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風滌火湯

SHU FENG DI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圖說》卷三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脾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2%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3%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考慮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半夏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燥濕化痰,可祛除因風熱蘊肺而導致的痰濁壅塞;降逆止嘔,則可緩解風熱上攻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疏風滌火湯中加入半夏,不僅有助於清除風熱邪氣,同時也能化痰止嘔,達到疏風滌火、清熱解毒的效果。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升陽解表: 升麻性微寒,味甘辛,入肺、脾經,具有疏散風熱、升陽解表之功。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升麻能有效地將鬱於肌表的風邪向上驅散,達到解表散熱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疏風滌火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連翹等主要清熱瀉火,而升麻則起到疏風解表的輔助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疏風滌火湯多以辛涼解表之藥為主,容易偏寒。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脾胃。
  2. 甘草性狀: 甘草味甘,性平,能解百毒,清熱解毒,緩解其他藥物對機體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甘草的加入不僅平衡了藥性,也提高了藥物的安全性,使疏風滌火湯更適合治療熱證,並減輕其副作用。

疏風滌火湯中包含薄荷,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薄荷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對於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能有效清熱解表,使邪氣外散,緩解不適。
  2.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薄荷不僅疏散風熱,更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對於火毒上炎導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薄荷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加速病症恢復。

因此,薄荷在疏風滌火湯中起著疏風清熱、解毒止痛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開竅醒神,清熱解毒: 石菖蒲味辛、苦,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解暑、清熱解毒的功效。其辛香之氣可通竅,有助於疏散風邪,而其清熱解毒之性則可消除因熱邪侵入而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
  2. 化濕醒脾,利水消腫: 石菖蒲亦能化濕醒脾,利水消腫,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口乾舌燥、脘腹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石菖蒲在疏風滌火湯中能起到疏散風邪、清熱解毒、化濕醒脾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疏風滌火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生地黃可以清泄肺熱,涼血止血,緩解症狀。
  2. 滋陰降火:生地黃滋陰作用顯著,可以滋養肺陰,避免肺熱過盛灼傷津液,導致咳嗽加重。同時,生地黃也能降火,避免熱邪傷陰,進一步保護身體免受損害。

總之,生地黃在疏風滌火湯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風熱症狀,恢復身體健康。

疏風滌火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養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疏風滌火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上攻、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而當歸的清熱涼血作用能有效緩解咽喉腫痛,同時養血活血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有助於消炎止痛。
  2. 滋陰潤燥,和血潤腸: 疏風滌火湯的藥性偏燥,容易傷津耗血,而當歸具有滋陰潤燥、和血潤腸的作用,可以補充因清熱解毒而損失的津液,緩解腸燥便祕,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過度耗損正氣。

疏風滌火湯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疏風滌火湯主治風熱犯肺、肺熱壅盛所致的發熱、咳嗽、咽痛、口渴等症狀,連翹可清熱解毒,降火消炎,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疏散風熱: 連翹不僅清熱解毒,更兼具疏散風熱之功效。疏風滌火湯旨在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連翹的加入既可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使藥效更加全面。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熱: 防風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止癢的功效。本方以疏散風熱為主要目的,而防風可助於將外感風熱從體表驅散,避免風邪內侵,進一步加重病情。
  2. 輔助解毒: 防風除了疏散風熱外,亦具有解毒功效,可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清除體內因風熱所致的毒素,達到更好的療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荊芥能起到很好的疏風解表作用,幫助機體驅散外邪。
  2. 清熱解毒: 荊芥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積熱,對於風熱邪毒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荊芥能起到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總之,荊芥在疏風滌火湯中的加入,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熱犯肺、肺熱壅盛等病症。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苦參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殺蟲之效。其清熱瀉火之力能有效清除體內積熱,而燥濕殺蟲的功效則可抑制濕熱之邪,達到疏風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二、苦參能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苦參與黃芩、黃連等藥物共同使用,可加強清熱瀉火之力,達到更顯著的療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利咽消腫、降火止渴的功效。其寒性可以清熱解毒,消除體內上火的症狀;其甘味則能滋潤生津,緩解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因此,在疏風滌火湯中加入天花粉,可以更好地清熱解毒,緩解咽喉腫痛,並能有效地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口渴、便祕等症狀,達到疏風清熱、滌火利咽的功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增強正氣: 白朮性溫,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疏風滌火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疾病,患者往往脾胃虛弱,正氣不足。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助於驅邪外出。
  2.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疏風滌火湯以清熱解毒為主,藥性偏寒涼,若單用寒涼藥,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正氣虛弱,反而不利於疾病的康復。白朮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功能,使藥力更加平和。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疏風滌火湯以清熱瀉火爲主,藥性偏寒涼。白芍性微寒,味酸,具有斂陰、柔肝、止痛之效,可以緩和湯劑的寒涼之性,防止傷陰。
  2. 養血柔肝: 白芍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火熱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口乾等症狀,並能保護肝臟,避免因火熱灼傷所帶來的損傷。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排膿的功效。疏風滌火湯主治風熱上攻,肺氣不利,咽喉腫痛等症,桔梗可以宣通肺氣,利咽排膿,使藥效更佳。

