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石菖蒲

SHI CHANG PU

  • 英文名稱: Rhizome Acori Graminei Sweetflag Rhizome, Acorus
  • 別名:苦菖蒲,昌本,堯時薤,陽春雪,溪菖,粉菖,石蜈蚣,昌羊,山菖蒲,望見消,劍葉,水劍草,香草,劍草,昌陽,菖蒲,九節菖蒲,水蜈蚣,堯韭,野韭菜,木蠟,劍葉菖蒲,昌草
  • 藥品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 生長環境:河流,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26

石菖蒲的傳統功效


1. 安神

可治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於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

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引發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朮、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硃砂等配伍,如安神定誌丸;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此外,還可用於聲音嘶啞、癰疽瘡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證。

《廣西中草藥》:治癲狂,驚癇,痰厥昏迷,胸腹脹悶或疼痛。

治耳聾耳鳴如風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聖濟總錄》菖蒲羹)

2. 芳香化濕

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朮、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後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學心悟》)。

《本經》: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熱病神昏,精神病。

3. 開竅

可改善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闢穢之效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治中風痰迷心竅,神誌昏亂、舌強不能語,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如滌痰湯(《濟生方》)

若治痰熱矇蔽,高熱、神昏譫語者,常與鬱金、半夏、竹瀝等配伍,如菖蒲鬱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鑒》)

治癲狂痰熱內盛者,可與遠志、硃砂、生鐵落同用,如生鐵落飲(《醫學心悟》);用治濕濁矇蔽,頭暈,嗜睡,健忘,耳鳴,耳聾等癥,又常與茯苓、遠誌、龍骨等配伍,如安神定誌丸(《醫學心悟》)。      

4. 活血化瘀

石菖蒲在中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活血化瘀的治療中。石菖蒲有著辛、溫、苦、微甘的特性,能夠促進氣血運行,活化氣血,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石菖蒲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血管阻塞,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同時,石菖蒲還具有祛風除濕、鎮痛等功效,對於風濕痹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5. 止咳化痰

石菖蒲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石菖蒲有著溫熱的性質,能夠溫通肺氣,使肺氣宣降,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石菖蒲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肺氣宣降,滋養肺氣,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作用。此外,石菖蒲還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對於肺部疾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6. 理氣行氣

石菖蒲具有辛、溫、苦、微甘的特性,能夠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理氣行氣的效果。

石菖蒲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能夠舒緩經絡,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理氣行氣的作用。

石菖蒲的現代功效


1. 止痛功效

石菖蒲具有止痛作用,能夠疏通氣機、活血化瘀,調理氣血,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

石菖蒲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能夠刺激人體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供氧,從而減輕疼痛。石菖蒲還能夠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疼痛的發生和程度。

石菖蒲常常被用來治療頭痛、經痛、胃痛、牙痛等各種疼痛

2. 抗菌、抗病毒

石菖蒲在中醫學中也被認為具有抗菌作用。中醫理論認為,石菖蒲能夠疏通氣機、祛風除濕,從而改善體內的環境,減少病菌滋生和繁殖,進而達到抗菌的效果。

石菖蒲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能夠抑制多種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

此外,石菖蒲還能夠增加免疫力,提高人體的自我防禦能力,對於預防感染和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幫助。

3. 抗發炎

石菖蒲具有抗發炎作用。中醫理論認為,發炎是因為體內濕熱等因素引起的,而石菖蒲有著辛、溫、苦、微甘的特性,能夠疏通氣機、祛風除濕,從而減輕濕熱和風濕疼痛等症狀,進而達到抗發炎的效果。

石菖蒲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石菖蒲素、石菖蒲酮、石菖蒲乙素等,這些成分具有明顯的抗發炎作用,能夠減輕發炎部位的症狀,促進組織的修復和癒合。

此外,石菖蒲還能夠增加免疫力,對於預防感染和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幫助。

石菖蒲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3-6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石菖蒲的炮製


揀去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或者採得菖蒲後,用銅刀刮上黃黑硬節皮一重,以嫩桑枝條相拌蒸,撈出,曬乾,去桑條,銼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陽亢,汗多、精滑者慎服。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 《本草經集註》: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  
  • 《日華子本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 《醫學入門》:心勞、神耗者禁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石菖蒲。
  • 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臟疾病等病症的人應慎用石菖蒲。
  • 石菖蒲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症狀,如頭暈、惡心、嘔吐等。
  • 石菖蒲不應與某些藥物一起使用,例如麻醉劑、鎮靜劑等,以免加重其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
  • 石菖蒲應避免長期大量使用,以免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石菖蒲相關的方劑


石菖蒲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絞痛耳鳴胰臟炎耳聾消化不良腦中風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阿茲海默症(失智症)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睡眠障礙心悸咳嗽頭痛耳朵痛容易健忘夜間多夢經常疲勞想睡頭昏精神不佳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腹痛疥癬癲癇

石菖蒲含有的化學成分


丁香烯(caryophyllene), 橙花叔醇(nerolidol), 百裡香酚(thymol), 愈創奧醇(guaiol), 欖香脂素(elemic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