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亭

《瘋門全書》~ 正治諸方 (10)

回本書目錄

正治諸方 (10)

1. 正治諸方

防風(去蘆),天麻,升麻,靈仙,細辛,蔓荊子,蜈蚣(二對),山甲,首烏,人參,丹參,苦參,川芎,白附子,元參,紫參

每藥末二兩。先將胡麻一斤。淘淨曬乾。炒香熟。另研為末。與各藥末和勻。蜜為丸。共九十九丸。細嚼。溫漿水送下。日三服。大忌房事。將息慎口。食淡白粥一百二十日。

蔓荊子散,治肺臟蘊熱風毒。如癇。變成惡風。

蔓荊子(生用),甘菊花,明天麻,天南星,胡麻子,枸杞子,白苦參

上為末。每服二錢。荊芥煎湯送下。或茶送下。日服二錢。

透經解攣湯,亦治風熱筋骨痛。

山甲珠(二錢),鮮紅花(七分),蘇木(七分),羌活(七分),防風(七分),白芷(一錢),明天麻(七分),蟬蛻(七分),當歸(七分),川芎(五分),炒連翹(五分),條甘草(七分),荊芥穗(七分)

水與酒各半煎服。

海藏愈風丹,治癘病手足麻木。眉毛脫落。遍身生瘡。及癘風癮疹。皮膚瘙癢。搔破成瘡。並皆治之。

黃花蛇(去頭尾腸酒浸取淨內曬乾為末),白花蛇,烏梢蛇(制同上),白苦參(一斤取末四兩),皂角(一斤銼寸許無灰酒浸一宿以水一碗搗成汁去渣入砂罐中文武火熬)

上為末。成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煎通聖散。空心送下。後食乾物壓之。日三服。間日浴身。汗出為度。準繩曰。果系癘風。用之必效。若肝經血熱。脾經血虛。腎經虛火。脾肺氣虛。遍身作癢。搔破成瘡。或內熱生風。而眉毛脫落。或皮膚赤暈。或搔起白屑而類癘風者。服之反成癘風矣。

按癘風。必有死肉麻木。針之不痛。然後發現於外。甚則破爛。若無麻木。非癘也。類癘者。當審何經之風熱。何經之部位。用藥治之。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外有火衰作癢一證。並無紅點。亦無白屑。當重用附桂。大補元陽則善矣。

人參消風散,治面毒瘙癢。或眉毛脫落。耳鳴鼻塞。皮膚頑痹。並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骨疼。旋欲倒。痰逆噁心。凡風上攻者皆治之。

人參,川芎,茯苓,厚朴,廣皮,藿香,羌活,防風,荊芥,蟬蛻,殭蠶,甘草

羌活當歸散,治風熱傷血。遍身疙瘩。及癮疹瘙癢。

羌活,荊芥,防風,白芷,升麻,黃連,黃芩,連翹,牛蒡子,當歸,川芎,甘草

手指拳曲。加鉤藤。血虛者。佐以加味逍遙散。加鉤藤。氣虛者。佐以補中益氣湯。加皂刺鉤藤。或並服逍遙散。

上用酒拌。曬乾。水煎服。

寶鑑換肌散,治癘久不愈。眉毛脫落。鼻梁崩陷。

白花蛇,黑花蛇(各三兩酒浸),木鱉子,地龍,草烏頭,漂蒼朮,木賊,北細辛,威靈仙,蔓荊子,香白芷,白蒺藜,定風草,荊芥穗,甘菊花,石菖蒲,大川芎,不灰木,白苦參,沙參,紫參,天門冬,赤芍藥,全當歸,何首烏,胡麻子,粉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正治諸方]

藥方一:

準備防風(去除蘆葦)、天麻、升麻、威靈仙、細辛、蔓荊子、蜈蚣(兩對)、穿山甲、何首烏、人參、丹參、苦參、川芎、白附子、元參、紫參,每種藥材磨成粉末各二兩。另外,準備一斤胡麻(芝麻),洗淨曬乾,炒香炒熟後,另外研磨成粉末。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共九十九顆。每次細嚼慢嚥,用溫熱的米湯送服,每日三次。服用期間,嚴禁房事,注意休息,飲食清淡,吃淡白粥一百二十天。