二、 引藥上行:桔梗性升,可引藥上行,直達上焦,配合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散風熱,治療咽喉腫痛。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通竅止痛之效。風熱之邪犯肺,常導致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白芷可有效驅散風熱,緩解這些症狀。
  2. 通鼻竅:白芷有通鼻竅之功,對於風熱犯肺所致的鼻塞不通、嗅覺減退等症狀,能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提升療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1. 疏風散熱: 白蒺藜性平,味苦,入肝、胃經,具清熱解毒、疏風散熱之效。可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緩解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白蒺藜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

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清熱解毒: 羌活味辛、苦,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止痛之功效。疏風散寒可解除外感風寒之邪,清熱解毒可清泄內熱,兩者相輔相成,有助於治療因風熱或風寒夾雜熱毒引起的疾病。
  2. 引藥上行,通利頭面: 羌活具有走竄、上行之特性,能引藥物上行至頭面部,可有效治療頭面部風熱引起的症狀,如頭痛、鼻塞、咽痛等。

因此,疏風滌火湯中加入羌活,不僅可以疏風散寒、清熱解毒,還可以引藥上行,通利頭面,達到治療風熱或風寒夾雜熱毒引起的頭面部疾病之目的。

疏風滌火湯中使用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消炎: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內有熱毒,症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咳嗽等症,黃芩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2. 燥濕止癢,止血生肌: 黃芩亦有燥濕止癢,止血生肌之效。對於濕熱蘊結,皮膚瘙癢,或外傷出血,黃芩可起到清熱燥濕,止血生肌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綜上,黃芩在疏風滌火湯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等多重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治療風熱犯肺、溼熱蘊結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疏風滌火湯」

疏風滌火湯

**組成:**半夏,升麻,甘草,薄荷,石菖蒲,生地黃,當歸,連翹,防風,荊芥,苦參,天花粉,白朮,白芍,桔梗,白芷,白蒺藜,羌活,黃芩,

**主治功效:**癬瘡

中藥藥材介紹,每種藥材介紹滅於100字: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總結:

中藥方劑「疏風滌火湯」的主要成分是:半夏、升麻、甘草、薄荷、石菖蒲、生地黃、當歸、連翹、防風、荊芥、苦參、天花粉、白朮、白芍、桔梗、白芷、白蒺藜、羌活、黃芩,其功效為癬瘡。

傳統服藥法


半夏(菜油拌炒)、升麻、甘草、薄荷、石菖蒲、生地、當歸、連翹、防風、荊芥、苦參、天花粉、白朮、白芍、桔梗、白芷、白蒺藜、羌活、黃芩(酒拌炒)。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疏風滌火湯是一首古方,在使用時需要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疏風滌火湯, 出處:《外科圖說》卷三。 組成:半夏(菜油拌炒)、升麻、甘草、薄荷、石菖蒲、生地、當歸、連翹、防風、荊芥、苦參、天花粉、白朮、白芍、桔梗、白芷、白蒺藜、羌活、黃芩(酒拌炒)。 主治:癬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