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苦參洗湯,顧名思義,以苦參為主要藥材,因其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
苦參入肺、胃、膀胱經,善治濕熱蘊結所致之皮膚病,如濕疹、膿皰瘡、陰囊濕疹等。其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並能殺滅寄生蟲,故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的藥方中。
因此,苦參洗湯中以苦參為主藥,可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達到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效果。
苦參洗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黃芩味苦性寒,善於清熱燥濕,與苦參同樣具有此功效,二者相輔相成,加強清熱解毒之效。
- 解毒止癢:黃芩能解毒止癢,對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與苦參共同起到消炎止癢的效果,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苦參洗湯中加入黃芩,可有效增強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功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苦參洗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苦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二者合用,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功,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膿皰瘡、陰囊濕疹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抑制細菌: 黃連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生長,進一步加強苦參洗湯的抗菌消炎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
苦參洗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苦參性寒,善清熱燥濕,主治濕熱下注之證;黃柏性寒,亦能清熱燥濕,並能瀉火解毒。兩藥合用,寒涼之性更顯著,清熱燥濕之力更強,對於濕熱下注引起的陰癢、帶下、瘡瘍等症,療效更佳。
- 制約毒性,減少副作用: 黃柏雖能清熱燥濕,但性較寒涼,若單獨使用,易傷脾胃,甚至出現腹痛、泄瀉等副作用。而苦參性寒較輕,加入苦參,可緩和黃柏的寒性,減少其對脾胃的損傷,提升藥物的安全性。
苦參洗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緩和苦參之苦寒。苦參性寒苦,味重,單味使用易傷脾胃,而甘草性甘溫,味甘緩和,能調和藥性,減輕苦參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
其二,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調和藥性、解毒、潤肺止咳等功效,與苦參配合使用,可以加強苦參的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並提高治療效果。
苦參洗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解毒: 苦參性寒,善清熱解毒,而大黃亦性寒,以其苦寒之性,可助苦參瀉熱毒,並能清熱瀉火,尤其針對濕熱蘊結、內熱熾盛的病症,兩藥合用,更能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 通腑排毒: 大黃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腸經,有瀉下通便之效。苦參洗湯中加入大黃,可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毒素排出,達到通腑排毒,改善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
苦參洗湯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止癢,活血止痛:苦參性寒苦,善清熱解毒,止癢消腫。川芎則辛溫走散,能疏風散寒,活血行氣,止痛。兩藥合用,一寒一溫,相輔相成,既能清熱解毒止癢,又能疏風散寒止痛,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瘙癢、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苦參等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發揮,從而增強治療效果。
苦參洗湯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滋陰補腎: 苦參性寒,苦燥,擅長清熱燥濕,而沙苑子性微溫,甘鹹,具有滋陰補腎,固精縮尿的作用。兩者配伍,一清一補,既能清熱利濕,又能滋陰補腎,對於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病、尿頻、遺精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沙苑子能補腎固精,有助於改善因腎虛引起的濕熱下注,從根本上控制病情。而苦參能清熱燥濕,則能直接針對濕熱,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兩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共同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苦參洗湯
苦參洗湯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苦參、黃芩、黃連、黃柏、甘草、大黃、川芎、沙苑子等。它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排膿消腫的作用,常被用於治療小兒頭瘡。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苦參可用於治療各種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痛、腹瀉、便祕、貧血等疾病,以及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咯血、便血、子宮出血等。此外,苦參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沙苑子
沙苑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其性味甘平,入肺、腎二經,可補益肝腎、澀精止遺、收斂止瀉,有助於改善氣虛的症狀。此外,沙苑子還能幫助調節內分泌、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等,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總結
苦參洗湯是一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排膿消腫作用的中藥方劑,常被用於治療小兒頭瘡。其主要成分包括苦參、黃芩、黃連、黃柏、甘草、大黃、川芎、沙苑子等。這些成分具有協同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小兒頭瘡的症狀,促進患者的康復。
傳統服藥法
苦參1兩,黃芩1兩,黃連1兩,黃柏1兩,甘草1兩,大黃1兩,芎藭1兩,蒺藜子3合。
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3升,漬布搨瘡上,日數過。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苦參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苦參洗湯, 出處:《千金》卷五。 組成:苦參1兩,黃芩1兩,黃連1兩,黃柏1兩,甘草1兩,大黃1兩,川芎1兩,蒺藜子3合。 主治:小兒頭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