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芎桂散

XIONG GUI SAN

出處典籍: 《産寶諸方》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2%
心經 18%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9%
心包經 4%
腎經 4%
膽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婦人月娠惡露不止。

傳統服藥法

川烏頭2兩(切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條,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曬乾,麩炒微赤為度),川芎1兩半,桂心1兩,甘草(炙)1分,乾薑(炮)1分。
上為末。
每服2錢,溫鹽酒調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感到疼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芎桂散, 出處:《産寶諸方》。 組成:生地黃4兩(竹刀切),生薑4兩,川芎半兩,肉桂半兩,芍藥半兩。 主治:婦人月娠惡露不止。

芎桂散, 出處:《三因》卷二。 組成:川烏頭2兩(切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條,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曬乾,麸炒微赤爲度),川芎1兩半,桂心1兩,甘草(炙)1分,乾薑(炮)1分。 主治:中風,四肢疼痛,及兩足俱軟,行履不便。

芎桂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牛膝2兩(去苗,酒浸),白茯苓1兩(去皮),桂心(去粗皮,不見火)1兩,川芎1兩,防風(去蘆)1兩,人參(去蘆)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當歸(去蘆,銼,微炒)1兩,川烏頭(炮,去皮臍)1兩,羌活3分,甘草1分(炙微赤),白朮半兩(炒)。 主治:腰腳冷痹,風麻,肢節疼痛,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真人積德丸

相似度 72%

黑豆神散

相似度 71%

犀角湯

相似度 66%

甘草芍藥湯

相似度 66%

妙應丸

相似度 62%

郁金四物湯

相似度 61%

地黃竹茹湯

相似度 61%

安胎白朮湯

相似度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