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肌燥濕解毒湯
QING JI ZAO SHI JIE D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濁: 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濁,能祛除體內濕邪,並改善因濕邪阻滯所導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狀。
- 健脾利濕: 蒼朮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進一步協助清除體內濕邪,使肌膚恢復正常狀態。
因此,蒼朮在清肌燥濕解毒湯中起到重要的燥濕化濁、健脾利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症。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和中之功。本方旨在清熱解毒,但濕熱之邪易困脾胃,影響氣機運行,致使毒邪難以清除。白朮健脾燥濕,可加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促進濕熱之邪外排,從而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 補氣固表:白朮還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濕熱之邪易傷氣耗津,導致氣虛表弱,更易感受外邪。白朮補氣固表,能提升機體抗病能力,防止邪氣乘虛而入,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避免疾病反覆。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癢止痛的功效。此方針對濕熱毒邪阻滯肌膚,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瘡瘍等症狀,防風可以祛除風邪,緩解皮膚瘙癢,促進瘡瘍消退。
- 疏散風熱: 防風亦可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濕熱毒邪常伴有風熱,防風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疏散風熱,使濕熱毒邪得以宣泄,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驅散體內鬱熱,並對外邪入侵所致的肌膚發熱、腫脹等症狀具有治療作用。
- 通透肌膚,促進排泄:荊芥能通透肌膚,促進汗液排泄,有助於將體內濕熱毒邪排出體外,進一步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效果。
因此,在「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荊芥,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治療目的。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亞麻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燥生津,清熱解毒:亞麻子性平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潤燥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燥熱傷津、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亞麻子能滋潤咽喉,清熱解毒,緩解不適。
- 利水滲濕,止咳化痰:亞麻子富含黏液質,能潤滑腸道,利水滲濕,對於濕熱內蘊、水腫痰多等症狀,亞麻子能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改善症狀。
因此,清肌燥濕解毒湯加入亞麻子,有助於潤燥生津、清熱解毒、利水滲濕,綜合治療濕熱毒邪侵襲所致的相關病症。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包含白蒺藜,主要原因如下:
- 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白蒺藜性平,味辛,入肝、脾經,具疏風清熱、解毒消腫之效。對於濕熱蘊結肌膚,引起瘡瘍腫痛等症,白蒺藜可清熱解毒,促進瘡瘍消退。
- 燥濕止癢: 白蒺藜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肌膚,引起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白蒺藜可有效改善症狀。
綜上所述,白蒺藜在清肌燥濕解毒湯中起到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燥濕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蘊結肌膚所致的各種病症。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燥濕: 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對於濕熱蘊結肌膚,導致皮膚瘙癢、紅腫、瘡瘍等症狀,苦參能有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改善病症。
- 解毒殺蟲: 苦參對於濕熱蘊結引發的毒素積聚,以及寄生蟲感染,也具有一定的解毒殺蟲作用。這對於治療濕熱蘊結所導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膚癬等,具有較好的輔助效果。
因此,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苦參,能夠有效地清熱燥濕、解毒殺蟲,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皮膚病症的效果。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潤燥之效。方中加入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加速肌膚恢復。
- 滋陰潤燥: 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緩解燥熱所致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肌膚病變,當歸的滋陰作用能幫助清熱解毒,改善皮膚狀況。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熱毒所致的燥熱症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白芍,可緩解熱毒所致的燥熱、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並滋養陰血,使體內陰陽平衡。
