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湯

XI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心經 20%
肺經 14%
脾經 7%
腎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心包經 5%
膽經 5%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犀角湯」,主要成分包括犀角、白芍、川芎、生地黃。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

犀角湯主要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嘴裡有熱氣,並會引起嘴裡長瘡。

犀角湯的用法用量為,將上述中藥材一起煎煮,取汁飲用,每日一劑,連服7-10天。

需要注意的是,犀角湯屬於中藥方劑,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劑「犀角湯」組成藥材皆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適合於懷孕期間,嘴裡有熱氣、長瘡的患者服用,可有效改善症狀。但是,服用中藥方劑應遵從中醫師的指示,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傳統服藥法


犀角(鎊)半兩,升麻1分,大黃(銼,炒)1分,石膏(搗研)3分。
上為粗末,入石膏拌勻。
每服半錢匕,以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放溫,相繼三服。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味苦、甘,性寒,歸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臨床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熱妄行等症。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臨床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肝鬱脅痛,胸脅脹痛,胃脘痛,四肢攣急等症。

川芎:味辛、苦,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臨床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胸脅刺痛,腸風下血,吐血、衄血等症。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滋陰養血的功效。臨床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熱妄行,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消渴,遺精、崩漏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妊娠口中熱,生瘡的症狀。孕婦服用本方,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四肢感到疼痛心絞痛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胰臟炎腳氣病大便秘結結膜炎癲癇瘧疾麻痺排尿困難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湯,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犀角6分,芍藥7分,川芎5分,生地黃8分。 主治:妊娠口中熱,生瘡者。

犀角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犀角2兩,羚羊角1兩,前胡3兩,梔子仁3兩,黃芩3兩,射乾3兩,大黃4兩,升麻4兩,豉1升。 主治:風熱毒流入四肢,歷節腫痛。

犀角湯, 出處:《千金》卷十三。 組成:犀角2兩,生薑2兩,栝樓根1兩,苦參1兩,石膏6兩,竹葉2撮,黃芩3兩,升麻3兩,青木香3兩,防己1兩半,防風1兩。 主治:風毒熱,頭面腫。

犀角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六。 組成:犀角屑1兩,茯苓(細研)半兩,麥門冬(去心,焙乾)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炙)半兩,黃芩半兩。 主治:退癇,鎮心神。主治:小兒一切癇。

犀角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六。 組成:犀角末3分,甘草3分,生地黃3分,芍藥3分,白朮3分,茯苓3分,梔子3分,柴胡4分,人參4分,大黃4分,生薑4分,黃芩2分,桂心1分。 主治:小兒上冷下熱,上熱下冷,難於將息者。

犀角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四。 組成:犀角(鎊)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芍藥半兩,鱉甲(去裙襕,醋炙)半兩。 主治:小兒骨熱,日曉發熱,面赤,五心煩躁,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萎黃;及大小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