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丸

GU SUI B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一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腎經 17%
脾經 15%
肺經 12%
心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9%
大腸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骨碎補丸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相輔相成,增強補腎強筋之效:骨碎補擅長補腎強筋,而威靈仙則以祛風濕、通經絡見長。兩者合用,可取長補短,既能補益腎氣,又能疏通經絡,更有效地治療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二、寒熱互濟,平衡藥性:骨碎補性溫,偏於補益,而威靈仙性寒,偏於疏泄。二者搭配,寒熱相濟,既能補腎強筋,又能溫經散寒,更適合於寒濕痹痛的患者。

「骨碎補丸」中的烏頭,是一種強效的溫經散寒藥材,具有顯著的止痛作用。烏頭常被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風濕痹痛等疾病,通過其溫經散寒的功效來緩解疼痛。

骨碎補丸中加入白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1. 補腎壯骨,止痛消腫:白附子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骨、散寒止痛、消腫生肌之效。與骨碎補同用,可加強補腎壯骨之力,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骨質疏鬆等病症,並可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溫陽散寒,驅除寒濕:白附子具有溫陽散寒之功效,可驅除寒濕,改善因寒濕凝滯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骨碎補丸常用於治療寒濕引起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白附子的加入可增強溫陽散寒之效,提高療效。

「骨碎補丸」中的荊芥,具有散風熱、解表散寒的作用。荊芥能夠幫助改善感冒初期的症狀,並緩解因風熱或風寒侵襲導致的不適,與其他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散風熱作用。

骨碎補丸中加入仙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仙茅性溫,味甘辛,入腎、肝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功效。骨碎補丸主治腎虛骨弱、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而仙茅的補腎壯陽功效,能增強腎氣,使腎精充盈,從而改善腎虛所致的骨骼疾病。
  2. 助骨碎補,相輔相成: 仙茅中含有豐富的甾體皁苷和多糖類物質,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有利於骨碎補的藥效發揮,共同達到強筋健骨、修復損傷的效果。

因此,仙茅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補腎壯陽之效,更能與骨碎補相輔相成,使藥效更佳。

骨碎補丸中加入羌活,看似奇怪,但其實有其道理。

羌活性溫,味辛,能祛風散寒、止痛,並能通絡止痛,而骨碎補則擅長補腎壯骨、接骨止痛。

方劑中加入羌活,一方面可助骨碎補疏通經絡,促進藥力深入骨骼,另一方面,羌活也能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起到緩解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因此,羌活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藥效,還能提升整體療效,有效地解決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骨骼疼痛問題。

骨碎補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止瀉固表之效。骨碎補丸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而濕氣重則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影響傷口癒合。白朮加入方中,可健脾燥濕,促進氣血運行,利於傷口癒合。
  2. 補氣益氣:白朮能補氣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骨折後傷口的修復。骨碎補丸中,骨碎補、續斷等藥物具有補腎強筋之效,白朮則能補氣益氣,協同骨碎補等藥物,更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恢復筋骨功能。

骨碎補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溼邪侵襲骨關節而引起的疼痛、麻木、瘙癢等症狀。骨碎補丸主治跌打損傷、骨折、骨質疏鬆等,而風寒溼邪往往會加重病情,防風的加入可起到祛風散寒、緩解疼痛的作用。
  2. 配合骨碎補,增強療效: 骨碎補性溫,善於補腎強筋,但單用藥力略顯不足。防風與之搭配,可增強骨碎補的補腎強筋功效,同時也能起到疏風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

骨碎補丸中包含狗脊,乃因兩者皆具補腎壯骨之功效,相輔相成,藥力更顯。

狗脊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骨之效,尤擅治腰膝痠軟、風濕痺痛等症。骨碎補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以補腎壯骨、止血生肌見長,主治跌打損傷、骨折、腰膝痠軟、腎虛耳鳴等。

