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Sophora flavescens Ait.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Bitter Root, Lightyellow Sophora Root
- 別名:白萼,牛參,鳳凰爪,白莖,川參,祿白,虎麻,岑莖,地骨,山槐子,地參,驕槐,野槐根,山槐根,地槐,野槐,陵郎,水槐,菟槐,苦骨
- 藥品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頭及小支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湖北, 河南
- 生長環境:溝邊, 山坡, 溪, 草叢, 山坡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苦參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苦參,味苦性寒,歷代醫家多認為其具有顯著的清熱瀉火功效。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清泄體內濕熱,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從古代典籍中,我們可以窺見苦參清熱瀉火功效的多個面向。《本草衍義補遺》雖提到苦參「峻補陰氣」,但同時也指出其治療「大風有功,況風熱細疹乎」,暗示其在治療風熱相關疾病中的作用。《本草匯言》則明確指出苦參「祛風瀉火,燥濕去蟲」,並強調其適用於腎氣實而濕火盛者,而非火衰精冷者,這點也與《本草綱目》的觀點相符,《本草綱目》中指出苦參適用於「腎水弱而相火勝者」,說明苦參清熱瀉火的作用主要針對濕熱過盛的體質。
《本草經百種錄》則將苦參的清熱作用與黃連作比較,認為黃連偏於清心火,而苦參則偏於清心腑小腸之火,這反映了苦參清熱作用的部位特異性。《長沙藥解》則從臨牀應用角度闡述苦參的清熱作用,例如在苦參湯中,用於治療因濕熱下注而引起的陰部疾患,以及在當歸貝母苦參丸中,用於治療妊娠小便不利,皆是通過清熱利濕來達到治療效果。《本草正義》則將苦參的清熱瀉火作用與黃芩、黃連、龍膽草相提並論,認為其瀉火之力更甚,但因其峻猛,現代臨牀應用有所減少。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關於苦參清熱瀉火功效的記載,雖然在應用範圍和劑量上存在一些差異,但都指向了其在清除體內濕熱,治療相關疾病方面的顯著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苦參性寒且峻烈,其應用仍需謹慎,需遵從醫師的專業指導。
2. 清熱利尿
苦參,味苦性寒,自古以來即被廣泛應用於清熱利尿的功效。多部古代醫籍記載了其相關作用,其機理與現代藥理學也有一定的契合。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等經典古籍中,均記載苦參能「逐水」、「溺有餘瀝」,說明其具有利尿作用。 《長沙藥解》更進一步闡述了其利尿機理:例如在治療妊娠小便不利時,「土濕木陷,鬱而生熱,不能洩水,熱傳膀胱,以致便難,苦參清濕熱而通淋澀也」。此處說明苦參能清解因濕熱鬱結導致的尿路不通,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
關於其清熱作用,《本草經百種錄》認為苦參「專治心經之火」,與黃連功效相近,但苦參更偏向於清解心腑小腸之火。 《本草綱目》則提到苦參「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此處的「補腎」並非指直接滋補腎陽,而是透過苦寒燥濕,清除體內濕熱,間接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 《本草正義》則更進一步說明苦參「大苦大寒,退熱洩降,蕩滌濕火」,其清熱之力甚於黃連、黃芩等藥,但因其峻烈,需謹慎使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苦參清熱利尿的功效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清泄體內濕熱,從而達到利尿、清熱的目的。 雖然各家對於苦參的性味及應用範圍有不同見解,但其清熱利尿的功效在諸多醫籍中得到了一致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醫籍也提及苦參峻烈,需根據個人體質謹慎使用。
3. 燥濕
苦參,歷代醫家皆認其具燥濕之效,然其作用機理及適用範圍,則見仁見智。本文將綜覽諸多古籍記載,分析苦參燥濕功效的論述。
《本草綱目》認為苦參「苦燥濕,寒除熱」,並指出其能治風殺蟲,因「熱生風,濕生蟲」。此觀點點明苦參燥濕的機制:其苦寒之性,能清除體內濕熱,而濕熱正是風蟲滋生的根源。 《珍珠囊》簡潔地指出其「去濕」,亦印證了這一點。 《本草從新》更進一步指出其「燥濕,勝熱」,並指出其治療夢遺滑精的功效,顯示其燥濕作用在治療某些因濕熱導致的疾病上有效。
