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朱砂煎

三黃朱砂煎

SAN HUANG ZHU SHA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肝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15%
膽經 10%
脾經 10%
肺經 5%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硃砂煎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心瀉火、解毒涼血之效。方中常因熱毒內盛,心火亢盛,或痰熱矇蔽心竅而用之,以清熱瀉火,降逆止嘔,安定心神。

二、 鎮驚安神: 黃連可入心經,能清心熱而安神。方中常因熱擾心神,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而用之,以鎮驚安神,改善精神狀態。

三黃硃砂煎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方中因患者熱毒熾盛,故需黃芩清熱瀉火以解毒消炎。
  2. 涼血止血: 黃芩能涼血止血,可治療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方中可能因患者有熱毒導致出血,故需黃芩涼血止血以止血消腫。

三黃硃砂煎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清熱瀉火、通腑泄熱的功效。此方用以清熱解毒,大黃能迅速將體內積熱排出,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2. 通腑排毒: 大黃具有通便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毒素排出體外。方中加入大黃,有助於加速毒素排出,降低毒素對人體的傷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三黃朱砂煎」主治產後顛狂、言語錯亂、神思不安等症,其病機關鍵在於產後氣血失調、熱邪擾神。古代醫家認為,產後血虛易生內熱,熱邪上攻心神,導致神志異常,表現為狂躁、譫語、幻覺等「如見鬼祟」之狀。此方針對「熱擾心神」之證,以清熱瀉火、鎮心安神為核心治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三黃配伍(黃連、黃芩、大黃)

    • 黃連:清心火,直折上焦熱毒,為君藥,針對「熱擾心神」之主症。
    • 黃芩:清肺與肝膽之熱,協同黃連清上焦鬱火,兼防熱邪移及其他臟腑。
    • 大黃:瀉下通腑,導熱下行,使火熱從腸道而出,體現「釜底抽薪」之法。
    • 三藥合用:共奏「清瀉三焦實火」之效,尤擅解熱毒熾盛所致的神志狂亂。
  2. 朱砂的關鍵作用

    • 朱砂性寒質重,既能助三黃清心火,又能重鎮安神,直接安定浮越之心神。其「臨服攪勻」的用法,強調即時鎮靜之效,針對急性神志錯亂。
    • 古代認為朱砂可「辟邪祟」,隱含對「如見鬼祟」症狀的象徵性治療思維,實則源自其鎮靜之功。

【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體現「瀉火以安神」的治法邏輯:

  • 熱毒去則神自安:三黃大寒之性瀉火解毒,從根本解除熱邪對心神的干擾。
  • 標本兼治:朱砂治標以急鎮心神,三黃治本以清熱,適用於產後實熱證為主的神志病,若兼血虛陰傷需另行配伍。

【辯證要點】
此方適用於「實熱證」顛狂,須見面赤、舌紅苔黃、脈洪數等熱象;若產後氣血大虛致神怯,則非本方所宜。

傳統服藥法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
每服2錢水煎,臨服入朱砂1錢,攪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收澀作用,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語言前後顛倒錯亂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朱砂煎, 出處:《産科發蒙》卷三。 組成: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 主治:産後顛狂,言語錯亂,神思不安,如有鬼祟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