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三黃散

CHUAN XIONG SAN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心包經 8%
脾經 8%
肺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脾經
肺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三黃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大黃,可清熱瀉火,使腸道通暢,促進毒素排出,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川芎三黃散以川芎、黃芩、黃連、黃柏等清熱解毒之藥為主,但若瘀血阻滯,則藥物難以到達病竈。大黃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加入方中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使藥效更易發揮。

「川芎三黃散」中包含「川芎」,主要源於川芎的藥性與功效,與方劑整體目的相符。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對於頭風、頭痛、牙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三黃散本身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主,而川芎的加入,不僅能緩解三黃散的寒涼之性,更能促進藥效的發揮,使藥物更好地達到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的目的,進一步提升療效。

川芎三黃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止痛: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痛生肌之效。川芎三黃散主要用於治療頭痛、牙痛、口舌生瘡等熱毒上炎之症,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炎症,達到止痛的效果。
  2. 配伍相宜,協同增效:黃連與川芎、黃芩、黃柏等藥物配伍,可互相促進藥效,相輔相成。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增強川芎的活血止痛功效,協同治療頭痛、牙痛等熱毒所致的疼痛。

川芎三黃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川芎三黃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等症。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肝、膽經,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其清熱燥濕可針對濕熱蘊結之症,瀉火解毒可消除炎症,緩解疼痛。

此外,黃芩與其他藥物如川芎、黃連、黃柏等共同作用,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協同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川芎三黃散,由川芎、大黃、黃連、黃芩四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實熱性鼻出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大黃:**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川芎三黃散中的藥物配伍,能夠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大黃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芩清熱瀉下,排膿消腫。四藥合用,能夠有效地治療實熱性鼻出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3次。

**禁忌:**孕婦、陰虛血虛者慎服。

**注意事項:**服用川芎三黃散期間,應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狀。

**總結:**川芎三黃散是中藥方劑,由川芎、大黃、黃連、黃芩四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實熱性鼻出血。

傳統服藥法


大黃(濕紙裹蒸)、川芎、黃連(淨)、黃芩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2錢,食後井水調服。
本方改作湯劑,名「川芎三黃湯」(見《產科發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陰虛血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三黃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一。 組成:大黃(濕紙裹蒸)、川芎、黃連(淨)、黃芩各等分。 主治:實熱衄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