然而,關於苦參燥濕的應用,古籍中也存在不同意見。《本草匯言》姚斐成則認為苦參為「陰燥之物」,「腎氣實而濕火勝者宜之」,反對其補腎補陰之說,並指出久服可能傷腎,因其「專降而不升」。此處說明苦參燥濕之性強勁,若使用不當,容易損傷腎陰。 《長沙藥解》則從不同角度闡述苦參燥濕的應用,指出其在治療狐惑及妊娠小便不利等症上的功效,皆與其清熱利濕,殺蟲通淋的特性相關,說明其燥濕作用多體現在治療因濕熱阻滯導致的泌尿系統及下焦疾患。
《本草正義》則將苦參的燥濕作用與黃芩、黃連、龍膽相提並論,認為其「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蟲,但也指出其峻烈之性,現代人多用其於洗瘡,而非煎服,避免其過於強烈的作用。
綜上所述,苦參的燥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得到廣泛認可,但其藥性峻烈,應用需謹慎,需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辨證施治,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不同醫家對其燥濕功效的理解和應用,也反映出中醫理論的多樣性和辯證的思維方式。
4. 利水消腫
苦參,味苦性寒,歷代醫家對其利水消腫功效多有論述,其機理主要在於其清熱燥濕之性。
《神農本草經》最早記載苦參「逐水,除癰腫」,已點明其利水消腫的功效。《名醫別錄》更進一步指出其能「利九竅」,說明其利水作用遍及全身。《長沙藥解》則從臨牀角度闡述,苦參入藥的「治妊娠小便難」,正是因其能「清濕熱而通淋澀」,說明其利水消腫的作用與濕熱瘀阻密切相關。書中提及的「土濕木陷,鬱而為熱,不能洩水」,則說明瞭苦參治療水腫的病機,即因濕熱停滯於體內,導致水液代謝障礙,從而引起水腫。 苦參正是藉由清熱燥濕之力,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然而,古籍中也存在一些不同觀點。《本草匯言》姚斐成便認為苦參「陰燥之物」,「腎氣實而濕火勝者宜之」,不宜於腎陽不足者。這反映出苦參藥性峻烈,使用需謹慎,體質虛弱者需慎用。 《本草綱目》也提到「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強調了其寒涼燥烈的特性,以及適用人羣的限制。 這些觀點提醒我們,雖然苦參有很好的利水消腫功效,但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不可一概而論。 總之,苦參利水消腫的功效,源於其清熱燥濕的藥性,但其峻烈之性,也需要在臨牀應用中加以注意。
5. 生津止渴
苦參,味苦性寒,歷代本草典籍對其功效記載甚多,其中「止渴」之效,雖非其主要功效,卻也值得探討。綜觀諸多古籍,苦參的生津止渴作用,並非直接作用於津液生成,而是透過其清熱瀉火、燥濕的功能間接實現。
《名醫別錄》明確記載苦參「止渴」,並將其與「除伏熱腸澼」並列,暗示其止渴作用與清熱瀉火密切相關。 暑熱傷津,導致口渴,苦參的寒涼之性可以清泄體內鬱熱,從而緩解因熱邪導致的津液虧損,達到止渴的效果。
《本草綱目》提到苦參「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此處「補腎」並非指直接滋補腎陰,而是指其燥濕祛熱的功效,間接有助於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腎臟與津液代謝密切相關,腎氣充足,則津液運行通暢,口渴症狀自然減輕。 此處的「補腎」應理解為其間接調節腎臟功能,而非直接滋補。
《長沙藥解》中記載苦參用於治療因濕熱下注導致的小便不利,從中也可推測其清熱利濕的功效能改善體內水液代謝,進而減輕口渴。
然而,需注意的是,許多本草書,例如《本草匯言》和《本草綱目》都提到苦參峻烈,寒涼之性較強,若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正氣,反而加重病情。因此,苦參的生津止渴作用,應在辨證論治下,謹慎使用。 其止渴功效,應視為其清熱瀉火、燥濕利水等功效的間接結果。
6. 清熱涼血
苦參,味苦性寒,歷代醫家多認為其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其作用機制與其苦寒之性密切相關。
從古代醫籍來看,《本草綱目》指出苦參與黃柏同屬苦寒之藥,能「補腎」,其機理並非直接滋補腎陰,而是「取其苦燥濕,寒除熱」。濕熱是許多疾病的病理基礎,苦參通過燥濕清熱,間接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本草正義》更進一步闡述,苦參「大苦大寒,退熱洩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黃連、黃芩相似,但苦參的苦寒更甚,力量更強,能有效殺滅濕熱所生的蟲,治療毒風惡癩等頑固病症。