藥方二:蔓荊子散

此方用於治療肺部積熱導致風邪毒害的病症,如癲癇發作,病情惡化轉變成怕風。

使用蔓荊子(生用)、甘菊花、明天麻、天南星、胡麻子、枸杞子、白苦參,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荊芥煎湯送服,或者用茶水送服,每日服用二錢。

藥方三:透經解攣湯

此方也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筋骨疼痛。

使用穿山甲珠(二錢)、新鮮紅花(七分)、蘇木(七分)、羌活(七分)、防風(七分)、白芷(一錢)、明天麻(七分)、蟬蛻(七分)、當歸(七分)、川芎(五分)、炒連翹(五分)、條甘草(七分)、荊芥穗(七分)。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後服用。

藥方四:海藏愈風丹

此方用於治療癘病導致的手腳麻木、眉毛脫落、全身生瘡,以及癘風引起的蕁麻疹、皮膚瘙癢,抓破後形成瘡等症狀。

使用黃花蛇(去除頭尾和內臟,用酒浸泡後曬乾磨成粉末)、白花蛇、烏梢蛇(處理方法同黃花蛇)、白苦參(一斤取四兩磨成粉末)、皂角(一斤切成一寸左右,用無灰酒浸泡一晚,加一碗水搗成汁,去除殘渣,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熬煮)。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顆,用煎好的通聖散送服,空腹服用,之後吃些乾糧壓住。每日服用三次,隔天沐浴,以出汗為度。根據醫書準繩所說,如果是癘風,服用此藥必定有效。如果是由於肝經血熱、脾經血虛、腎經虛火、脾肺氣虛等原因引起的全身發癢,抓破後形成瘡,或者是由於內熱生風導致眉毛脫落,或者皮膚出現紅暈,或者抓撓後起白屑類似癘風的症狀,服用此藥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

癘風的特點是肌肉壞死麻木,針刺沒有痛感,然後才在外表顯現,嚴重時會潰爛。如果沒有麻木,就不是癘風。類似癘風的病症,應仔細辨別是哪條經絡的風熱,哪條經絡的部位出現問題,然後對症下藥。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另外,還有一種皮膚發癢的症狀,沒有紅點,也沒有白屑,這屬於火衰導致的發癢,應重用附子和桂枝,大補元陽才能治癒。

藥方五:人參消風散

此方用於治療面部毒瘡瘙癢,或眉毛脫落,耳鳴鼻塞,皮膚頑固麻木,以及婦女血風引起的頭皮腫癢、眉骨疼痛、頭暈欲倒、痰多噁心等,凡是風邪上攻的病症都可以治療。

使用人參、川芎、茯苓、厚朴、廣陳皮、藿香、羌活、防風、荊芥、蟬蛻、僵蠶、甘草。

藥方六:羌活當歸散

此方用於治療風熱損傷血液引起的全身疙瘩以及蕁麻疹瘙癢。

使用羌活、荊芥、防風、白芷、升麻、黃連、黃芩、連翹、牛蒡子、當歸、川芎、甘草。如果出現手指彎曲,需要加入鉤藤。如果屬於血虛,可以配伍加味逍遙散,並加入鉤藤;如果屬於氣虛,可以配伍補中益氣湯,並加入皂角刺鉤藤。也可以同時服用逍遙散。以上藥材用酒拌勻,曬乾後用水煎服。

藥方七:寶鑑換肌散

此方用於治療癘病久治不愈、眉毛脫落、鼻樑塌陷等症狀。

使用白花蛇、黑花蛇(各三兩,用酒浸泡),木鱉子、地龍、草烏頭、漂蒼朮、木賊、北細辛、威靈仙、蔓荊子、香白芷、白蒺藜、定風草、荊芥穗、甘菊花、石菖蒲、大川芎、不灰木、白苦參、沙參、紫參、天門冬、赤芍藥、全當歸、何首烏、胡麻子、粉甘草(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