冷、腰膝痠痛等症狀。

白殭蠶: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中風偏癱、跌打損傷等症狀。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症狀。

梔子仁: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口舌生瘡、血熱吐衄等症狀。

片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痢腹瀉、黃疸、瘡瘍腫痛等症狀。

厚黃柏:具有清熱燥濕、固澀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泄瀉、白帶過多、遺精早洩等症狀。

川厚朴:具有溫中燥濕、化痰止嘔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胸悶痞滿、食積不化等症狀。

蒼耳子:具有祛風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咳嗽氣喘等症狀。

當歸尾: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

淨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暑熱中暑、瘡瘍腫痛等症狀。

紋莊黃:具有清熱燥濕、益氣補脾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泄瀉、白帶過多、氣虛乏力等症狀。

石朴硝: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黑丑牛: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陽痿早洩、遺精滑精、腰膝痠痛等症狀。

甘草(硝黃二味各包另下):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硝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功效。二味藥物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瘡瘍腫痛、毒蛇咬傷等症狀。

石膏燈心引。空心服十劑。若瘋病身上有癩癬。另用銅綠松香、黃柏各五錢。研末油調塗。

白話文:

石膏燈心引:空腹服用十劑。

如果瘋病患者身上有癩癬,另用銅綠、松香、黃柏各五錢,研成細末,用油調和後塗抹。

麻木不仁丸藥方

真蘄蛇(五錢),風子肉(五錢),蒺藜子(一斤),土麻仁(一斤),白附子(兩半),白殭蠶(一兩),威靈仙(一兩),杭元參(一兩),川黃連(五錢)

白話文:

  • 真蘄蛇(五錢):真正的蘄蛇,用量為五錢。

  • 風子肉(五錢):風子的果肉,用量為五錢。

  • 蒺藜子(一斤):蒺藜的種子,用量為一斤。

  • 土麻仁(一斤):土麻的種子,用量為一斤。

  • 白附子(兩半):白色的附子,用量為兩半。

  • 白殭蠶(一兩):白色的殭蠶,用量為一兩。

  • 威靈仙(一兩):威靈仙,用量為一兩。

  • 杭元參(一兩):杭州產的元參,用量為一兩。

  • 川黃連(五錢):四川產的黃連,用量為五錢。

蜜斤半為丸。初服此丸一半。即服宣下去風解毒藥五帖。然後服丸藥。服完之後。又服宣下去風解毒藥五帖。

宣下去風解毒方

白蘚皮,荊芥穗,北防風,香獨活,黑元參,厚黃柏,赤芍藥,片黃芩,花檳榔,川續斷,梔子仁,大莊黃,石朴硝,川黃連,金銀花(各一錢)

白話文:

白蘚皮,荊芥穗,北防風,香獨活,黑元參,厚黃柏,赤芍藥,片黃芩,花檳榔,川續斷,梔子仁,大莊黃,石朴硝,川黃連,金銀花(各十五克)

石膏燈心引。空心服十劑。

又第二丸子方

真蘄蛇(五錢),風子肉(五錢),白附子(五錢),白殭蠶(五錢),蒺藜子(八兩),威靈仙(五錢),土麻仁(八兩),黑元參(一兩),厚黃柏(二兩),川黃連(三錢)

白話文:

  • 真蘄蛇(五錢):這是一種蛇,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 風子肉(五錢):這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發熱等疾病。

  • 白附子(五錢):這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發熱等疾病。

  • 白殭蠶(五錢):這是一種昆蟲的幼蟲,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發熱等疾病。

  • 蒺藜子(八兩):這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 威靈仙(五錢):這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 土麻仁(八兩):這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 黑元參(一兩):這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發熱等疾病。

  • 厚黃柏(二兩):這是一種植物的樹皮,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熱等疾病。

  • 川黃連(三錢):這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在中醫中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熱等疾病。

蜜一斤。照前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