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連翹散

JING JIE LIAN Q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沈氏尊生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肝經 17%
脾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2%
膽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3%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芥連翹散」主要用於治療腎經風熱引起的兩耳腫痛。這種病症通常表現為患者耳部腫脹、疼痛難耐。本方劑透過其獨特的中藥組合,能夠有效地治療相關症狀,並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甘草在本方中發揮重要作用,以其清熱解毒、補氣等多種功效,幫助緩解熱毒所引起的耳部疼痛和腫脹。甘草還可以緩解咽喉腫痛,以及其他由熱毒引起的症狀。

白芍則在方劑中起到平肝息風、補血養肝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由肝陰不足或肝陽偏亢引起的耳鳴、頭痛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白芷則有助於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能有效治療風熱所致的耳部腫脹和疼痛,並有利水消腫、排膿等效果。

當歸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緩解耳部由於血液循環不暢所引起的不適感。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的效果,可緩解因風熱引起的耳部症狀,同時還具有活血止痛的功能。

黃芩則以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幫助緩解耳部的熱感和腫脹。

桔梗則有助於宣肺、利咽,治療耳部與呼吸系統相關的不適感,同時還有排膿、破血消癥的作用。

荊芥則能有效散風寒、發汗解表,對於風寒所引起的耳部疼痛和腫脹有顯著效果。

連翹則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的作用,特別適用於治療耳部因風熱所引起的腫痛。

枳殼則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對於耳部疼痛及相關症狀有顯著療效。

最後,梔子以其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的功效,幫助消除耳部的熱感和疼痛。

總結來看,「荊芥連翹散」透過其多種中藥成分的協同作用,有效地治療了腎經風熱引起的兩耳腫痛,同時也緩解了由此引起的其他相關症狀,提升了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

傳統服藥法


荊芥15 防風15 柴胡15 生地15 連翹30 梔子10 枳殼10 白芍10 生甘草5 黃連5 薄荷5 黃芩10 黃柏10 當歸10 川芎10 桔梗10 白芷10g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梔子、黃芩、連翹、荊芥、防風為君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甘草、白芍、白芷、當歸為臣藥,具有養血和營的作用;桔梗為佐藥,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枳殼為使藥,具有理氣化痰的作用。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散風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經風熱,兩耳腫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散風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經風熱,兩耳腫痛。但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鼻竇炎鼻咽腫瘤耳朵痛中耳炎鼻子癢

相同名稱方劑


荊芥連翹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荊芥、連翹、防風、當歸、川芎、白芍、柴胡、枳殼、黃芩、山梔、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減半。 主治:腎經風熱,兩耳腫痛者。

荊芥連翹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荊芥、柴胡、川芎、當歸、生地黃、芍藥、白芷、防風、薄荷、山梔、黃芩、桔梗、連翹各等分,甘草減半。 主治:膽移熱於腦之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