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醫宗金鑑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8%
肝經 14%
心經 12%
脾經 9%
膀胱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雙解通聖散

整體功效

疏風清熱,解毒利咽。

主治

唇風。初起發癢,色紅作腫,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無皮,如風盛則唇不時瞤動。

唇風是一種皮膚病,初起時唇部發癢,皮膚發紅腫脹,日久後皮膚破裂流水,疼痛難忍,好像被火燒一樣,而且唇部皮膚會變得越來越薄,如風盛則唇部會不時抽動。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防風5錢,荊芥5錢,當歸5錢,白芍(酒炒)5錢,連翹(去心)5錢,白朮(土炒)5錢,川芎5錢,薄荷5錢,麻黃5錢,梔子5錢,黃芩1兩,石膏(燃)1兩,桔梗1兩,甘草(生)2兩,滑石3兩。
疏表清里。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1鐘半,煎8分,澄去滓,溫服。外以黃連膏抹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防風、荊芥、當歸、白芍、連翹、白朮、川芎、薄荷、麻黃、梔子、黃芩、石膏、桔梗、甘草、滑石組成。其中,防風、荊芥、薄荷、麻黃、連翹、梔子、黃芩、石膏、桔梗、甘草均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的功效,而當歸、白芍、白朮、川芎則具有養血和營、潤燥止痛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養血和營、潤燥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唇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脹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相關疾病

嘴唇顫動
嘴唇紅腫

相同名稱方劑

雙解通聖散,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組成:防風1錢,荊芥1錢,連翹(去心)1錢,當歸1錢,赤芍1錢,白朮(炒)1錢,梔子1錢(生),黃芩2錢,桔梗2錢,滑石3錢,生甘草1錢,石膏3錢。 主治:腿遊風。兩腿裏外忽生赤腫,形如堆雲,焮熱疼痛。

雙解通聖散, 出處:《金鑑》卷六十五。 組成:防風5錢,荊芥5錢,當歸5錢,白芍(酒炒)5錢,連翹(去心)5錢,白朮(土炒)5錢,川芎5錢,薄荷5錢,麻黃5錢,梔子5錢,黃芩1兩,石膏(煅)1兩,桔梗1兩,甘草(生)2兩,滑石3兩。 主治:疏表清裏。主治:唇風。初起發癢,色紅作腫,日久破裂流水,疼如火燎,又似無皮,如風盛則唇不時瞤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通聖散

相似度 96%

通聖雙解散

相似度 93%

茶調散

相似度 93%

防風通聖散

相似度 90%

菊花通聖散

相似度 90%

加味通聖散

相似度 88%

加減雙解散

相似度 8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