《長沙藥解》則從臨牀角度說明苦參的清熱涼血作用。例如,苦參湯用於治療狐惑(陰部疾患),其機理是濕熱下注,導致蟲生,而苦參能清熱除濕,殺蟲止癢。此外,在治療妊娠小便不利時,苦參也能清濕熱,通淋澀。
然而,部分醫家對苦參的應用持謹慎態度。《本草匯言》姚斐成認為苦參為陰燥之物,腎氣不足者不宜使用,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腰重,實乃傷腎。此與《本草綱目》中提到的「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觀點相呼應,說明苦參雖能清熱涼血,但其寒燥之性亦需謹慎運用。 《本草衍義》則認為苦參氣降,導致腰重,並非傷腎,與其他醫家觀點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苦參的清熱涼血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但其寒燥之性也需考慮患者的體質和病症,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療效。 不同醫家對其藥性的理解和臨牀應用也存在差異,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謹慎使用。
7. 驅蟲殺蟲
苦參,作為其驅蟲殺蟲功效在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與其苦寒燥濕的藥性密切相關。
《本草正義》明確指出苦參「大苦大寒,退熱洩降,蕩滌濕火」,其殺蟲作用正是基於此。濕熱是蟲類滋生的重要條件,苦參的苦寒之性可以清熱除濕,從根本上遏制蟲類的生存環境。 《長沙藥解》則從臨牀角度闡述了苦參殺蟲的機理,例如在治療「狐惑蝕於下部」時,苦參能清熱利濕,進而殺蟲療瘡;治療妊娠小便不利時,苦參則能清濕熱以通淋澀。此處「濕熱」正是蟲類滋生的環境。
《本草匯言》姚斐成認為苦參「祛風瀉火,燥濕去蟲」,並批判了前人認為其能補腎的觀點。其認為苦參性燥,陰虛火衰者不宜服用。這也說明瞭苦參殺蟲功效的針對性,其燥性雖然能殺蟲,但同時也可能傷及正氣,故需謹慎使用。
《本草綱目》中提到苦參「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也印證了苦參的殺蟲作用與其除濕、清熱的功效密切相關。《本草經集註》中陶弘景也指出苦參「能殺蟲」,並以治療疥瘡為例。 此外,《日華子本草》更直接指出苦參能「殺疳蟲」。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苦參驅蟲殺蟲功效的論述,多指向其苦寒燥濕的藥性,能清熱除濕,從而達到殺蟲的目的。但同時也需注意,苦參性寒燥烈,需根據病症及體質謹慎應用。
苦參的古代典籍
苦參的現代功效
1. 抗心律失常
苦參總鹼與苦參鹼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對抗多種因素所致的心律失常,包括烏頭鹼、氯化鋇、結扎冠脈、氯仿以及腎上腺素等。苦參總鹼和苦參鹼不但可減慢心率,延長心電圖P-Q及Q-T間期,也對氯仿、腎上腺素誘發的心室纖顫有一定對抗作用;還可以抑制烏頭鹼、哇巴因和兒茶酚胺(腎上腺素、NE、異丙腎上腺素)誘發的心房節律失常。
2. 保肝利膽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保肝利膽的功效。苦參鹼是苦參的主要活性成分,可降低化學性和免疫性肝損傷動物血清ALT和AST水平,減輕肝細胞的脂質變性和炎症反應。苦參鹼還能抑制大鼠肝星狀細胞的增殖、誘導及凋亡,減輕大鼠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纖維組織的形成。
3. 抗過敏
苦參鹼等成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減少組織胺等過敏物質釋放,穩定細胞膜,進而抑制過敏反應,緩解過敏症狀。氧化苦參鹼對過敏反應有廣泛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多種類型的過敏反應,因此,中藥苦參在治療過敏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4. 抗發炎
苦參具有抗發炎作用。苦參注射液及氧化苦參鹼靜脈注射對四聯菌苗誘導的家兔發熱有抑制作用。苦參水煎液及苦參鹼均可對抗巴豆油、乙酸、角叉菜膠、蛋清等致炎物質所致的急性炎症反應。
5. 防癌抗腫瘤
苦參具有多種生物鹼及黃酮類成分,這些成分在體外和體內都具有防治腫瘤的作用。苦參鹼可在體內對抗二乙基亞硝胺誘導的大鼠原發性肝癌,有防治作用。
6. 抗菌抗病毒
苦參水煎液對多種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苦參鹼對常見的淺表致病性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羊毛狀小孢子菌、絮狀毛癬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都有抑制作用。對鞭毛蟲、陰道滴蟲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苦參及其生物鹼體外對柯薩奇B3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有抑制作用,且具濃度依賴關係。體內可抑制柯薩奇B3病毒在小鼠心肌中的增殖,延長感染小鼠存活時間。