兩者合用,一則相輔相成,增強補腎壯骨之效;二則狗脊溫陽通絡,可助骨碎補活血生肌,更有利於骨骼的修復。故骨碎補丸中加入狗脊,方能發揮更佳的療效。

骨碎補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補腎: 骨碎補性溫,入腎經,善於補腎強筋,但脾虛濕盛則易阻礙藥力。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能協助脾胃運化,化濕利水,使藥力更好地被吸收,更好地發揮補腎強筋的功效。
  2. 防止藥性過於偏燥: 骨碎補性溫,長期服用易燥熱。茯苓甘淡平,能清熱利濕,緩解骨碎補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骨碎補丸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增強補腎強筋功效: 石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化溼開竅、醒脾益智、通絡止痛之功。其辛溫之性可助骨碎補溫腎壯陽、補益肝腎,增強其強筋健骨之效。

二、改善氣血運行: 石菖蒲能開竅醒腦,通絡止痛,有助改善氣血運行,從而更好地促進骨碎補補益肝腎,達到強筋健骨的效果。

因此,石菖蒲與骨碎補搭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強補腎強筋功效,並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骨碎補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溫腎助陽: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腎助陽之功效。骨碎補性寒,善於滋補肝腎、強筋健骨,但容易寒凝血脈,不利於藥力發揮。乾薑的溫性可溫陽化寒,使骨碎補的藥效得以更好地發揮。
  2. 促進藥物吸收: 乾薑能溫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骨碎補等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骨碎補丸」中的牽牛子,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殺蟲的作用。牽牛子能夠幫助改善水腫、皮膚病變等症狀,與其他藥材相配,可以增強整體的利水消腫作用。

骨碎補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滋陰、烏髮強筋之效。骨碎補善於補腎強骨,兩者配伍,相輔相成,更能增強補腎壯骨功效,治療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
  2. 改善氣血不足:何首烏可補益精血,改善氣血不足,而氣血是骨骼生長的根本,氣血充足,才能更好地滋養骨骼,促進骨骼生長,使骨骼強健。

骨碎補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祛風止痛: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止痛之功效。骨碎補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腰膝痠痛等症,而濕邪阻滯、氣血瘀滯是導致這些病症的重要病機之一,蒼朮的燥濕健脾作用可化解濕邪,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配伍增效:蒼朮與骨碎補、當歸、川芎等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蒼朮的燥濕健脾作用,可促進藥材的吸收利用,並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到病竈部位。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骨碎補丸 」,主要成分是:威靈仙,烏頭,白附子,荊芥,仙茅,羌活,白朮,防風,狗脊,茯苓,石菖蒲,乾薑,牽牛子,何首烏,蒼朮, 主治功效是:風寒之邪侵襲身體,元氣受損,全身筋骨疼痛,無法坐臥,飲食減少,行走無力。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狗脊性微溫、味甘、辛,歸肺、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止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等功效。可用於腎陽不足小便過多,婦女白帶過多及男子腎虛遺精,尿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症,風寒濕痹、足膝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等症,肝腎虧虛,兼感風寒濕邪所致的腰痛脊強、足膝軟弱等症。

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何首烏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何首烏亦有補氣功效,可促進人體內氧氣運輸,增強紅血球含氧量,提升身體能量水平。何首烏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其內含的黃酮與三萜皁苷成分可促進血行、活血化瘀,疏通關節,同時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風濕痹痛。何首烏另有益精的功效,其藥性甘、澀、溫,入肝、腎經,能益精補髓、固腎強腰、養血安神。何首烏還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癒癰疽、瘰癧等疾病。何首烏有活絡止痛的功效,其所含多種類黃酮與三萜皁苷,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達到活絡止痛之效。何首烏具有通便的功能,生用何首烏具有潤腸通便之效。何首烏在強筋骨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制首烏補益肝腎,填精養血,烏鬚發,強壯筋骨。何首烏在補益肝腎方面功效顯著,可治療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牽牛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其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其中,牽牛子瀉下之力尤以黑牽牛子為勝,炒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強,且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炮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弱,但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此外,牽牛子性寒涼,味甘苦,能瀉火通便,驅蟲殺蟲。可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絛蟲等;頭蝨;皮膚瘙癢等。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另外,石菖蒲也具有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

威靈仙味甘、辛,性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腮腺炎、扁桃體炎、骨哽咽喉、肢體疼痛等症狀。但威靈仙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切勿過量或長期服用。

