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芍藥湯

GAN CAO SHAO Y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保命集》卷下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肝經 23%
肺經 15%
脾經 15%
胃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7%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芍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芍藥性微寒,甘草可緩解其寒性,使其藥力更加柔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氣益血,與芍藥相配,可增強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同時,甘草還能提升芍藥的利水消腫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甘草芍藥湯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1. 緩解疼痛,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鎮痛、斂陰、柔肝止痛之效。方中白芍與甘草配伍,可緩解疼痛,養血柔肝,對於肝氣鬱結,氣血不暢導致的疼痛效果顯著。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白芍可緩解甘草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烈,同時也能調節其他藥物的藥性,使藥物更協調,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甘草芍藥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為了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生津的功效。甘草芍藥湯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證,如吐血、衄血、尿血等。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抑制血熱妄行,並滋陰生津,緩解因血熱引起的口渴、咽乾等症狀。因此,生地黃在甘草芍藥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與甘草、芍藥等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根據傳統中醫學理論,甘草芍藥湯主要由甘草與白芍兩味藥材組成,用於調和營血、緩急止痛。然而,在一些特殊配方中加入川芎,則是為了增強其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川芎被譽為「血中之氣藥」,能引導其他藥物到達病所,對婦科疾病及頭痛有著顯著療效。在甘草芍藥湯中添加川芎,不僅能夠增強原方調和營血的作用,還可以擴大其適用範圍,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疼痛症狀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這種配伍符合中醫藥學中「君臣佐使」的原則,其中甘草和白芍為君藥,負責主攻病症;川芎作為臣藥,輔助增強君藥作用並解決特定病因,從而使得整個方劑更加完善且針對性更強。

主治功效


甘草芍藥湯

甘草芍藥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甘草、白芍、生地黃、川芎。

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生地黃:**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川芎:**味辛、苦,性微溫,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主治功效:

甘草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婦女感冒,太陽經脈表證,出汗解除了表證,邪熱內侵,進入血室,經血過多,沒有實證。

用法用量:

甘草芍藥湯的用法用量,一般為每日一劑,水煎服,分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甘草芍藥湯。

  • 脾胃虛弱者慎用甘草芍藥湯。

  • 服用甘草芍藥湯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甘草芍藥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甘草、白芍、生地黃、川芎。甘草芍藥湯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甘草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婦女感冒,太陽經脈表證,出汗解除了表證,邪熱內侵,進入血室,經血過多,沒有實證。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1兩,芍藥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白朮1兩,橘皮1把,大黃半兩。
上(口父)咀。以水4升,煮取2升,分再服,相去一炊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草芍藥湯是一首寒涼的中藥方劑,陰虛體質、氣虛體質的人不宜服用。服用甘草芍藥湯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關疾病


氣喘子宮崩漏月經過多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芍藥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組成:甘草、砂仁、陳皮、山楂、白芍(炒)。 主治:痘出時,肚腹脹痛。

甘草芍藥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甘草1兩,芍藥1兩,生地黃1兩,川芎1兩。 主治:婦人傷寒,太陽標病,汗解表除,邪熱內攻,入血室,經水過多,無滿實者。

甘草芍藥湯,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甘草半兩,芍藥半兩,白蘞半兩,黃芩半兩,黃連半兩,黃柏半兩,苦參半兩。 主治:小兒火灼瘡,一身盡如麻豆,或有膿汁,乍痛乍癢。

甘草芍藥湯, 出處:《千金翼》卷八。 組成:甘草(炙)1兩,芍藥1兩,當歸1兩,人參1兩,白朮1兩,橘皮1把,大黃半兩。 主治:婦人産後崩中去血,逆氣(湯皿)心胸,生瘡,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