苦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敷;或浸灑搽。
苦參的炮製
揀淨雜質,除去殘莖,洗淨泥土,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乾;先需用糯米濃泔汁浸一宿,上有腥穢氣並在水面上浮,並須重重淘過,即蒸,從巳至申出,曬乾細銼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苦參注意事項重點
- 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 胃弱者應慎用。
- 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腎氣,肝、腎虛且無大熱者不宜服用。
- 本品苦寒傷胃、傷陰,脾胃虛寒及陰虛津傷者應忌用或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應謹慎使用。
- 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患者應避免使用。
- 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對肝臟和腎臟產生不良影響,肝臟或腎臟疾病患者應謹慎使用。
苦參相關的方劑
苦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苦參含有的化學成分
苦參鹼(Matrine), 氧化苦參鹼(Oxymatrine), N-氧化槐根鹼(N-oxysophocarpine), 槐定鹼(Sophoridine), 右旋別苦參鹼((-)-Allomatrine), 右旋異苦參鹼((+)-Isomatrine), 右旋槐花醇(Sophoranol), (+)-槐花醇N-氧化物(Sophoranol N-oxide), 左旋槐根鹼(Sophocarpine), 左旋槐胺鹼(Sophoramine), 右旋-N-甲基金雀花鹼((+)-N-Methylcytisine), 左旋臭豆鹼((-)-Anagyrine), 贋靛葉鹼(Baptifoline), 苦參新醇 A-O(Kushenol A-O), 苦參查耳酮(Kuraridin), 苦參查耳酮醇(Kuraridinol), 苦參醇(Kurarinol), 新苦參醇(Neokurarinol), 降苦參醇(Norkurarinol), 異苦參酮(Isokurarinone), 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苦參酮(Kurarinone), 降苦參酮(Norkurarinone), 甲基苦參新醇 C(Methylkushenol C), 三葉豆紫檀甙(Trifolirhizin), 三葉豆紫檀甙丙二酸酯(Trifolirhizin-6"-O-malonate), 苦參素(Kushenin), 異脫水淫羊藿素(Isoanhydroicaritin), 降脫水淫羊藿素(Noranhydroicaritin), 黃腐醇(Xanthohumol), 異黃腐酸(Isoxanthohumol), 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 7-glucoside), 苦參皁甙 Ⅰ-Ⅳ(Sophoraflavoside I-IV), 大豆皁甙 I(Soyasaponin I), 苦參醌 A(Kushequinone A), 左族-△7-脫氫槐胺鹼(△7-Dehydrosophoramine), 異槐根鹼(Isosophocarpine), 右旋-9a-羥基苦參鹼((+)-9a-Hydroxymatrine), 左旋-9a-羥基槐根鹼((-)-9a-Hydroxysophocarpine), 左旋-9a-羥基槐根鹼-N-氧化物((-)-9a-Hydroxysophocarpine N-oxide), 左旋-9a-羥基槐胺鹼((-)-9a-Hydroxysophoramine), N-甲基金雀花鹼二聚體(Dimer of N-methyleytisine), 有旋-12-去氫苦參鹼(Lehmannine), 2-烷基色酮衍生物 (多種)(2-Alkylchromone derivatives (various)), 羽扇豆鹼(Lupinine), 左旋-菱葉野決明鹼((-)-Rhombifoline), 右旋-黃葉槐鹼((+)-Mamanine), 右旋-苦參胺((+)-Kuraramine), 異苦參胺(Isokuraram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