- 保護肝脾功能:白芍能滋養肝陰,緩解肝火上炎,同時也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熱毒入侵,往往會傷及肝脾,白芍的加入有助於保護肝脾功能,促進機體恢復。
白芍的加入,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養血柔肝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透邪:羌活味辛性溫,能疏散風邪,驅散體表寒邪,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肌膚濕疹、瘡瘍、瘙癢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祛風止痛,通絡止癢:羌活兼具祛風止痛的功效,能通經活絡,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以及皮膚瘙癢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羌活,可起到疏散風寒、解表透邪、祛風止痛、通絡止癢的綜合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疾病。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利咽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薄荷,可有效清熱解毒,消除體內熱毒,同時疏散表邪,緩解發熱、咽痛等症狀。
- 宣散濕邪,利水通竅: 薄荷亦具有宣散濕邪、利水通竅的作用。當體內濕熱鬱積,導致皮膚濕疹、瘡瘍等病症時,薄荷可協助宣散濕邪,利水消腫,促進體內濕熱排出,從而達到清肌燥濕、解毒消腫的效果。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解表,燥濕止癢: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祛風解表、燥濕止癢之效。對於因風濕熱邪侵襲肌膚,導致濕疹、皮炎、瘡瘍等症,白芷可通過疏散風熱,燥濕止癢,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之功。
- 宣通鼻竅,改善嗅覺:白芷亦可宣通鼻竅,改善嗅覺。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鼻竅,導致鼻塞、流涕、嗅覺失靈等症,白芷可通過疏散風寒濕邪,宣通鼻竅,改善嗅覺功能。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改善因濕熱蘊結導致的經絡阻滯,促進血液循環,使藥效更易於到達病竈。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作用。對於濕熱毒邪引起的肌膚紅腫熱痛、瘡瘍腫毒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清熱解毒,並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川芎在「清肌燥濕解毒湯」中,既能疏通經絡,又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化濕開竅: 石菖蒲性辛溫,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利水之功效。該方劑主要針對濕熱蘊結肌膚,導致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石菖蒲可通過化濕開竅,利濕止癢,改善皮膚症狀。
- 清熱解毒: 石菖蒲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濕熱蘊結肌膚,容易導致毒素積聚,加重病情。石菖蒲可通過清熱解毒,消除毒素,改善濕熱蘊結之症。
清肌燥濕解毒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毒性: 甘草性甘平,具有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清肌燥濕解毒湯多用苦寒藥物,容易傷脾胃,而甘草能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負擔。
- 增強療效,提高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清肌燥濕解毒湯中的藥物,以清熱解毒為主,甘草能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肌燥濕解毒湯」
- **中藥組成:**蒼朮、白朮、防風、荊芥、亞麻子、白蒺藜、苦參、當歸、白芍、羌活、薄荷、白芷、川芎、石菖蒲、甘草。
- **主治功效:**紫疥瘡:是由於五臟六腑積聚毒素,毒氣蒸發到皮膚表面,形成紫色的疥瘡。這種瘡疹可能疼痛或瘙癢,遍佈全身各處,包括頭頂。如果患有紫瘡時間較長,可能會出現嘔吐、反胃和精神恍惚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亞麻子:**具有潤腸通便、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補氣益血等功效。
- **白蒺藜:**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潤腸通便、利大小便等功效。
- **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石菖蒲:**具有多種功效,它可以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常用於治療痰濕穢濁之邪矇蔽清竅所致之神誌昏亂、癲狂痰熱內盛、濕濁矇蔽等症狀。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清肌燥濕解毒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燥濕化痰、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紫疥瘡。紫疥瘡是一種皮膚病,由五臟六腑積聚毒素,毒氣蒸發到皮膚表面,形成紫色的疥瘡。這種瘡疹可能疼痛或瘙癢,遍佈全身各處,包括頭頂。如果患有紫瘡時間較長,可能會出現嘔吐、反胃和精神恍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蒼朮、白朮、防風、芥穗、胡麻子、白蒺藜,苦參減半,當歸、白芍、羌活、薄荷、白芷、川芎、石菖蒲、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水和為丸。
每服2錢,白沸湯送下。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肌燥濕解毒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組成:蒼朮、白朮、防風、芥穗、胡麻子、白蒺藜,苦參減半,當歸、白芍、羌活、薄荷、白芷、川芎、石菖蒲、甘草各等分。 主治:紫疥瘡。五臟六腑積毒,其氣蒸於皮毛,而發紫疥,或疼或癢,遍生不拘何處,頂中黑陷,久則嘔逆,神思恍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