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荊芥湯

ZHI ZI JING J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7%
胃經 16%
心經 11%
脾經 11%
大腸經 8%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梔子荊芥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頭面生瘡。

本方由梔子、荊芥、黃芩、川芎、白芷、白芍、桔梗、生地黃、升麻、枳殼、大黃、甘草等十三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頭面生瘡。

方解

梔子、黃芩、升麻、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荊芥、川芎、白芷、白芍、桔梗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生地黃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本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梔子荊芥湯,治頭面生瘡,及諸瘡腫毒。
  • 醫學衷中參西錄》:梔子荊芥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頭面生瘡,及諸瘡腫毒。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梔子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荊芥發散風熱具有發散風熱的作用。
黃芩清熱燥濕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
川芎活血行氣具有活血行氣的作用。
白芷祛風解表具有祛風解表的作用。
白芍養血柔肝具有養血柔肝的作用。
桔梗宣肺利咽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
生地黃養陰生津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
升麻清陽具有升清陽的作用。
枳殼理氣寬中具有理氣寬中的功效。
大黃瀉熱通便具有瀉熱通便的作用。
甘草緩急和中具有緩急和中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梔子1錢,荊芥1錢,黃芩1錢,川芎1錢,白芷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生地黃1錢,升麻1錢,枳殼(麩炒)1錢,大黃1錢,甘草2分。
上用水2盞,煎8分,食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黃芩、升麻、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荊芥、川芎、白芷、白芍、桔梗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生地黃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本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荊芥湯, 出處:《醫統》卷六十六。 組成:梔子1錢,荊芥1錢,黃芩1錢,川芎1錢,白芷1錢,白芍藥1錢,桔梗1錢,生地黃1錢,升麻1錢,枳殼(麸炒)1錢,大黃1錢,甘草2分。 主治:頭面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荊芥連翹散

相似度 69%

金光明撥雲散

相似度 68%

清上防風湯

相似度 66%

痤癒湯

相似度 64%

涼明飲

相似度 64%

當歸連翹飲

相似度 64%

芩連梔子飲

相似度 63%

升麻加黃連湯

相似度 63%

加味清中散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