仙茅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腎、排膿、止咳平喘等功效。它能調節人體內分泌系統,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緩解腎氣虛弱引起腰痠腿軟、性功能減退等症狀,還能增強腎臟氣化作用,補益氣血。仙茅還能增強免疫力,

傳統服藥法


骨碎補1兩,桂心1兩,狗脊1兩,木香1兩,仙靈脾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3分(炮裂,去皮臍),威靈仙1兩,山茄子1兩,當歸1兩,甜瓜子3兩,補骨脂1兩(微炒),麻黃3分(去根節),白附子1兩(炮裂),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乾蠍半兩(微妙),天南星半兩(炮裂),自然銅1兩(研細),芎藭3分,沒藥半分,赤芍藥3分,朱砂半兩(研細),白花蛇肉2兩(酒浸,炙令黃),羌活3分,白芷3分,甘草半兩(炙令赤,銼)。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祛風通絡、補益肝腎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腰痛腹瀉全身性水腫四肢痿軟無力面部浮腫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骨碎補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骨碎補(去毛)1兩半,威靈仙(洗,焙)2兩,草烏頭(炮,去皮)2兩,天南星(炮)1兩,地龍(去土,炒)1兩,自然銅(煅,醋淬)1兩,木鱉子(去殼)1兩,楓香脂1兩,沒藥(研)半兩,乳香(研)半兩。 主治:風毒走註疼痛。

骨碎補丸,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威靈仙半兩,草烏頭半兩,白附子1兩,荊芥1兩,仙茅1兩,川羌活1兩,紫花白朮1兩,防風(去頭)1兩,金毛狗脊(去毛)1兩,茯苓(去皮)1兩,九節石菖蒲1兩半,乾薑1兩半,白牽牛1兩半,威靈仙2錢,何首烏1兩,蒼朮1兩。 主治:風虛攻疰,元氣耗損,遍身筋骨疼痛,坐卧不能,飲食減少,行步無力。

骨碎補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組成:骨碎補(炒)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肉豆蔻(去殼)2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杜仲(去粗皮,銼,炒)1兩,山芋1兩,五味子(炒)1兩,牛膝(去根,酒浸,焙)1兩,山茱萸1兩,獨活(去蘆頭)1兩,芎藭3分,黃耆(銼)1兩半。 主治:骨極。腰脊痛,不能久立,發墮齒,槁,手足疼甚。

骨碎補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九。 組成:骨碎補(炙去毛)3兩,敗龜(醋炙)1兩,虎骨(酒炙)1兩,澤蘭葉1兩,山芋1兩,白薇1兩,自然銅(煅,醋淬7遍)1兩,山茱萸1兩,桂(去粗皮)1兩,當歸(切,焙)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五味子半兩,乾薑(炮)半兩,肉蓯蓉(切,焙)3分,白檳榔(生,銼)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肉豆蔻(去殼)2枚。 主治:一切金刃傷,及筋骨風冷所中疼痛。

骨碎補丸, 出處:《局方》卷一。 組成:荊芥穗1兩,白附子(炮)1兩,牛膝(酒浸,焙乾)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作片,焙)1兩,骨碎補(去毛,炒)半兩,威靈仙(去苗)半兩,縮砂仁半兩,地龍(去土,微炒)2錢半,沒藥2錢半,自然銅(醋淬9遍)半兩,草烏頭(炮,去皮臍)半兩,半夏(湯洗7次)半兩。 主治:肝腎風虛,上攻下疰,筋脈拘攣,骨節疼痛,頭面浮腫,手臂少力,腰背強痛,腳膝緩弱,屈伸不利,行履艱難。

骨碎補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一。 組成:骨碎補1兩,桂心1兩,狗脊1兩,木香1兩,仙靈脾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3分(炮裂,去皮臍),威靈仙1兩,山茄子1兩,當歸1兩,甜瓜子3兩,補骨脂1兩(微炒),麻黃3分(去根節),白附子1兩(炮裂),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乾蠍半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自然銅1兩(研細),芎藭3分,沒藥半分,赤芍藥3分,朱砂半兩(研細),白花蛇肉2兩(酒浸,炙令黃),羌活3分,白芷3分,甘草半兩(炙令赤,銼)。 主治:一切風毒走註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